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特征与演奏技法分析

2020-03-02赖慧洋江西省南昌市应用科技学院

艺术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颤音协奏曲小调

□赖慧洋 江西省南昌市应用科技学院

一、贝多芬生平成就及协奏曲的创作历程

(一)贝多芬生平简介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古典时期代表人物,生于1770 年12 月16 日,逝世于1827 年3 月26 日,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对后人的影响甚大,他开辟了浪漫主义的先河,被誉为“古典主义通往浪漫主义的桥梁”。他早期的作品代表着自由、平等,中期代表着悲怆、愤怒,晚期则是雄伟壮丽,他被誉为“乐圣”,人们称他的音乐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今无人超越。

(二)协奏曲的由来及贝多芬协奏曲的创作历程

协奏曲起源于巴洛克时期,它的意大利文“concerto”原意是竞赛,多指有乐器伴奏的合唱曲,以此区分于无伴奏合唱。

贝多芬创作的钢琴协奏曲中有编号的一共有五首,其中《第三钢琴协奏曲》是一个创新,第一首与第二首协奏曲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莫扎特、海顿的风格——古典、端庄,而第三首打破了以往的传统,运用更多强弱的对比,乐队与钢琴的对话,达到戏剧性的效果,而第四、第五首钢琴协奏曲中都可以看出贝多芬与以往不同的特点,特别是第五首,贝多芬把第五首钢琴协奏曲中的钢琴与乐队间的协作与抗衡发挥到极致。不难看出,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是非常重要的一首作品,有着承前启后的效果,是一个转折点,让贝多芬随后的创作慢慢走上巅峰[1]。

二、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作品特征

(一)此曲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贝多芬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800—1802 年,在贝多芬的众多协奏曲作品中,是唯一一首小调的钢琴协奏曲。贝多芬前期作品或多或少地引用了莫扎特、海顿的风格,到中期时便有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贝多芬喜欢作品的第一个乐句由主调的一级分解和弦或柱式和弦演奏,如《悲怆》《黎明》等,而同样贝多芬在此曲第一乐章的设计亦是如此,开头由弦乐演奏c 小调一级分解和弦。

(二)曲式结构、风格内涵

第一乐章为活泼的快板,c 小调,2/2 拍,结构为奏鸣曲式,协奏曲主要有“双重呈示部”与“华彩乐段”。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的协奏曲,这种曲式结构通常用于乐曲的第一乐章。最早开始将完整的奏鸣曲式应用在协奏曲中的音乐家是莫扎特。

此曲第一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为1-16 小节。第一句由弦乐演奏,贝多芬常用的c 小调分解和弦,直接演奏出主题。第二句是由第一句主题移高二度的模进,由木管演奏,形成对比,第二主题由单簧管与小提琴演奏。随着独奏钢琴演奏c 小调音阶,衬托第一主题,与乐队相呼应。钢琴华彩乐段以左右手错位演奏的形式展开,与主部主题及展开部相呼应。华彩之后直接进入结尾段,尾声很富有想象力,先由乐队进入,弦乐与定音鼓同时谨慎地奏出c 小调主属音。乐队与主奏钢琴把音乐推向顶峰,在乐队的带领下,钢琴演奏四个八度的c 小调上行音阶,随即同时结束在c 小调主音上,重复两次的单音和附点的节奏使得结尾气势礴。

三、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中钢琴演奏部分风格的把握

(一)十六分音符跑动技术

贝多芬作品大量运用十六分音符跑动,除解决技术问题外,还要对音乐有更好的理解,鲜明的对比是重要特征之一。

第一乐章主奏钢琴刚开始便是一个c 小调的十六分音符上行音阶加上分解八度和弦,可见此曲十六分音符乐句不占少数。例如,154-155 小节,是第一乐章中较难的一个技术点。首先要做到左右手跑动均匀,同时突出主部旋律,如1-2 两小节右手高声部的la 和si。3-5 小节右手出现了双音,双音单独弹可能并不难,但双音直接连贯地连接是比较困难的,在快速演奏中更是难上加难,这需要手指动作灵活、敏锐、整齐,手指灵活度要高,不能迟钝,手指触键后要快速离键准备弹下一组音,四个音要紧密连接在一起,从慢练开始,逐步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达到手指跑动均匀的同时,还需要保证每个音的颗粒性,无论演奏音阶还是十六分音符的跑动,保证颗粒清晰都是重中之重。例如,202-204 小节,左右手同时演奏的十六分音符,就需要具有颗粒性的声音,要做到既有速度又能保证颗粒性,首先要从慢开始,可以将一组十六分音符加上附点练习,分为四组。再如,这样切换节奏重音可以使每个音、每个手指都得到锻炼,几遍之后回到正常十六分音符,就会发现事半功倍。

