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三重逻辑论析

2020-03-02万华颖

理论建设 2020年2期
关键词:人民性党性利益

万华颖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 南昌330108)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以崭新的历史姿态带领着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奋勇前行,在保证自身执政地位和永葆活力的过程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进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理论与实践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在近百年的风雨历程中,我们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掌握了制胜的法宝,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理论内涵,这对于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历史逻辑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主线,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转化成的价值取向、行动目的与工作准则,也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的重要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歌猛进的根本保证。

(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品格的鲜明体现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这一基本观点。它不是简单的政治判断,而是我们党从历史唯物主义中得出的科学结论,反映了我们党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沿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理解“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观点,能够更好地深化理论认识、呈现思想脉络,更准确地把握其内在规律。

就党的性质而言,列宁指出,党是工人阶级的有组织的部队,是工人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群众,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其他特殊的立场,人民的立场就是党的立场,人民的立场就是党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就党的宗旨而言,不同政党代表特定阶级、阶层、集团的意志和权利诉求,并为实现其利益而服务。中国共产党在协调整合各阶层利益的过程中求取“最大公约数”“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44,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努力为人民谋幸福。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任何特殊的利益,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就党的历史使命而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论是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斗争所经历的各发展阶段,共产党人都是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是各国工人政党最坚决、起推动作用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形势和环境,有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党的性质、宗旨是一以贯之、始终不变的。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党的八大则明确提出党是人民群众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先后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始终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直面时代问题,团结带领人民涉险滩、破坚冰、攻堡垒、拔城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终极目标而奋斗,这些都体现出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性。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内在本质的彰显,也是我们党的性质和政治立场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宗旨决定的,也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史使命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党满足人民意愿的根本遵循。

(二)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近百年来,在党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党性原则,而人民性则始终贯穿于我们党全部实践活动的过程之中。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真心实意做人民的公仆、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勤务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秉持着“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2]的信念,肩负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探索革命道路、总结革命经验,经过艰苦革命历程,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伟业,党的先进性在顽强斗争和浴血奋战中得以体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贯彻落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理念,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和人民群众意愿,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建立了较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又一次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党的先进性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以体现。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坚持“人民是改革的主体”的观念,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富起来的迫切愿望,党的先进性在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进程中得以体现。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断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和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斗不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证明,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的改善、国际地位的提升,都是源于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源于共产党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融入思想、化于行动。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就坚持的原则,我们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在统一于中国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驰而不息、锲而不舍地与人民一同攻难关、应变局、平风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使人民在分享发展成果中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法宝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是历史前进的动力。这就决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是我们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依据。历届领导集体论述党的建设和发展时,多次强调党和人民之间的血肉关系、鱼水关系、师生关系,体现出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性”的鲜明政治立场,始终将人民作为巩固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基石。总之,党和人民的内在统一关系,决定了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两者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党和人民始终是同呼吸、共患难的命运共同体,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如果颠倒或者割裂党和人民的关系,就会造成党性和人民性无法统一,我们党也将因为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而走向灭亡。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3]没有共产党作为种子,人民的土壤将是荒芜一片;没有人民作为土壤,共产党的种子也将无法生根发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奋勇拼搏,使中华民族发生了“开天辟地”的新变化,使中国走向了繁荣富强的新篇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长足发展的新时代。

历史与实践表明,人民是党的力量源泉,党与人民始终水乳相融,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彼此的相互支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我们党关于党与人民关系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科学指南。

二、“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理论逻辑

党性、人民性最初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作为政治话语被使用。有学者从理论品性、出版物、党的组织与共产党人、文学创作、战争与政权性质等不同层面探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党性、人民性的运用[4],以此提炼党性、人民性的内涵。不过,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都没有对两者的内涵作出明确界定,“也没有具体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5]。作为整体性的政治概念,只有从全党的视角理解党性,从全体人民的立场着眼人民性,才能全面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科学内涵,进而深刻理解两者间的相互关系。

