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道的北京味儿

2020-03-01胡小凡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四世同堂北平老舍

摘 要:《四世同堂》 对准抗战时期的北平,方言的多样运用体现北平生命本体的真实、地域风俗的点状描绘体现风土人情、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凸显历史变迁、小人物的家国抉择诠释坚韧不屈。小说中描写的北京方言、风俗习惯、饮食与礼仪等真实地还原历史中的北平,突出了北平的地道、不屈与伟大。

关键词:老舍 《四世同堂》 地域文化 地道的北平

《四世同堂》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是绝无仅有的,其构建和呈现出来的北平生活给予中外读者无限遐想。“老北京是老舍的文学之根,创作之魂,是孕育老舍文学生命的胎宫。‘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予的”a,因此,老舍对北平文化有着深厚的自信和自觉,在《四世同堂》的创作中大量渗透北平地域文化,真实地再现了抗战时期北平的历史样貌和人们的悲欢离合。书中别具匠心的方言、习俗、饮食文化等方面的描写,真实地展现出战火纷飞年代中北平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脉络,同时塑造出北平人坚韧不屈的伟大人格。

一、方言的多样运用体现北平生命本体的真实

方言贯穿个体的生命始终,横亘于所谓“家乡”的沃土之上。北平方言是北平的地域符号和文化标志,诠释着北平人民的浅层生活乐趣与深层精神内核,最终指向其生命本体。身为一个老北京人,“老舍代表北方和个人主义,个性直截了当,富幽默感”b,使用的北京话也是真正的、鲜活的,带有一种现实主义纪实性。因此,《四世同堂》中的语言较其他同类型作品更加鲜活,地方特色更加浓厚。

(一)特色俚语体现地域风味 在《四世同堂》中,俚语随处可见,不仅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冲击着人的感受器官,使文本叙述更加流畅,而且能够快速、直接地把读者拉入北平日常生活,地道地表现北平人的精神风貌。如“满脸上跑眉毛”中的“跑眉毛”是老北平人专用语,一般用于形容眉飛色舞的神态表情,此处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高第姐妹的活泼可爱;“(大赤包)可是心中究竟不大够味儿”c中的“够味儿”京味儿浓厚,直接点出大赤包爱计较、好占便宜的心理;“一个心眼”是老舍独创的“惯用”俚语,一般解释为专心或不知道变通,在《四世同堂》 《骆驼祥子》中都出现过;“出前门”是北京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几乎是吃喝玩乐的代称;“噶噔价钱”中的“噶噔”添加了口语色彩,使语言更加朴实日常。

(二)个性比喻抓住读者眼球 老舍的比喻是有生命的,逼真又贴切,在文本中既不刻意也不突兀,很少出现传统文学作品中普遍的“掉书袋”现象;老舍的比喻又是独特的,普通人很难想到,但读到时又会产生“理所应当”的信服感。如“冠先生的最无聊的话,也不知怎么正好碰到他的心眼上,像小二的胖手指碰到痒痒肉上那么又痒痒又好受”d,“话对心眼儿”的刺激就仿佛“手指对痒痒肉”,仅仅一个比喻却将语言的活泼感、心理的难耐感、人物的虚伪感全部表现出来了。再比如“星渐渐的稀少,天上空阔起来。和微风匀到一起的光,像冰凉的刀刃儿似的,把宽静的大街切成两半”e,环境描写冷峻中透着大气,时代气息和地域气息全部容纳进去了。

(三)儿化音与称谓词丰满人物形象 儿化词、称谓词、语气词等具有北平特色的词汇在《四世同堂》中被老舍广泛运用,它们虽不起眼,却实实在在是人物塑造中的点睛之笔,不仅有助于塑造北平人物、展示人物性格,并且使读者集“声”“人”“境”三者于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儿化音,如“直吹风儿”“打几圈儿吧”;北平典型口语词,如“你甭忙”;特色称呼语,如“兔儿爷”“祁大爷”“您”等。就简简单单一个“您”字,体现的不仅仅是北京人特有的语言特色,还有他们谦逊的态度。总而言之,老舍的“遵守真实”使《四世同堂》真正做到了地域真实感与历史感的统一。

