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栖居中寻得信仰的归宿

2020-03-01陈美君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态批评帕特里克怀特

摘 要: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的小说《人树》刻画了在壮美辽阔但条件艰苦的自然面前以及现代化工业发展的背景下,横跨三代人的心灵变化历程。本文以生态批评的角度解析《人树》,揭示现代社会中精神危机的拯救之路,希望为传播生态伦理思想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帕特里克·怀特 《人树》 生态批评 诗意 信仰

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是迄今为止澳大利亚唯一的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品《人树》以斯坦·帕克和妻子艾米·帕克为代表的澳大利亚农民日常生活为主线,以杜瑞尔盖这片区域的人们生活和心理动态为辅助,描述了各式各样普通却有个性的人物在大自然与工业文明面前不断进行灵魂拷问与信仰反思的过程。小说体现出的生态美学、原型批评、意识流和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等方面引起了国内外的热议,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文本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解析。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文本分析忽视了不同视角间的联系性,这正是本文力求突破之处。小说中不仅大篇幅描绘自然景观,对上帝或虔诚或质疑的矛盾,而且值得关注的是,小说中几乎每个人物都涉及“诗”——无论是诗情、诗意还是诗歌。舍勒说诗人是“最深切地植根于地球和自然的幽深处的人”。“上帝——人——自然——诗歌”的关系可以联系到生态批评的各方面,所以生态批评的思想贯穿于这条逻辑主线之中。本文试图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角度较为整体性地解析文本。

一、自然生态

作者怀特在“二战”期间曾赴中东工作过五年,1948年返澳后经营了一段时间的农场,随后开始从事写作。正是在经营农场期间,与大自然親密对话,不断反思工业技术对丛林生态以及人类固有的感性或显或隐的蚕食,怀特写下《人树》这部经典著作。自然生态不仅仅指天地间万物的自然状况,当涉及人类活动时,自然生态思想便聚焦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故事是在孤寂的处女般原始的林地里铺展开来。然而面对壮美的自然,帕克与其儿女的态度截然不同,前者将肉体与灵魂都融于原始质朴的自然之美中,而后者则拔高人类的地位,近乎将自然视为人类可以任意剥削的奴隶。

斯坦在丛林中艰难地劈斩时,荆棘弄得他皮开肉绽,太阳晒干过他的血迹,土地当过他的床铺,后来他便在这片寂静中建造房屋、娶妻生子,与自然的抗争十分艰苦,但正是在这抗争中他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荒野森林是超验的、神圣的。斯坦主动进入大自然中、步入荒野里去寻找解决精神痛苦的药剂,返璞归真,“简朴中透露着真正的壮美”。在太阳高挂的秋天,他会“穿过树林,剥着树皮,寻找什么答案”,以体悟、发泄积压在心底的不断膨胀的痛苦。有时候,他享受独自一人从“枯黄的草和黑魆魆的树木间慢慢地走”,沿路欣赏“永远是一个奥秘”的“一卷卷跌落下来的树皮”。摆脱了由玻璃和混凝土混合而成的生活,“当他在树木的寂静中行驶的时候,当他穿过青草的寂静的时候,他总是神秘莫测地被它们所吸引、所安慰”。

然而,第二代人即斯坦的儿女雷和塞尔玛生活在钢筋水泥灯红酒绿的城市中,直接接触自然界的机会被客观条件和主观诱惑所剥夺了,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度远不如父母一辈,生活在追名逐利的现实中。从小雷便“渴望城市生活”,即便他从未见过城市的模样;不同于其父母亲喜欢观察丛林里的小动物与四季的变换,雷总是在丛林里“乱劈乱砍,东擦擦西刮刮,找鸟儿或者别的什么往里弄死”;塞尔玛虽然能够怀着感激之情意识到“阳光是一种不因时间流逝而贬值的财富”,但归根到底这也是人类中心主义在作祟,将阳光如此纯粹自然之物视为对人类有价值的财富,用是否对人类有利用价值来判断事物本身的存在意义。而且她始终认为少年时代度过的十分枯燥无味的农村生活痛苦到让她“难以忍受”;她也会残忍地“从一个矮树丛上捉下几只蜗牛,用脚踩死”。

