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民国古街的改造
——以福建沿海中部的榜头古街为例

2020-03-05郑圣为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16期
关键词:古街风貌店铺

郑圣为

(澳门城市大学,澳门999078)

1 引言

进入21 世纪,随着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内的一些大城市也迅速加入这个时代的大潮中,通过对历史建筑活化,通过对老旧空间与建筑进行改造,可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比如,上海的新天地成为我国各地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城市更新争相模仿的标杆。

我国针对榜头古街这一类型古街的研究案例相对较少,并且古街的保护与改造面临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如保护资金缺乏、规划理念缺失、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思想认识不足等。保护古街的历史,进行合理更新改造是需要面对的问题。一些国家颁布了法律法规与政策,以有效保护历史街区,规范历史街区的改造开发[1],如西班牙、日本等。我国的学者也总结了历史古街区保护的理念,如协调性、延续性、公平性和以人为本理念。许多专家学者也以实际案例为载体进行研究,提出了对古街的保护理念和方案。如《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探讨和思考》(边兰春,井忠杰著,2005)。

2 改造案例

2.1 案例概况

榜头古街位于县城东10km 处,全程约581.5m,宽7m。据资料记载,清初已形成,称坂头市。清末民初更名为榜头街,街名一直沿用至今,榜头镇名也来源于此。1923 年,横街有店铺30 多间。同年,又接连建了顶街和下街。老街两侧店房多是民国早期建造的2 层土木结构建筑,1 层为商铺;2 层居住。大部分房屋破旧不堪,部分房屋已近危房,被政府划为旧城改造区,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被界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1949 年后,榜头古街又经历了数次局部改造。在下街东建408m2木框架市场1 座;1982 年,改土泥路面为方石板路面;1985 年起,往坝下、南溪、仙水、县城方向延伸形成新街。古街人口不断增加,密度急剧上升,居住条件不断恶化;21 世纪初,榜头古街进行了逐步改造,开发了后街与前街,共计完成了约30 000m2的建设,解决了古街民众的安居问题。同时也初步完成了市政管线齐全的道路改造,改善了附近居民的居住条件。

2.2 21 世纪初,仙作工艺红木产业一条街

21 世纪初后,仙游的古典工艺家具产业迅猛发展。“名贵红木一条街”“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仙游京东数字经济产业园”这些代表产业符号的“城”“园”已成为红木交易市场和文化创意基地。榜头古街将打造成为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

2.3 2016 年,建设成为民国风情的街道

老街的横街受灾后,动迁中已被大量拆毁,重建的砖混结构建筑与老建筑群极不协调。观音亭虽重修,但南面被商家使用,失去了原来的风貌。电影院也在商品房的热潮中拆建,现底楼改为超市。为了打通新旧街的连通,位于下街中部的2 个店铺已拆改为通道,这部分的老街已破碎。

古街出现了路面积水、电路老化、危房等影响居住的问题,因灾重建的砖混结构建筑一般化,景观杂乱。为此,镇政府决定对古街进行改造。在2015 年7 月,古街提升改造的前期规划工作就已经开始,计划工期在2016 年初开始动工,预计于2016 年底首期完成改造。这次古街的改造工程,将以“修旧如旧”的原则,把古街更新改造成具有民国特色的街道。

在极短的1 年时间里要完成1 条复杂的古街更新改造,决策者们从那些成功的“城”“园”中找到了古街改造的蓝本。

3 古街改造工程建设设计的对策与措施

3.1 建设与设计的对策

古街改造工程的设计对策与措施包括:

1)要遵循“守旧如旧”的原则。古街的建筑布局和内部规划应与城市自身的整体风貌做到基本协调,建筑立面也应最大限度地还原原状态。保持历史文化建筑,修缮并做到修旧如旧、外旧内新,整治现代建筑,拆除不和谐的建筑。

2)遵循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和改造原则,更好地协调整个区域的发展,避免历史的文化信息在改造中过快的消失。

3)遵循项目定位,以建筑为形、文化为魂的原则。重塑空间肌理,延续古街原有的街巷格局及尺度,真实展现文化内涵。

4)加大引进“老字号”特色店铺的数量,突出老宅、老街、老字号的传统民俗文化,提升古街的传统文化特色。

3.2 建设与设计的措施

针对榜头古街改造工程的现存情况,要保存比较完好的建筑,内部空间及构架应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以确保传统风貌的延续;建筑质量一般的建筑,应采取立面保护,内部可拆卸改建;因灾害等成为空基的建筑应进行重建;对现代建造的建筑,要对立面进行拆除改造;全面整治架设在街面的线、杆、管。

针对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修复保护办法包括:(1)主体保护办法。古街两侧的店铺至今保存着清末民初的典型建筑,临街建筑的前店后坊、上宅下店的格局应完整地保存着。采用修旧如旧,不改变原状的原则进行修缮。(2)协调保护办法。沿街立面,店与店之间必须相互协调,灾后重建的有砖木结构,有砖混结构,对这类建筑采用立面改造,即拆除街面部分,改造成原来的木构门面、檐廊和柱子,风格与整体风貌协调,内部保持原来的结构与布局。对街面以外的新建建筑,即店铺的后半部分(有几家曾改建为4 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不影响整体风貌的情况下暂时给予保留,待今后再逐步进行改造。(3)风貌保护办法。一些倒塌的建筑、年久失修的危房,对于这类建筑要进行全部复建。作为新建后街通道而拆除的一店铺另做处理。依据历史记载,结合整体风貌进行设计重建,丰富街区的历史内涵。(4)全面改造办法。即对街道的基础设施进行彻底改造。 可在地下铺设自来水管道、消防管道、污水管道、强弱电管道等,地上凌乱的“蜘蛛网”全部布设地下。沿街配备消防设施。原有的水泥路面、不统一的石板路,统一恢复铺设旧石板。居民家中安装抽水马桶等现代设备,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店铺外恢复招牌字号、老字号、民俗工艺、名特作坊等,古街改造工程的建设,重现榜头古街昔日的繁华。

4 古街更新改造工程的思考

古街改造应慎重采用简单的全部推倒重建的改造模式。以中央阻止“大拆大建”的思想指导,作为旧城渐进式更新的发展模式。北京在南池子、什刹海、南锣鼓巷等地区的探索改造值得学习,小规模、微循环、多样化和渐进式的特点与榜头古街相符,有效促进了旧城的有机更新,也为榜头古街改造后续工程做了样本。古街区的改造建设,要尽可能做到原拆原建,使原有的社区结构、街巷格局大致不被破坏,而新的生活需求得以发展;要尽可能做到工程如期完成,避免人口外迁,使原有的邻里关系、情感文化和民俗传统得到有效继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古街风貌店铺
老店铺杂事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包裹的一切
西津渡古街忆旧
古街新韵
苏轼的店铺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库车城市风貌
2015五道口店铺回访
首届“古街杯”网络楹联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