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页岩在齐家文化玉料使用中的作用

2020-03-01肖鑫

西部资源 2020年3期
关键词:玉料齐家板岩

肖鑫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于远古先民对于板页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从而揭示出板页岩矿对于古代文明发展进程所做的贡献。通过我国北方地区板页岩矿及主要考古遗址点的对应,笔者发现了板页岩作为一种全新的石玉器制作工具被古代先民广泛使用着。特别是在内蒙古、甘肃及辽宁地区的考古遗址点多有涉及。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分布在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区域的齐家考古学文化先民们对于板页岩有独特的使用方式,而有迹象表明远古先民在使用板页岩作为加工工具已经出现了泛区域化特征。

关键词:板页岩;齐家文化

板岩是一种细粒、叶状、均质变质岩,由粘土或火山灰组成的原始泥质沉积岩经低度区域变质作用而形成。它是最细粒的叶状变质岩。其层理可能与原始沉积层理不相对应,而是在垂直于变质压缩方向的平面上。板岩中的叶理是由强压缩引起的,使细粒粘土薄片在垂直于压缩的平面上再生。由于板岩是在低等级的变质条件下形成的,即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形成的,且原始材料是细粘土,有时带有沙子或火山灰,通常最终会变为沉积岩(例如泥岩或页岩)形式。这种沉积岩的母岩可能仅被部分改变,从而保留了一些原始的矿物学和沉积层理。最初沉积的沉积物的层理可以由有时在乳沟面上看到的交替带指示。而其显著的易劈裂特性使得板岩可以很好地被使用。劈裂是一种超级诱发的结构,是岩石深深埋藏在地球表面之下的某个时间,压力作用在岩石上的结果。因此,板岩主要发生在较老的岩石中,尽管有些发生在较新的岩石由于造山运动而被折叠和压缩的地区。分裂的方向取决于在变质过程中施加的应力的方向。当在采石场用专门的工具切割成与叶面平行的形状时,许多石板就会显示出易裂性的特性,形成光滑平整的石板和石片,这些石板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作屋顶、地砖和其他用途。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丰富的板岩资源,例如英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美国和巴西等国家。而我国幅员辽阔也蕴藏有丰富的板岩资源,尤其是近些年来由于建筑材料中的板岩原材料需求增加使之带动了板岩这类资源的深加工和利用。板岩在我国分布很广泛资源也十分丰富,除了华北平原以外,板岩在东北平原和其他平原、盆地、沙漠以及那些在火山岩出露的地方外,许多省、市、区都可以找到。这其中出产于我国陕西紫阳的黑色瓦板岩在国际上久负盛名。

现代开采的大多数板岩都用于生产屋面瓦。板岩是用于此目的的良好材料,因为它不吸收水分,可以很好地经受住冷冻和融化,并且可以切成薄片。出于相同的原因,板岩用于地板、装饰品和铺路。而现代开采的板岩在下古生代时代(定义为417~5.45亿年前的一段时间)开始形成。千枚岩形成的板岩则更为古老一些较老,可以追溯到寒武纪以前(超过5.45亿年前)。与其他变质岩相比,板岩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形成。这使其非常适合化石保存(如上图中的最后一幅)。即使是精致的结构,也可以保留下来,并容易辨别出岩石的细小颗粒。板岩由石英和云母(白云母或伊利石)的细颗粒,以及一系列其他矿物组成,这些矿物通常包括黑云母、绿泥石、赤铁矿、黄铁矿、灰石、石墨、高岭石、磁铁矿、长石、电气石和锆石。确切的矿物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会影响岩石的外观,例如:绿泥石使板岩呈绿色;石墨–黑色;赤铁矿–红色和云母带来银色光泽。常见的板岩则多为灰黑色。

自石器时代以来,人们就用砸碎后的板岩设计工具并建造庇护所。采集板岩片岩最古老的采石场是在中世纪的布列塔尼发现的,但是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才开始被发现。天然板岩有记载的最早使用者是古代英国人在其建筑中使用的,最早的可追溯到1世紀,位于英国西北威尔士,卡纳芬的Segontium堡垒。人们发现在威尔士北部采板岩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附近区域的因纽特人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使用过板岩作为他们的房屋建材和武器。远在南美大陆的玛雅人也曾较多地使用板岩作为房屋建材。然而笔者通过探访发现我们华夏民族的远古先民使用板岩的时间可能远要比欧洲和其他大陆的人要早。我们的远古先民智慧地发现板岩分裂后的石片可以有多重用途,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用板岩的小岩石片来切割玉料。

