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G25富阳至G60诸暨高速联络线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亮点

2020-03-05高文号

工程与建设 2020年4期
关键词:施工图隧道融合

高文号,赵 勇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环保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安徽合肥 230088)

1 项目概况

G25富阳至G60诸暨高速联络线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为G25长深高速与G60沪昆高速的联络线,也是杭州第二绕高速公路的一段,路线经杭州市富阳区、萧山区,绍兴诸暨市。项目起于G25长深高速扩容杭州段中埠枢纽(起点枢纽中心桩号为K116+160.262),终于杭金衢高速公路直埠枢纽南侧,设直埠南枢纽与G60杭金衢高速公路及诸永高速公路相连接(终点桩号为YK149+489.499),工程建设路线长约33.33 km。项目主线采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中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 km/h,整体式路基宽度33.5 m,分离式路基宽度2×16.75 m。沿线在大源、楼塔、应店街、直埠枢纽南侧共设置4处互通式立交,同步建设大源互通、楼塔互通连接线长约4.97 km,连接线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60 km/h,路基宽度12 m。

项目土建工程部分采取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由设计总院联合浙江交工集团、天津城建集团组成联合体负责项目的设计施工。设计施工总承包(EPC)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是我国目前推行总承包模式最主要的一种。

本项目共设置桥梁9 230 m/49.5座,其中大桥7 588 m/24.5座;主线共有隧道13 538 m/10座,其中:特长隧道3 542 m/1座(左右线平均长度),长隧道8 201.5 m/5座(左右线平均长度),中隧道772 m/1座,短隧道1 022 m/3座;楼塔连接线隧道550 m/1座。

项目于2017年5月中旬开始施工图设计,7月底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批复先行节点施工图,10月底批复全线施工图设计文件,11月全线开始正式施工。

2 项目亮点

2.1 分阶段设计、分阶段审批

由于本项目土建工程建设合同工期仅24个月,时间紧,任务重,为充分发挥EPC项目优势,加快工程进度,经向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汇报并取得同意后,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对本项目施工图勘察设计进行分阶段设计、分阶段审批,施工单位可对先行节点批复的施工图组织施工。

对本项目的控制性工程、关键节点,结合施工组织和项目临建工程的需要,具体分阶段设计、审批界面划分如下:

第一阶段(先行节点):驻军坞隧道,墨斗山隧道、楼塔互通、直埠南枢纽互通(2017年7月底先行节点施工图批复)。

第二阶段:其他剩余工程。主要内容有剩余路段的路线、路基路面、隧道、桥梁涵洞、互通立交,其他工程、施工组织、筑路材料、施工图预算(2017年10月底本阶段施工图批复)。

2.2 设计与施工深度融合

在EPC管理模式中,“设计”和“施工”两大板块是相辅相成,互不可缺的,通过融合来实现优势互补。实现设计与施工的融合,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2.2.1 机构的融合

EPC联合体成员单位成立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组成的联络协调小组,负责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EPC项目部设置总协调人岗位,负责项目的总体协调工作。为加强设计与施工的融合,EPC项目部成立设计施工融合办公室,建立工程管理与协调制度,明确参建各方的责任,合理调配设计和施工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在联合总承包的模式下,设计单位充分发挥设计方面的优势;施工单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施工方面的特长,互相补充。

为便于过程中的沟通对接,公司组建以副总工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设计组,派驻各专业设计人员常驻现场开展设计,公司提供各层面的技术支持。成立设计联合小组,梳理关键技术问题,开展联合专项设计,建立工作联系单制度,实施互动设计。引进第三方咨询机构,开展EPC模式下各方职责、设计施工融合等方面研究,最终形成可复制推广的EPC实施细则,创建品质工程,打造管理品牌。

2.2.2 理念的融合

EPC项目部组织多次组织外部专家参加的设计与施工融合座谈会;项目业主组织参建单位赴江苏、安徽、上海考察交流,组织召开的品质工程创建座谈会。通过多次沟通交流、座谈、考察学习,联合体成员之间、联合体与项目业主、监理单位之间思想认识得到统一,为实现项目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在联合体项目部的统筹下,成员单位的企业文化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联合体项目部的组织下,发挥各方文化的优势,力促现场所有单位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2.2.3 技术融合

