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CT反馈的延续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哮喘发作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0-03-04郭林林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耳穴支气管哮喘

郭林林

支气管哮喘发病原因有遗传因素、空气、环境及变应原,患者发作时多伴有哮鸣音、呼吸困难及发作性咳嗽等,我国约有4500万支气管哮喘患者[1]。因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变态反应性肺浸润等症状相似,极易出现误诊、漏诊事件,超过42%的哮喘患者未能及时诊断[2]。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能实现对患者哮喘发作、呼吸状况、服药等情况的测试评估,有助于了解患者病情、治疗依从性[3]。为此,本研究探讨基于ACT反馈的延续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哮喘发作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与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基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50ppb;已完成院内治疗,且符合出院标准;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既往有慢性肺部疾病;伴有心、肾等脏器功能异常;存在认知、意识障碍。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4~58岁,平均(42.53±5.25)岁;病程1~8年,平均(4.63±2.15)年;FeNO为58~72 ppb,平均(66.73±6.83)ppb;严重程度:轻度19例,中度24例,重度7例。试验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5~61岁,平均(42.37±5.48)岁;病程1~9年,平均(5.28±2.25)年;FeNO为59~74 ppb,平均(67.48±6.91)ppb;严重程度:轻度22例,中度21例,重度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FeNO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电话随访、上门访视了解患者症状表现,并就用药、饮食及运动予以指导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基于ACT反馈的延续性护理,具体如下:

1.2.1 ACT测控反馈 (1)ACT量表。ACT评分表共包括日常活动、呼吸困难、哮喘症状、急救药物使用、哮喘控制5个方面,采取Likert 5级评分,分值为1~5分,总分25分。若ACT<20分,表明哮喘控制效果欠佳,需加强管理;ACT为20~24分,表明哮喘得到有效控制,但仍需强化;ACT=25分,表明症状得到完全控制[4]。(2)ACT测控反馈。出院时,向患者发放ACT评分表6份,每4周评估1次,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ACT评分表,说明自评方法及计分方法;出院后,患者每隔4周据表完成自评,统计自评得分,借助手机拍摄ACT评分表发送至护患交流群,护理人员结合ACT评价表评估患者状况,并给出指导建议[5]。

1.2.2 同伴互助交流 (1)同伴互助线上交流。基于微信平台创建同伴互助交流群,邀请2017年收治、出院且控制效果良好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即帮扶者)5名加入交流群,每周六组织同伴互助线上交流活动,引导帮扶者与患者通过微信视频开展交流,帮扶者向患者介绍自身康复经验、自护技巧,说明院外自护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强调院外自护的重要性,每次30~40 min[6]。(2)同伴互助线下互动。向帮扶者说明线下互动需求并征得其同意,患者根据自身需求与帮扶者沟通,确定线下互动时间,互动内容有隔姜灸操作、取穴方法、运动锻炼、耳穴贴压操作等,帮扶者现场演示操作,患者跟随练习,及时纠正其操作,每名帮扶者对应10例患者[7]。

1.2.3 运动锻炼指导 (1)坐式呼吸操。患者取坐位,通过深呼吸放松身体,双手握拳,练习肘关节屈伸-伸展臂-膝关节屈伸-抱膝活动-搭肩侧转身,并在运动时伴随呼吸调节,每天2次,每次20 min[8]。(2)呼吸强化训练。吹气球训练:选取已消毒处理的气球道具,口含气球,经鼻慢速深吸气,而后通过口缓慢呼出气体,反复练习数次,促使气球逐渐鼓胀变大,每天3次,每次15 min;吹蜡烛训练:在患者前方距唇部10~15 cm处放置一支蜡烛并点燃,引导练习缩唇呼吸,对准蜡烛呼气,使火焰随气流倾斜且不灭,逐渐延长呼气时间,每天2次,每次10 min。

1.2.4 协助姜灸按摩 (1)取穴姜灸。家属根据出院前培训指导、穴位图取穴,选主穴:关元穴、肾俞穴、脾俞穴、肺俞穴、中脘穴及定喘穴,选副穴:足三里穴、丰隆穴;姜灸干预。选取生姜切片,0.3~0.4 cm薄片,将姜片放置于施灸穴位,取艾柱点燃置于姜片上,并询问患者感受,避免产生灼痛感,每天1次,每穴位2~3 min,连续实施7 d[9]。(2)取穴按摩法。引导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家属取患者肾、输尿管、膀胱、肺、喉、气管等对应反射区,家属基于手指指腹按摩各反射区,每个反射区3 min,每天3次[10]。

