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劳动观的理论渊源及价值探析

2020-03-03牛俊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

舒 旭,牛俊伟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劳动”进行了一系列深刻论述,在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双向互动,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系统完备、内涵深厚的劳动观。习近平劳动观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深入探析习近平劳动观的基本内涵、理论底蕴和时代价值,对于全面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新思想入脑入心入行,引领广大人民用劳动托起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习近平劳动观的基本内涵

针对不断变化发展的世情、国情和民情,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结出富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理论硕果。

(一)劳动创造美好世界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为了满足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人类必须通过实践活动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以此获取必要的物质资料,保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物质资料的创造过程就是劳动生产的过程,这说明劳动是创造社会和历史的必要手段。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基础上,习近平多次强调“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1],将劳动视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并肯定劳动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人类历史和世界文明是由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我们党高度重视通过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等方式,启发并教育劳动群众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社会风气。习近平历来重视全人类劳动的合力作用,认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2]79,倡导国与国之间要加强战略对接,发挥各自在资源、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3]702,激发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拓宽劳动人民的发展舞台,利用全人类的共同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劳动推动国家富强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洗礼,依旧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奥秘就在于中华儿女勤于劳动、善于创造。习近平指出,“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4]。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时代召唤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谱写壮丽而崭新的篇章,习近平倡导人民群众将辛勤与智慧投入到工作之中、劳动之中,“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2]81,并期待人们立足岗位、坚持不懈、兢兢业业、默默耕耘,用劳动铸就个人梦想,用劳动实现中国梦。习近平多次谆谆教导全党全国人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绝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团结一致、艰苦奋斗、锲而不舍、踏实苦干。

(三)劳动激发社会活力

劳动激发社会活力,是社会财富的源泉,是人民幸福的源泉,理应充分尊崇劳动。纵览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历程,劳动始终发挥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作用。全国各族人民凭借勤劳与智慧,坚定不移地开辟新天地,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5],他诚恳劝导每一个社会成员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作风,积极投身劳动实践,充分发挥劳动价值,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要想充分彰显劳动的价值和作用,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就必须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立场,提出“要切实维护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帮助广大劳动群众排忧解难,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1]。他还强调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竭力为劳动群众服务,保护劳动成果,满足劳动群众的利益诉求和合法权益,让全体社会劳动者在和谐健康的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四)劳动成就个人梦想

马克思认为,人是劳动的人,劳动赋予人的“类本质”,成为人的生命之本、立命之本。人的一生想要生存发展、成就梦想、实现价值,就必须依靠劳动。习近平深知劳动的重大意义,“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2]23。在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亿万劳动者艰苦创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铸就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既成就个人梦想,又助力国家发展,生动诠释了劳动与成功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经验证明,无论什么时代,一个人想要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2]82。在谈及青年一代成长成才问题时,习近平殷切嘱托青年应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学习、躬身实践,“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1],最终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成就个人梦想。

二、习近平劳动观的理论渊源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6]312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思想观点的产生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既受到历史文化中既有思想因子和过往社会实践的影响,又是在学习优秀思想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进行传承和创新的结果。习近平劳动观底蕴深厚、思想深邃,扎根中国大地,深受中华传统劳动美德的滋润。习近平创造性地将先进劳动观念熔铸于他的劳动观之中,夯实了劳动观的文化根基。

