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疑似白血病患者辅助诊断中的价值

2020-03-03张华李远波

贵州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骨髓细胞髓系免疫学

张华,李远波

(1.宝鸡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陕西 宝鸡 722405;2.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人民医院检验科,陕西 汉中 723600)

骨髓细胞的主要作用是造血,骨髓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包括细胞的质与量病理改变,与多种血液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强相关性[1]。随着医疗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免疫学检查、染色体检查等技术已广泛应用在疑似白血病患者的早期辅助诊断中,其中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技术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诊断技术之一,主要是通过显微镜或自动化仪器将骨髓细胞形态及数量改变进行统计分析,临床上用于血液病的早期诊断、临床疗效评估[2]。本研究分析了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疑似白血病患者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28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知晓本研究利弊,由本人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伦理学研究要求(伦理学批号:17481);排除标准:排除重症肝肾功能异常者;恶性肿瘤患者;入组研究前接受系统白血病治疗者及其他可能影响本次研究结果的病例。入组患者男性68例,女性60例;年龄20~75岁,平均(55.14±12.09)岁。无中途退出及死亡病例。

1.2检测方法

1.2.1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所有患者入组后择期采集骨髓备检,使用瑞氏吉姆萨染色分类技术,采用非特异性酯酶、氟化物抑制试验及过氧化物酶染色等多种方法对髓细胞实施染色,按照FAB 分型标准进行分型。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的标准为白血病的阳性细胞超过3%。(1)免疫学检查 所有患者入组后择期采集3 mL骨髓液(肝素抗凝),分离核细胞备检,采用间接荧光标记法对活细胞测定,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抗体,单克隆抗体包含B系、T系、巨核系、髓系、干系及淋系。免疫学检测阳性标准:当淋系、 髓系抗原阳性细胞超过20%时诊断为阳性。(2)染色体检查 所有患者入组后择期采集3 mL骨髓液备检(肝素抗凝),采用G带技术显带,观察染色体核型差异。

1.3观察指标 观察入组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免疫学检查结果及染色体检查结果。

2 结 果

2.1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 128例患者经骨髓细胞形态检查确诊103例,诊断符合率为80.47%(103/126);10例患者无法区分白血病亚型;6例符合WHO分型依据,其原始细胞为21%~29%,4例患者为粒、红、巨三系细胞和粒系、巨核系两系细胞合并病态造血现象,5例患者的骨髓有核细胞显著增多合并骨髓细胞病态造血表现。

2.2免疫学检查结果 10例患者无法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区分白血病亚型。其中5例患者过氧化物酶染色低于3%,免疫学检测结果提示,4例同时存在淋系、髓系抗原表达,两系积分超过2分,确诊为杂合型白血病;1例患者免疫学检测提示两种髓系抗原表达(CD13、CD15、CD38、CD56、CD117),确诊为确诊M5a。5例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误诊患者:3例患者过氧化物酶染色低于3%,其中2例患者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1例患者确诊为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另2例患者免疫学检查单克隆抗体干系阴性。

2.3染色体检查结果 10 例患者无法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区分白血病亚型。5例患者染色体检查正常,5例染色体异常。3例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证实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3b, 其中2例单抗检查染色体正常,基因检测诊断为M2b,1例存在特征性染色体核型异常证实为M2b。

3 讨 论

白血病是人类血液系统常见病症之一,发病因素主要为化学因素、遗传因素、接触放射物质或病毒等[3-4]。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直观体现细胞的质与量改变,应用显微镜或自动化仪器对于骨髓血液细胞的观察更加细致,结合化学染色技术对于血液疾病诊断准确度更高,采用FAB分型规则为血液疾病的诊断提供技术支撑[5]。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当有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增高时,骨髓出现增生,疑似疾病有白血病、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当有核细胞计数降低时,骨髓造血组织功能异常,可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6]。

为了降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白血病患者误诊及漏诊率的影响,临床上可采用免疫学检测或染色体检测结合细胞形态学检测来提高诊断准确度,对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技术支撑[7]。慢性白血病发病率较白血病整体发病率低,在急性白血病中,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检出率最高[8]。对于白血病患者的早期鉴别诊断中应对患者的血常规指标改变情况进行评估,当白细胞计数发生异常变化时,白血病发病率可激增[9]。外周血血液涂片对于白血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意义重大,白血病患者早期外周血血液图片镜下检测可提示细胞形态学变化,通过对比白血病患者骨髓涂片、外周血涂片中的细胞形态学改变情况,对于白血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10]。白血病患者的髓细胞内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表现为幼稚细胞或 原始细胞水平超正常水平20%或占比达到半数以上,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故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早期实验室指标检测,应在入院后择期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尽早做出准确诊断[11]。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主要受造血干细胞影响,导致外周血细胞生成无效、骨髓细胞病态造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主要受骨髓干细胞增殖、分化障碍及造血微环境异常影响,患者的造血组织受损,影响骨髓正常造血功能,骨髓造血细胞发生再生功能障碍[11]。半数以上的骨髓异常综合征患者转化为白血病的风险较大,骨髓异常综合征患者的正常细胞多受到遗传基因影响发生克隆性改变[12]。FAB分型技术对白血病患者的细胞形态学检查依据为过氧化物酶染色大于3%即可诊断为淋巴细胞白血病或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2]。FAB分型技术无法对骨髓细胞多形态改变及淋巴细胞白血病做出准确评估,而细胞形态学检测联合免疫学检测可以对上述多形态细胞改变做出准确评估,联合检测技术具有重复性及多参数评估优势,采用免疫学检测方法对于骨髓细胞的抗原进行细致分析评估,可对患者细胞髓系或淋系来源加深认识,对于后期依据白血病亚型进行分类诊断具帮助意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断准确度,为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技术支撑[13]。实验数据提示,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联合免疫学检测技术对于白血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具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提高白血病患者的确诊率,为后续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对症治疗提供依据[13]。本次研究结果证实,128例患者经骨髓细胞形态检查确诊103例,诊断符合率为80.47%;10例患者无法区分白血病亚型;6例符合WHO分型依据,其原始细胞为21%~29%,4例患者为粒、红、巨三系细胞和粒系、巨核系两系细胞合并病态造血现象,5例患者的骨髓有核细胞显著增多合并骨髓细胞病态造血表现。10 例无法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区分白血病亚型患者采用免疫学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其中5例患者过氧化物酶染色低于3%,4例同时存在淋系、髓系抗原表达,两系积分超过2分,确诊为杂合型白血病;1例患者免疫学检测提示两种髓系抗原表达,确诊为确诊M5a。5例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误诊患者:3例患者过氧化物酶染色低于3%,其中2例患者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1例患者确诊为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另2例患者免疫学检查单克隆抗体干系阴性。

综上所述,应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疑似白血病患者实际诊断价值高,诊断符合率高,早期确诊及分型有助于白血病患者的后续治疗,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猜你喜欢

骨髓细胞髓系免疫学
案例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骨髓细胞形态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学机理与临床应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安胎丸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联苯双酯对小鼠骨髓细胞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FLT3检测的临床意义
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FLT3-ITD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