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演义》袁绍人物形象分析

2020-03-01井普椿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袁绍三国演义人物形象

摘 要:袁绍是《三国演义》中一位重要的人物。袁绍虽出身于贵族,却有着一般贵族所不能比的智慧与能力,他有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兼督冀、青、幽、并四州,成为当时最大的诸侯。但袁绍在后来由于其性格优柔寡断、不能重用人才,导致屡屡错失机会,于官渡之战被曹操击败,不久后饮恨死去。由于其任人唯亲,导致其死后儿子的混战,最终被曹操逐一击败,袁氏覆灭。袁绍成功于自己的性格,也失败于自己的性格。

关键词:《三国演义》 袁绍 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刻画了许多英雄人物形象,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的人物如诸葛亮、关羽名留青史,有的人物如曹操、司马懿遗臭万年,有的人物如韩馥、刘岱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拥有“四世三公”家庭背景的袁绍在这一段动荡的历史时期,秉持自己的政治理想,除十常侍,讨伐董卓,立志匡扶汉室。后来在联合军解体之后凭借自己的努力与奋斗兼并了四州之地,乃是当之无愧的“一方霸主”。然而官渡一战,被老友也是老对手的曹操以少胜多,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在忧郁中死去。关于袁绍失败的原因,许多学者都有看法,都是从其性格入手,认为其“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识人才而不能用人才。本文对袁绍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揭示其成功的轨迹以及失败的必然原因,在分析其人物形象的同时,也警示世人,不要重蹈袁绍的覆辙。

一、名门出身的汉室忠臣

袁家“四世三公,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是当时士族门阀的代表。“三公”是皇帝以下最高的军政大权掌握者。袁绍的高祖袁安、曾祖袁敞、祖父袁汤、父亲袁逢、叔父袁隗都是位列三公之人。在《三国演义》中,袁绍出场正逢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的政治斗争十分尖锐的时期。袁绍作为士族的代表,本来就与祸乱朝纲的宦官水火不容。

袁绍屡次向何进请求诛杀宦官,清君侧。袁绍在《三国演义》中出场的第一句话就是:“愿借精兵五千,斩关入内,册立新君,尽诛阉竖,扫清朝廷,以安天下!”这一句话,一個疾恶如仇、忠君报国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袁绍领兵收了蹇硕之后,劝何进将“十常侍”一网打尽,而何进却不再追究。袁绍只好叹息:“若不斩草除根,必为丧身之本。”通过袁绍与何进的这一对比,反映出袁绍行事的果敢坚决和目光的长远。

但之后的袁绍在如何处理“十常侍”的问题上出现了错误,并且与《三国演义》中另一位重要人物——曹操的意见相左。袁绍认为彻底铲除“十常侍”要借助外兵:“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而曹操的意见却是:“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曹操认为只要将为首的张让等人诛杀,宦官势力便可轻易被击败,不用外兵,便可剿灭“十常侍”的势力。何进面对这两种方案,最终选择了召外兵勤王,而这一选择,也使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这里,袁绍和曹操的两种方案也反映出了两人能力的高低,虽然两个人都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但无疑曹操是更胜一筹的,袁绍和曹操的第一次“较量”以曹操的胜利结束,而袁绍却要面对因为自己的方案而引来的另一个敌人。

何进被“十常侍”杀掉之后,袁绍引兵杀入宫中,“绍复令军士分头来杀十常侍家属,不分大小,尽皆诛绝”。并且追回了被宦官劫持的皇上。对宦官的赶尽杀绝,正显现出袁绍对宦官误国的痛恨,以及匡扶汉室的志向。而由于自己召外兵勤王的方案,使得西凉刺史董卓入京,“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鲍信劝袁绍除掉董卓,袁绍却说“朝廷新定,未可轻动”,除掉董卓的大好机会便被袁绍放弃。这也反映出袁绍办事的优柔寡断以及判断不准处理事情的最佳时机。袁绍的人物形象就如这样,时而果敢干练、目光长远;时而优柔寡断、目光短浅。而作者巧用对比,让袁绍与不同的人物进行对比,分别体现出袁绍的矛盾性格。