二、社会生态

社会生态主要反映的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生态内部,高度发达的人工生产制作活动,渐渐把人与自然剥离开来。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导致人离最原始的生物性越远,不可避免地发生社会生态的破坏。

1.男女之间

生态女权主义者认为,男性对于女性的奴役正如人类对自然的奴役,马克思·舍勒也认为,自从人们对大地的崇拜消失之后,男性的思维和逻辑一直片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他甚至感叹道:“有女性味的女人则只好处于与‘卖淫只有一步之隔的境地。”小说中,少妇马德琳有着倾国倾城之貌,一举一动便可让男子形同塑泥,而她也引以为豪。艾米被马德琳的容貌、高雅的气质与高贵的地位深深地吸引住了,甚至有时幻想自己与她融为一体。然而,一场大火烧毁了马德琳的秀发,当她从火场中侥幸被救出后跪在地上干呕时,竟遭到了他人的嘲笑,甚至被她的未婚夫厌恶,此时的艾米也结束了她的幻想。马德琳为以自己的貌美取悦男人而自豪,其他女性因嫉妒而对玛德琳进行莫须有的诋毁,她的美貌被摧毁后无论男女皆投去鄙夷的目光,这一切的思想根源都是因为女性的思想被男权主义所蚕食,致使女性的貌美是为男性欢愉而存在这一想法根植于人心。

然而,树木被狂风折断,冰冷的雨幕遮盖着人类,斯坦和艾米好像“赤身裸体”,互相依偎着、凝望着,雨水似乎将他们的身体裸露,一切都处在自然的初始中。当人类袒露在自然原始的力量之中,人回归到是自然一部分的定位时,在狂风暴雨的大自然裹挟中,男人和女人平等地相互交融,就像本就一体的肉身回归到最原始的混沌状态。

2.代际之间

以斯坦为代表的丛林拓荒者与自然亲密接触,平凡的生活中蕴藏的是自然赐予的深沉的精神世界。而以塞尔玛代表的生活在城镇中的现代人,体现出忧虑、焦躁与苍白无力的精神生活,“生怕一旦沉默下来,他们的一无所知和一事无成就会被发现”。塞尔玛与灰头土脸的父母截然相反,她总是一尘不染,一副冷冰冰的模样,让人难以捉摸。美丽的自然没有吸引到她,反而是法国香水能让夜里的安谧与美充溢她的心。她喜欢悉尼这座花花绿绿的城市,沥青铺成的道路和钢铁做成的车成为她所谓进步的标志。见到父亲时,多数“是礼节性的寒暄,就像流于形式的装饰品”。塞尔玛穿着非常昂贵的外套回娘家,看着家里臭熏熏的鸡鸭、黑魆魆的家具,她感到不舒坦。为了在社会阶层中不断攀登,她自己也坦承居然能从这些事物间逃脱,从她先前那个自我中逃脱。塞尔玛逃离父母的谦卑,逃离旧我,为攀炎附势而更改名字,用德行善举来塑造善良的形象,却忘记了给予她真我的自然,在物质的欲望中沉沦愈深,离自然的本真就愈来愈远。正如鲁枢元所说:“现代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失去自然根基的日子,不再去想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哪里会有自己的故乡。”

无论是男女之间还是代际之间,纯粹的心灵如果遭受贪婪算计的思想毒瘤的入侵,整个社会生态会变得扭曲,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三、精神生态

怀特的创作中充满宗教因素,可以《人树》中帕克一家为典型管窥作者对当时澳大利亚人信仰危机的担忧。斯坦年幼时,父母亲对上帝截然不同的态度已经为斯坦埋下了精神危机的种子。母亲爱读文学作品,热爱上帝,而父亲是一个因遭受金属铿锵声而失聪的铁匠,其酗酒和暴躁的性情已让幼小的斯坦对父亲的上帝充满了疑虑。