我们知道古代所用来制作玉器的玉料硬度从软玉到硬玉的摩式硬度(摩氏硬度指的是矿物相互刻划时表现的耐磨损能力,由Frederich Mohs于1822年提出)从5.5~9不等,而用来切割玉料的工具至少需要等于或者大于玉料本身的硬度。板岩不同于页岩及泥岩的高硬度提供了切割玉料的可能。而由硅质页岩分化而来的硅质板岩更是因为有大量二氧化硅的存在使得玉料开料更为便捷了。虽然板岩硬度高但极易剥取且蕴藏丰富,而这种材料的非稀缺性决定了它有可能是当时制作磨损开解工具的为数不多的几个选择之一。

对于摩式硬度在5以及5以上的上古玉料是如何开料制作的,学术界几十年来争论不断,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以香港中文大学东亚研究院的邓聪教授为代表提出的含沙绳线切割法。另一个是以中国古代一直传承有序直至民国时尚有的砣加工法。在这两个主流开料方法之外也有许多不同的论述,比如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张敬国研究员就独辟蹊径的认为存在一种古代利用碳化硅的方式进行加工。王芳在研究金沙遗址玉器加工工艺时认为金沙遗址古代先民在加工时使用了三个不同的方法,有线切割也有片切割和砣切割其切割工具可能有竹片也有木片等。贺占哲则认为古代先民对于大型物料的开解是使用摔打等方式使其变小后再用石锯进行切割。杨益民、吴卫红等学者认为存在一个双手可以捧握的棍状工具,使得古代先民可以对玉料进行细节加工。孔富安认为古代先民发明了一种水凳用来固定玉料,并配合适当的解玉沙进行玉料的开解和进一步的雕琢。通过对上述学者的研究进行总结不难发现学者们更倾向于古代先民通过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一些复杂的工具对玉料进行了开解制作,且这一过程必定是费时费力的,而笔者对齐家文化玉器的制作过程观摩发现对于齐家先民来说似乎玉器制作的先期步骤没有那么烦琐和复杂,且较为省力。笔者认为古代先民通过板岩或者砂质板岩的打磨之后玉料可以较为容易地按照他们所预想的轨迹被破解开,而且他们可以自由的选取解料的深度和方向,从下面的几幅图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深浅和方向不一的痕迹。而使用特殊开发过之后的工具比如水凳、砣这类的复杂用具则是在玉料被板岩刀加工过之后即将要进行细节刻画或者镂空等流程时才被使用的。经过笔者这些年在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辽宁省的各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和博物馆的走访,笔者发现板页岩碎片是一种在泛北方新石器时代同时使用过的玉料加工工具。

这种独特的加工方式在主要活动范围为甘肃省和青海省的齐家文化最为显著。齐家文化是世界闻名,中国最早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度的一种遗址。齐家文化时处华夏文明从史前社会向王朝国家过度的关键时期,大体持续时间为距今4300年~3500年,历经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从万邦林立到华夏统一的特殊历史阶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也是中华民族的祖源之一,人类灿烂的文化瑰宝。齐家文化的出土玉器十分丰富。伴随着完整玉器的出土,齐家文化的诸多遗址也出土了玉器的制作加工工坊,以及制作玉器的玉料及半成品。而玉料的开解工作始终是一个为学者关注最多的问题。

上图中的照片是笔者在甘肃省的博物馆中照取的齐家文化玉器的加工半成品图片。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玉料及石料上的单个或多个凹槽。笔者认为这些凹槽都是远古先民在用板页岩在开料过程中留下的。个别甘肃省的博物馆甚至有征集到板页岩的岩片夹在玉料中的样本,但数量较少。板页岩以其独特的物理屬性以及广泛的分布范围使其成了甘肃远古先民的优良制作工具。由于板页岩的相对不稀缺性使得使用这一材料来加工相对稀缺的玉料资源显得极为重要。因为一小块整块的板页岩可以被手工分裂成若干个加工使用的板岩刀片,而硅质板岩上的大量二氧化硅又提供了相对的摩擦系数和硬度,所以使得横纵面的玉料开解更加容易。笔者推断上古先民在开解这些玉料的时候进行过两种方式的尝试:

方法一:将大片的板岩沿着纹理掰成小刀片直接在玉料上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反复切割;

方法二:鉴于某些玉料的硬度较高,板岩小刀片使用效果不好,从而人为在先期的磨痕上面放置沙土再使用板岩刀片切割。

甘肃省齐家文化的主要活动范围分布在地质学上的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上(如下图),而在这一褶皱带上的地层主要有上古生届泥盆系、中生届三叠系以及新生届的第三系和第四系,这里海陆堆积明显,主要岩性有板岩、变沙岩石、灰岩等。

