APP下载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防范措施

2020-03-08张丽梅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作业区工作者公路

张丽梅

(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平邑县中心,山东 临沂 273300)

1 公路养护作业生产安全的影响因素

公路养护作业施工中存在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因素,一类是客观因素。公路上行驶的各种类型的货车、客车和摩托车拖拉机,以及公路养护人员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养护作业车辆、养护作业人员和养护作业工具构成了影响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的主观因素;其他公路的特殊环境和特殊路段以及特殊天气构成了客观因素。

1.1 主观因素

(1)机车因素。①超载超限车辆由于长期行驶,刹车失灵,在刹不住的情况下引发失控车辆;安全性能低的改装车或者农运车、报废车行驶。②汽车的震动和噪声、车辆抛锚、轮胎爆胎等;③机械仪器违章操作、乱停乱放;养护车辆出入作业区,随意调头。

(2)人的因素。①驾驶员对公路养护安全设施重视不足,导致认识不清晰,在安全意识以及应急处置上能力不足;或警惕性低,长期疲劳驾驶、违规行驶;或漠视交通指挥工作者的指挥行驶,不依据规定停车,漠视安全车距。②养护作业人员角色多样,不仅是公路养护生产者,同时还是养护作业安全操作者,其安全意识不高,出现违章作业,例如不能严格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进行养护作业。③其他。如行人在作业区随意跑动,出现混合交通。

1.2 客观因素

(1)路的因素。视距不优,急弯陡坡处;路况不优,出现严重病害处;街道村庄、交叉路口处。

(2)其他因素。一方面,安全设施不全,安全防范路径不到位;另一方面,自然环境影响,如恶劣天气造成能见度低或路面光滑。

2 高速公路全面施行养护施工管理的意义

现如今,公路通行的车流量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日俱增,公路路面遭受了较大程度的损毁、破坏、碾压。交通量调查研究显示,近年来货车特别是大货车和集装箱车辆逐渐增多,加速了公路路面和路基的破损。鉴于此,公路养护部门需要全面加强养护施工,在借助路段养护施工路径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强化管辖区域内公路具备的安全效能。所以,针对保障公路应有的安全性而言,养护施工非常重要。在实际的应用中,公路养护施工由于自身的复杂性,若稍有不慎,未能起到安全监管作用,将会留下较大的公路安全隐患。对于公路养护的负责部门来说,一定要重视施工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管理措施能够真正适用于整个养护操作。

3 公路养护施工现状

通过日常养护分析可知,公路养护一般包括路面路基保洁、公路桥涵保养、破损路面维护、公路绿化等。鉴于此,在全过程的养护作业中要注重及时性、常规性、实效性。然而,目前的公路养护施工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整个施工管理较为混乱,留下了深层次的公路通行隐患。

3.1 施工安全组织薄弱

如今,诸多养护施工单位过于重视利润和效益,往往轻视起核心作用的公路安全,未能具体强调生产安全。与此同时,由于经费紧张及其他原因,公路养护管理人员不能对所有对一线养护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作业规程培训,再加上一线养护作业人员来源复杂、人员水平和素质不一定满足养护施工安全规程的要求,养护分包工程负责人也存在松懈、怠惰、侥幸等心理,造成养护施工安全组织薄弱。

3.2 现场管理不规范

施工现场的规范性能够直接对通车路段的安全性造成影响。不规范的施工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安全员没有规范着装,在划定区域的范围外随意休息、行走;二是工作现场随意放置杂物及其他材料;三是随意开启护栏、中央分隔带等,最终引发事故。

3.3 对交通标示设置的重视程度不足

若轻视对高速路警示标识的设置,极易留下事故隐患。在施工工作者层面上,其通常会认为自己对特定区域的整体路况过于熟悉,认为不需要设置必需的养护标识。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部分路段未设置相应的标识来警示车辆。在一些处于在施工状态中的路段中,也常常出现忘记设置警示牌的现场。此外,还有部分施工企业为了提高施工便捷性,而随意更改警示区域,最终导致行车通道越来越窄,使得来往的车辆不得不放慢车速,给交通带来不便。