后来董卓掌握了权力,欲行废立之事,召集大臣商议。当董卓说要废少帝时,满堂公卿敢怒而不敢言,袁绍却挺身而出,说出了在座大臣想说却不敢说的话:“今上即位未几,并无失德;欲废嫡立庶,非反而何?”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董卓的目的。董卓恼羞成怒,暴露出暴躁的本性,当即拔出剑来威胁袁绍:“汝视我之剑不利否?”袁绍也拔出剑来反对董卓,豪气冲天地说:“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作者用两句话描绘出一个不畏强暴、敢于反抗的忠臣形象。作者将袁绍与群臣进行对比,突出了群臣的懦弱,反衬了袁绍的气魄。“群臣惶怖莫敢对”与“袁绍亦拔剑”,一方是两股战战、莫不能对的百官,一方是敢于反抗、拔剑对峙的袁绍,两相对比,一个疾恶如仇、忠君报国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十八镇诸侯讨董卓”是《三国演义》中众英雄的一次大聚会,在众多前来会盟的诸侯之中,有太守,有州刺史,有州牧,而袁绍只是渤海太守,论官职并不算高,但他如何能够成为盟主?原因除了袁绍出身“四世三公”之外,还有重要的两点原因:一是袁绍诛杀宦官,结束了宦官专权的局面,深得各级封建官僚的拥护。二是董卓意欲废少帝立献帝,袁绍反对,并与董卓拔剑对峙,他是当时第一个敢于从言语和行动上反对董卓专权的人,此事成为讨伐董卓运动的序幕。所以,袁绍的地位并不是只靠自己的身世,更重要的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以及敢于反抗、匡扶汉室的信念所决定的。虽然讨伐董卓的战争失败了,但袁绍在此阶段确实是一位忠君报国的忠臣。虽然袁绍对联盟的分崩离析负有一定责任,但瑕不掩瑜,袁绍是一位立志匡扶汉室的忠臣。

二、兼督四州的一方霸主

在反董卓联盟解散之后,袁绍屯兵河内,缺少军粮。冀州牧韩馥为袁绍的军队提供钱粮。袁绍看中了韩馥的这片钱粮广盛之地,可是苦于没有良策可以得到。此时他的谋士逢纪献计:“可暗使人驰书与公孙瓒,令进兵取冀州,约以夹攻,瓒必兴兵,韩馥无谋之辈,必请将军领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可以说逢纪的这条计策堪称绝妙,袁绍欣然接受。反观韩馥,不听手下忠臣关纯和耿武的计策,拱手让出了冀州,被袁绍尽夺手中之权。在这里,作者又是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用“绍大喜”和韩馥的“懊悔无及”来对比,突出了韩馥的庸主形象,也突出了袁绍善于纳谏、虚心听取属下建议的人物形象。

在袁绍取得冀州之后,公孙瓒得知自己被骗,发兵攻打袁绍,发起了“磐河之战”。袁绍令麴义率领弓弩兵打败公孙瓒的前锋颜良文丑。然而公孙瓒军却在赵云的率领下开始了反扑,赵云引军直取袁绍,危急关头,袁绍并没有退缩,而是大喊:“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这一喊,极大地提高了士气,击败了公孙瓒的进攻。由此可以看出,袁绍在排兵布阵方面知人善任,用麴义击败颜良文丑,使得自己在战场上取得有利局势;而在危急关头,袁绍也能够做到冷静对待,“愿临阵斗死”更是体现了袁绍的英勇无畏。“磐河之战”,既体现出袁绍的智谋,也反映出袁绍的勇武与气魄。袁绍在后来与公孙瓒的战争中,稳扎稳打,一步步取得了河北的统治权。在最后的易京之战中,公孙瓒将自己的军队守在易京楼中,向曹操和张燕求救,都被袁绍截获,最终被袁绍击败。之后,袁绍又击败张燕等盘踞在河北的黄巾军,最终占据了冀州、并州、幽州、青州四州,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势力达到了顶峰。

袁绍占据四州之地凭借的是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并不是“四世三公”的家境。作者在这一点上将袁绍和袁绍的弟弟袁术进行了对比。同样的出身,袁绍在河北善于纳谏、知人善任,并且作战勇敢,通过自己的努力称霸一方;反观袁术,占据钱粮多产的淮南,却“骄奢过度,不恤军民,众皆背反”。最终在刘备和曹操的夹击之下战败被杀。同样的家境,不同的结局,作者用对比手法刻画出一个知人善任的明主形象。袁绍前期的成功,是靠自己的努力。不只是与袁绍对比,三国中的刘璋、刘琮、刘禅等人,都是出身于诸侯、王室,却在最后没落,袁绍的成功,与他们相比,更加珍贵。