(四)不平常的句子组成独具北平特色 “ 主谓宾”结构是中国人的惯用语言结构,书面语与口语的泾渭分明也成为规则,大到政府文书,小到街坊邻居间的闲言碎语,结构组成都是如此。但在老舍的笔下,北平方言的句子结构是多变的:一方面,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另一方面,“主谓宾”打乱重组。如“奔了牌桌去”这个句子结构让人觉得眼前一亮,进而使读者在提高阅读兴趣的同时能够了解北平语言文化。浓浓的京味儿、别具一格的词汇和独具特色的句子结构不仅彰显出地方语言文化的魅力,也营造出浓郁的北平氛围。未经过刻意雕琢的书面语言,再加上京味儿十足的语音语调,给人以生动、鲜活、形象的感官冲击。在老舍的笔下,方言绝不仅仅用于人物塑造,更多的是在小说真实美学领域下进行纪实,让书中的每一个形象和读者都真正成为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二、地域风俗的点状描绘体现北平风土人情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的地域风俗描写并不是大段陈列、细致刻画的,而是在恰当的时间地点摆出适合的东西,呈点状描绘,追求还原一种“生活原生态”。因此,风俗描写在书中不再是独立于文学创作的修辞手法,而是成为表现客观世界思想、将现实最大限度地还原给观众的一部分。北平人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不改“讲究”本色。他们骨子里有自己的底气和傲气,有约定俗成的行事秩序、处事规范:他们跟旗籍人学了许多规矩礼数:“儿媳妇见了公公垂手侍立”f;对院子的看待有等级;招待客人时,烤鸭、竹叶青、打牌、唱鼓书与二簧样样不能少。北平人面对日军侵犯从隐忍适应到奋起抵抗的选择可以隐隐从这“讲究”的地域风俗中窥见一二。北平的职业是纷繁复杂且鲜明的。“北平有不少脖子上有肉包的人,他们自成一行,专给人们搬家”g;程长顺的志愿是登台“唱黑头”;剃头匠孙七“打眼、掏耳、捶背和刮脸,都很出色”h。书中的人物被职业身份限定,具有“典型”意义,深刻蕴含着北平职业文化意味。从心理角度看,在北平沦陷前,北平人的生活是安逸的、有奔头的、充满希望的。正是如此,北平人最终才选择了去反抗,堂堂正正地活着并夺回自己的家园。

北平的礼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北平特色相融合的产物。走投无路时,冠晓荷与他人共请“西王母”;祁老人面对北平陷落,生出感慨:“他的子孙将要住在一个没有兔儿爷的北平。随着兔儿爷的消亡,许多许多可爱的,北平特有的东西,也必定绝了根”i。“西王母”“兔儿爷”一类兼具神圣性与世俗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神话结合而成的应时应节的“礼俗物”。在一定程度上,“请西王母”“玩兔儿爷”这类礼俗代表的是一种精神象征、一种命运指引,牢牢地攥着北平人向上求生的希望。同时,传统伦理在北平人的生活中占据很大部分,留下的烙印是长久的、永恒的,不受外界变化而改变的。就像瑞宣所说:“骨肉之情是最无情的枷锁,把大家紧紧地串在同一的命运上。”

北平人缺乏宗教意识,信仰混沌。宗教在《四世同堂》中多次出现,扮演着“破坏”与“新生”的双重角色。传统观念代表李四爷身上有着千千万万北平人的影子,没有明确的信仰,甚至有些迷信愚昧:“他既不信佛,不信玉皇大帝,不信孔圣人,他也又信佛,信玉皇与孔圣人。”j而新派人物瑞宣一方面对宗教嗤之以鼻,暗笑自己想要祷告的行为;另一方面却认为宗教具有强大的魔力,因为日本兵借着它变成野兽,掌握蛮力,升入天堂。李四爷与瑞宣之间、瑞宣自我之间的矛盾很明确地显示出此时北平传统文化已经受到外国思想的强烈冲击,传统思想文化体系开始崩塌。结合生活轨迹,“宝广林、许地山和易文思三个人的基督教信仰,对老舍最后确定宗教信仰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k,“从深层次上来考察,恐怕是由于基督教的‘天国蓝图正与老舍当时所追求的救世理想相契合”l。因此,受宗教文化影响颇深的老舍对拯救型人物钱默吟的评价角度是“从基督教的视觉来进行的”m,借瑞宣之口说出“钱先生简直的像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实际上,当时北平的基督教已经深入社会底层,亡国的命运促使缺乏对抗现实和自我超越勇气的北平人涌向宗教(以基督教为主),寻找新的精神寄托和现实出路,以此实现自己救世的梦想。但是,老舍对基督教的认识绝不仅仅停留在“赞扬”层面,他有着开放的基督教观和辩证的认识观。《四世同堂》中丁约翰、窦神父两个角色的表现与觉醒后的钱默吟构成了对比,虚实之间“假基督”与“真民族”的交锋令人唏嘘、令人扼腕。

