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援助与合作的中国示范

2020-03-07于志宏杜娟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南南合作援助联合国

于志宏 杜娟

“为了共同的未来”(for shared future),2020年启用的新版对外援助标识,为“中国援助”(China aid)配上了这样的英文,以更好彰顯我国对外工作的基本理念和总体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也是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张翼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所表达的核心理念。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交流中心)成立于1983年,是原对外经济贸易部(现为商务部)直属事业单位。30多年来,交流中心从最初专门归口管理我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以下简称开发署)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以下简称工发组织)等多双边对华援助和发展合作项目,不断丰富成长,现已发展成为兼修多双边对华援助和发展合作项目管理与中国对外援助物资、南南基金和培训等项目的国际发展合作专业管理机构。交流中心既是中国打开国门,接受国际对华援助和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的砥砺前行人,也是中国对外援助扩大规模、创新方式和手段、提升综合效益新使命的继往开来者。

中国接受联合国援助:从引进运用至先行先试、创新反哺

1979年,联合国开发署批准了第一个援华方案并在中国设立代表处,标志着中国开始接受国际发展援助。

交流中心也应运而生。在与联合国系统30多年的合作中,交流中心组织实施了超过10亿美元的合作方案,在全国范围内成功设立并执行了1000多个项目,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领域,有力支持了我国改革开放和国家建设。

透过这些方案和项目,张翼向记者回顾起中国接受联合国对华援助和发展合作的历程及阶段性特点。

“最初我们主要是引入国外成熟的东西,接受联合国系统的资金和实物援助以及技术支持。例如引进西兰花等蔬菜种子、提供首批计算机、支持近20部经济领域立法等项目。依托相关合作方案和项目,有些工作平台渐渐发展成为国际性机构和联合国全球发展援助和合作的重要伙伴。”据介绍,国际小水电中心就最典型的代表之一。1994年,由联合国工发组织、开发署等国际组织和中国政府共同倡议成立的国际小水电中心,有60多个国家200多个成员参加,其秘书处就设在中国杭州,旨在推动全球小水电的可持续开发。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联合国机构对华援助发生了更多实质性的变化。“2000年以后,援助的资金支持越来越少,但开始把相对前沿的技术、先进模式引进中国来先行先试并因地制宜进行本地化完善。”据张翼介绍,包括新能源技术、普惠金融等,中国都通过先行先试和本土化完善取得了积极成效。

而现阶段,在与联合国的合作中,中国则更多被寄予了引领者的角色,即针对一些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概念,通过搭建工作平台、开发技术工具和创立指标体系,在中国探索试验,再总结提炼以推广应用于其他国家。联合国开发署和交流中心正在积极推进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融资研究与促进项目,就是其中的代表。在张翼看来,这是中国为全球难题贡献智慧、方案和经验,值得期待。

南南基金:中国对外援助模式的创新

中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积极开展对外援助,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受援国发展需要的合作道路,帮助受援国解决实际困难、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对于对外援助,张翼特别强调,正如《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所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仍然是中国长期面临的艰巨任务,这决定了中国的对外援助属于南南合作范畴,是发展中国家间的相互帮助。

“早期在接受对外援助的同时,我们也有一些走出国门的尝试”,以交流中心承接的工作来看,包括与联合国开发署在境外开展人员培训、减灾防灾等方面的合作;与联合国工发组织制定绿色工业园区标准、对发展中国家的小水电项目援助、能力培训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明显感到,对外援助规模不断扩大,方式也不断创新”。这种变化,具体来看,包括由原来国家对国家的援助转为国家对洲际,比如2000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成为新形势下中国与非洲友好国家开展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现在正在探索双边援助到三方合作,即两个南南国家与诸如联合国机构的第三方共同合作。”

在张翼看来,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就是一种新的南南合作模式。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以下简称南南基金)是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时宣布的,首期提供20亿美元,2017年又增资10亿美元。

