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学生营造优质的成长“共生圈”

2020-03-03崔世英

辽宁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仁德共生榜样

崔世英

(大连市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

“共生效应”是指一定群体中的人受到群体中成员的智慧、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思维上获得启发,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的现象。“共生圈”非常重要,它的优劣会影响我们人生的走向。

“共生效应”的事例不胜枚举。英国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了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纽约中央公园西15号,被世人称为“全球对冲基金蜂巢”,有多达36只“基金”的创始人居住于此,众多世界知名影视巨星、娱乐界大亨、实业界巨擘,以及华尔街精英在此聚集。这些有着不菲财富的高端人群,在此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走向了更大的成功。长期和优秀的人一起相处、共事,其榜样的力量会唤醒我们内心潜在的奋斗欲望,带动我们走向优秀。

对于“共生效应”的作用,中国人从古到今都有清醒的认识。《论语》有言:“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意思是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美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古代“孟母三迁”背后的道理也如此。今天,家长为孩子择邻、择校、择班,也是在为孩子选择好的教育环境,选择以榜样为伴的“共生圈”。

群体之间存在着互相吸引、互相照应、互相促进的关系,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久而久之,个人就会被周围的人所同化。所以,当你不知道该如何努力的时候,可以自觉“类聚”在一个优质的人际环境里。因为,你所处的人际关系里藏着你今后的人生走向。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也会克服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就会得到正能量;与杰出的人在一起,也可能会不同凡响。

学校教育自然也离不开“共生效应”。学校教育的发力,很大程度是要通过“共生”的形式来实现的。在学校,学生是在集体中通过与人交往、相互影响、和谐竞争中成长的。一所学校的校风,一个班级的班风,甚至一个小组的组风,对学生的影响有时都是深远的。集体的要求、活动、带动、舆论、评价和成员素质等都对个人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集体中良好的价值导向功能、凝聚激励功能、心理优化功能,往往能造就出心智健康、积极进取的人。当集体中昂扬向上的风气浓郁,互相“比、学、赶、帮、超”,那么积极的影响便会被共振放大,进而迸发出惊人的感召能量,振奋自我,相互促进。

苏霍姆林斯基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所以,积淀优秀的校园群体文化,建立良好的学校“共生圈”,是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要善于利用集体的作用来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成长:一方面,要培育一支德技双馨的教师队伍,使教师以身示教,以身示范,以身感召;另一方面,要在集体中弘扬正能量,广树“小榜样”,引导学生从身边同学中找到学习的楷模。

猜你喜欢

仁德共生榜样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为仁由己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孟子说仁德
榜样
一条进过瓢城的狗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