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

2020-03-02赵利平

西部学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范式育人

摘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是由“课程”和“思政”两个词语组成, 只是顺序进行了调换,“课程思政”是对“大思政”理念进行了延伸与发展。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变化,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的必要性,其实践策略是:(一)更新教育理念,完善保障机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二)融合创新,突破专业壁垒,着力构筑“课程思政”课程体系;(三)明晰定位,强化培训,打造跨学科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高校要紧扣“立德树人”这个立身之本,探究“课程思政”教学规律,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24-0116-03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决定青年大学生确立正确价值观的核心因素。从教育的内涵来看,“立德树人”是全部教育活动的职责和使命,而不仅仅是思政课。2019年3月 18 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思政课改革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对高校其他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同向同行再次提出了明确要求,即“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2019年8月,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就如何强化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提出了新的指导意见。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而长期以来,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孤岛”困境,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往往呈现出“两张皮”的状态。如何从学理上厘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在新形势下让思政教育全方位融入高校课程体系,变革高校思政教育的范式,打破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的窘迫,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形成联动效应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三全育人”①大格局,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上海经验”实践脉络

2004年,上海率先在国内开启了德育课程的改革,经过十年的探索,从2014年起,上海市又在全国率先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工作,“当好排头兵、先行者”,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理念在上海的各大高校中逐步形成共识,引发了思政教育的范式变革,形成了“4+1+X”②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紧紧围绕“95后”和“0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推出了“中国”系列思政品牌课程,比如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国智慧》、上海海事大学有《大国航路》等,巧妙地将思想政治之“微量元素”溶入学校教育之“营养靓汤”,“润物细无声”地回应了大学生对现实的困惑和未来的迷茫,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2017年5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课程思政”从地方性的区域实践探索正式转化为了国家级战略部署;2018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在全国进一步积极推广“课程思政”;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落实落地,是高校思政教育范式变革的有力举措。

二、厘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

从字面上直观地来看,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是由“课程”和“思政”两个词语组成, 简单的词语先后顺序的调换,“课程思政”从本质上是对“大思政”理念进行了延伸与发展。从理论上厘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是研究“课程思政”必然讨论的问题。“思政课程”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4+1”课程,是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主渠道和核心课程。“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和立体的育人理念,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各门专业课和通识课中去,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实现协同育人。从二者内在逻辑的起点来说,“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的政治方向,基于“三全育人”的目标,“课程思政”这一创新理念与实践,将育人功能从单兵作战的“思政课程”延伸扩展到了所有课程,所有课程都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主渠道,二者是一个“课程思政共同体”,统一于立德树人实践之中。由此可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既符合内在的生成逻辑,也符合外在的运行发展逻辑。从辩证关系的角度来分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角色定位和实施方式上有所区别,“思政课程”主要是显性方式,“课程思政”以隐性为主、显隐结合;“思政课程”的职能是铸魂育人,实施主体是思政课教师,“课程思政”的职能是协同育人,实施主体是全部教师。

三、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式变革的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于新形势和新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要与时俱进,实现教育目的、教育功能、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的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转变,促进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创新,实现大学生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本文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原因两方面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式变革的必要性。

(一)外部因素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西方意识形态向我国进行思想渗透,而高校是东西方文化冲突与意识形态博弈的前沿阵地,对于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形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很容易受到不同社会思潮的影响,背弃我国的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动摇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造成青年大学生人生方向的迷失。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广泛普及使得更加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新特点,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声音”,有改变“一言堂”思政教育的内在要求,这极易打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说明高校固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旧范式无法适应当前的新形势,也不能被“95后”甚至“00后”大学生从内心所接受。

(二)内部原因

第一是“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不接地气”,课堂效果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师以“训导者”的姿态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教师缺乏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与互动;第二是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一,长期处于“单兵作战”状态,课堂教学以理论学习为主,对于实践方面的培养几乎是空白。而理论教学是以课本为载体的课堂教学,缺乏生动性和鲜活性。除此之外,“思政课程”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不紧密,无法发挥互联网线上加线下思政教育的优势,难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需要。

综合上述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证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在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变革提供了历史机遇。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更好地满足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和期待,并引领其他课程形成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

四、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式变革的现实困境

(一)从管理层面来看,“课程思政”理念的普及有待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机制有待完善