三、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凸显北平历史变迁

老北京的饮食文化是源远流长、内蕴深厚的。老舍扎根于北平的胡同,长在皇城根下,对“吃”有着自己独到的体会和感悟,他在《四世同堂》中仅通过“饮食”这一个线索,就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并且使其有了画龙点睛的表达功效。

北平人信奉的“民以食为天”,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味觉上的快感。但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思想,使战乱中的北平被割裂。有人宁死不屈,甘愿来世再做一条好汉也不想接过日本人的饭碗;有人无耻卖国,在日本人没有完全占领北平的时候就根据风声到处跑关系,希望能在日本人的手上谋得一官半职。紧接着,冠晓荷、蓝正阳、瑞丰等人在小羊圈胡同里其他家面临即将饿死的困境时,他们还可以从容地过着比以前更好的生活。所谓的饮食,已经不再是味觉上的体验、生活的必需,而变成了一种地位的体现。在“多重快感”的驱使下,不少人迈向了叛国。因此,“饮食”在《四世同堂》中不只是生活的需要,更是北平文化的变相寄托、美好象征,是一种凝聚人心的精神,它在亡国前夕、亡国后和偷生路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人民的堕落、偷生和反抗起着不同的催化作用。

北平尚未沦陷时,北平人是乐于享受生活的,也能够享受生活,他们嘴里的每一口食物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有人的地方就有饭桌,就有情感的交融。只要是节日里,北平人总要吃点儿具有符号意义的特色食物,像过端阳节理应有樱桃、桑葚和粽子,有钱的人尝汤山嫰藕;没钱的人吃“冰碗”;连“冰碗”也吃不起的人,还可以买些别的尝尝“鲜”。地道的北平粽子与其他的粽子是不同的,它们有自己的特色,要么带着官样儿,要么被冰镇过,要么个头儿大,总能满足不同的需要与场合,任何人都不会被它们拉下。北平的饮食文化形式是丰富的、内蕴是深厚的、过程是循环的、意义是深远的,它给予北平人民味蕾的满足和生活的释放,毫无疑问是人们幸福感产生的头等功臣。

然而到了战争年代,北平的店铺关门,街上叫卖的人消失,别说是节日里的粽子,就算是日常的米面都成了难题。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平妇人,韵梅是精于面食的,她厨艺的高超之处在于能够把各类食材做成吃食,因此备受祁家人的赞叹与尊重。但这位巧妇在物资缺乏、战火燃烧的时候面对“共和面”却束手无策,她费劲脑汁,终于把“共和面”饼烙出来,用小葱拌黄瓜作为小菜,一起端上桌。这“共和面”再难吃也得吃,不吃就得饿死,大人明白这个道理,但妞子年幼娇贵,她吃不下去,最后只能活活饿死。这“共和面”饿死的绝不只有妞子一个人,全北平有无数人因为不愿意吃“共和面”而饿死,也有无数人因为连“共和面”都吃不上而饿死。

北平的食物从多样到单一,从回味无穷到难以下咽;北平也从富饶到贫穷,从昂首挺胸到垂垂老矣。在《四世同堂》里,“饮食文化”像一个参与者,在北平的发展过程中成长、老去;又像一个引导者,在北平的沦陷中,带领每个人走向既定的命运;更像一个冷漠的施舍者,给予北平人快乐的记忆、无望的生活,又给予他们觉醒的勇气。