开展隧道、高边坡、不良地质路基处理、填石路基、钢板组合梁、预制桥墩等专项设计;共同编制项目管理大纲、总体施工方案;联合进行“三集中”临建设计、三改工程及隧道洞口施工场地永临结合设计、施工便道平纵横设计,施工组织综合设计;积极引进四新技术,开展科研技术创新等措施,实现技术融合。通过设计和施工的交流融合,互相补位,实现施工效率最大化,节约工期、降低成本。

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分析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达成精细化设计。结合沿线钢筋集中加工场地布置情况,对于运输距离较远的桩柱钢筋笼,通过增设三角支撑钢筋等措施,解决运输、吊装过程中的变形问题。预制T梁横隔梁钢筋不方便整块钢模板施工,设计采用预留套管连接,外模采用整块钢模,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对于部分桥隧结合路段,填方路基长度短、土方量小的部位,难易压实的,采用素混凝土或泡沫轻质土填筑,保证施工质量。

2.3 创浙江EPC样板品质工程

公司承担设计的浙江省G25富阳至G60诸暨高速联络线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自始至终把争创国内一流,努力打造成浙江省EPC项目设计施工高度融合的品质样板工程作为自己的使命,以为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做好示范引领作用。

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部以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公路水运品质工程评价标准(试行)》(交办安监〔2017〕199号)为契机,从工程设计、工程实施管理、科技创新、工程质量控制、绿色环保以及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品质工程创建工作;以达到把高速公路轻轻放在山水之间,以“生态融汇、人文彰显”为设计理念,做到景观生态性和文化性的协调,实现“揽一川如画山水、品一线吴韵越风”和“车在路中行、人在画中游”。

为充分发挥设计施工总承包优势,突出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强调系统性、全局性和细节性、局部性相辅相成设计,强化设计、施工以及后期养护衔接统一,将设计始终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施工参与到设计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设计和施工的无间交流,互相补位,以实现施工效率最大化,充分发挥'设计为施工着想,施工为设计反馈'的协同管理优势,达到缩短工期、提升质量、节省资源目标。

项目部精心谋划“三厂一驻地”三集中工厂化建设,着力将野外工序和分散的钢筋加工等工序,统筹纳入“厂内”加工生产,采用智能机械设备辅助加工,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社会资源,打造现代化工程施工。

为了让隧道施工的全流程都实现机械化,把工人从繁杂艰苦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在隧道施工中推广应用“二机一桥六台车(多臂凿岩机、湿喷机械手、自行式移动栈桥、多功能拱架台车、多功能防水作业台车、新型二衬台车、二衬养护台车、二衬厚度检测台车、电缆沟槽台车)”的九台套机械化生产线,既解放了工人,提高了效率,同时具有质量安全保证、低碳节能、健康环保、准确高效的优点。

应用动态管理信息平台,实行动态的精细化建设管理;推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行项目的数字化管理;设定质量工序APP,实现工序质量检验流程公开化、透明化;预制构件设置二维码,实现工程质量终身追责制。

3 通过设计优化合理降低工程造价

本项目为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为充分体现EPC项目优势,设计与施工人员各自发挥专业所长,激发优势,互补短板,实现效能最优,进行动态优化设计。在施工现场,通过设计和施工的无间交流,互相补位,以实现施工效率最大化,避免资源浪费,充分发挥'设计为施工着想,施工为设计实践反馈'的协同管理优势。在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前提下,及时进行设计图纸优化,让设计图纸更具有针对性和更强操作性,以达到缩短工期、保证质量、节省资源目标。

本项目在施工阶段完成优化设计内容主要有桩基底标高调整、隧道围岩级别调整及支护参数优化调整、填石路基优化、路基边坡防护优化等相关内容,通过设计优化节省工程造价约8 500万元。

猜你喜欢

施工图隧道融合
大题小做,施工图是一个建筑项目的缩影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融合》
预见2019:隧道的微光
神奇的泥巴山隧道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