(一)古代传统劳动文化的滋养

《汉语大词典》对“劳动”一词的首项释义为“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在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古代社会里,劳动是农耕文明的支柱,勤劳是中华儿女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不二法门。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重视劳动、尊崇劳动、热爱劳动,深知勤劳是立身、立家、立国不可或缺的基石,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劳动思想。孔子主张实行“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仁政,提倡以“择可劳而劳之”(《论语·尧曰》)为核心的自主劳动思想;墨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于劳作,强调“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非乐》),宣扬依靠辛苦勤劳以求得生存的伦理观念;商鞅在秦国开展变法时提出“农则易勤,勤则富”(《商鞅书·壹言篇》),认为勤劳是国富之源,闪烁着勤劳致富的思想光芒:他们都强调劳动的重要性,认识到唯有勤奋与深耕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东晋王羲之针对当时的清谈风尚,批评清谈名士“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世说新语·言语篇》)。由此可见,在古代思想文化脉络中,劳动思想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纵贯千百年,孕育出“勤于劳动”的个人美德、“尊崇劳动”的社会风尚、“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劳动已然成为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实基础。习近平曾数次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深刻阐述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这不仅表明习近平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与谙熟,而且表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是习近平劳动观形成的重要源泉。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支撑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马克思把劳动比作“太阳”,整个人类社会围绕着它旋转,进而“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由此可见,马克思将劳动看作为一个基础性范畴,以劳动为逻辑起点建构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首先,劳动创造人类和人类社会,“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7]559。人类从“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发展为积极改造自然的“制造工具的劳动”,实现“人猿相揖别”,脱离动物界成为真正的“人”,进而通过劳动实践获得必要的生存和生活资料,结成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其次,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指出,商品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8]51,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消耗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是所有商品共有的社会属性,劳动者通过生产活动在天然之物上创造出价值,创造出丰富的社会财富。最后,劳动实现人类解放。马克思将实现人类解放视为一生的真正使命,他在科学总结人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人类要想达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高理想,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劳动,充分利用不同形式的劳动创造优越条件,努力开辟一条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康庄大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劳动的论述内容丰富、意蕴深邃,为习近平劳动观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而习近平一贯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与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继承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针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遇到的不同问题,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在劳动实践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有效应对和解决了社会劳动实践中的复杂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的合理内核,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理论成果,为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道路。毛泽东的劳动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在中国的落地生根,提出了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一个富强国家的奋斗目标。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程中,面对极度艰难的经济社会状况,毛泽东始终鼓励人民群众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他激励人民群众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家园,带领人民一次次克服艰难险阻,一天天走向辉煌。邓小平用劳动思想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做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全新论断,有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他还提出要尊重发展规律、尊重劳动差异,主张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通过辛勤劳动先富起来,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胡锦涛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中国化。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江泽民提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9]540,强调既要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要关注参与经济建设的劳动人民。胡锦涛提出将“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纳入社会主义荣辱观之中,并且倡导提高劳动者素质,“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10],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关于劳动问题的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的中国化,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习近平非常重视对过往宝贵经验、科学思想的总结与反思,其劳动观与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三、习近平劳动观的时代价值

“思想之花,灼灼其华”,习近平劳动观既扎根于社会实践的沃土,又善于汲取优秀思想和理论的养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精髓,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合理内核,在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融会贯通,为切实解决现实问题、最终完成时代重任提供了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

(一)习近平劳动观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财富是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讲话,科学论证了劳动是解决贫困问题的第一手段,详细阐释了劳动与财富的内在逻辑,向全社会传递出“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观念,以此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11]594。当前,在党和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历程中,众多普通劳动者依靠勤劳的双手和吃苦耐劳的毅力脱贫奔小康。有的贫困地区树立“一勤天下无难事”的奋斗精神,真抓实干,团结协作,面貌焕然一新,脱贫致富工作成效显著。2020 年正值脱贫攻坚决战的收官之年,也是决胜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我们只有以习近平劳动观为引领,才能摆脱贫困,全面实现小康。

(二)习近平劳动观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密钥

马克思通过研究劳动发展史,洞悉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劳动,创立了劳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唯物史观。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找到了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方法。他明确指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12]423。首先,习近平以劳动为切入点,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鼓励全体人民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提升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他还主张改善劳动环境,使劳动者体面地劳动,以此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其次,习近平主张用劳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重视调动人民群众劳动创造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进而促使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只有坚持以习近平劳动观为指导,我们才能正确认识劳动差异,始终尊重劳动规律,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习近平劳动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武器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未来迈入共产主义社会必须依靠劳动创造。中国梦与共产主义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因此中国梦也必然离不开劳动创造。习近平深知劳动的意义,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1]。各级党委和政府只有以习近平劳动观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把控总体方向,明确发展思路,迎接时代挑战,解决实际问题。习近平劳动观还能指引广大劳动人民树立国家主人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主动学习并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广大青年应该认真学习习近平劳动观,坚定理想信念,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做到知行合一、勤奋劳动、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