三、一方霸主的致命缺陷

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曹操与刘备把酒谈论天下英雄。曹操问刘备谁可为英雄,刘备答了一句:“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在这里,作者借刘备之口将袁绍的优势表现出来:出身优越,人脉广,手中兵精将足,有充足的人才,并且占据物产丰富的冀州。在世人眼中,袁绍有背景、有人脉、有才干、有军事实力,这样的人堪称英雄。而曹操却表达了自己不同的看法:“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这一句话概括出了袁绍的性格弱点:从表面上看似乎很强大,很威风,但是实际他的胆子却很小。遇到困难总是不断地瞻前顾后,难以做出最后的决定。袁绍这个人要干一番大事业的话,总是怕牺牲自己的身家性命,便不敢放手去做。而见到蝇头小利却总是不顾一切地想要取得,不去想想为了这些小的利益却要付出大的代价,没有头脑。这便是袁绍的致命缺陷,曹操的一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袁绍的弱点。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后来的官渡之战,曹操对袁绍如此了解,袁绍岂能不败?

袁绍除了性格上的缺陷,还有他的能力缺陷。首先,目光短浅。在如何处理“十常侍”的问题上,正是因为他提出了让外兵勤王,才导致了董卓入京,汉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之后在讨伐董卓时,更是因为一块传国玉玺和孙坚反目成仇,而孙坚的离去也直接导致了联盟的分裂。其次,任人唯亲。在袁绍担任联军盟主时,便让其弟袁术掌管粮草辎重,而袁术是一个心胸狭隘的小人,竟生出了“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与粮,彼军必散”的念头,不给孙坚所部提供军粮,致使担当先锋重任的孙坚被打败,而孙坚的失败也使盟军士气大跌,导致后面的援军畏缩不前。袁绍的任人唯亲,直接导致了“反董”失败。最后,是不能很好地识人用人。这一点在之后的官渡之战中被无限放大,众多人才在袁绍处得不到重用,而敢于直言的忠臣又被袁绍所杀。袁绍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在于不能识人用人。以被曹操称作“吾之子房”的荀彧为例,荀彧旧仕袁绍,后弃绍投操,荀彧在袁绍那里得不到重用,才来投奔曹操的,由此可以看出袁绍的不识人才。而在《三国演义》第十回中,荀彧接连向曹操引荐了众多人才:荀攸、程昱、郭嘉、刘晔、满宠、吕虔、毛玠、于禁、典韦。一众文臣武将,这些人都为曹操以后的征战立下汗马功劳。倘若袁绍能够慧眼识人,留住荀彧,并且重用荀彧引荐的这些人才,何愁大事不成?

四、令人惋惜的覆灭之路

官渡之战是《三国演义》中一例十分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此战战败之后,袁绍便一蹶不振了。官渡之战是袁绍命运的转折点,然而袁绍开始走下坡路并不是从官渡之战开始的,在之前,由于自身的一些缺陷,袁绍已经开始从鼎盛走向衰落。所以,官渡之战袁绍的失败并不是偶然,而是自己的缺点造成的必然结果。

袁绍与曹操的差距,作者在《三国演义》中借郭嘉的“十胜十败”说了出来。“十胜十败论”将袁绍与曹操的差距全面地体现出来。在这十条对比之中,袁绍每一条都是失败者,郭嘉从“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十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袁绍的缺点暴露无遗。而在“十胜十败论”的开始,用刘邦、项羽来形容曹操、袁绍,更是点明了袁曹大战之前的形势:袁绍兵多,而曹操可以以智取胜,而刘邦正是用智慧打败了项羽,更是为后来曹操用智击败袁绍做好了铺垫。作者在這里接连运用对比的手法,更加详细地说明了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的性格缺陷。

曹操攻打刘备时,作为盟友的刘备请求袁绍发兵相助,以解曹操之围。袁绍却推以小儿子得病为由,拒绝发兵相助。田丰劝其趁机偷袭许昌,确实是一个围魏救赵的妙计。而袁绍不用此计,不是因为幼子得病,而是因为曹操和刘备的战争就如虎狼之争,必有一伤,袁绍想坐收渔翁之利。却没有考虑曹操是一只壮年的猛虎,而刘备是一只正在成长的幼狼。另外,曹操的狡诈是出了名的,袁绍也怕曹操在许昌有埋伏,曹操正是抓住了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的弱点,才敢大胆出兵。袁绍的决策失误,错过了攻取曹操老巢的机会,也害了刘备。《三国演义》在这一处极写了袁绍的儿女情长,完全没有了英雄气概。袁绍武断起兵,而又犹豫进军,错过了军事上讲究“一鼓作气”的先机。而武断与犹豫在袁绍身上能够并存,也体现了他“好谋无断”的复杂性格。《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粗略写了袁军情况,借曹操集团的孔融与荀彧之辩,写出了袁氏集团的内部不和,“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袁绍有足够实力一战却犹豫不前,毛宗岗评曰:“袁绍性慢,是无主意。”袁绍作为一个决策者,下属争论之际不能拿出自己的主见,这也正是袁绍被评为“寡而无谋”的主要原因。