1.2.5 耳穴贴压自护 家属根据患者症状表现选取穴位,并实施耳穴贴压。(1)选取穴位。如患者喘息气短且痰多,则选取交感、心、肺及皮质下等穴位;如患者咳嗽咳痰,则选取肺俞、定喘、天突等穴位[11]。(2)耳穴贴压自护。家属应用贴纸粘贴圆润绿豆,并将其粘贴在所选穴位,患者基于指腹按压各穴位,以产生酸、胀感,每天2次,每次选取3个穴位,每穴位1~2 min,连续实施4~6 d,直至症状缓解[12]。

1.2.6 胸部叩击排痰 (1)抹胸拍肺。患者双手交叉自上至下由肩部呈斜线揉抹,反复揉抹10次,而后自两侧肺尖起沿胸廓进行拍打,拍打顺序为由上到下,反复拍打10次,注意控制拍打力度。(2)胸部叩击。患者取坐位,家属双手手指弯曲并拢呈杯状,基于腕部力量对肺部实施节律性叩击,叩击顺序为由上到下、由外到内,每个肺叶1~3 min,叩击速度120~180次/min,且餐后2 h执行[13]。

1.3 观察指标 (1)肺功能指标。支气管哮喘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出院后6个月测定各项肺功能指标。(2)哮喘发作频次。统计患者出院6个月内哮喘发作次数、再住院次数。(3)治疗依从性。根据患者用药、运动及饮食遵从情况判断遵从性,如患者能完全按医嘱用药、运动及饮食,则极为遵从;患者未按医嘱用药、运动及饮食,频次小于每月3 d,则遵从;患者未按医嘱用药、运动及饮食,频次大于每月3 d,则不遵从。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再入院次数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再入院次数比较(次,

2.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例)

3 讨 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其发生与气道高反应具有一定相关性。相关研究显示[14],支气管哮喘发病率为5%~15%,且成年人群体中支气管哮喘发病率为10%,儿童发病率为12%。因支气管哮喘易反复发作,对患者呼吸、睡眠产生了极大影响,且易引发其他肺部疾病,当前强调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以缓解症状、防止复发,做好院外延续性护理工作极为重要。

本研究指导患者院外借助ACT完成自评,并及时反馈自评结果,护理人员结合ACT自评结果提出建议,指导开展同伴互助交流、呼吸运动锻炼、协助姜灸按摩、耳穴贴压自护、胸部叩击排痰等。结果显示,试验组FEV1,PEF,FEV1/FVC均大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本研究指导患者开展运动锻炼,包括坐式呼吸操、吹气球训练、吹蜡烛训练,能有效锻炼患者肺部功能,缓解呼吸急促、气短等症状,有助于改善肺功能指标;根据患者症状取穴实施姜灸、按摩,基于对肺俞穴、定喘穴、肺喉气管反射区的干预作用,能实现对机体功能的调节,促进肺功能恢复,改善肺部症状;患者自行开展抹胸拍肺,适度拍打胸腔,能促进肺部痰液排出,缓解肺部不适,有助于增强肺功能。试验组6个月内哮喘发作次数、再入院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本研究指导家属借助ACT完成自评,并及时了解患者自评结果,据此实施自护指导,能确保患者正常开展院外自护,有效缓解哮喘症状,避免哮喘反复发作,甚至病情恶化;患者自行开展耳穴贴压,根据自身症状确定干预穴位,如交感穴、肺俞穴、定喘穴,借助绿豆实施按压,能有效作用于相应穴位,实现对症状的干预,防控病情复发,促使机体保持良好状态。试验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护理人员借助ACT实施自评,明确了自身症状表现及自护现状,能实现对自身状况的直观认识,显著增加其治疗依从性;基于构建ACT测控反馈机制,护理人员能实现对患者院外医嘱遵从表现的有效监督,并提出相应干预,显著增加其治疗依从性;组织开展同伴互助交流,引导帮扶者与患者线上、线下交流,传授患者院外自护经验及技巧、演示自护操作,能实现正向引导,保证其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基于ACT反馈的延续性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能显著改善其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提高治疗依从性。

猜你喜欢

耳穴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