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的法语教学研究

2020-03-03

关键词:法语跨文化交际

杨 婷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法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法语,形成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有效的语言交流既需要扎实的语言知识,又需要丰富的文化知识。法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丰富的法语语法、词汇以及阅读写作知识,更要导入与法语国家相关的文化知识,使学生在了解与接触法语国家的民族文化时,提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基于此,法语教师要拥有把握文化意识的能力,辩证地探析教学中文化与语言间的关系,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发挥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一、民族文化与法语教学的内在联系

民族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涵盖法律、道德、风格、信仰、知识以及从社会活动中习得的习惯与能力,是人类发展中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思想与经验。文化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外在层面的客观表现,也可以是内在层面的精神总和,是意识、是观念,是反映在人类社会活动不同环节的体现。简而言之,文化是人类集体思想的具体体现,能够有效传承并反映人类接触自然与社会的思想。英国语言学家哈考克在论述语言与文化关系时指出,语言是直接反映文化本质的载体,教师如果不能理解文化与语言间的关系,学生如果不能理解文化的差异,就难以深入到语言应用的实际,因为语言的内涵是由特定的民族文化决定的。如果学生不理解目的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便不能充分运用“外语”。如上所述,语言的形成与发展与其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定的文本在特定的语境中拥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代词”在使用过程中,又明显受身份与场合的影响,身份与场合是文化的载体,是充分反映一个民族观念与理念的总和。所以掌握法语的语法规则与词汇句式并不代表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语言,法语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文化教育,才能切实提升语言教育的质量与效率。

二、民族文化对法语教学的作用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约定俗成的意识形态,基于民族文化是在受地区与社会组织形式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的,因此不同地区的习俗、信仰、思想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文化人类学家本·杰特曾指出在人类文明形成初期,受生态与地理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内涵不同的信仰与习俗,有的民族崇拜蟒蛇,有的民族崇拜太阳,而有的民族崇拜熊,这便是图腾崇拜。然而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形态又成为影响该民族文化的重要因子。所以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如果在法语教学工作中忽视文化背景的重要性,而只强调学生对语法知识、单词、写作及阅读的掌握,将极大地影响到学生在法语学习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在写、读、说、听等方面受到制约。因此,为有效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及对法语文化的认知,法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相关文化知识的阐释,使学生逐渐克服母语文化的干扰,形成良好的用语习惯,以此实现“活用”法语的目的。在文化教育对法语教学的作用方面,将民族文化渗透到法语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法语的兴趣。在传统法语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在教材文章解读、语法知识阐述以及法语读写能力练习等层面,课堂氛围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无法从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获取法语学习的乐趣。因此将法语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为学生丰富知识结构,了解法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探析法国风土人情奠定基础。使学生改变对法语学习的认识,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意识。其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意大利社会学家翰莫斯在《交际能力》中提出,发展并培养学生的外语技能,需要提升学生理解并运用文化的能力。在语言教学过程中,韩莫斯所指的交际能力主要指学生运用法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力。基于不同文化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人类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反映其所处的文化氛围。语言的使用只有在特定文化氛围中才能被充分的理解。譬如,在为法语国家民众提供帮助后,会习惯地说谢谢(Merci),而根据法国的风俗理应回答不客气(Jevous)。然而,部分中国学生会根据汉语的语言习惯与思维模式,谦虚地回答:不用谢(Non merci),进而产生误会。因此,将法语文化置于法语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充分理解法语的用语背景与文化形态,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法语的应用技巧,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失语现象