(一)党性是政党政治属性的集中体现

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政党对其所属组织机构及党员提出的必须遵守的思想和行为准则”[6],集中体现着政党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活动特性,以及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及“党性”时,通常使用与之相接近的“阶级性”“党派性”等概念来论述,以此揭示和批判欧洲社会主义思潮中一些社会主义组织表现出的派别性。1845 年,恩格斯在批判“绝对的社会主义”时,指出“由于自己在理论领域中没有党性,由于自己的‘思想绝对平静’而丧失了最后一滴血、最后一点精神和力量。可是人们却想用这些空话使德国革命,去推动无产阶级并促使群众去思考和行动”。也就是说,无“党性”的社会主义理论并不能转化为现实的力量,有“党性”的理论才能因其基于现实状况、依靠先进阶级力量而有效地服务于特定社会群体的意识形态。列宁则指出党性主要涉及阶级和阶级斗争,并对此做过详细阐述:“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7]“严格的党性是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的伴随现象和产物。反过来说,为了进行公开而广泛的阶级斗争,必须发展严格的党性”[8],即政党具有代表本阶级利益的阶级性。由于阶级属性不同,不同政党党性的内涵、表现和要求也各有不同。资产阶级政党试图使用标签和借口掩盖其特定的党性,但在具体实践中他们代表的只是少数人或利益集团的利益,其党性的本质是资本性。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创立之初就明确表示,它是“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1]44,它是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这就决定了共产党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对党性问题都有高度的政治和理论自觉。面对复杂的历史因素和紧迫的现实状况,“党性”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在中共中央1941 年7 月1 日通过的《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中被强调,其中提出了如何纠正违反党性的各种倾向的办法,特别强调了“全党的统一性、集中性和服从中央领导的重要性”[9]。在对“党性”内涵的认识上,邓小平提出不搞派性讲党性,党性不仅是服从党的决议、原则和纪律,“也包括联系群众、艰苦朴素、实事求是等等”[10],其更加强调党和群众不可分割的联系。不同于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11]“是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11]。邓小平同志的论述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都是“党性”所涵盖的内容,党性本质上就是人民性的抽象。

关于党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12]。他特别强调坚持党性原则,讲话中接连四次提到“中央”,这表明党性的主要内涵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永葆对党的绝对忠诚,从党的原则、立场出发部署工作、破解难题,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人民、心中有国家。

(二)人民性是人民利益的最高表现形式

人民性体现着各阶级、各阶层的共同利益,包括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需要、意愿表达和权利诉求,“是反映人民大众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的一种特性”[13]。作为人民利益和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人民性是“人民观和群众观的集中体现”[6],充分彰显了政党成员或机构对其宗旨的认同意识,对政党和社会组织的行为起着规范作用。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我们可以将“人民性”理解为人所具有的人的本性,这体现了其经济特质;理解为社会大多数的意识、意志和愿望,这体现了其文化特质;理解为社会实践和历史创造主体所具有的权利和权力,这体现了其政治特质[14]。

人民性是一个根本立场问题,诠释了“为了谁、依靠谁”“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15],也就是说,要明确政党立足哪个阶级的立场,替哪个阶级服务、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立党为公还是立党为私,是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之所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42,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天然属性。列宁则要求党员要随时随地检查自身,客观思考“是否同群众保持着联系,联系是否密切”。这充分证明,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高度统一的。然而,有些政党表面宣扬“全民性”或“无党派性”,背地却以此为幌子专门为少数人谋取特殊利益。与此相对,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到思想再到行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就是始终同人民一条心、一起干,为人民利益而奋斗,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性是我们党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正如毛泽东同志强调的:“只要我们同全体人民更好地团结起来了,中国的事情就好办了。”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人民”二字始终镌刻在党的旗帜上,党的成长发展壮大都离不开人民的真心拥护和全力支持。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也都处处彰显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人民性成为贯穿其中的重要原则。

关于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12]我们从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性”的定位和阐释中可以发现,人民性并不是一个抽象而玄妙的概念,它的核心内涵就是要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体现人民精神、表达人民思想,将“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牢牢地印刻在脑海中、转化在政策中、落实在行动中、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阶段。

(三)党性和人民性的辩证统一

在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党性、人民性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如何正确认识、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既是一个学术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政治问题。尽管党性与人民性的讨论是在新闻领域为揭示宣传思想工作内在规律而提出的,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主张却深深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程中,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做好各项工作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事业的基本遵循,也是凝聚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力量的“方法论”。

