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火的故事

2020-03-02大可

儿童时代 2020年1期
关键词:燎原火种巴黎圣母院

大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人类智慧的发现.

远大前途

从前的从前,人们吃生食,与野兽一样。

下雨了,电闪雷鸣,躲在山洞里的人们,眼看雷电把一棵大树给烧着了,一只奔逃的野兔,慌忙间跌入火中,来不及叫一声,就被大火吞没。人们后怕不已:要不是躲得快,也许自己就跟野兔一样了。

大雨浇灭了大火,雨水渐渐稀疏,人们回过神来,肚子却咕咕叫了起来。走出山洞,极目四顾,没吃的。有人想起那只野兔,从灰烬里扒出来,一咬,哎呀,烧过的真好吃!

可是,火没了。

有人还在扒灰烬寻觅食物,灰烬里存有星星点点的红色,有未燃烧完的干枯枝叶被扒到了红色上……突然,星点蹿成火苗……

智慧的人们悟到了星星之火的“远大前途”,小心翼翼地把火种保留起来……

这可以说是猜想,也可以说不是。在北京人遗址、元谋人遗址、师赵村遗址、大地湾遗址等地,发现了上百万年前到七八千年前的人们用火的遗迹、保留火种的遗存。那些保留火种的地方,很像后来的人用的炉灶的灶膛。

哦,说错了,应该是灶膛像保留火种的地方,就如,只能说你像爸爸,不能说爸爸像你,对吧?

有了火,不仅可以吃熟食,还能取暖、照明、驱赶野兽。

可是,火种灭了怎么办?只能祈盼雷公光临?

摩擦造火

等待“天火”毕竟不便,一位智者出现了。

古籍记载,智者看到鸟儿用嘴啄树木,每啄一下,就有火光发出,他突发灵感,试着钻木取火——用硬硬的树枝对着树木摩擦,果然,取到了火。

人工取火,意味着人可以随时用火,再也不用茹毛饮血了。熟食让人的脑袋越来越聪明,而那些野兔什么的,至今顶多成为了“家兔”,没有多大进步。

这位智者被尊称为“燧人氏”。“燧”是取火的工具,也有火炬等意思。

这可以说是传说,也可以说不是。古籍记载,如今的河南商丘曾有个燧明国,燧人氏就是那里的首领,尊称“燧皇”,大名风允诺。还有文献记载了燧皇的墓地——燧皇陵的模样。

有一位伟人说: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

意思是,没有摩擦生火,人还只能混同于野兽呢。

燎原威力

越来越智慧的人们发现,仅仅用火烧煮、取暖等,太小用火了,因为它一旦燎原,威力不可抵挡。

最初人们主要靠树枝等木类来助火燃烧,后来又发掘了硫磺、煤、石油、天然气等,还有什么硼氢化钠、对苯二酚……

总之,不断地驱使火发挥出更大、更强的威力。

所以,就有了烟花、枪弹;

有了蒸汽机推动火车隆隆前行;

有了随着一声“点火”,巨大的火箭在熊熊烈焰中腾空而起,呼啸着飞出地球;

燎原威胁

可是,人们发现,燎原一旦无法控制,在火字后连上一个灾字,那就太可怕了!

亚马孙热带雨林占全球森林面积五分之一,被称为地球之肺、绿色心脏。可是,心脏着火了,肺难以呼吸了!

巴黎圣母院,是巴黎的地标,法国的象征。可是,它也着火了!

上海一幢居民楼发生火灾,当消防员听说三楼还有人时,冒着屋顶正在坍塌的危险,冲上去把人救出。为了让被救者保持清醒,他边救援边不断说:“奶奶,没事!我是消防员!不要怕!”

没事?

是的,我们看到了消防员的全副武装,看到了消防车、消防船来到巴黎圣母院,看到了飞机在亚马孙热带雨林上空灭火……

可是,很多火很难及时扑灭,火灾的损失无法估量,每年都有消防员牺牲。

某国总统给巴黎圣母院“支招”:用“飞行的水箱”灭火。法国回复:所有的方法都在使用,除了用飞机灭火。因为这相当于几吨重的水从空中高速砸下去,将会导致教堂整体垮塌,也会给周边的建筑、人群造成危险。

燎原速度

你说,不是用了大疆无人机吗?