“南南基金是中国政府支持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中国政府重视南南合作、支持南南合作的具体行动;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国家,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便车,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体现。”2016年交流中心开始承担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项目申报审核、项目执行和监督管理工作。对于南南基金的创新,张翼向记者做了详细的介绍:

第一,项目实施主体更多元。中国传统对外援助是受援国提出援助要求,中方结合自身的援助能力,与受援方共同商定援助项目,一般由中国企业或机构组织实施、采取实物交付方式完成。而南南基金在项目实施主体上,充分贯彻了创新和开放的发展理念和扩大多边合作思维。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机构以及国际和区域性政府间组织)、国内和国际的智库、中国及受援国的社会组织等都可以作为南南基金的申报和实施机构。

第二,项目确定路径更灵活。南南基金项目主要分为申报制和指定用途两大类。从前期申报情况看,申报制项目具有小而精、重民生的特点,而且多是经由申报机构与受援国沟通,确保该项目是受援国需要的、与受援国总体或行业发展战略契合、或与申报方与受援方已经商定的援助方案协同。指定用途项目主要为紧急人道主义项目或着眼于解决特定问题的项目,目前绝大多数由联合国机构执行,能够发挥联合国各机构的专业特长和网络优势,贴近受援国基层和民众,还能深入一些诸如战乱冲突等以往中方援助通过双边渠道难以或不便进入的地区,帮助急需帮助的群体,更好地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一些南南基金项目,还积极配合推动实施我国与相关国家的战略合作项目,落实重大多双边合作举措。

第三,项目形式内容更丰富。传统中国对外援助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交付为主,但规划、战略、标准等“软”项目比较少。南南基金倡导项目软硬结合、虚实兼顾,项目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样、综合性更强,部分项目着眼解决区域性问题,涉及多个受援国,同时、同步受益。这势必能弥补中国传统援外方式的“短板”,更好地响应受援国需要。

据介绍,截至目前,联合国机构是参与南南基金项目执行的主力军,指定用途项目较多。在张翼看来,这种合作也让中国受益良多。“通过南南基金能够动员更多联合国机构平行配套投入,它们的网络平台、知识包、专家库、宣传渠道,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同时也是我们发展的助手,是讲好中国故事、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深化与联合国机构合作,可以让中国的诚意、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可。”

为实现SDGs贡献中国智慧

2016年正式生效的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这为中国对外援助和国际合作注入了新的理念和方向。中国是这一目标积极的落实和推进力量。

提高对SDGs的认知能力,推进SDGs的本地化,也是交流中心与联合国系统近年来的合作重点。据张翼介绍,这些合作包括为地方/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和能力进行评估,帮助它们找出短板,并针对短板、结合当地需要,开展试验和示范,进而复制推广。

而中国示范的作用也在凸显。比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SDGs示范村建设,就是希望在中国探索社区、公共部门和企业合作,综合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创新发展模式并将总结出的经验通过其全球网络平台推广至其他发展中国家。

另一个创新尝试则是前文提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融资研究与促进。

实现SDGs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在国际上,新兴的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融资手段,比如影響力投资、可持续发展债券等创新都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在中国也方兴未艾。”张翼表示。

可持续融资项目的目标就是希望通过建立更紧密的多方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调查研究、研讨、对话、知识分享等活动建立一个工作平台,开发适合中国的指导原则、指标体系、监测系统和融资工具,并通过试点为规范可持续发展融资的监管制度提供研究支持和实践案例,推动联合国所倡导的可持续影响力融资事业在中国的实践,未来形成经验后可供全球借鉴。

为更高效开展可持续发展融资指标的一系列研究工作,2019年3月,由国内外30余家专业机构成员组成的项目技术委员会成立。据了解,委员会正在积极构建平衡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发展维度的科学的指标体系。“这个项目将不仅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还能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可行道路与成功的操作模式,最终巩固全球的伙伴关系。”张翼的期待溢于言表。

猜你喜欢

南南合作援助联合国
联合国秘书长访问基辅
联合国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中国对外援助的那些第一次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朝韩“打到”联合国
第十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1批受援助名单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6批受援助名单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2批受援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