1947 年,《新华日报》在文章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论”。1980 年,中国新闻界就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有过论战:有的人认为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性在人民性之上;有的人认为党员来自人民只是属于人民的一小部分,人民性应该大于党性;有的人认为坚持党性就无法体现人民性,维护人民性就难以坚持党性,等等。这些观点都将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和对立起来,它们并不属于“量”的范畴也无高下之分,用人民性否定党性、用党性忽视人民性,一定程度上都曲解了“党性”和“人民性”的概念。在1983 年10 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批评有些同志“在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上提出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说法”。因此,“党性”“人民性”在这些激烈争论中逐渐成为敏感话题,很长时间都未被正面提及。在2013 年8 月19 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2016年2 月19 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相关成果,揭示了党性和人民性内涵的关键所在,提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此科学论断从政治理论和政治战略的高度澄清了对党性和人民性的认识误区,凸显了党性和人民性在党的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为认识两者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和新理论,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同时,党性包含着人民性的深刻内涵。从本质上来说,党性在两者的关系中处于指导、引领地位,它不是人民利益和愿望的简单相加和一般体现,而是人民性的充分反映和集中体现,是对人民性的理论提炼和思想升华。党性与人民性具有天然的内在一致性,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我们党的政治方向,从来都是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目的导向高度一致,从来都是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政治要求高度一致。坚持党性原则,就是坚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原则。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正确认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够有效集中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形成党的路线方针,用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因此,只有坚持党性,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才有正确的立场和方向,我们党才能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才能更好更全面地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人民性是党性的主要来源和根基,这揭示了人民性的关键实质。人民性在两者的关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失去人民性,党性也就无从谈起。人民是我们党的社会基础和依靠力量,只有坚持人民性才能使我们党有动力根基、活力源泉。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她没有独立于人民利益的自身利益。”这正是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重要内涵。如果不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党性原则就会显得虚无空洞、毫无意义。我们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党的一切历史使命,都是紧紧依靠人民,与人民同甘共苦、心心相印,这是我们党得到人民信任与拥戴的根本原因。

党性和人民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和人民在根本利益、价值追求、奋斗目标上的高度一致,决定了党性与人民性之间的统一性。这并不是把“人民性”与“党性”完全等同起来,而是坚持两者间的统一关系。具体来说,党性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群众先锋队组织的根本特性,党性要以人民性为基础,失去人民性的党性,不是真正的党性;人民创造历史必须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释放巨大能量,人民性要以党性为引领,失去党性的人民性,也不是真正的人民性,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内在统一。这充分体现了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党的全面领导是人民最热切的期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间的情感联系。党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不仅在理论上能够得以阐明,同时在党领导人民的伟大实践中也得以印证。中国共产党一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地诠释、丰富和发展“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内涵,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为大局服务、为人民服务,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三、“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实践逻辑

从理论上阐释“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能够使我们纠正错误认识、澄清理论纷争,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审视现实,依然存在将两者相互脱节或对立、相互弱化或替代的错误倾向,依然存在将党性简单化、人民性绝对化、党性和人民性关系对立化的实际情况。因此,我们要积极探求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实践路径,真正做到在具体工作中将两者统一起来。

(一)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作为价值追求

改革任务越是繁重,就越要抓住抓牢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将其贯穿于锤炼党性、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各项工作中,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决策、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一,要敢于负责,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党性是立场问题,共产党人应志存高远、心胸开阔,始终心中想着党、想着人民、想着国家,自觉增强党性意识、始终坚持党性原则,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立场,加强政治敏感性、恪守政治纪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立场鲜明讲政治、围绕中心顾大局,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要筑牢思想防线、系统加强理论学习,能够在人民利益、党和国家形象受损时挺身而出、亮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无所畏惧。决不能以党在历史上的某些失误或挫折来否定党的领导,决不能以党内的某些腐败现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来否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能以标榜“人民性”来破坏党性。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不偏离政治方向、不犯政治性错误,不传播政治谣言、不宣传错误观点,对党怀有忠诚心,对事业怀有进取心,为党排难、为党分忧,毫不动摇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第二,要善于负责,努力锻造为民服务、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本领。从思想维度,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紧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患难、齐爱憎。从实践维度,一是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适应人民利益诉求新特点,把历史上党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传承下来,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创新为人民服务的方式方法,解决群众最关心关注的难题,将党的政策落实下去,将党的声音传播开来;二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阶层的需求,围绕改革发展的热点,在思想认识的聚合点上找突破,在利益关系的汇合点上探思路,在解决矛盾的切入点上求出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以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要以实事求是为思想指引,能够坚持真理并勇于修正错误,把握规律、大胆探索,解决问题、弥补短板,以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第三,要将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对每一件事情的看法和主张,应该说就是人民愿望、要求的充分体现,就是人民的看法和主张”[16]。因此,我们决不能大肆渲染违背党的性质宗旨的个别事件,决不能以代表人民利益自居,决不能以部分或小团体的利益来评价党的方针政策,以此淹没党和人民主流心声。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站在党和人民立场想问题、搞研究、作决策、办事情,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将党的主张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把人民群众的诉求上升为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把人民的意愿上升为党的意愿,将人民群众整体的根本利益通过党的决策部署反映出来,让每一项决策部署都能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样才能加强党的建设、厚植党的群众基础。

