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革命者到水利行家的蜕变
——钟世杰访谈录

2020-03-05李海静访谈整理

浙江水利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浙江省干部工作

李海静 访谈整理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访谈对象:钟世杰(1928 - ),山东人。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省临城七区青委,鲁南区敌后工作团干事,山东省滋阳县县委组织部、地委组织部干部。1949年后历任浙江省军事委员会实业厅科员、浙江省农村工作团股长,浙江省农林厅人事股长、农林厅水利局科长、主任、副局长,浙江省水利厅、水利电力厅处长,浙江省水利局副局长,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厅长。访谈时间:2015年5月23日、5月27日、10月22日访谈地点:浙江省水利厅、浙江医院

图1 2015年5月27日访谈钟世杰老厅长留影左起:李海静、韩曾萃、钟世杰

1 早期革命经历

访谈者(以下简称“访”):钟厅长,您好!从我们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很难发现您年少时成长背景,您能简要介绍一下吗?

钟世杰(以下简称“钟”):1928年7月,我出生在山东省郯县贫困农家,靠父亲租种地主土地过活。每年收成要交租给地主,家里所剩无几,自小切身体会了饥寒交迫的日子。每年年底到转年开春,村里都会饿死很多人,尤其是1941、1942年。1年内,我的4个兄弟和1个妹妹先后死去,母亲因悲伤过度而抑郁离世。

郯县地处平原,南邻临沂、枣庄,是战略要地,也是孔孟之乡,自古就战事频发。战争对地方的影响,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并非仅是战火的破坏、人的死亡。部队过境时,所有军需都要百姓提供。家乡的百姓饱受战争和封建制度的摧残,生活非常困苦。

访:在这样的环境下,您能否接受教育?

钟:家里穷,父亲给学校做工代替我的学费,再找些别人不用的石板、毛笔、砚台,送我到学堂学习。村里读完小学,到郯县读中学。家里穷,只能边劳动边读书,自己格外珍惜学习机会,书读得很好。

访:您又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

钟:我家正处在津浦铁路沿线的敌占区1敌占区:抗日战争时期特指日军占领区;国内战争时期特指国民党占领区。。1945年,中共地下工作者秘密来到这里,父亲参加了农会,当选农会干部、村长。我在联防队当民兵,开始组织群众工作,展开对汉奸的斗争。同年,在村里的祠堂秘密宣誓加入共产党。

1946年8月,国共战争爆发。津浦铁路沿线成为国民党进攻的重要路线之一。为阻止国民党进攻,父亲组织群众破坏铁路,被国民党“还乡团”2还乡团:国共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支持以地主豪绅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武装组织,这些反动武装到处反攻倒算,烧杀抢掠。抓走而受到残害。同年,出嫁的姐姐也因贫病交加去世。我因到临城县参加革命工作而幸免,家里9口人仅剩我一人。

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地区、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家庭、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成长。心里有着满腔的怒火,希望都寄托在共产党身上,就想打倒国民党、打倒地主,让百姓过上好生活。党叫我干什么就干什么,根本就没有生死的观念。

访:入党后,您参加了哪些革命工作?

钟:1945年,日军投降。国内革命形势发展很快,很多党的工作队来到山东,革命队伍发展壮大,我被派到新建的临城县3临城县是抗战时期中共建立的。第七区任青年委员。这时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改造工作,主要是减租减息、反恶霸、团结抗战等活动。

1946年初,国共战争爆发。初期,国民党发起猛烈进攻,我们在薛城4薛城县,现为枣庄市薛城区。一带打游击,因部队被冲垮而撤到黄河北。撤退时,根本没有食物,大家以草根树皮为生。走过的村庄,百姓也无粮可吃,冬天在路上会看到扒吃麦根而死在雪地里的人。

访:部队撤退后,主要开展哪些工作?

钟:过黄河后,部队开始休整,挑政治条件好、身体好、年轻的干部到鲁南建校学习(由鲁南战区党委组建)。作为鲁南战略区的代表,我参加了学习班。当时主要是政治理论学习,由康生、陈伯达、邓子恢给我们作报告。他们讲课的侧重点不同,康生口才最好,结合党史工作讲党的政策方针;邓子恢主要讲土改5;陈伯达讲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对中国的控制和统治。

这时出现“假土改”现象6“假土改”,即少数地主出身的干部站在地主一边,致使土改无法开展。,为此开展干部的“三查三整”7三查三改,针对党员干部开展“查出身、查立场、查作风”。活动,组织贫下农、富农出身的同志讲亲身经历,对大家进行教育。1947年,开始打反攻。

2 解放前夕的工作

访:您是南下干部,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干部群体?