4 养护作业现场安全防范措施

4.1 依据养护作业内容设立作业控制区

基于公路等级的差异性,可将养护作业划分为高等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普通干线公路养护维修作业;依据作业占用路面时间的实际长短,可划分为临时性、移动性、固定式三类作业,并设立相应的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

4.2 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一个行之有效的养护生产安全制度能够对各岗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的明确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全面健全安全生产奖罚制、安全生产押金制等制度,逐级签订安全养护生产协议,完善安全检查、考核,执行安全制度,在完善公路养护作业安全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实现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的目标[3]。

4.3 科学摆放养护作业安全设施

一般情况下,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分为上游过渡区、工作区、警告区、缓冲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等区域。基于实际的公路等级、设计速度、路段位置,对警告区最小长度进行明确,将路栏布设在缓冲区、作业区交界处;在上游过渡区起点到下游过渡区终点间设立锥形交通标志,在警告区内相应的放置施工标志、限速标志、可变信息标志等,布设间距保持15m左右。同时,按照实际情况明确控制区其他安全设施,通常将标志布设于公路的右侧,同时视交通实际情况在公路左右两侧放置,但不可设置在坡度、弯道处。

4.4 养护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养护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要做到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在养护人员现场作业的过程中,要停止一切施工活动,确保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还要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除了作业区范围的控制,养护区班组还要负责日常的巡查、补充、扶正和更新。养护人员要按照安全责任制考核机制,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养护工作进行统一安排和指挥。

4.5 提高安全教育,增强安全宣传力

公路养护者在上岗前需接受养护作业安全知识培训,严格遵循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养护单位可以定期开办一系列的活动,包括安全生产技术知识讲座、安全生产教育学习班、安全竞赛等。作为机械操作工作者需耐心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明确作业区车辆布设作业范围,全面清晰地把握工作流程,强化本身技能以及操作能力。此外,还应对广大司乘工作者展开安全常识的宣传,在源头上杜绝交通安全事故事件的发生。可以借助电子提示牌、收费站、大众媒体等手段。确保每一位司乘人员都要了解并熟知公路养护作业区行驶的注意事项。

5 施工现场安全注意事项

(1)在公路工程养护施工过程中,工作者不可嬉戏、闲聊、睡觉。即使是休息时间,也应在不远处安全地区休息,切记不可于护栏两边或中央分隔带内休憩。

(2)在高速公路施工现场,需安排一名专职安全管理员,其职责是提醒施工工作者不可随意出封闭区。

(3)若需横跨高速公路,需相应布设安全作业区,在2000m内未出现任何车辆的情况下,即可过路。(4)对施工车辆,需安装警示标志,杜绝违章驱车。(5)施工工作者需身穿统一的工服,如黄色反光背心、橘黄色工服等,同时戴安全帽。

(6)施工现场的材料、相关物资需整齐摆放,不可占用车辆的行驶车道,并将隔离墩布设于施工区、车道之间。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养护作业是一项复杂、系统性强、影响面广的工作,存在众多的安全性影响因素,需进一步完善公路养护作业安全防范路径,优化出一个全面、综合运转协调的公路养护安全管理联动机制。必要时,路政、交警部门需有效配合养护单位,优化施工现场的交通管制。总的来说,公路养护部门的职责就是让人民群众走更好的路。鉴于此,公路养护工作者一定要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公路养护安全操作规程实行安全养护措施,为沿线群众提供高效、畅通、安全的公路通行环境。

猜你喜欢

作业区工作者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关爱工作者之歌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公路断想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作业区安全隐患监测方法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煤矿锚喷作业区喷浆粉尘数值模拟与新型湿喷一体机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