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课堂中学生七个能力的培养

2020-03-02王成永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解题数学能力

王成永

(江苏省徐州市撷秀初级中学 221000)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数学课堂上,就是要让学生利用课堂的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如说、读、学、做、论、创、思等,进而形成全新的知识结构.

一、“读”的能力

“数学还有读的?”表面上看有点不可思议,其实数学的学习,读也是不可忽视的,甚至还需要特别认真阅读,反复研读.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读的形式,读的方法,读的要求不同罢了.

1.要注重数学课本的阅读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思维逻辑较为严谨的复杂学科,其字面表达形式较为抽象,很难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创设多样化问题情境,将数学知识点与耳熟能详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教科书的每章的章头图,章头文字,相关链接,数学活动及每章的小结与思考……学生阅读后,马上就能知道数学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的问题,身边发生的事情.

2.构建科学的阅读指导方案

(1)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从善于阅读课本做起,包括每章学习之前要阅读章头图、章头文字,每章学完后的小结与思考,每一课安排的“读一读”与阅读,每一节课的情境创设,卡通人的对话交流.平时学习过程中每道例题、习题都应学生自己读,不要老师帮读、代读、包读,老师不要怕学生读不懂,读不好.其次,读数学要做到“三读”,即粗读、细读、精读.特别是几何题要能做到数形结合读,即把已知的数据、关系读到图形上,标识出来.这样能够直观明了条件和结论,易于综合分析思考,易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阅读的环境和空间.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兴趣小组上为学生提供展示阅读的机会.可以读生活中的数学、趣味数学,也可以读古代名著,如“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可以读歌德巴赫猜想,也可以读陈景润的故事.通过广泛阅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二、“说”的能力

“说”是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反复练习“说”的能力可以促使大脑对知识结构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并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也是打好理论基础的关键.“说”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要能够说出数学问题中的关键字词,关键数据含义,说清相应的数量关系.通过说可以看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是否分清主次,是否抓住了重点,是否从众多数据中梳理出所需要的实用元素.通过说解题思路,可以把各自的思想方法暴露于大家面前.

三、“学”的能力

学就是模仿,作为初中生,学好数学的最佳方式就是不断模仿,并在模仿中不断超越.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充分利用课堂的优势对解题过程的相关细节做出完整展示,先为学生做出正确的榜样标准,以便于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对照和参考.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不能完全复制老师的解题行为,如果学生单纯地进行模仿,就无法形成全新的知识面貌,更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加以整改,使学生接触多元化知识层面,有利于学生在不同层面的模仿中不断进步和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

合理改变问题的相关论述,编制全新的问题引导学生模仿——低层次模仿

例1基本题:如图,已知AB=AC,AE是∠BAC外角的平分线,试说明AE∥BC.

变式练习:如图,已知AE是∠BAC外角的平分线,AE∥BC,试说明AB=AC.

用数学模型或图形一样的另一个数学问题替代例题让学生模仿——中层次模仿

四、“论”的能力

这里说的“论”或“斗”是指学生在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路径方面进行的探讨、辩论和争论,给学生争斗的机会,展示的平台.让学生所想,所思,大胆地表达,在争斗中暴露自己的不足,并吸取他人身上的优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通过互推互助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在集体讨论中真正感受数学所带来的乐趣,从而爱上数学.

五、“做”的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做”的能力,不单单是指做作业,而是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并在实验中感受知识的奥秘和价值.此外,通过亲自做实验能够引导学生带着质疑、疑问去验证事实和结论,同时探索实验现象的联系和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推理能力.

六、“创”的能力

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数学课堂中所谓的“创”则是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观念等.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育观念已经不单单是围绕理论知识展开教学活动,更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才能在日后面对新知识和新事物时快速适应.而数学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教师应做好启迪者这一角色,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的条件,使学生在“创”的影响下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进而为学好数学打下扎实基础.

七、“思”的能力

思就是解题后的再思考,回顾反思解题过程,解题方法.反思是否有混淆概念,忽略隐含条件,非等价转化等,可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反思优化解题途径,剔去多余思维回路,选择最简求解途径.而反思回顾解题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温故而知新,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新课改背景下,要想真正地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内容,并获取数学知识的真谛,就必须要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同时也要具备创新意识,做到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充分利用课堂的优势,从培养学生说、读、学、做、论、创、思等能力着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因此,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升华自身的文化素养,进而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猜你喜欢

解题数学能力
用“同样多”解题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设而不求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解题勿忘我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