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某电缆工程的电缆排列方式研究

2020-03-05刘华祥

江西电力 2020年2期
关键词:双回路断面图环流

刘华祥,兰 亮

(赣州宏远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西 赣州 34100)

0 引言

电缆排列方式一般有平行排列(水平排列、垂直排列)、品字形接触排列、三角形分相对称排列、L形排列等,如图1-图3所示。

本工程电缆隧道及排管远期回路数众多,排列方式决定隧道及排管的结构尺寸,影响整个工程的总体投资;电缆的排列方式对电缆的载流量、感应电压以及环流比较大的影响,因此需结合以上几种因素合理选择电缆的排列方式[1]。

图1 平行排列方式(水平、垂直)

图2 品字形接触排列方式

图3 三角形分相对称排列

1 工程概况

本文依托某110 kV电缆线路工程,起点为某220 kV变电站110 kV GIS终端,终点为某110 kV变电站外的电缆终端塔。拟建线路电缆选用ZC-YJLW03-Z 64/110 1×800型。

根据现场情况及地质结构,本期线路电缆隧道敷设4×1.03 km,四回路排管敷设4×3.65 km,双回路排管敷设2×1.5 km。

2 结构尺寸

2.1 隧道部分

以本工程电缆隧道段进行分析,远期规划电缆共有8回110 kV+4回220 kV+通信光缆以及若干低压电缆,110 kV及220 kV电缆分别采用不同的排列方式,优化后的隧道结构简图如下:

水平排列:该种排列方式,隧道空间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图4)。

图4 电缆隧道结构简图-水平排列

垂直排列:由于隧道中回路数众多,只能部分回路电缆采用垂直排列方式,部分电缆采用其他排列方式,否则电缆隧道将加大尺寸,隧道空间难以有效利用(图5)。

图5 电缆隧道结构简图-垂直排列

品字形接触排列:该种排列方式可以隧道空间最优化,且便于运行维护(图6)。

图6 电缆隧道结构简图-品字形排列

三角形分相对称排列:该种排列方式,每层电缆支架只能敷设1-2 根110 kV电缆,较品字形接触排列方式需增加6 排电缆支架,隧道垂直空间明显不足。调整隧道空间后,电缆隧道高度将达到5.6 m之多,隧道结构明显利用不合理。

通过以上分析,采用垂直方式时,不同回路的电缆有的采用水平排列(品字形接触),有的采用采用垂直排列,电缆排列方式混乱,对运行维护极为不利,因此隧道中排除该种电缆排列方式。因此适合本工程隧道敷设的电缆排列方式为水平排列、品字形接触排列。从结构尺寸上分析,采用品字形接触排列排列方式时,结构尺寸由水平排列方式的2.7 m减小为2.2 m,能够减少工程投资,节约走廊空间;因此,从隧道结构大小方面分析,隧道内110 kV 电缆采用品字形接触排列方式最为经济。

2.2 穿管部分

2.2.1 四回路部分

各种排列方式优化后断面图如图7-图11:

图7 四回路电缆穿管沟断面图-水平排列(1)

图8 四回路电缆穿管沟断面图-水平排列(2)

图9 四回路电缆穿管沟断面图-垂直排列

图10 四回路电缆穿管沟断面图-三角形分相对称排列

图11 四回路电缆穿管沟断面图-L形排列

从断面图分析,电缆采用水平排列(2)、垂直排列或L形排列通道宽度一致,通道断面比水平列方式小1300 mm,比三角分相排列小325 mm,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走廊空间;但是本工程电缆的载流量主要受四回路电缆穿管沟断面控制,载流量的大小决定电缆截面的大小,因此穿四回路管部分电缆排列方式需结合载流量分析进行选择。

2.2.2 双回路部分

各种排列方式优化后断面如图12-图15:

图12 双回路电缆穿管沟断面图-水平排列

图13 双回路电缆穿管沟断面图-垂直排列

图14 双回路电缆穿管沟断面图-三角分相对称排列

图15 双回路电缆穿管沟断面图-L形排列

从断面图上分析,水平排列、垂直排列和L形排列通道断面一致,方案最优,可以节省走廊空间325 mm。

2.3 工井部分

本工程工井部分用于电缆排管段,排列方式可以参考隧道部分,为了便于排管施工,工井部分电缆不宜采用品字形接触排列方式,故适合的电缆排列方式有水平排列、垂直排列,三角分相排列。

2.3.1 四回路部分

各种排列方式优化后断面如图16、图17所示。

图16 四回路工井断面图(水平排列)

图17 四回路工井断面图(垂直排列)

从断面图分析,电缆采用单侧水平排列时,通道断面最优,比其他方案窄200~900 mm,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走廊空间且不同回路之间不受影响,因此四回工井内电缆推荐采用单侧水平排列方式敷设。

2.3.2 双回路部分

各种排列方式优化后断面如图18、图19所示。

图18 双回路工井断面图(水平排列、双侧垂直排列)

图19 双回路工井断面图(单侧垂直排列、三角排列)

从断面图分析,电缆采用单侧垂直排列或者三角分相排列时,通道断面最优,比其他方案窄200~400 mm,但是采用双侧垂直排列时,两回路电缆排列清晰,回路之间不受影响,且便于施工及运行维护,且通道宽度仅宽200 mm。因此双回工井内电缆推荐采用双侧垂直排列方式敷设。

3 载流量

本工程电缆的最大输送容量必须达到90 MW。综合比较不同排列方式,不同穿管断面(四回路),不同截面下的载流量[2],计算结果(功率因素按0.95考虑)见表1:

表1 不同截面下的载流量结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无论电缆单侧水平排列、垂直排列或L形排列,800截面可满足系统要求。否则需选择1000截面电缆,每相电缆单价将增加15万/km。因此本工程四回路段电缆选择800截面时,电缆排列方式无论选择哪种均满足要求。

4 感应电压及环流

在结构尺寸最优且满足本工程输送容量前90 MW的前提下,再计算不同排列方式下的感应电压及环流值,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排列方式下的感应电压及环流值结果

根据上表分析,结果如下:

隧道:采用品字形接触排列时,感应电压及环流均较小。安全可靠性高,损耗小,因此从感应电压及环流分析,隧道段电缆推荐采用品字型接触排列方式。

四回排管:对比分析,无论采用何种排列方式,电压相差不大,但是采用直角L形排列时,环流相对较小,环流大时会加速主绝缘的老化,因此从感应电压及环流分析,四回路排管段电缆推荐采用L形排列。

双回排管:对比分析,无论采用何种排列方式,感应电压相差不大,但是采用直角L形排列时,环流相对较小,环流大时会加速主绝缘的老化,因此从感应电压及环流分析,双回路排段电缆推荐采用L形排列。

5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隧道内:采用品字形接触排列方式,不仅隧道空间结构小,而且感应电压及环流也较小,安全可靠性高,损耗小,节省投资。

四回排管:采用L形排列方式,可以节省走廊空间,而且环流相对较小。

双回排管:采用L形排列方式,可以节省走廊空间,环流相对较小,损耗小。

四回工井:采用单侧水平排列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走廊空间且不同回路之间不受影响,便于运行维护。

双回工井:采用双侧垂直排列方式,两回路电缆排列清晰,回路之间不受影响,且便于施工及运行维护。

猜你喜欢

双回路断面图环流
重覆冰区220kV双回路窄基钢管塔设计及试验研究
内环流控温技术应用实践与发展前景
机械制图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输电线路纸质断面图数字化方法研究及实现
低压配电系统的双电源或双回路电源的切换位置
一种风电变流器并联环流抑制方法
《机械制图》教学中断面图的教学探讨
谜底大揭秘
全液压制动系统双回路制动阀仿真与实验研究
泉州晋石高速公路隧道双回路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