故事多处体现斯坦夫妇对上帝的不敬。当艾米与她的销售员情人发生关系时,她“把舌头伸进销售员的嘴里,就像往丈夫脸上吐了一口唾沫,或者更进一步,向丈夫信仰的那个上帝的神秘吐了一口”。斯坦意识到妻子的背叛后,一人独自在小巷里游荡,天空单调苍白,“他朝那不存在的上帝吐了一口唾沫”,他看见“纸一样的天空撕碎了”,“将最后一点神圣的东西撕碎了”。在那唾弃上帝的夜晚,斯坦有轻生的念头,但海岸紫色的光和轻柔的海浪让他放弃了自杀的念想。在小说结尾处,怀特精心设计了一个年轻福音传教士闯入斯坦平静的弥留之际这个情节,值得关注的是,这个年轻人是如何闯入最终促使斯坦大彻大悟的。年迈的斯坦独自坐在后花园椅子上,周围的“树木以生命的庄严运动”,以斯坦为中心放射开来,像极了一个圆,“而这个圆之外,又是无数个圆”,最后一个圆则是容纳了一切有形可见之物的“金色的苍穹”,斯坦就是在这样神秘高深的色彩中认识、感受“这个宏大的、成功的‘天象图”。具有强烈震撼力的画面感展现了自然的生命力与活力、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对美的感叹以及人与自然平和美好的相处之道。正当此时,有个年轻人自认为是为了直截了当完成传教布道的使命,翻越篱笆,无视苗床和花圃,践踏着花草直奔斯坦跟前开始滔滔不绝传道。斯坦盯着走过来的双脚正践踏苜蓿草布下的棕黄色的“网络”,十分恼怒。无论年轻人怎么讲福音里的故事,他也丝毫不予理会,“被纠缠的时间够长”之后,竟用手里的拐杖指着自己吐在地上的一口唾沫说“这就是上帝”。他 “是用自己的一双眼睛”“看清了这个世界”,最后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

美国著名科技史学家小林恩·怀特(Lynn White)提出了基督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称基督教是世界上人类中心主义倾向最强烈的宗教。他认为基督教不仅确立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而且让信徒坚信为了自己的目的掠夺自然是奉上帝的旨意。小说中的年轻传教士对自然花草的无情践踏虽然不能以“掠夺”之名冠之,但是也能以小见大。小林恩·怀特认为“更多的科学与技术不可能让我们摆脱目前的生态危机,除非我们找到新的宗教或重审旧有的宗教”。这正是斯坦一直在做的事情——重新审视旧有的信仰,挣脱旧观念的藩篱,探索新的信仰,最终大彻大悟。

四、诗意地栖居

怀特在散文自传《回头的浪子》中坦言:“四周延伸着澳大利亚的巨大空虚,在那里,思想是最空洞……我要在平凡的背后发现不平凡,发现神秘和诗意。”于是乎他开始撰写《人树》。小说体现出了“二战”和经济危机结束后,澳大利亚人思想信仰迷惘混乱,而生活以及自然中蕴藏的神秘与诗意是人们在叩问灵魂中寻找的答案。

自然的奥秘和心底里藏着的不可告人也无法言说的秘密几乎让每个人物的内心都躁动不安,斯坦将信仰转移到了自然本身。在他顿悟之后,拿着拐杖指着一片树叶心想着,他“信仰这片树叶”——意蕴深刻的是,这根拐杖曾经指过地上的一口唾沫还声称其为上帝,他也“相信小路上的裂缝”。能够实现信仰转变的前提是自然本身存在无穷的力量,让人们得以挣脱精神的桎梏,在灵魂的拷问中得以解脱出来。面对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时,斯坦不断探索内心世界,体悟到他其实禁锢于自己的心灵,也是“自然界奥秘的囚徒”,只有当“纤纤细手的触摸、寂静的被打破、突然出现的树影,或者第一颗星星的升起”,才暗示着“解脱”。