没错。正是无人机在高温和浓烟中飞到了人无法接近的火场,帮助消防员及时了解火情,才使得他们能用最合适的工具、放置在最有效的位置,精确灭火。巴黎消防局官员和媒体说:无人机在关键时刻拯救了教堂的两座钟楼,否则火灾造成的损害可能会严重得多。

无人机帮忙减少了损失,但火灾还是发生了呀。

要知道,巴黎圣母院从报告起火到火焰蹿上房頂仅仅一两分钟,无人机即便及时升空,消防员也来不及即刻灭火。

还有,火灾对生命的威胁,是最可怕的,特别是在人流密集、相对封闭的场所。所以,学校会组织大家进行逃生演习,而“快速”是其中一个要点。

灭于星火

逃生是无奈,重要的是加强防范。

很多场所都要安检,安检包括防火,携带易燃易爆的东西,是被禁止的。

这,只不过是你看得到的防范。

起火原因有雷电起火、物体摩擦起火、电器零部件起火、有些半圆形的玻璃幕墙也容易被阳光“点燃”(想想奥运会利用阳光采集圣火的方法)……

无法杜绝星火产生,那么可以设法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你说,装在室內的消防喷淋头和火灾自动报警设备?

这些设备为减少火灾损失起了重要作用。可是,消防喷淋头要温度上升到摄氏68度左右,才会喷水。自动报警则要两个消防报警设备确认火灾了才会报警,这个时候火灾已经形成了。

抢跑密钥

灭星火的关键,是与燎原速度抢跑。

有办法吗?

智慧消防携带5C、AI、IoT、云计算平台等等,登场了。

AI、IoT都是英文缩写,意思是人工智能、物联网。

智慧消防不是蓝图,也许你踏人的某个大型展会里,它已经在默默地为你的安全服务了。

经过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能快速识别火苗,被誉为“火眼”。“认出”火苗后即联合5G等“兄弟姐妹”们,及时报警并处置。

来看看“火眼”的响应速度,也就是识别火苗的速度,以及随之而起的报警速度。测试的是夜间室内用不同方法刚燃起的火苗。

智慧消防是个完整的系统,“火眼”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细节,组成了类似大脑细胞那样的分布图,随时监控。例如它对喷淋头的监控,细分到喷淋头末端、消防泵水压,等等。在监视屏上,所有数据都是即时的;通过5G,可以迅速调派消防队,寻找AI消防栓……

随着云平台积累越来越多的数据,人工智能的学习越来越深入,人类对星火的把控、运用能力也随之不断提升。

那么,野外的星火怎么办?

主要是监测。比如,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火灾是不断的,仅2019年1月到8月,依靠卫星等,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已监测到超过7.4万起。

我们国家一些科技公司,利用北斗、遥感、云平台、物联网、无人机等,建立起森林智能防火系统,一些成果令人叹服。

比如,有的人工智能,在室外对火焰的响应时间达到30秒以内,对烟雾则是33-80秒之间。

又如,防火系统不仅可以及时发现火苗、随时定位消防人员与消防车的位置,还能预估森林火灾蔓延趋势,以便抢在蔓延之前落实有效措施……

小实验

春节到了,我们来自制无火“烟花”

材料:

1.透明玻璃杯或瓶,为观看效果,最好比一般马克杯大一些:

2.普通容器,如餐盘;

3.3-4汤匙食用油;

4.能装到容器约3/4,左右的温水;

5.3-4种颜色差別大些的液体食用色素。

步骤:

1.将温水倒入琅璃容器;

2.在普通容器里放入食用油,再滴入每种食用色素1-2滴,轻轻搅拌;

3.油和色素呈现小顆粒样后全部倒入温水中。

屏住呼吸,“烟花”即将绽放!

猜你喜欢

燎原火种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的神秘石棺
火凤燎原——一图看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火种
先锋引领致富路
——记嘉荫县红光乡燎原村党支部
巴黎圣母院之殇——纪念巴黎圣母院
点燃火种的地方
拯救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在2019年
但愿那爱心星火早燎原:记太和县关工委主任廉月富
读,这些文字里深埋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