钟:1947年,中央开始为打过长江做准备,要求山东老区准备过江干部。部队过江前,已将南方地区的干部提前配备好,主要是县委书记、县长,区里的区委书记、区长、助理员。那时一个地委叫大队,一个县叫中队,大队长是专员,中队长是县长。我是被挑选的南下干部8南下干部,1947年6月中共中央确定全国性大反攻的战略方针。党中央决定从解放区选派年轻干部南下,支援新解放区建设的战略部署。1949年8月,华东局从华东野战军抽调一批干部随同南下,到苏、浙、赣的老苏区开辟新的解放区,这批干部主要从鲁中、胶东地区抽调。之一。浙江的情况极为特殊,有句顺口溜“蒋家王朝陈家党,湖州的中统,江山的军统,奉化的总统”。因此,浙江干部配备要求高,一般南下干部都是提一级调用,但浙江干部均为平级调用,且降级适用。

按照当时中央颁布的《反革命条例》,青田一个小县城就有3万多人要被杀头,嵊县一个县就有40多个国民党将军。所以,选拔浙江干部要求很高。首先,政治上坚强、斗争坚决、工作能力强;其次,政策水平高,要能组织积5抗日战争时期,土改方针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鼓励富农,打击恶霸地主,多做争取工作”;国内战争时期,土改方针是“打土豪、分田地”。极力量,能开展分化劝解工作;再次,学识水平好。这批南下干部有很大一部分是知识分子,如:张劲夫、王道汉、林乎加等。

当时,中央派谭震林9谭震林(1902 — 1983),中共党员。建国之初,谭震林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负责浙江全局工作。他工作能力非常强,且很好地处理和团结了地方干部与南下干部的关系。中央规定:县委书记一律是南下干部;地方原来国民党的干部先到学习班学习,然后提一级上调其他部门做领导;普通工作人员保留原岗位职级。建国初,浙江省的接管工作做得很好。

访:您当时主要负责哪些工作?据了解,您还参加了渡江战役?

钟:我被安排在地委一级负责人事工作,要求我将地委一级干部档案随军渡江南下,安全带到杭州。我带着挑夫、马夫、通讯员、一匹马和几箱干部档案,加入到渡江队伍中。过江后,我与随行人员带着资料沿铁路线走到杭州,找到军管会,联系上地委书记刘剑10刘剑(1918 — 1974),曾用名刘刚,江苏铜山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解放前,历任中共临(沂)郯(城)中心县委书记兼临沂县委书记,中共鲁南特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青年部部长兼苏鲁豫边区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等职。1949年初,随军南下,先后任杭州军管会财经部实业处处长、浙江省实业厅副厅长。此后,历任中共台州地委书记、浙江省农林厅厅长、浙江省副省长等职。和组织部长孔俘亭。我被分配到军管会财经委员会下设的实业处(厅)负责人事工作,主要是接管国民党建设厅及其附属单位的人事档案资料,进行人员工作安排[1]。

工作期间,1949年10月我被抽调到省政府工作团到嘉兴参加剿匪反霸工作,团长是刘剑。

3 特殊时期参与浙江水利建设

访:您是如何与水利结缘的?

钟:我第一次接触水利,是在农业厅做人事工作时。1951年,厅长朱信让我去处理一起诸暨县与萧山县因里亭湖而发生的水利纠纷。里亭湖位于诸暨,诸暨废湖为田,利用夜间在萧山挖了一条沟叫鸡鸣岗11鸡鸣岗,诸暨人为排泄洪水在萧山地界夜间挖出一条排洪沟,天一亮诸暨人便撤了,因此得名。来泄洪,由此引发上游桃源乡与下游静流乡的械斗,历史上此类事情常发生。最终,诸暨在上游县内修河将洪水排到支流,再从尖山出口排出。

访:您是何时正式来到水利部门工作的?

钟:1952年,20多岁的我来到水利局工作。因我有海外关系12钟世杰厅长的妻兄在抗战时考取空军负责气象工作,1948年随部队去了香港,后又去了台湾。而不能提拔,被任命为规划处处长、党组成员。

1953年,浙江全省大旱,金华、衢州地区旱灾严重[2],江南赤地千里,是我这个北方人无法想象的。浙江省提出“水源建设”,在龙游县、常山县搞试点。试点成功后,我在龙游县、金华县等地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并提出“弯弯修库,坳坳修塘,修库如修仓,积水如积粮”的口号,这样老百姓很容易接受。

访:修水库所需资金和技术问题如何解决?