“那一夜变成了一首月光的诗”,诗歌的节律与自然的韵律谐振,这是固有原始的。鲁道夫·阿恩海姆的“异质同型说”认为自然界、生物体、精神活动这些显然异质的东西,在“力的结构图式”上却可以具有一致的倾向。所以宇宙万物之美同人们的精神情感存在发生学的意义,正如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纽带,呼吁建立“情感生态学”,他认为“一切肉体(包括我们的肉体)都是青草,一切肉体都是风”。艺术能够非常生动具体地表达丰富的人类情感,而诗歌在艺术领域的崇高地位不言而喻,被誉为“无冕之王”。正是这自然的力量与魅力生发出诗情,使人们在信仰的叩问中寻得方向。

“文学是人最大的安慰”,怀特借小说中这个“陌生人”之口为追寻信仰路该何去何从给出了答案。斯坦的母亲读丁尼生的诗集和《莎士比亚全集》以此来坚定内心的平和,这正是在工业文明对人内心的侵蚀与压抑下,去寻找文学的慰藉。每个人心里都蕴藏着诗意与诗情。斯坦“禁锢在他心灵深处的诗情” 还没有迸发出来,但是会以诗人一样的眼光去观察这个美丽的自然界,在他眼里,那次自然大火燃烧着的房子升起的是诗;在艾米眼里,“诗歌不是由文字写成的,而是玛德琳靴子上的马刺,或者缰绳”;塞尔玛把城市里“花花绿绿的世界都变幻成为自己所拥有的诗”,在读几首诗句的时候,“一股疑惑的浪潮把她撼动了”;甚至艾米的情人,当他“埋在艾米的肌肤里”,他感到 “一种诗意从哪里偷偷地流出”;曾经在帕克家帮过忙的意大利人柯的女儿也会记起一首“月光溶溶的诗”;甚至斯坦的小孙子也说“想写一首诗”。斯坦的儿女远离了自然,在钢筋水泥中寻找生活的奥秘与诗意,最终却成为冷漠与伪善的象征,但幸运的是到了第三代,即斯坦的孙辈,带着固有的诗情小心翼翼地观察这个世界。这个男孩拿着艾米珍藏的玻璃片,“通过那块玻璃片,眺望着这个世界猩红的奥秘”。他也将“写一首生命的诗”,将所有相识或不相识的生命,将金橘的芳香、姑娘的情话,将白云、骏马、强风和红苹果都写进诗里。自然与诗歌融合,正如海德格尔所提倡的“诗意地栖居”。

斯坦弥留之际,感受自然的神秘色彩和宏大的“天象图”,直到最终彻底体悟到“‘一是对所有数目的答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类的发展历程就像树一样,有春华秋实,有发芽落叶,当斯坦的孙子重回诗意栖居,如同小说结尾处的点睛之笔,“瘦小的身躯正在变得茁壮,绿色的、思想的嫩枝在舒展”。

五、结语

人类曾经与诗歌、艺术一道成长发育,凭借着诗歌与艺术栖居于天地自然之中而不是凌驾于天地自然之上或对峙于天地自然之外。自然的力量激发出人类固有的诗情,两者相互融合,达到“诗意地栖居”境界,与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如出一辙,“希望人回归到自然人性,使自己的生命和大自然的声音即节奏相合”。返璞归真,正如小说结尾所言,当“诗在心中涌动的时候”,人已经“无法承受那股力量”了。在自然面前,人的力量微不足道,所以一切又归于自然,“归根结底,这里只是树木,没有一个完结的时候”。這就是“人树”。

参考文献:

[1] White, Lynn.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 in Cheryll Glotfelty and Harold Fromm eds., The Ecocriticism Reader: Landmarks in Ecology, 1967.

[2] 帕特里克·怀特.人树[M].胡文仲,李尧译.青岛:青岛出版社,2018.

[3] 鲁枢元.自然与人文:生态批评学术资源库(上册)[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4] 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 马克思·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M].罗悌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6] 帕特里克·怀特.回头的浪子[J].黄源深译.新世纪文学选刊,2010(3).

[7] 鲁道夫·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8]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9] 陈小红.什么是文学的生态批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作 者: 陈美君,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编 辑: 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生态批评帕特里克怀特
遇见奥兹(节选)
E.B.怀特和他的英语句子(三)
E.B.怀特和他的英语句子(一)
了不起的作家:E.B.怀特
德里克·怀特
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
粉红色的小企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