齐家文化所使用的最多的砂质板岩就是来自这附近地质带的供给,而依靠古代甘肃强大的湖相及陆相沉积孕育出了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板岩加工工具。从而也使得这一地区流传下了灿烂的玉器文化。文化区与板岩矿脉区的重叠应不是由古代先民事先预定和预设的,而是在他们迁徙定居了之后因地制宜地利用了当地的矿产资源而为自己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而上述板岩分布及文化圈尤其是玉文化遗址重叠的地区却是无独有偶,并不是一个特例。在甘肃临近的内蒙古自治区笔者也有重大发现。在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附近有着以兴隆洼、红山等为代表的史前考古学文化。而红山考古学文化恰是和良渚遗址以及凌家滩遗址并称为中国三大玉文化遗址。笔者在敖汉旗附近的红山遗址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这一地区也有丰富的板岩资源,且这一地区围绕几处考古遗址的板岩都是质地较为坚硬的灰黑色板岩,且其中二氧化硅含量较多。敖汉旗旗政府在今年早些时候还与当地的板岩及页岩开发企业签订了协议将这一地区的地矿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开发。所以笔者认为这一地区乃至临近的赤峰及辽宁建平的红山文化所使用的玉器玉料都是用本地丰富的板岩由远古先民加工成板岩刀片进行进一步加工制作的。然而由于红山文化所发现的玉器制作加工工坊遗址较少,所以没有大规模的玉料开解考古学证据出现,所以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学习。

综上所述,板岩作为一种矿产资源自身有很丰富的价值,其用途不仅仅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石材和其他相关领域,早在上古时期全世界范围内的民众都对板岩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发及利用而我们华夏民族的祖先早在上古时期就将这一资源的使用范围进行了拓宽。甘肃省青海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板页岩矿产资源极为丰富,而这一区域丰富的资源也早在上古时期就被长期居住在这里的远古先民所使用。作为页岩的次生产物板岩受到了这一地区以齐家考古学文化为代表的古达先民的青睐,用以制作成小板岩刀片以切割石料和玉料。相对的非稀缺性使得齐家先民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工具可以进行大块或者小块玉料及石料的开解,从而为其后期发展出灿烂而辉煌的玉石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齐家考古学文化的主要活动圈又和这一地区的板页岩分布区相重合,使得该考古学文化所辖内的远古先民可以距离玉石矿脉不远的地区就可以直接对玉料进行深加工。类似于齐家文化的这种古代有着辉煌玉器文明的文化区和板页岩分布区重合的泛北方区域还有很多,内蒙古敖汉旗也是这样一个代表地区。所以笔者推断在全国的古代玉文化圈附近都可能有相似的利用附近矿产诸如板页岩尤其是硅质页岩进行上古物料的开解的现象,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考古学证据和其他地勘证据能证明笔者的推断。

参考文献:

[1]魏尊莉,李金洪, Fergus, et al.我国板岩的市场现状及质量评析[J].中国建材科技, 2006, 15(04): 32-34.

[2]陈保华,赵晓峰.常用硬度的测试原理及表示方法[J].金属加工(热加工), 2008(15): 78-80.

[3]李凯强.页岩中石英的成因及意义[D].兰州大学, 2018.

[4]邓聪.中国玉器素材的开片三部曲——谈二里头玉器开片技术[C]//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

[5]张敬国,杨竹英,陈启贤.凌家滩玉器微痕迹的显微观察与研究——中国砣的发现[J].东南文化, 2002(05): 16-27+97.

[6]张忠培.齐家文化研究(上)[J].考古学报, 1987(01): 1-18.

[7]隋风春.甘肃省西和县小东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J].甘肃冶金, 2012, 34(02): 74-79.

[8]孔富安.中国古代制玉技术研究[D].山西大学, 2007.

[9]王方.金沙玉器制作工艺的初步观察[J].中原文物, 2006(06): 77-83.

[10]贺占哲.古代玉器制作工艺初探[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21(01): 214-215.

[11]贺占哲.分水岭出土玉器制作工艺分析[D].山西大学, 2008.

[12]徐琳.中国古代治玉工具、工艺及鉴定应用举例[C]// 2011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 2011.

[13]杨凡.海岱地区史前玉器初探[D].山东大学, 2016.

[14]Thomas, Trevor M. "Wales: Land of Mines and Quarries." Geographical Review 46.1 (1956): 59-81.

[15]Healy, Paul F., et al. "Pacbitun (Belize) and ancient Maya use of slate." Antiquity 69.263 (1995): 337-348.

[16]Wilkinson, George. Practical geology and ancient architecture of Ireland. John Murray, William Curry Jun. and Company, 1845.

[17]Gibson, Gail G., Steven A. Teeter, and M. A. Fedonkin. "Ediacarian fossils from the Carolina slate belt, Stanly County, North Carolina." Geology 12.7 (1984): 387-390.

[18]Wittke, Walter. Rock mechanics. Berlin: Springer, 1990.

猜你喜欢

玉料齐家板岩
玉雕作品分析与欣赏
砂质板岩地层下小断面盾构刀盘结构设计方法
General -lumps,-breathers,and hybrid solutions to(2+1)-dimensional generalized KDKK equation∗
玉器之美
浅析玉雕人物形象与用料选择
随形就势 顺色立意
干燥和饱水炭质板岩流变力学特性与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