钟:资金问题我不能解决,由银行为水库建设提供贷款。

水利建设专业性很强,不能蛮干。浙江水利一直强调基础工作,我们有测量队、水文队,地质工作也从无到有。在前期查勘、规划的基础上,定出标准。然后,派专业技术人员驻扎现场。同时,组织学习班、编辑水库修建的小册子、画册发放给群众。20世纪50年代中期,北京召开水利会议,浙江省水库建设受到傅作义部长的表扬。

访:除了资金、技术问题,您有没有遇到其他困难?

钟:1961年,召开全省水利会议,总结“大跃进”水利建设教训,贯彻中央8字方针[3]。此时,省水利电力厅厅长王醒13王醒(1917 — 1994),历任华东设计院院长、新安江水利发电工程局局长,浙江省水利电力厅厅长,浙江省副省长。要求在建水库全部下马。我建议“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连夜组织技术人员对全省水库建设情况进行摸底排队,提出:经过一个冬春可以完成的项目,也是群众迫切需要的,努力完成;不能安全度汛和完成的项目作为基本建设保留项目,同时做好防汛措施,每个水库预留2万元资金维持,可以精减但不能取消。我将意见及列出的水库清单交给王厅长,为此我们发生争执。他拿着单子到省委书记江华14江华(1907 — 1999),原名虞上聪,祖籍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1926年入党。原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第一书记、浙江省政协主席、浙江省军区政委、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庭长。那里汇报,江书记同意我提出的保留方案。这样除已完成项目外,保留了300多座100万m3以上的水库。另外,1 000 m3和1亿m3以上的大水库凡是已开工的,均作为基本建设保留项目。

访:您为什么坚持保留这些水库?

钟:水库建设一定要大、中、小型协调发展。这些水库是百姓生活需要的,是国家基本建设项目。我认为:国家政策肯定是先批未完成的老工程。国家有钱时,要先完成这些续建工程,水库的设计施工都是现成的,不需要层层再审批。这也是灵活处理。这批水库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且没有出现废弃、损毁的情况。

当然,这里也出现了问题。1960年,平阳桥墩水库因汛期堵口出现垮坝,这是地方党组瞎指挥造成的重大事故[4]。

访:文革前后,您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钟:19马席庆(1906 — 1995),男,河北人。1931年毕业于天津国立北洋大学土木系。61年省委决定大力发展机电排灌,9月省水利电力厅成立电灌领导小组,我被任命为组长,省委希望通过机电排灌来解决农业生产用电问题[5]。此时,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省委常委开会讨论此事,海宁县先期开展试点,江华书记问负责财政的李维新副省长:“可以拿出来多少钱?”李副省长说:“每年可以拿出2千万元”。这样财政将钱给了省水利电力厅,作为电灌领导小组组长,我负责此工程。搞机电排灌就要先拉电网,国家困难时期物资缺乏。为了搞到物资,由省里到国家物资局、国家计委,跑了很多地方,才拿到一些钢材、铝塑板、铝线等原料。同时,发动地方计委,省里拨钱,地方自筹物资。这样初步建成了杭嘉湖地区的机电排灌站。

1964年,省委决定萧山继续开展此工程……以“杭嘉湖南片”的名义解决了电力过江的问题。因工程建设受国家限制,这是变通处理下来的,先后将11万kW、22万kW送变电线路在闻家堰架过钱塘江,电线过江时江华书记来到现场。由此,萧山、绍兴、上虞全线通电,后又跨海通电至嵊泗的小海岛,山区通过兴建小水电来解决。通过机电排灌构建了全省电网。

1963 — 1964年,省委派我参加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团,对地方群众开展“四清,四不清”教育。初期的教育工作是反贪污腐化,后来出现了“左”的错误,1966年8月发展成“打倒走资派”的文化大革命。

我回到原单位。此时,厅里正要撤掉省里的水文总站。我提出异议,坚持不能撤销。解放初期花了很大力气才建起水文站,水文资料中断一年意味着毁掉了几年的资料。为此,他们说“你要水文,就把水文处给你”。我成了水文处处长15此时,水利电力厅只有水处和电处2个部门。,负责全省水利建设。我给水文处的造反派开会说:“你们批斗归批斗,但必须开展测量工作,到了年底要整编水文数据,缺少是不行的。”浙江省的水文资料很完整,没有中断,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访:文革中,作为又红又专的您应该没有受到影响吧?