在快速地跑动中,难免会遇见一些需要转指的乐句,以拇指转指为例,拇指和其他手指不一样,它不能横向移动,要利用“穿指”,但“穿指”会导致拇指穿过来后触键过重。此问题同样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解决,不过重音只是在拇指上,其他手指均为弱音,练习之后,拇指灵敏度也就得到了提高,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二)力度与音色的控制

演奏好作品,力度与音色的控制也至关重要,在每个时期,力度音色的控制都略有不同。例如,莫扎特在作品中所呈现的并不是“呼风唤雨”的对比效果,而是端庄、素雅又不失活泼有趣,而贝多芬在此曲的音响效果上也是费尽心思,使用了极多力度变化:ff 到pp、crese 到dimin、sf 到fp,增强了视听效果及音乐的戏剧性。例如,第一乐章第一呈示部15-17 小节的强弱对比。

贝多芬还应用了极多的突强与突弱,如46-48 小节的sf后突然转为p,演奏中力度控制极为关键,控制好力度必然不可或缺,在演奏对比强烈的乐句前要提前做好准备;再就是手指的力量要控制好,尤其是突弱,突弱很容易造成弹出来的声音不够结实或者漏音,音响效果听起来比较“虚”,所以在演奏时,演奏者不能因为是突弱而手指下键的深度就只弹到一半,不管是f 还是p,都应该完全下键,不能飘着弹。

(三)踏板的运用

“钢琴是踏板的灵魂”,此话出于俄罗斯音乐家安东·鲁宾斯坦,踏板在演奏整首曲子的完整度中占有极高的地位。踏板的正确使用,能使演奏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更能丰富地表达作曲家所想表达的内容。

踏板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种,全踏板、半踏板、1/4 踏板等是根据踏板踩的深浅程度来分类;切分踏板、颤音踏板等是根据踏板踩下的时长来分类,等等。演奏作品时,演奏者要注意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有不同的踏板使用方法,一定要正确使用踏板来达到所应有的音响效果,否则会适得其反。例如,古典时期莫扎特、海顿的作品,踏板就不应使用过多,浪漫时期的踏板可以适当增加。

1.半踏板

贝多芬是古典时期通往浪漫时期的桥梁,他的风格较为独特,在连奏中经常使用延音踏板,如140 小节,谱中所标识的是两个小节只使用一次踏板,虽然都是和弦内音,但不换踏板一连串弹下来,听上去会含糊不清,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如一拍换一次踏板或一小节换一次,也可以控制踏板的深浅,踩的时候稍微浅一点,只踩一半,效果会好很多。

2.全踏板

全踏板的踩法即是将踏板踩到最深,大多是为了突出丰满的和弦与和声。例如,208 小节所示,此时乐曲中钢琴与乐队将音乐慢慢推上高潮,使用全踏板,踏板踩在208 小节和210 小节的左手第一拍上。

3.切分踏板

切分踏板又叫“音后踏板”,主要是帮助在演奏小节内和声连接处或乐句与乐句的连接处时能够保持连贯,加强音乐性。切分踏板的使用主要是靠手脚的配合,在演奏完第一个和弦后在快要演奏第二个和弦的一瞬间踩下踏板,手上脚下。由于手脚是相反的动作,保持协调很重要。

4.颤音踏板

颤音踏板,顾名思义就是踩下踏板后脚像演奏颤音一样抖动踏板,并快速更换踏板。颤音踏板主要用于快速跑动中,像一些需要踩踏板演奏的半音阶或颤音,使用颤音踏板就不会让音响浑浊、嘈杂。如图1所示,此处是乐曲华彩乐段结尾部,左右手两个中声部一直保持颤音,高低声部的旋律交替进行,需要运用颤音踏板来保持高低声部的旋律不被中声部的颤音所掩盖,同时又将音乐保持空洞、朦胧的音响效果。

图1

贝多芬是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对西方音乐的影响甚大。不难发现,在贝多芬中期,由于受身体上的折磨和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所创作出来的作品较为激进,但他也是第一个将时代与社会背景记录在音符中的作曲家。

结语

通过对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力度音色、手指技术、踏板运用等方面的分析,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深入解读其作品,了解作品丰富的内涵及作曲家所投入的情感,希望能够对他人演奏或钢琴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猜你喜欢

颤音协奏曲小调
孤岛自鸣:流连与放逐
——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颤音问题研究
美声演唱中颤音技术的运用研究
双簧管演奏中的颤音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四 季 相 思
思 夫
笙演奏中的呼吸及演奏技巧探讨
海浪协奏曲(上)
海浪协奏曲(下)
小调[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