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水市奶业发展现状调研及建议

2020-03-03刘兴俊

甘肃畜牧兽医 2020年10期
关键词:鲜奶存栏全市

刘兴俊

(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30)

1 奶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天水市把奶牛养殖产业发展作为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重要产业,不断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科技推广和普及,着力发展奶牛产业化经营,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奶牛养殖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规模化养殖场和奶农对奶牛养殖业未来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对未来充满信心。

1.1 生产情况

截至2017年底全市奶牛存栏7 108头(其中成年母牛4 894头),其中荷斯坦牛存栏6 338头,荷斯坦成年母牛存栏4 519头,奶类产量2.97万t,全市成年奶牛平均每年单产为5 146 kg/头。全市现有奶牛场养殖场(户)374个,其中百头以上大型奶牛养殖场3个,存栏奶牛3 988头。规模较大的乳品加工企业1个,目前日处理鲜奶20t。现有乳品收购站2个。

1.2 奶源基地建设情况

天水市自2000年开始实施乳品基地建设战略,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现已初步形成城郊奶牛经济带。奶牛主要分布在各县(区)城郊周围28乡镇139村,以农户小规模养殖为主。

1.3 奶站建设情况

全市有嘉信畜牧业有限公司和清水宇新牧业有限公司生鲜乳收购站2个,主要是销售自产鲜乳,不向社会收购生鲜乳,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良好。

1.4 加工情况

全市现有麦积区嘉乐乳业和甘谷县力源乳业两家地方自建的乳品加工企业,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20 t以上,年产值分别在300万元以上,产品有灭菌奶、酸奶、奶饮料等。

1.5 规模养殖情况

全市现有奶牛规模养殖场(户)374个,存栏奶牛7 108头。其中1~5头的242户,存栏1 018头;6~20头的规模户108户,存栏1 339头;21~50头的规模户19户,存栏598头;51~100头的规模户2户,存栏165头;101~200头的1户,存栏奶牛138头,1 001~2 000头的规模户1户,存栏1 500头;2001~3 000头以上的1户,存栏奶牛2 350头。规模小的奶牛场所产鲜牛奶以送货上门或自取的方式销售给当地居民,千头以上的嘉信畜牧业有限公司和清水宇新牧业有限公司的牛奶以自产自销和交售蒙牛和伊利乳业。2017年完成奶牛冻配0.63万头,使用冷冻精液1.26万剂;其中种植多年生牧草11.4万亩,一年生牧草22.11万亩,在多年生牧草中完成紫花苜蓿9.5万亩;新建青贮窖池5.55万m3,累计已达62.58万m3,秸秆饲料化利用82.11万t,其中全株15.32万t,青贮19.75万t。

2 奶业发展的特点

2.1 养殖户扩大饲养规模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近年来,天水市奶牛发展势头强劲,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奶牛存栏7 108头。随着牛奶收购价格的不断回升和国家奶牛补贴及保险政策的刺激,养殖户扩大饲养规模的积极性不断高涨。

2.2 养殖方式得到重大转变

奶牛养殖规模持续扩大,群众发展规模养殖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养殖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2.3 生产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规模养殖户基本上应用了青贮饲料和全价配合饲料饲喂奶牛,秸秆青贮饲料使用率达到90%以上,牛均种植人工牧草0.2亩,规模场(小区)牛产奶水平达到5 800 kg以上。

2.4 龙头企业建设取得新突破

龙头企业改扩建项目相继开展,近几年相继建成天水嘉信牧业有限公司、清水宇新牧业等大型奶牛养殖场,嘉信畜牧业有限公司是天水市奶牛业龙头企业,也是甘肃省目前规模较大的奶牛饲养企业,现存栏奶牛2 350头,日生产的鲜奶20 t,年产鲜奶近万顿。公司在周边县(区)发展三个重点“养殖小区”,为养殖农户提供良种奶牛,同时在高产奶牛标准化管理、无公害奶牛饲养、兽医防疫、饲草料配置等方面给予“养殖小区”积极培训和指导,从而促进“三农”产业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农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使周边地区的畜牧业稳步健康的发展。

3 存在的问题

3.1 饲养成本上涨,养殖效益降低

近年来,随着玉米、麸皮等原料价格的上涨,导致饲料价格居高不下,饲养成本加大,而鲜奶收购价格偏低,奶牛养殖的比较效益下滑,严重影响了奶农的经济收入,挫伤了农户养殖奶牛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近年来,动物疫情复杂,养殖户饲养成本也在增加。调研中发现,养殖奶牛获利很少,如秦州区的一些规模小的奶牛散养户都将奶牛转入养殖大户手中,对低产奶牛干脆当“肉牛”卖入屠宰场,造成了秦州区奶牛养殖数量的骤降,当前这种趋势仍在蔓延。

3.2 饲养规模偏小,鲜奶收购价格低

目前该市奶牛规模化养殖程度还不是很高,仍有一半以上的奶牛处于“小、散、低”(养殖规模小;奶牛管理散乱;饲养技术水平低)的饲养状态,这种分散的养殖模式无法抵御市场的波动,饲料价格一上涨,最先承受不起压力的就是分散的奶牛饲养户。而规模化养殖水平仍然偏低,全市2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户占全市养殖量的67.2%,奶牛养殖总体规模大,个体规模小,养殖分散,设施简陋,管理水平低下的特点,成为产业适应今后奶业发展新要求的最大不足和困难。不同饲养模式相对应的是鲜奶的销售价格的差异,乳业公司鲜奶收购价格为3.6元/kg,而散养户的鲜奶价格为9.5元/kg(需逐户送)。无论从养殖收益上看,还是从提高全市鲜奶质量的要求上看,深入推进奶牛规模养殖的工作势在必行。

3.3 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大部分奶牛养殖场的管理人员均是农民出身,没有经过系统的奶牛养殖管理学习,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因此,牛场的管理不够科学合理,成本较高。

3.4 奶源监管难度较大

全市两区五县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鲜乳收购站,乳品收、监、管任务繁重,生鲜奶源质量安全,监管面临严重的隐患。

3.5 资金投入不足

群众发展规模养殖自有资金缺乏,而信贷资金额度小,周期短,门槛高,使得奶牛养殖场难以进一步发展,原奶的产量,质量难以得到提高。

4 发展建议

一是生鲜奶的收购价格低,饲料购买价格高,建议政府能给予一定的补贴,加大奶牛养殖补贴力度。同时,要认真落实中央财政奶牛良种补贴政策,完善奶牛重大疫病防控机制。

二是根据中央及省的有关规定,建立起奶牛饲养的各项保险制度,拓宽保险的险种。

三是建议政府尽快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对标准化养殖小区的投入,使农户的奶牛100%进小区,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挤奶,杜绝违法添加使用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以及其他各种掺杂使假的违法行为发生,确保奶制品质量的安全。

四是建议省上加快乳品检测检验机构及设施设备的建设步伐,保障县级具备一定的生鲜乳质量抽检能力,增加执法的科学性,确保奶源质量安全。

五是对奶牛机械化挤奶站建设给予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鲜奶存栏全市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生鲜奶更健康吗?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农业部发布 2017 年 4 月 400 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
生鲜奶更有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