在法语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严重的文化失语现象。文化失语主要指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法语表达对法国文化或现代文化的看法,抒发心中的感受,然而在表达本国文化时,却难以寻找到合适的词汇使法语国家的民族认识并理解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即语言使用中的文化表达丧失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三个层面:首先是学生层面。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法语文化的追崇,对本国文化的忽视。特别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普遍以了解西方文化为荣,而对我国传统文化却持有“观念落后”的观念,认为学习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对自身发展没有显著的必要性。林史乔(2016)指出我国高校学生对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差别化态度,主要取决于“西方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影响,在文化学习过程中过于注重对“效益”的追求,注重对自身价值的实现,而忽视对社会、对民族的奉献。所以加强学生价值观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尤其在文化教育方面上,学生如果持有实用主义思想,将难以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在语言教学体系层面。我国高校的法语教学体系,主要以法语教材为主,教学内容主要针对与法语的日常用语规范以及语法应用技巧展开的,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度相对不足,无法从实际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加之在文化教育的过程,法语教师将注意力集中到法国文化的导入与传授上,更难以兼顾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林史乔根据现阶段我国高校法语教学的实际指出,缺乏理论引导是限制高校繁育教学构建跨文化培养体系的重要因素。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2000年-2009年,针对跨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与文化教育有关的跨文化教育研究更凤毛麟角。2010-2017年针对法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教育的研究依旧匮乏。基于此背景,法语教师难以准确把握传统文化教育、法语文化教育以及法语教育三者的比重,进而导致跨文化教学工作陷入举步维艰的窘境。在高校层面,高校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影响并促进法语教师开展相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教师开展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性不足。此外,在评价制定上,高校通常以学生成绩为评价标准,无法准确考核学生在文化教育中的学习情况,尤其在利用法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怎样表达、如何表达、表达什么是高校评价学生跨文化能力的主要难题。

四、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策略

(一)优化课程结构

在跨文化交际视域下,法语教师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明确法语文化教学、法语语言教学及传统文化教学间的比重,首先在法语文化教学层面,教师应将文化教育与语言教学相融合,使学生在明确法国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区别后,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应用逻辑。譬如将两国的饮食文化、交际文化以及礼仪文化做比较,引导学生认识法语的语境要求及文化要求。其次在传统文化教学层面,法语教师应利用法语阐述我国的传统文化,从书法、绘画、雕塑到文学、哲学及宗教,在法语语境中,使学生逐渐掌握利用法语表达汉语文化的方法与范式。最后在法语教学过程中,法语教师应突破教材及教学大纲的限制,结合法语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教学情况,分析两种文化教育中的语法规则及词汇使用规律,进而使三者做到有机融合,形成相辅相成的整体。值得注意的是,法语教师必须将法语文化与传统文化置于相同课程内,使学生能够对两种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提升对文化的理解能力。换言之,法语教师要运用对比教学与分析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将两种文化作为法语教学的载体,才能有效发挥文化教育在法语教育中的作用。

(二)构建法语情景

根据生态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法语教师应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语言应用环境,使学生能够在仿真的法语环境中,提升对法语文化、传统文化的掌握能力,增强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首先,使用法语教学模式,即教师利用法语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渐适应用法语抒发自身感想及需求的教学环境。在情景构建初始阶段,法语教师要根据学生法语掌握程度,使用语法相对简单的短语,随后根据教学进展,逐渐提升教学话语的复杂程度。其次,构建仿真教学模式。法语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使甲小组扮演中国人,乙小组扮演法国人,依次类推,并配合不同的交际场景,进而在要求甲小组表达中国文化,乙小组表达法国文化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最后,根据学生表现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指出学生不足,并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此外,法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看法国电影、收听法国音乐及阅读法国文学作品,以此提升学生对法国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程度。

(三)加强行政作用

在法语教学过程中,高校的行政管理作用必不可少,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法语教师的教学实际以及文化教育需求,为教师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提供支持。首先,在制度层面高校应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调动法语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积极性,提升相关理论研究的质量,并根据研究与教学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其次,构建跨文化交际平台。高校应与法国院校建立联系,通过互联网交流平台实现学生间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然而在此过程中,高校应为学生制定相应的任务目标,即我国学生要全面获取法国文化知识,法国学生要充分获取我国传统文化知识,进而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提升两国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后,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高校相关部门应注重对过程性考核方法的选择,对学生课堂表现,文化理解与表达能力进行考察。而在文化理解及应用层面,高校要结合学生跨文化交际情况进行评价,以此指出学生学习方向以及不足之处。

五、结语

文化教育是法语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对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然而,跨文化交际的重点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本国文化的表达及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如果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法语教学中的作用,将严重制约着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因此,结合传统文化与法国文化的文化教育是高校法语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法语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自杀呈现中的自杀预防——法语动画电影《自杀专卖店》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浅谈法语学习难点以及应对策略
唱到爱恨缠绵时,以爱化解世仇——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从词汇角度探究英语和法语的相关性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