刘备被曹操击败,不得已之下投奔袁绍,袁绍曾两次下令,要将刘备推出斩首,但都被刘备巧言躲过。第一次是关羽杀了颜良,袁绍一听便“勃然大怒”,指着刘备说:“汝弟斩吾爱将,汝必通谋,留你何用。”他的反应这样强烈,决断下得如此快而不经过任何考虑,真可以称得上“色厉”二字。当时刘备并不慌张,从容地说:“明公只听一面之词,而绝向日之情耶 备自徐州失散,二弟云长未知存否,天下同貌者不少,岂赤面长须之人,即为关某也 明公何不察之?”刘备的话虽说有三个问号,将袁绍反问得没有了主意,“色厉”开始褪去,“无断”又体现在了袁绍身上,他立刻将前面的主意推翻,指责沮授说:“误听汝言,险杀好人。”并仍请刘备上帐坐。转变得如此之快,反映出了袁绍做事不经过考虑,而指责沮授,更是说明了袁绍不能识人、不能用好手下的人才。

而第二次是听说关羽杀了文丑,袁绍又是“大怒”,愤恨得开口大骂:“大耳贼!焉敢如此!”又是“令推出斩之”。熟知袁绍性格的刘备请求“容伸一言而死”。袁绍这种性格的人,只要“一言”就足够叫他迟疑了。当然,这次的“一言”比起上次来要复杂一点,因为刘备已经得知关羽在曹操处效力,所以刘备分析说:“曹操素忌备,今知备在明公处,恐备助公,故特使云长诛杀二将。公知必怒。此借公之手以杀刘备也。愿明公思之。”袁绍被他三言两语说得又动摇了,改口道:“玄德之言是也。”又指责他人“汝等几使我受害贤之名”,又“喝退左右,请玄德上帐而坐”。我们暂且不论袁绍的哪一次举动是对的,如此出尔反尔,并每次都不忘责难他人,足见他的确是“无断”。

官渡之战,作者将袁绍的“好谋无断”和不能用好手下人才表现得淋漓尽致。大战在即,袁绍却因为田丰、沮授的直言进谏而将田丰收监、沮授罢黜不用,而审配和郭图又各自争权,袁绍作为一个没有主张的人,又只能举棋不定了。后来做出了决定,还是错误的进兵的决定,田丰在狱中上书劝阻,却使得袁绍“欲斩田丰”,沮授的劝阻也落得一个“将沮授锁禁于军中,破曹之后,与田丰一体治罪”的下场。袁绍此时已经完全听不进去话,与之前兼并四州之时相比大相径庭。

战事一开始双方还是比较焦灼的,转折点是在袁绍用“性刚好酒”的淳于琼守乌巢。韩猛押运粮草被曹军劫走后,审配就曾提醒袁绍:“行军以粮食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烏巢乃屯粮之处,必得重兵守之。”袁绍嘴上说“吾筹策已定”,实际派出的却是错误的人选,这也证明了袁绍并没有把审配的话放在心上,也不能虚心纳谏;而淳于琼的使用更是说明了袁绍的不识人才,将屯粮的乌巢交给一个“性刚好酒”的人去把守,也为自己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在之前《三国演义》中也出现过“性刚好酒”的人守城,那就是张飞,在醉酒中被吕布击败,丢了徐州。作者将场景再现,这一次是淳于琼的醉酒,致使乌巢失陷。用刘备用张飞与袁绍用淳于琼做比较,都丢了军事重地,但刘备是无人可用,袁绍却是用人不明,两相对比,袁绍的“庸主”形象便鲜明地体现出来。

许攸是官渡之战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物,他截获了曹操发往许昌的信,便向袁绍献计分军攻袭许昌,然而袁绍却说“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作者在这里再一次突出了袁绍的“好谋无断”,并且还是用曹操的“多疑”来突出袁绍的“多疑”,世人皆知曹操多疑,然而袁绍却比曹操更多疑,以至于对一封求援信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并且不敢进军。此时审配又“火上浇油”,说许攸受贿,袁绍此时“大怒”,要斩许攸,“色厉胆薄”的性格特点在这里暴露无遗。相反,许攸不得已投曹操之后,向曹操献计,“多疑”的曹操并没有怀疑,反而是“大喜,重待许攸”。要知道,许攸此时刚刚投奔曹操,曹操便能通过自己敏锐的判断力采纳了他的建议;而袁绍用许攸多年,只因为审配的几句话而弃许攸的奇谋不用,并不能分辨出哪是忠言,哪是谗言。袁绍与曹操相比,谁是明主,谁是庸主,一目了然。

