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0-03-03李梅兰

关键词:院校高职传统

李梅兰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文系,山西 运城 044000)

随着国家层面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许多高职院校已经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并将传统文化知识引入语文教学中,但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时,仍然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较少,高职院校并未真正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学生对传统文化严重的认知偏差缺少正确的引导等等,这些问题阻碍了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以及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值得深入思考。

一、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将传统文化内容不断融入我国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进而熟悉传统文化内容;并且伴随语文教师讲解的不断深入,使学生深入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逐渐意识到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学生深入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有利于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使他们的言行举止散发文化的魅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对其日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从而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其获得更好的职业生涯发展机会。

(二)有利于提高高职语文教学效率

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高职语文教学中,有助于革新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基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念,高职语文教学主要围绕课本知识开展教学,融入传统文化创新教学模式后,拓展了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范围,使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对提高高职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积极影响,从而改变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上的偏差,更加全面、综合、系统化地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对于促进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熟知传统文化后,还可将其在世界范围内宣传和发扬,使更多人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三)有利于高职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许多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较少,且均是来源于自己的认知,并未接受过系统化的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对于其他途径传播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缺乏辨别能力,无法分辨内容的对错。因此,通过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合,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正确的传统文化知识,并在传承过程中有自己的辨别能力,进而批判地继承,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伴随我国的发展和进步,传统文化不仅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传承,同时也走出了国门,迈进了世界的舞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便是文化的竞争。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为其提供了软实力,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传承过程中,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

二、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视度较低

高职院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仍有部分高职院校并未认识到其重要性,应试教育依然占有一定地位,在进行语文学科设置以及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其教育效果很难做出准确的评价,因此,许多高职院校对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重视不够,当有学生有兴趣想要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时,语文教师不能及时给予有效讲解。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学习兴趣,认为传统文化的内容较为枯燥。若高职院校不采取相应措施,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则无法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时效性。

(二)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甚微

许多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反映,当前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过少,并且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通过网络途径接触到了许多新事物,传统文化无法有效地吸引学生,使得学生缺少深入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因而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例如,我国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并不是用于狂欢和庆祝的,然而学生并不了解屈原投江的故事,在节日当天,竟然发诸如“端午节快乐”之类的祝福短信,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其次,大部分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利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体系通常是围绕书本内容,很少给学生拓展课外阅读内容,学生背诵古诗词仅仅是为了考试能取得好成绩,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对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和传达的思想情感缺少深入了解,使其在背诵了一定量的古诗词后,仍然无法将其有效内化。在当前网络技术发达的情况下,各种思潮传入我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致使学生并未从心底里认同传统文化。

(三)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

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尚未完全形成,仍处于认知和发展阶段。在现阶段许多涉及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多被改编得脱离了原作的本来面目,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很多学生本来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较少,在观看这类影视作品后,很容易信以为真。例如我国明代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主要讲的是纣王昏庸无道,姜子牙等人捍卫正义、除恶扬善的故事,然而在改编为电视剧《封神榜》后,其基本情节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将妲己比喻成红颜祸水,爱恋姜子牙未得到回应后祸国殃民。这种改编脱离了实际,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践踏,同时也非常不利于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开展。如果学生在没有学习传统文化之前,便接受了这种错误的导向,必然会大大增加传统文化的教学难度。

三、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解决对策

(一)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

要想使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离不开高职院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支持和重视。因此,高职院校应注重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在实践中强化两者结合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可选取一部分语文教师成立传统文化教研组,主要工作内容是制定传统文化的教学计划,定期组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不断拓展传统文化的学习渠道,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提高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此外,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同样至关重要,要不断加强学习,并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详细为学生讲解。例如,古典文学老师带领学生赏析《春望》时,不能单纯地引领学生鉴赏诗词的字面含义,同时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诗人杜甫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发出这种感慨的真实原因是什么。这会让学生更深入体会到诗人杜甫对祖国的热爱,使他们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学会珍惜。

(二)强化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为了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知识中,努力为学生讲授正确的传统文化内容,使他们了解真正的传统文化,以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例如,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孔孟儒家思想文化的渗透,可设置课前故事环节。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适用于高职语文教学,可由教师示范如何讲解故事,并给予学生复述讲解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课下利用各种渠道搜集传统文化故事,在课堂中进行分享,这种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作为高职语文教师,应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意识,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譬如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民族舞蹈,品尝民族美食等,以此了解丰富的传统文化。

(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传统文化

针对当前影视作品对高职学生传统文化认知产生的负面影响,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我国古典原著,养成研读与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讲解传统文化时,应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传统文化,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而领会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这样能够从思想上改变学生的认知偏差,使学生能够远离胡乱改编的传统文化作品,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对传统文化持批判继承的态度,力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例如,当今我国少数地区仍有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落后思想观念,其实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应予以摒弃。通过多种途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学习传统文化,坚决反对封建迷信,逐渐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辨别能力以及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中去。

(四)筛选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高职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学生接受的实际,对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筛选,选取那些富有教育意义、传递正能量的内容,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高效掌握。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内容种类丰富,教师在将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融合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结合的可行性,确立明确的传统文化教学目标,制定较为具体、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例如,语文教师在开展诗词鉴赏课程时,可将与诗词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共同为学生渗透和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内容不断被筛选和取缔,但仍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宝贵精华。然而现阶段,我国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甚微,高职院校也并未认识到传统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面对诸多问题,可通过强化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筛选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等途径,使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价值和积极作用,从而促进高职语文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传统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