钟:影响还是很大的。1968年,我被任命为水利电力厅生产领导小组组长16文革初期,革命委员会取代各地职权部门,各项工作停止。此后,中央决定由部队入驻各地政府,即军管会行使职权。1968年,为恢复生产,各单位建立生产领导小组,组长相当于单位最高负责人。[6],还有一个专门的印子(公章)。造反派反对,到政府大楼造反,要求我交出印子。省里军管会领导认为我可以胜任这个工作,出面解决了此事。当时,各个派系17水利电力厅主要有2个派系:水利系统造反派和机关造反派。的造反派都派一个人到我这里,我个人是无法开展工作的。我对他们说:“我工作重点是抓生产,在这里不要搞派性,我哪派都不站,我只是工作。你们想批斗我,可以拉我去批斗,回来我还要工作。你们是工人阶级,我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文革时期,浙江水利建设基本上没有停止,很多水库是这时修建的。

访:文革时,工程技术人员都被批斗,水库建设怎么搞啊?

钟:我是穷苦出身,只读了中学。没有文化不行啊?我接触到水利工程,其专业性很强,我努力学都学不完,浙江省有大批老工程师,他们有文化也做过许多工程,像吴又新、马席庆、高肇俭、李洪涛等。国家建设要发挥他们的作用,我替他们说话。个别工程师好说话,就派他们出差到水库工地上。

受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影响[7],此时党内出现了不正常情况,说话不当很容易被划为“右派”,甚至“反革命”。我一直认为要客观公正看待问题,别人有不同意见是正常,要客观分析,处理好问题,不能随便戴帽子。

访:文革时,钱塘江治理工程还在开展吗?

钟:钱塘江治理工程一直在进行中,主要是吴又新18吴又新(1902 — 1999),浙江东阳人。1936年毕业于南京河海工科大学水利系。曾任国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司司长。1949年后历任浙江省水利局副总工程师、副局长,钱塘江工程局局长,农业厅副厅长,水利厅厅长。和陈昌龄负责此事,我主要参与了萧山围垦。钱塘江因强涌潮,北岸海塘历来为官塘,一直都是国家直管,撤销华东大区后才委托浙江省政府管辖。历史上,对钱塘江的治理主要采用修筑海塘的方式,但海塘屡修屡毁,资金投入很大。

对钱塘江的治理有两种不同意见:吴老坚持修筑海塘的传统方法;也有老工程师认为要治江,如设计院的马席庆19马席庆(1906 — 1995),男,河北人。1931年毕业于天津国立北洋大学土木系。提出修筑丁坝来治江。

在文革初期萧山围垦遇到很大阻力,困难重重。在特殊政治环境下,不同意见、军方因素都掺杂在里面,工作波折很大,我认为这个事情很重要。为了围垦,我找两岸的干部、船工、百姓召开座谈会。当时,萧山水利局长张红军支持这件事。1968年,趁南岸保滩修筑丁坝,一次性围垦了36 000亩土地[8]。萧山分20多次围垦了50万亩土地,但围垦要“掌握规律,区别对待”,一定要服从江道的规划线,不能越线。围垦是手段,是为了治江,并提出“治江结合围垦,围垦服从治江”的口号。

图 2 萧山围垦图

萧山县委书记张克明反对围垦,认为发动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开展围垦工作,劳力过渡。我晚上冒雨去找他,跟他讨论围垦问题。这些激烈的反对声音、反对意见可以帮助我思考。事实上,萧山老百姓要围垦,萧山是缺粮县。为了围垦,萧山打平了30多个小山头,最大的围垦工程发动了10万群众。那时与农民一起挑土、吃饭、住窝棚,我的指挥所就在新湾。发生溃口,发着高烧跳到水里去堵口,大家能吃上霉豆腐就算好的了。为此,也有机关的人去调查我,认为我收了好处,如此卖力的支持萧山围垦。但他们从不公布调查结果。

图 3 围垦运石船图

访:20世纪70年代,钱塘江治理工程曾提出修筑大坝的设想?