此时的沮授在军中被监禁,但他感觉到大祸将至,便连夜求见袁绍,请求调遣精兵强将防守乌巢,然而袁绍却说:“汝乃得罪之人,何敢妄言惑众!”并且此时的袁绍是“已醉卧”,一方面不听忠臣之言,另一方面,大战在即,作为主帅,却在营中饮酒。主帅都如此没有军纪,那手下的将军、士兵的军纪、士气、战斗力就更没有保证,这些都要归咎于袁绍的统军不严,正所谓“干大事而惜身”。“逆耳忠言反见仇,独夫袁绍少机谋”,作者的这句话,正是反映了此时的袁绍不用人言,却自己也没有主意,白白葬送了几十万大军。

乌巢火起,袁绍急忙救援,另派张郃、高览袭击曹操大营,然而曹操早有准备,二人被打败,袁绍在郭图的挑拨下“大怒,遂遣使急召二人归寨问罪”,张郃、高览在此情况下也只能无奈归曹。在这里,袁绍在危急关头完全失去了理智,郭图的挑拨离间轻易达成,可怜袁绍逼走了所有的忠臣武将,只留一些佞臣在身边,这都是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的性格使然,官渡战败,袁绍再无回天之力。

五、废长立幼的最终恶果

官渡之战的战败,使得沮授被俘虏,最终被曹操所杀。而袁绍还没有醒悟,听信了逢纪的谗言,又是“大怒”,要杀田丰,田丰在狱中说出了袁绍杀他的原因:“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作者借田丰之口说出了袁绍的缺点:外宽内忌,表面上礼贤下士,对人才尊敬,然而内心却是对他们有所忌惮的。现在袁绍失败了,田丰的建议是对的,田丰便不能活了。同为君主,曹操在打了败仗之后是虚心请教谋士,而袁绍却是怕受嘲笑而杀掉谋士。所以,作为君主,曹操能够源源不断地吸引人才,而袁绍却只能眼看着人才从自己这里流失。

袁绍在后来又发起了“仓亭之战”,然而再次被曹操击败。失败后的袁绍再次犯下了一个错误:令袁熙回幽州,外甥高干回并州,再加上驻守青州的长子袁谭,袁绍任人唯亲,并且造成了几个儿子拥兵自重的局面,袁氏便由此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仓亭之战”战败后的袁绍在冀州去世,“翻身大叫一声,又吐血斗余而死”,曾经叱咤风云的一方霸主就这样在愤恨与失败中死去。而在临终之时的托孤,袁绍犯下了一生中最后一个错误:让小儿子袁尚继承自己。袁绍这个错误的决定导致了河北大乱,长子袁谭与袁尚、袁熙兄弟相争,最终被曹操各自击败,命归黄泉。而相对于曹操去世将曹丕托付给曹真、司马懿,刘备去世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李严,袁绍不但没有将袁尚托付给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反而还造成了自己去世之后儿子们的争斗、河北大乱。作者用这种对比体现出了袁绍和曹操、刘备的差距。袁氏的覆灭,袁绍难辞其咎。

六、结语

袁绍前期能够舍生忘死,当机立断,后期却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这种性格是矛盾的,但也是真实的。“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几种相互矛盾的性格全部集中到袁绍的身上,导致了袁绍性格的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也导致了袁绍最终没能在混乱的时代成就一番大业。作者在对袁绍的人物形象进行塑造时,表现出袁绍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性格,并且能够通过对比将袁绍的性格展现得惟妙惟肖。袁绍的人物形象,通过这样的描绘,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

参考文献:

[1] 罗贯中.三国演义[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14.

[2] 毛宗岗.毛批三国演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3] 李孝堂.官渡之战与袁曹争霸——《三国演义》战例分析之一[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2(6).

[4] 毛忠贤.论袁绍袁术[J].宜春师专学报,1995(4).

[5] 杨永林.《三国演义》与中国神秘文化[J].河北师范大学,2001(4).

作 者: 井普椿,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袁绍三国演义人物形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袁绍其实不无能
袁绍其实不无能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