四、文化影响下的小人物诠释北平的坚韧不屈

夏志清说:“老舍一直忠实地相信一个比较单纯的爱国信条:所有中国人都应该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来铲除中国的音讯腐败。”n这种观念在《四世同堂》中有所体现,但事实上,这种爱国信条是幼稚且浅薄的。北平人缺乏国家意识,安于当下,这是骨子里养成的习惯,他们更本质的精神特质是混沌。历史的洪流只冲击了一小部分人,并未让全体北平人的思想升华,利己主义仍大行其道:冠晓荷一心想着巴结日本人,捞个一官半职;瑞丰于国难当头之际,急于分家怕受牵连;小文无意识地忽视外在环境,一心想着给若霞谱新曲、唱新歌。但是,大多数北平人对事物的认识却能够从抽象到现实,精神的觉醒虽缓慢但坚定,在漫长的“被奴役”过程中,每个人心中国家的概念逐渐清晰。祁老人一家、钱默吟一家、李四爷夫妻俩,乃至大街上的每一个贩夫走卒的形象都是爱国的,但北平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太过深远,一代代人传下来的保命的生存之道“忍”让他们走了许多弯路。书中人物分为三派:一派是老北平人,骨子里是刚强的,内心是赤红色的;一派是新北平人,爱中国,爱北平,脑子有过北平文化的洗礼,但在接触到新思想后敢于突破传统的桎梏,以身报国;一派是伪北平人,他们的骨头里没有铁一般的筋,是空的,没有任何文化夯基,整体上是软趴趴的。

在老北平人的观念中,生为北平人,就应当为它自豪、为它担忧、为它奉献,甚至倾尽全力为它谋出路。像极具文人风骨的钱默吟,他对北平的爱是深沉的、是无私的,“假若北平是树,我便是花,尽管是一朵闲花。北平若不幸丢失了,我想我就不必再活下去”o 。瑞宣、瑞全同为时代新人,却有不同的爱国表达。瑞宣对北平、国家的爱堵在心头、卡在喉头,尽管“他很希望街上有了惊心的改变,好使他咬一咬牙,管什么父母子女,且去身赴国难”p,但原生家庭的封建家长气息禁锢了他,让他只能不断地压抑。而瑞全和钱家老二是响当当的“新北平人”,他们对祖国对北平的爱是热烈的、激荡的,因此能够冲破障碍,为国献身。

北平沦陷,车夫小崔面对野蛮泼辣的晓荷太太仍能遵守“北平的礼教”;高第和招弟囿于家庭,却也知道亡国的可耻;尤桐芳是关外人,但也仇恨跪着、舔着日本人的大赤包;天佑太太病卧几十年,还能有“打死小日本”的豪情;学校校长面对国难当头,恳求老师们忍辱活下去。在抗战时期的北平,“位卑未敢忘忧国”或许是所有“真北平人”的行动准则,也是他们心底埋藏着的最深的对北平最深沉的爱的表达。文化影响下的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抉择。

总而言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传承和血脉,而《四世同堂》沉淀着丰富深厚的北平地域文化,彰显了老舍在北平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北平是地道的,北平文化是地道的,北平人也是地道的。不论何时,不论面临怎样的困境,在地道的北平中生活着的人们,只要坚守着传承之心、民族振兴之钥,总能冲破禁锢,搏出远大前程。

a 傅光明:《中国抗战文学的扛鼎之作》,《文艺报》2018年8月29日,第5版。

bn〔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26页。

cdefghijop老舍:《四世同堂(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第158页,第218页,第4页,第15页,第31页,第133页,第217—218页,第24页,第67页。

klm张桂兴:《老舍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第56页,第63页。

参考文献:

[1] 傅光明.中國抗战文学的扛鼎之作[N].文艺报,2018-08-29.

[2] 傅光明,杨丽霞.论抗战时期老舍的启蒙思想[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64 (2).

[3]张桂兴.老舍论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4]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刘绍铭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 者: 胡小凡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级汉语言文学(师范) 专业本科生。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四世同堂北平老舍
巧借“微写作”,撬动“整本书”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Twilight Love
遥想右北平(散文)
北平的零食小贩
“对话”小伙伴老舍
《四世同堂》
一个古老民族文化心理的艺术沉思
2009年高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预测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