钟:1970年,提出黄湾枢纽方案,此前还有七堡枢纽方案。省里觉得黄湾工程很大,希望国家能够提供资金支持,上报到国务院。最初,想在黄湾建拦江闸,从而进一步缩窄江道,稳定澉浦以上江道,同时控制涌潮对海塘的破坏。方案上报到水利部,我到水利部汇报此事,军管会军代表陪同钱正英部长来谈此事。

钱部长提出:“钱塘江涌潮很大,大坝做不起来”。我说:“大坝是可以建起。我们已在涌潮最凶猛剧烈的海盐老盐仓高滩(沙滩)上修筑成功高丁坝,而且很牢固,直到现在都很好。这说明修筑丁坝可以使江道按照我们的意志来固定。况且我们要建坝的黄湾地方尚未形成涌潮。”

钱部长又说:“大坝建起,闸下淤积怎么处理?” 我说:“闸下淤积是肯定的。但钱塘江泥沙很细、是粉沙土易淤易冲,是可以冲掉的”。

钱部长认为道理是对的,但没有充分的试验,这个事情不能决定。这样方案也就放了下来。

访:退休后,您又致力于《水利志》的撰写工作,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

钟:志是历史的记载,是抢救历史资料,是记录建设过程。写志要掌握情况、占有资料,遵循“言必有据”的原则。

另外,浙江水利有自己的经验,不是照搬照抄,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水利建设要因地制宜,建国初期是解决洪涝和干旱问题,除害与兴利相结合,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后来发展成流域治理。浙江水利建设曾受到傅作义、钱正英、李葆华等部长的表扬。我现在仍是浙江省江河编纂委员会的主任。

图4 1998年《飞云江志》终审会议合影钟世杰(前排左五)

4 对水利工作的思考

访:水利工作专业性很强,您是如何由革命干部成为懂技术的行政领导?

钟:我将毛主席在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放在桌子上的玻璃板下面,随时学习,经常告诫自己不能放松,更没想过贪图富贵,经常自我检查和反思:有没有违背自己参加革命的意愿?有没有违背毛主席的教导?这些有助于警醒自己,要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毛主席讲过要“干中学”,战争中学习打仗,建设也是打仗,水利工作更要不断学习。我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则:做工作就要做好,要脚踏实地、要钻研;既要敢干又要谨小慎微;有了目标,要努力想办法。

工作中,我学习的办法就是向内行学,向老工程师请教,徐赤文、吴又新、骆堯臣、马席庆、张克健、戴泽蘅等都是我的老师。做工作时,我向他们请教、学习。另一方面就是调查研究,各个河流、各个地区都要去,浙江的各个县我都去过,嵊泗、玉环这些海岛地区我都去过。浙江省的山山水水都跑遍了,跑过后有感性认识,掌握了河流的特性和自然规律。河流有个性也有共性,治理方针的确定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开发治理。

访:是什么动力在激励您不断学习?

钟:我这样一个穷苦人家出身,文化水平不高,我做水利工作要比别人多花几倍的力气。动力来自于自己生活的背景,想要将极贫、极弱的中国建设成和平、富强、幸福的新中国,在世界上有我们的地位。当时,人家都看不起我们,包括苏联。就是这样的历史背景,使自己有这样的思想,而且很牢固。再加上毛主席和中央的教导。

访:多年实践工作经验,您认为水利工程建设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钟:水利工程建设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20世纪80年代,召开海塘修筑会议,钱正英部长也来了,并要我一起参会。因已退休,会议中不便发言。钱部长点名要我发言,我仅提一点: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钱塘江海塘与浙东海塘不同。钱塘江海塘尖山以上以防涌潮冲刷为主,海盐的海塘以抗击风浪为主。情况不同,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我不赞成修建统一规格的标准海塘。一定要掌握情况,区别对待才能事半功倍。

水利工程建设不能搞大会战,必须扎扎实实地弄清情况、做好前期工作,精益求精地搞好建设,强调高质量、高标准。一些水库的保坝工程钱花了很多,仅作表面文章,水利工程要扎扎实实地开展。

访:我了解到您处理问题很有策略和方法,且很有远见。

钟:我的地位有限,处理好问题就要想办法,不能硬顶啊,领导说句话就处理你了,你事情做好才可以。做事情一定不要计较个人得失,事业为重。目标确定,就要努力去做。任何工作都不容易,要敢为天下先,要有开创精神。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远见,做水利工作更要有远见,没有远见是做不好的。我们的工程没有重复建设的。基础工作要做好,大的工程要考虑多个方面。

图5 2002年3月14日,会见荷兰鹿特丹市港务局长左一:荷兰鹿特丹市港务局长;左二:钟世杰;左三:戴泽蘅

访:非常感谢钟厅长接受我们的访谈!

致谢:本文在访谈和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韩曾萃顾问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

猜你喜欢

浙江省干部工作
《初心》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浙江省特级教师
——吴淼峰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