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细胞肺癌广泛期化疗后继发骨髓抑制1例

2020-03-03王冬梅靳慧勇刘海波宋晓霓罗池

甘肃医药 2020年9期
关键词:血常规白细胞骨髓

王冬梅 靳慧勇 刘海波 宋晓霓 罗池

解放军63790部队医院,四川 西昌 615000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67岁,因“发现颈部包块3+月,肺癌化疗后2天,排尿困难1天”至某医院就诊。喉部、颈部CT提示:1.左侧声带增厚伴声门变形;2.右锁骨上窝多发结节影,考虑淋巴结增大可能。胸部CT示:前中纵隔脂肪间隙消失,见弥漫性软组织填充影,包绕上腔静脉,上腔静脉明显受压,考虑侵袭性胸腺瘤,左肺炎病变伴双侧胸腔包裹性积液可能。电子喉镜检查提示:左声带麻痹。腹部CT示:肝内多发大小不等结节样稍低密度影,呈环状强化,考虑转移性肝癌可能性大。完善相关检查后行“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术”,结果显示:右锁骨上淋巴结小细胞恶性肿瘤,请送上级医院会诊。初步诊断:小细胞肺癌广泛期。血常规示:白细胞6.91×109/L,中性粒细胞 5.64×109/L,红细胞 4.32×1012/L,血红蛋白135g/L,血小板113×109/L。予EP方案(顺铂注射液75mg/m2分三天静滴+依托泊苷注射液100mg/m2静滴D1-3)行第一周期化疗,化疗结束后2天查血常规,示白细胞0.27×109/L,中性粒细胞未见,血红蛋白108g/L,红细胞 3.43×1012/L,血小板 21×109/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3.9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4秒。肝功、肾功、电解质、心肌酶、肾小球滤过率未见明显异常。1.采取无菌隔离,下病危;2.每日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用人重组白介素-11升白细胞及升血小板治疗,监测白细胞和血小板变化情况,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预防感染。粪便常规无明显异常,腹泻考虑与白细胞减少有关,予洛哌丁胺胶囊对症治疗;3.急查血型及输血前检查,拟予单采血小板输注治疗,但患者家属拒绝输注;4.监测体温、血压、神志、瞳孔等;5.嘱患者避免剧烈咳嗽,注意保持大便通畅,以免增加腹压;6.减少活动,防止受伤,绝对卧床休息;7.进软食,禁止刷牙、掏鼻、挖耳等,行口腔护理;8.患者血小板低,将地塞米松注射液由5mg加量至10mg静滴1/日,刺激骨髓造血。3天后患者出现阵发性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发热,测体温38.5℃,无头痛、鼻衄、牙龈出血、咯血、恶心、呕血、黑便等不适。痰培养及药敏结果:鉴定出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阿莫西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改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g静滴1/8小时抗感染治疗,经过8天的治疗,患者未再发热,肺部听诊未闻及干啰音,提示肺部感染已控制,停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复查血常规:白细胞 3.88×109/L,中性粒细胞 3.16×109/L,红细胞 3.20×1012/L,血红蛋白96g/L,血小板28×109/L。患者中性粒细胞已正常,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目和血红蛋白仍然偏低,提示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基本恢复。3天后再次复查血常规:红细胞2.91×1012/L,血红蛋白91g/L,其余恢复正常。

2 讨论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为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按组织病理学分为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根据美国退伍军人医院提出的分期法(VALSG)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1]。小细胞肺癌临床表现特点是早期远处广泛转移。根据文献报道[2],当小细胞肺癌被确诊时70%~90%患者已有临床或亚临床的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80年代,依托泊苷+顺铂(EP方案)被证实治疗小细胞肺癌有效。EP方案具有显著的生存益处[3],而毒性显著降低,确定了EP替代CAV成为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包括局限期和广泛期)的标准方案。在老年人无论局限期或广泛期总有效率为76%,中位生存时间为9.5个月,2年总生存率10%,且能明显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EP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小。

本例患者小细胞肺癌广泛期诊断明确,给予EP方案行第一周期化疗。骨髓抑制是化疗最常见的限制性毒副反应,一般认为,粒细胞减少出现的时间最早,通常开始予化疗停药后1周,血小板和红细胞降低则更晚,但该患者在化疗后第二天就继发Ⅳ级骨髓抑制,粒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同时下降,病情迅猛。提示对小细胞肺癌的老年患者在EP方案化疗时要高度重视骨髓抑制,应当做好以下几点:1.根据患者的肿瘤情况、机体状况、患者及家属的意愿等进行综合分析、权衡利弊,谨慎地选择治疗方案,包括单药化疗、减少剂量的联合化疗等,同时给予最佳的支持治疗。2.尽管小细胞肺癌发生单纯的骨髓转移率<5%,但在外周血象提示有核红细胞减少、贫血、粒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建议行单侧骨髓穿刺检查,了解骨髓是否受累。3.不同的化疗药物导致骨髓抑制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骨髓抑制严重程度均不相同。影响骨髓抑制的因素除药物外,还与患者个体骨髓储备能力密切相关。肝病、脾功能亢进、曾接受过抗肿瘤治疗者更易引起明显骨髓抑制。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监测血常规,及时了解骨髓功能状态,尤其是老年患者可将监测时间提前至停化疗药后1~2天。4.如果患者出现骨髓抑制,会减弱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收益/风险比,生活质量的下降也会长期困扰他们,应积极处理,避免引起短期的不适或功能障碍,甚至远期不良后果,如第二肿瘤发生,无论是近期毒性还是远期毒性,严重时都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猜你喜欢

血常规白细胞骨髓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白细胞
血常规解读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