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城改造中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巢湖市东西环城河景观提升工程设计为例

2020-03-05田建中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16期
关键词:巢湖市环城巢湖

田建中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230092)

1 引言

历史上城市的选址也多以江、河、湖等淡水资源丰富区域作为首选,同时利用水的屏障起到保护城市的作用,巢湖市就是这样一座依水而生的城市。 环城河作为巢湖老城的母亲河养育了这座城市,也给它带来了繁荣和发展。 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河道日渐退化,水资源的使用功能也在慢慢削弱,人、水、城的距离在逐渐疏远,因此,开展河道综合提升改造已经刻不容缓, 这不仅仅是城市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如何转变传统观念,向建设“ 文化传承、舒适宜居”的城市水环境努力,是现在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2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巢湖市老城区中心区域, 设计范围由西坝口开始,沿环城河经草城街至洗耳池结束,总长4.1km,河岸宽度15~70m 不等。 总设计面积不含水面约2.1×105m2。 巢湖市是环巢湖生态休闲度假圈内重要的生态旅游度假城市。 环城河更是巢湖市重要的生态旅游形象展示带,地位不言而喻。

3 设计主题

东西环城河景观提升工程设计以“ 城水相融·文化绿袖”为主题, 旨在打造巢湖市首个以老城记忆为主题, 集休闲健身、历史文化、特色商业于一体的滨水绿廊。 为打造主题性、美观性、实用性的滨水景观空间,项目从文化发掘、功能完善、手法创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挖掘。

依据巢湖环城河的特点及场地特质, 结合周边城市的用地性质、景观视廊等要素对沿河区域进行梳理,形成“ 一核、两翼、八景”的景观结构:“ 一核”——以卧牛山为核心的景观制高点;“ 两翼”——以东、西环城河为依托的2 大景观片区;“ 八景”——以历史文化元素提炼的巢湖“ 新八景”。

4 设计策略

策略一:立足环城河区域文化基底,充分挖掘历史文脉,打造滨水历史文化景观线。

古巢城的环城河依巢湖入江河流( 今裕溪河)之上段即今环城河南段而分别向北疏浚,再顺其势作环城之状开挖,这便有了缘城而绕的环城河,总长约7km。 环城河内部城区自古至今便是人口稠密之地、市井繁华之所,城内明清、近代的城市建设均有保留,且局部地区一直延续着传统的市井生活,格局依旧、风貌尚存、街巷肌理基本清晰。 设计充分调研老城历史资料,通过对原“ 古巢十景”的考证与梳理,以及历史文化故事的提炼与表达,在环城河沿线重塑“ 巢城新八景”,分别为“ 云阁揽胜”“ 板桥落日”“ 西门柳岸”“ 望牛踏歌”“ 草城新绿”“ 城东诗韵”“ 古巢烽烟”“ 朝阳卧波”。 设计手法包括对历史建筑、构筑的恢复及景观化处理、对当地名贤故事、诗词歌赋的艺术化展示、对历史事件的场景化再现等[1]。 从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出环城河的历史积淀,赋予环城河文化灵魂。

策略二:对环城河周边局部地块进行合理开发,进行艺术化改造,注入商业元素,激活水岸空间。

东环城河北端与人民路之间2.3ha 的地块内,现状老旧建筑以2~6 层为主,建筑质量差或一般,大部分已不满足消防、日照等基本生活需要,并侵占、破坏古城墙遗址。 结合旧城拆改,在该地块内恢复部分历史古城墙,及北门、小东门、魁星楼等重要历史遗迹,并以明清时期的巢湖古城为蓝本,采用传统江淮建筑风格,在区域内打造特色文化商业街,营造水岸绿野悠悠、游人熙熙攘攘的生活场景,力图将特色古街打造为老城区商圈新的增长点。

策略三:秉持海绵城市设计理念, 因地制宜,改善水质,丰富水岸空间,创造丰富亲水体验。

针对环城河水体流速慢、有外来污染、水质不佳的问题,在设计中提出实行彻底的雨污分流, 在水体中采用人工曝气增加水体溶氧量、定期投放生态噬泥菌改善水体微生物环境、种植利于改善水质的水生植物等措施,以提升水质,改善河道生态环境[2];改造将原先部分硬质垂直驳岸进行改造,针对不同空间采用生态草坡、石笼台阶、亲水平台等手法柔化水岸关系,改善沿岸生物交流环境,拉近人与水的距离,也营造出更加丰富优美的水岸空间。

在绿化建设中倡导生态可持续发展。 结合现有已形成的绿化空间,采用“ 见缝插绿”的方式,在保证两岸通行能力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多栽植绿色植物。 在乔木选择上,尽量选择分枝高、冠幅大的常绿树种,既不影响通行又能有效提高两岸的绿化遮阴率,方便周边居民出行。

策略四:强调全民健身,配备完善健身休闲设施,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户外休闲需求。

在环城河沿线区域内设置连贯慢行系统, 打造沿河4km绿道系统, 与社区公园建设相结合, 构成统一的城市绿地系统,扩展绿道网的覆盖范围,将社区活动通过公园系统引到河边,营造一个社区市民愿意出门参与公共活动的和谐氛围。 沿绿道布置小型休憩节点与健身设施, 使滨水景观带充满健康与活力。 在与市政路平交口设置行人优先系统,让人们安全无忧地畅游环城绿廊。 通过对沿河开放空间的梳理,设计在环城河东西两侧毗邻居住区且空间充裕处,设置全龄化活动场所,解决老城区休闲活动设施不足、健身手法单一的问题,满足环城河周边居民不同年龄居民的休闲健身需求。

总之,通过对东西环城河的改造,力争打造一条自然纯朴、秀美宜人的城市休闲绿带, 为老城更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新的发展契机;充分发掘地域文化,为环城绿带注入新的灵魂,成为一处可观、可品、可玩、可思的复合型功能的滨水空间。这般美好的生态生活画卷,定会让城市更宜居,生活更精彩。

5 结语

对巢湖市东西环城河两岸的改造, 充分尊重了巢湖的历史演进过程,不仅侧重于对原有文化机械地复原和模仿,更注重时代性,对古巢文化景观进行挖掘和提炼,结合当代文化的发展机遇和社会发展趋势,强调人们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同时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考虑滨水空间对于水循环、水体净化和微气候调整方面的作用,更好地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创造出宜居的城市环境。

综上所述,巢湖市东西环城河景观提升工程设计项目,不但再现了古巢城往昔的灿烂文化,同时改善了老城的环境风貌,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千年巢城必将成为巢湖畔的璀璨明珠。

猜你喜欢

巢湖市环城巢湖
治理一条河 幸福一座城
巢湖市夏种夏管植保无人机大显身手
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
机械发泡温拌沥青技术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应用
环城旅行
巢湖,我的母亲
巢湖,我的母亲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
热烈祝贺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建校五周年
农村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