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老街文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2020-03-07李颖

师道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淳童谣老街

李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老街是高淳文化特质的重要载体,保存着许多传统的手工艺文化,至今传唱着特色方言童谣,老街旁的泮池公园是高淳几代人的美好回忆。底蕴丰富的“老街文化”对在高淳成长的青少年具有重要、独特的教育价值,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优秀课程资源。利用本土的“老街文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会事半功倍。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实践和思考。

一、课堂渗透,强化意向

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主要途径,将“老街文化”渗透到语文课堂中,因地制宜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对于学生综合性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例1】《月光启蒙》教学片段

师:“母亲搂着我,为我唱起了歌谣。”谁来唱?

(投影出示童谣,学生反复吟咏)

师:这童谣熟悉么?

生1: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像我们老街的童谣《月亮巴巴亮堂堂》,妈妈小时候还把我抱在怀里、教我唱过呢!

师:那你给大家唱一唱吧!

生1:月亮巴巴亮堂堂,照见家婆洗衣裳,衣裳洗得白洋洋。送小哥,上学堂,学堂高,打把刀,刀又快,拾根菜,菜又长,捏点糖……

师:妈妈在教你的时候,是什么样?

生1:她拿手轻轻拍着我的背,把声音压得低低的,在我耳畔轻轻地吟唱,我感觉得到我的妈妈对我的爱。

师:是呀,孙友田的妈妈也是这样,在被月光洒满的篱笆小院里,把孙友田搂在怀里,用甜甜的嗓音轻轻地、柔柔地为他歌唱。让我们一起来读!

……

师:同学们,我们当地有很多童谣呢!课后,请同学们都去搜集高淳童谣,改天我们来办一场“老街童谣”吟诵会。

引导学生联想高淳本地的特色童谣,将“老街童谣”和《月光启蒙》中的歌谣结合起来教学,学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的母亲给自己唱童谣的场景,想象母亲怀抱着自己唱童谣时的温馨,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情境中再看课文,学生便会有更深的理解。不仅能够将童谣读得富有人情味,还丰富了母亲对孙友田的爱。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之后,让他们去搜集“老街童谣”,学生自然就乐意为之。

【例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片段

(投影出示诗句后两句)

师:这两句诗的意思怎么理解?

生:荷叶不断地向前铺展,一眼望去無边无际的,好像要与蓝天相连接;荷花也在盛放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特别的红。

生:一读这两句诗,就让我想起我们高淳老街旁的泮池公园的荷花和莲叶,每年夏天家里人都会带我去泮池公园看荷花,那儿的荷花莲叶也是这么的“无穷碧”和“别样红”。

生:以前学叶圣陶先生的《荷花》时,我也去观察过泮池公园的荷花,千姿百态的,可美了!

师:让我们想象着泮池公园里美丽的荷花,一起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

这节课的作业是:同学们再去老街旁的泮池公园走一走,看一看,看完后写一写泮池公园的荷花。

课堂上,在学生理解诗意之后,自主联想到了泮池公园的荷花。这时,教师只需要让学生充分唤醒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曾经看过的泮池公园大片大片的荷花,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再回忆周边水漫城的荷花。这样,即使学生没有见过杭州西湖的荷花,也可以在脑海中想象出“无穷碧”的莲叶和“别样红”的荷花。然后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吟咏诗句,可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让学生搜集“老街童谣”、写泮池公园的荷花……都是由文本延伸出去的、带有浓厚地域色彩的语文实践。经常在语文课堂中渗透“老街文化”,由课内延伸课外,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自发的意向,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课外实践,整合延伸

好的教学能够打通课内和课外的界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与“老街文化”结合起来,将课内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自主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习作四的要求为:参观、游览一个地方后,根据自己的感受确定重点,并围绕重点按顺序写下来。很多同学第一眼看到之后便无从下手。于是在执教这一课的时候,我把书本上抽象的要求具象化,设计了“游老街”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建议学生制作以“游老街,画老街浏览图,写玩味老街小感受”为主要内容的小报,在小报上按照自己游览的顺序画游览图,在参观的景点或景物旁边做上自己的标注,并写上自己即时的感受。在上课时,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小报,对自己参观浏览的过程进行回忆,引导学生对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景点进行细致描述,再全班交流。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刺激,加深学生对于习作的理解。在这样的指导下,学生写出的习作,移步有序,换景不乱,重点突出,感受独特。这一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使得学生学会了写参观记、浏览记的方法,让学生不再惧怕,有话可讲,而且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写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来。

学生身上的探索发现精神,需要教师适当地鼓励、激发。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在课内我们学习了樟树身上的特质:四季常青、且有拒虫香气。虽然课上大家听得很认真,也记住了樟树的特质,但也抱有一定的怀疑。对于学生的质疑,我并没有急着否定,而是鼓励学生继续说出自己的疑问,并适时引导学生联想起高淳老街上的百年樟树。这样的做法,增强了学生主动印证知识的内在动力,使得学生在课后便自主自发地组成小组,前往老街看一看樟树,对书本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印证。根据反馈来看,学生对于老街上原本习以为常甚而熟视无睹的樟树有了新的认识:树龄近百的樟树依旧枝繁叶茂,四季常青,树上也的确找不到任何一个小虫子。学生通过自主开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对于课内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而且也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也是对知识的一种整合延伸。

将“老街文化”在课堂上渗透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对于知识进行一定的整合,再延伸到课外的时间,是对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它能够将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搭建平台,拓展空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从多方面为学生搭建各种平台,让学生能多角度拓宽学习空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想要培植好一株植物,让它开出娇艳的花朵,必须先打理好生长的土壤,让它的根能更好地吸收养分,更好地生长;同样,想要学生得到全面的、良好的发展,我们也需要给他们提供好的“土壤”。“老街文化”就是一片很好的土壤。依托“老街文化”,为学生搭建各种各样的学习和展示的平台:办老街童谣吟诵会、制作老街游览图、写老街荷花小作文、创作老街特色小报等,这就是给学生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让学生能够在“老街文化”的浸润下,有根地生长。

我在《月光啟蒙》的课堂上渗透了高淳童谣,并布置学生课后收集老街童谣,准备童谣吟诵会。在学生自主收集后,我们在班上办了一场小型的童谣吟诵会,为学生搭建一个吟诵的平台。学生在吟诵会上,有的以音乐伴奏的方式朗诵童谣,有的配上自己制作的精美的图片边讲解边朗读,有的干脆三五成群站上台,来了场“童谣音乐会”。我们学校背靠“高淳老街”,一直致力于构建“老街文化”特色活动,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高淳特色童谣,专门整理了高淳童谣阅读册,在吟诵会的尾声,我也依次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得以自主学习。

学校每年都进行汉字文化节主题活动,孩子们的兴趣很浓。他们在6月份的活动中,借助“老街文化”自主创作剧本,将老街上的手工艺品作为表演道具,将高淳童谣融入表演,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节目获得好评无数,区里的评委也觉得我们的节目有根、有魂。

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搭建的各种平台,拓展了学生活动的空间。我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将课内外的知识进行整合、延伸,真真正正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也真真正正地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

学生受高淳地方特色“老街文化”的长期浸润,对“老街文化”可见、可及、可感,充分利用“老街文化”资源,为学生搭建各种平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课堂上进行渗透、在课堂外进行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打通语文学习的界限,让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这也符合大语文的教育理念。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高淳童谣老街
太平老街
快乐童谣
老街
东门老街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高淳)协同创新中心成立
第十届高淳金花节开幕
存在感
高淳成为全省基层侨务工作联系点和开展国际经济科技合作示范点
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