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皂角苷对铜绿假单胞菌降解土壤PAHs的影响

2020-03-06吴智勇陈灵泽胡凯璐孙超男

山东化工 2020年3期
关键词:铜绿菌体水性

杨 伦,吴智勇,陈灵泽,胡凯璐,孙超男,张 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浙江 杭州 310018)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具长期污染、生物蓄积及“三致”效应,1976年美国环保署率先将16种PAHs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也是我国优先控制的68 种污染物之一。PAHs污染土壤会导致土壤功能受损,危害人和生态安全,急需有效修复[1]。微生物修复因成本低、效果好、二次污染少等优点备受关注[2],但PAHs生物有效性低,限制了微生物修复的应用[3-4]。生物添加和增效试剂强化是提高微生物修复效率和程度的有效途径[5-6],但目前其作用机制、界面过程调控及其联合作用,均尚不清楚。因此,本文以铜绿假单胞菌和皂角苷为降解菌和表面活性剂代表,研究了铜绿假单胞菌对PAHs的降解和吸附性能,探明了皂角苷对土著微生物降解和铜绿假单胞菌添加后PAHs去除效果的影响,探讨表面活性剂对生物添加增效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影响。

1 实验

1.1 材料

芘纯度>95%,菲、苊纯度97%,皂角苷纯度BR,均购自上海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萘纯度99%,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试剂理化性质见表1。

表1主要试剂理化性质

1.2 实验方法

液相降解:向500 mL灭菌三角瓶中加入350 mL灭菌无机盐培养基,含1.0 mg·L-1菲、106CFU·mL-1铜绿假单胞菌和系列浓度皂角苷(0~4 CMC)。在25℃,150 r/min恒温振荡14 d,每2天取样分析菌体生长、菌体表面疏水性、液相及菌体菲的含量。

吸附:称取5 mg失活菌体于22 mL样品瓶内,加入20 mL系列PAHs溶液(含0~4 CMC皂角苷),25℃ 150 r/min恒温振荡,离心分离后测定上清液中污染物的浓度。

土壤降解:称取1.5 g污染土壤于22 mL样品瓶,加入20 mL系列皂角苷溶液(0~4000 mg·L-1),25℃ 150 r/min恒温振荡7 d,测定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

1.3 分析方法

PAHs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260)测定,配PAHs专用色谱柱(4.6×2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混合(95∶5,v/v);荧光检测器检测波长见表1。生物量采用比浊法测定600 nm吸光度OD600[3]。细胞疏水性(cell surface hydrophobicity,CSH)利用吸附法测定[7],取4 mL清洗复悬菌液(浓度记OD600,i)至8 mL样品瓶,加入1 mL正己烷,涡旋混合20 s后静置30 min,取水相测定OD600,f,按下式计算细胞疏水性。

2 结果与讨论

A: 生长量和菲浓度; B:吸附-降解率和细胞疏水性

图1 铜绿假单胞菌对菲的吸附-降解

图2 假单胞菌对PAHs的等温吸附系数与PAH性质的关系

研究了铜绿假单胞菌对溶液中菲的吸附-降解性能,如图1。假单胞菌可以菲为唯一碳源生长,OD600在第3天达到0.412。随时间增加,碳源逐渐减少,细菌数量开始下降,第15天OD600降到0.214。同时,CSH逐渐减小,由第1天的31.2%降低至第15天的4.7%。铜绿假单胞菌对菲的利用表现为显著的先吸附后降解,这与文献报道一致[3-4]。吸附率在第3天已经达到平衡,维持在12.9%~16.3%;细菌对菲降解率在第15天达到77.9%。

研究了铜绿假单胞菌对PAHs的吸附性能,细菌对4种PAHs的吸附均表现出较好的线性,主要以分配作用为主,其吸附系数(Kd)依次为1564.9、1706.8、10786和12668 L·kg-1,与PAHs的疏水性(logKow)呈显著正相关(logKd=0.66logKow+0.892,如图2),与文献报道规律一致[8-9]。

A:细菌生物量;B:菲浓度

图3显示了皂角苷对铜绿假单胞菌吸附菲的影响,皂角苷增大了菌体对菲的吸附量。菌体CSH只有4.7%(图1B),表现为相当强的亲水性,皂角苷分子由亲水端与细菌表面结合,将疏水端暴露在外,从而提供了额外的疏水分配相[4]。

研究了皂角苷对土壤PAHs降解的影响,如图4,低浓度(100 mg·L-1以下)皂角苷促进了菲和芘的去除,而高浓度皂角苷抑制其降解。生物添加铜绿假单胞菌后,并未表现出促进降解或对皂角苷有更好耐受性。进一步研究了皂角苷对铜绿假单胞菌降解菲的影响(图5),可以看出低浓度皂角苷(4 CMC,即140 mg·L-1以下)基本上降低了细菌的生长量,也降低了细菌对菲的降解,主要是表面活性剂-PAHs复合物、自身或增溶毒性导致[10-12]。结果说明,虽然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良好的吸附、降解PAHs性能,但土壤微生物的竞争以及皂角苷的毒性作用,导致其并不能在土壤中发挥作用,因此,在实际土壤修复中添加专性降解菌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3 结论

本文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可高效降解溶液中菲(可达77.9%),假单胞菌对PAHs的吸附系数与PAHs的logKow呈线性正相关(logKd=0.66logKow+0.892)。低浓度皂角苷(100 mg·L-1以下)可增加土壤中菲和芘的降解,但会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和降解PAHs能力。铜绿假单胞菌加入土壤中并不会促进土壤PAHs的降解,也没有显示出对高浓度皂角苷的耐受性,生物添加法在实际应用中需慎重考虑。

猜你喜欢

铜绿菌体水性
菌体蛋白精养花鲢高产技术探析
谷氨酸全营养流加发酵新工艺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川白芷抑菌活性及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的抑制作用
索尔维推出可持续防腐蚀Halar ECTFE水性涂料
水性与常性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治分析
菌体蛋白水解液应用于谷氨酸发酵的研究
强疏水性PDMS/PVDF微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