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相关因素分析

2020-03-03郭亚琴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铁蛋白维持性贫血

郭亚琴

(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人民医院,山西 运城 043700)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68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患者临床资料开展研究,分析与贫血有关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2 0 1 7 年1 0 月~2 0 1 9 年3 月 我 院 收 治 的 接 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时间超过3 个月患者6 8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26~83岁,平均年龄(57.3±5.7)岁,透析时间4~120个月,平均透析时间(57.3±16.4)个月。共有30例患者为初中以上受教育水平,38例患者为初中以下受教育水平。糖尿病患者12例,免疫系统疾病患者4例,慢性肾炎患者44例,多囊肾患者5例,其他疾病患者3例,每周接受透析次数为2~3次,每次透析时间为4小时,每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为4000~12000 IU。

1.2 方法

收集68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原发疾病以及透析时间,根据HGB值将其所有患者分为贫血组(HGB<110 g/L)与正常组(HGB≥110 g/L),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包括血浆白蛋白数值、血清铁蛋白数值、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以及血钙和血磷水平[1]。

1.3 观察指标

(1)记录贫血组与正常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影响贫血的因素;(2)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记录影响贫血纠正的影响因素[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比较

贫血组中女性患者占比较多,血钙和血磷水平无明显差别,与贫血无关(P>0.05),血浆白蛋白、甲状旁腺激素以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均与贫血有关(P<0.05)。

血浆白蛋白正常组(n=27)结果:(32.4±3.5)g/L;贫血组(n=4 1)结果:(3 0.5±3.9)g/L。血 清 铁 蛋 白 正 常 组 结 果: ( 3 7 2 . 6 ± 3 2 4 . 9 )ng/mL;贫血组结果:450.6±335.3。甲状旁腺激素正常组结果:(272.6±356.1)pg/mL;贫血组(425.1±456.4)pg/mL。

2.2 logistic回归分析

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知,男性属于贫血保护因素(OR=0.469,P<0.05),血清铁蛋白以及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属于贫血危险因素(OR=0.1.002,P<0.05;OR=1.003,P<0.05)。

3 讨 论

贫血属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发生贫血除与肾脏生成红细胞生成量过低有关以外,患者透析不充分、患有严重的骨疾病以及营养不良均会引发贫血。及时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不仅能够提升患者活动耐量,还能大幅降低患者心脑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在本文研究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更易发生贫血,其与女性周期性的月经失血以及含铁物质摄入量过低有关。同时由于女性自身雄性激素水平较低,导致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相比更易发生贫血。铁蛋白及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属于贫血危险因素,研究发现过高的铁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对于红细胞生成有抑制作用,容易导致贫血[3]。

针对贫血风险较高患者,可使用营养强化疗法,增加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对于患者贫血纠正意义较大。

猜你喜欢

铁蛋白维持性贫血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乳铁蛋白铁饱和度对其耐热性、抑菌作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男人贫血
权威营养学专家联合发布《乳铁蛋白婴幼儿健康效应专家共识》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炎症的联系
新型天然纳米载体——豆科植物铁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