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家英绘画作品《酸葡萄》的艺术表现

2020-03-02时金艳刘中华河北师范大学

艺术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葡萄藤工笔人物画

□时金艳 刘中华 河北师范大学

何家英在工笔人物画的写实性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将西方的写实性绘画与中国工笔人物画进行了很好的融合。西方写实绘画的传入,改变了现代人的审美,也对中国工笔人物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要求中国工笔人物画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重新走向繁荣。何家英的绘画作品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产生,这源于这位优秀的绘画大家审时度势,对东西方绘画取舍有度,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敢于吸收外来文化,做到了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何家英的绘画作品《酸葡萄》是其工笔人物画中一幅优秀的代表作(见图1)。首先,在空间构图上,他将中国画的散点透视与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有机结合,在画面空间关系的处理上虽然依旧沿用中国传统的“计白当黑”,但是不再是画面留出大片空白,而是展现经过晕染形成的朦胧空间,其与地面的青灰色巧妙结合,既表现出西方绘画的前后空间感,又表现出中国画的空灵。画面构图丰满,横线的葡萄架加之横向爬行的葡萄藤,这种平行于地面的构成形态增强了画面的平衡感;同时,主体人物多采用站立的姿态,加之由地面向上攀爬的葡萄藤,这种竖向的构图增强了画面的稳重感。这种画面的横竖组合是一种搭建矛盾又化解矛盾的过程,使画面看起来复杂又简洁。

图1

其次,在人物造型上,《酸葡萄》中的人物造型不再是传统的意象造型,而是融入了西方素描的写实性造型。工笔人物画中的人物造型会受到时代审美的影响,如魏晋时期崇尚清新秀骨,南朝人物画家陆探微所绘人物均是秀骨清像;唐朝以胖为美,周昉创作了《簪花仕女图》,所绘人物丰腴华贵;现代人物画注重写实,所以现代画家所绘人物更加注重表现人物自身的特点,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表达。在创作《酸葡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时,何家英吸取了西方绘画写生的方式,注重人物比例关系的同时,又融入了西方绘画的立体感,但取舍有度,在注重立体感的同时,也没有丢弃传统中国画的平面装饰美。人物的面部、身体肢节具有微弱的立体感,服饰及花纹装饰更加注重平面的表现,服饰的平面简化是对人物主体的退让,通过对比营造画面质感。人物造型表现了当代社会都市女性的知性美。

再次,在线条艺术表现上,何家英根据画面物象质感的不同,运用了不同的线条,大致可以分为人物肌肤的线条、服饰的线条、葡萄藤的线条、葡萄叶和葡萄的线条,以及葡萄架的线条。在线条的选取上,他注重质感表现。《酸葡萄》的核心人物是一位手拿葡萄、目视前方的女性,在对这位女性人物的线条塑造上,首先人物的面部线条是纤细而具有弹性的,这是因为画家将钉头鼠尾描进行了简化,通过舍弃钉头与鼠尾的强烈对比,将线条细弱化用以表现女性肌肤的柔嫩;而在服饰表现上,画家却将钉头鼠尾描的线条表现得干脆利落,从而体现出衣服褶皱的质感。同样是钉头鼠尾描的画法,线条细微的变化便会产生不同的质感,尤其是线条组合的对比,在画面中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人物头发的线条是虚入虚出,粗细较为均匀,体现出女性头发的柔顺质感。在线条穿插上,画家通过遮挡避让来表现画面前后空间状态,墨线用色上也有轻重之分。而归属于环境的葡萄藤与葡萄架,在用线上也有明显的特点。葡萄藤的用线干涩有力,线条的穿插、连断关系运用也比较丰富,从而将葡萄藤枯涩、迥劲的味道表现出来。葡萄叶的用线是依据形态来表现的,线条多为短线,将叶子的轮廓勾勒得精细。葡萄与葡萄架几乎都采用了铁线描,线条粗细均匀,挺劲有力,将葡萄饱满的状态和葡萄架的规整化状态体现了出来。

最后,在色彩运用上,何家英采用传统的设色方式,层层积染。画面整体色彩清新有活力,暖黄色的背景加上大面积代表生气的绿色,点缀上人物服饰的几抹彩色,使得画面古朴又雅致。人物肤色与背景色为近似色,增添了画面氛围的朦胧感,色彩多为高级灰色,使得画面稳重又雅致。何家英所运用的色彩是厚积薄发的,薄薄的色彩经过多次的渲染,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既保证了整张作品的通透性,又赋予了作品典雅古朴与厚重之态,色彩间协调统一,相互映衬。

猜你喜欢

葡萄藤工笔人物画
张鹏国画作品
高原秋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谈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写意性
葡萄藤上的塑料袋
李湘《红楼梦》人物画选
首届“工笔新经典”全国名家邀请展作品选登
张翔洲中国人物画
短文三则
葡萄藤和老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