学者普遍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育人理念和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而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门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思想价值引领,达到润物无声立德树人的目标[2]。“课程思政”理念是在2018年以后推向全国的,时间还较短,全国众多高校尤其是双非院校③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知上有一个逐步认识和接纳的过程,目前仅仅停留在校级层面,没有深入到学校各二级单位,“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体系短时间内很难建立起来。

(二)从课程层面来看,“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有待增强,教育内容体系构建有待完善

课程建设是“课程思政”的中心环节,由于高校学科性质的差异化,思政学科和专业学科的界限还比较明显,如何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资源,加深思政资源与各类课程的契合度,协同发挥育人功能,是一个基本性的难点。从全国众多高校尤其是双非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情况来看,众多高校还没有从战略的高度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思政课教学与多学科间有效互补的合作机制还不完善,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还未真正建立,“课程思政”育人的圈层效应还没有发挥出来。

(三)从师生层面来看,专业课教师思政素养的普遍偏低,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期望值高

课程教师的教学理念、思政素养、教学方法是“课程思政”有效展开的关键,目前在高校并不是所有的教育者都接受“课程思政”理念,部分学科的任课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不足,没有形成“课程思政”的育人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政教育的范式变革。新时代的“90 后”和“00后”大学生,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不断呈现出多样化的新特点,他们对现实问题迷惑,对人生未来迷惑,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新期待,对“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五、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式变革的实践策略

“培养什么人,是新时代高校教育的首要问题”。面对新时代亟待解决的思政教育范式危机,高校有必要进行一场彻底的变革。本文依据上述问题导向,从加强顶层设计、创新课程建设、打造师资团队三个方面来探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范式变革的实践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完善保障机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想得到,才可做得到,人的实践活动都是通过理念传递到行为上,马克思认为:“人行动的一切动力都必须通过头脑转化为意志的动机,才能行动起来[2]250。高校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神圣使命,在思政教育范式变革中,高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的全新理念,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擦亮鲜红的育人底色,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优化“课程思政”建设大环境,回归学校教育的初心,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首创相结合,不搞“一刀切”,全面科学规划。大力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体系。还要明确高校党委书记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和分管校领导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打破条块分割,推进协同育人,确保在学校发展规划、经费投入、资源配置中优先保障“课程思政”建设。

(二)融合创新,突破专业壁垒,着力构筑“课程思政”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和高校办学使命的内在反映,是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价值塑造有效途径。”[3]“课程思政”理念所倡导的课程体系是不同课程的融通体系。基于此,高校要创新方式,将“课程思政”要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思政元素”贯穿教学体系中,通过实施“‘校、院、系三级教学改革推进计划”,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创新,以马克思学院为龙头做强专业思政,突破各专业之间的天然壁垒,搭建跨学科课程平台,着力打造一批示范课程,深入挖掘所有专业课程的思政内涵和德育元素,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构筑以“思政课程”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为主干,多学科课程思政为支撑的新时代“课程思政”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思政课堂亲和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三)明晰定位,强化培训,打造跨学科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思政教育的范式变革的关键在教师,这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高校要积极引导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加强引进,拓展培训,同时选聘高水平专家讲思政课,采用传帮带、老带新、开发校本“课程思政”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校党委书记、校长等带头走进教室上思政课,制定好合理的激励机制,打造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带动广大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思政课教师要强化引领“课程思政”方向,通识课教师要强化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善于在专业课中发掘思政元素,把专业课也上出“思政味儿”,不仅要帮助“90后”和“00后”大学生“专业成才”,更要促进其“精神成人”,努力让学生在“时代强音”中寻找困惑的答案,实现“1+1>2”的效果。

结语

改革服务国家需求,“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对高校思政教育范式变革的有效回应,解决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方向性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高频词”,但是“课程思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高校要紧扣“立德树人”这个立身之本,探究“课程思政”教学规律,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引领全课程教师共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注 释:

①“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②“4+1+X”: 4指4门思政课必修课程,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1指1门形势与政策课,及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带进课堂;“X”指覆盖全高校的“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程。这就是“4+1+X”。

③双非院校:一般是指非一流建设高校和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即非双一流,又称非双。具体指的就是那些既不是985,也不是211的大学。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李凤.给课程树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

作者简介:赵利平(1986—),男,汉族,甘肃兰州人,单位为贵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御夫)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范式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