(二)把坚持走群众路线作为重要依托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作为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实践路径,它不仅是党的生命线和工作路线,是党永葆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法宝,而且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服务、为民谋利的生动实践,还是党坚守人民立场的实践载体。因此,坚持走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人民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就是要维护党和人民的政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精神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第一,要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真正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群众上来。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切实摸透下情、坚持眼睛向下,聚焦民生、了解民情,凝聚人心,把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当做工作动力;以民为友、以民为师,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汇集民力,把人民群众的鲜活智慧转化为力量源泉;广纳民言、广集民智、广聚民意,遵循规律,把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转化为现实。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将心比心、以百姓心为己心,从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发现不足、提出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真实反映群众呼声,妥善解决社会矛盾,创新改进监督机制方式,抵制歪风邪气、鞭笞丑恶现象,在提升党的建设质量的同时,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准确地把握人民群众的愿望需求。

第二,要将服务群众与教育群众有机统一起来。面对多元化价值观的碰撞、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激荡,我们不仅要注重党自上而下的领导力,也要关注人民群众自下而上的主动性;我们既要当人民群众的公仆,又要善于引导教育、组织动员人民群众,从而构建服务群众与提高引领的良性双向互动机制。因此,党员干部要相信人民有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解放自己、完善自己的能力,让人民群众能够客观辩证地认识现实,及时消除思想认识上的困惑疑问;让人民群众能够辨清是非、提高觉悟,自觉地认识到自身根本利益,并锐意进取、积极主动地为之奋斗。总之,我们党要将人民群众勇往直前、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实在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力量,使人民群众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推进集体利益,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第三,要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评判标准。人民群众赋予党权力的同时,也赋予了党相应的义务,是我们党工作好坏、成败得失的评判者。人民群众对待党和党员的态度,取决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能够满足其根本利益,取决于党员干部是否能够全心全意、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事。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检验,接受群众的监督,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不能挂在嘴上、只搞“虚功”,要见诸行动、付诸实践,从人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切入,深下去、带着心、动真情,做到身入、心入、情入,把实现人民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找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良策。总之,共产党人要用好人民给予的权力,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以人民群众满意和认可作为评判标准、以改善人民生活、保障人民权益为工作政绩,使我们党的执政根基坚如磐石、执政地位稳如泰山。

(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发出引领人民群众在康庄大道上不断前进的庄严宣誓,也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奋斗、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我们党把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发展目标和归宿,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是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守的价值追求,也是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内在要求。

第一,要把握新时代人民需求,坚决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需求多样化,都直接导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从人民对“物质文化需要”转为“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转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要真正切实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只有深刻理解、牢牢把握人民立场,才能就“如何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问题提出新思路、新战略和新举措。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坚定追求,更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因此,党员干部要坚持人民立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利益观,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解决民生问题的难点热点,将人民立场贯穿于服务人民群众的过程中、将党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推进到全部的惠民工作中,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快、更实、更公平地惠及群众,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二,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有效应对当前矛盾叠加、风险交织的国内外局势,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党提出了新发展理念。这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体现,也是顺应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新要求、新愿景的重要举措。在思想认识层面,要永葆初心、恒心和责任心,用“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17]的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实际运行层面,要找准切入点、结合点和关键点,根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要求推动工作、促进发展,将人民利益要求的主观愿望与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高度统一起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下大力气、花真功夫,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在生活中最关切的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同时,要畅通民情民意反馈渠道,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让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实现共同富裕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所在,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必须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作为根本遵循,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最终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凝心聚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猜你喜欢

人民性党性利益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人民性及其新时代意义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