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钟表标准体系现状分析及优化思路

2020-03-01赵延何光先西安轻工业钟表研究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1

钟表 2020年6期
关键词:国际标准钟表手表

赵延 何光先(西安轻工业钟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61)

1、引言

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1],为标准的实施和制修订进行规划,并提供依据,既是标准化的顶层设计工作,又是标准化的基本建设工作[2]。

2016年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60,以下简称“钟表标委会”)根据《轻工业“十三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的要求,编制了钟表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为“十三五”期间开展的钟表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撑。2020年是“十四五”谋篇布局之年,分析研究目前我国钟表标准体系现状,探索其未来优化发展方向,可为将要启动的“十四五”标准体系规划建设提前做好准备。

2、我国钟表标准体系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我国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我国钟表标准化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标准体系表。按照适用范围分类,目前钟表标准体系由“时钟”、“手表”、“秒表”、“定时器”和“其他”五类组成,其下又有细分,体系框架见图1。

标准类型有四种,分别是基础通用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管理标准。其中:基础通用标准包括术语定义、尺寸和公差、材料类等通用标准;产品标准指规定产品需要满足的要求以保证其适用性的标准[3];方法标准包括试验方法、检验条件等标准;管理标准包括售后服务和安全规程标准。

目前体系内现行标准共127项,其中国家标准45项、行业标准82项,现行标准分类统计见表1。

目前在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18项,其中2项制定项目(非行标转国标),为《儿童手表》和《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手表外观件中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儿童手表》属于“钟表-手表”类的产品标准。《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手表外观件中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属于“钟表-手表”类的基础通用标准,为强制性标准,也是目前我国钟表标准体系中唯一的强制性标准。

钟表标准体系规划我国钟表标准的发展技术路线,指导标准的制修订,有效地减少标准交叉、重复等现象,为“十三五”期间开展的钟表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撑。

图1 我国钟表标准体系框架图

表1 现行钟表标准分类统计表

3、我国钟表标准体系优化的考虑因素

标准体系是标准发展的顶层设计,是标准关系体系化的表达,其应体现标准组成的系统性、匹配的协调性、定位的前瞻性、内容的先进性等,使标准体系保持“新鲜度”是标准体系发挥其有效作用的保证[4]。

随着钟表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产业技术进步,钟表标准体系需要在现有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家相关政策、目前行业发展和钟表国际标准现状等多种因素,进一步优化完善。

3.1 国家相关政策

2020年1月19日召开的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指出今年的标准化工作应集中提升治理效能,并提出了2020年五项工作,其中包括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钟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包括钟表标准体系的优化,将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的《2020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以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印发的《贯彻落实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精神的工作意见》。

3.2 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钟表行业经过六十多年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重要的钟表制造基地、世界最大的钟表市场,产业链完整,产品种类丰富,性价比高,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仅如此,钟表特有的高精密制造技术还为我国航天、航空、国防等产业生产配套提供了高精密计时仪器。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钟表行业。随着时代发展,钟表产品除最初的计时功能外,更是被赋予了设计、文化、品牌等意义。近几年国内外智能穿戴技术快速发展,多个品牌相继推出智能手表产品投放市场;另外疫情的影响也催生了人们对智能穿戴设备的需求,这也为钟表行业拓展了新的发展思路。

3.3 钟表国际标准现状

目前共有钟表国际标准29项,我国已完成转化的有21项,新发布待转化的有7项,另外还有1项由其他标委会负责转化。

从标准体系来看,钟表国际标准和我国标准相比,两者在体系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国际标准偏重基础通用和方法标准,我国标准则产品标准比例相对较大。当今产品更新迭代较快(特别是电子产品),当产品新增功能、新材料新技术应用、质量水平提升时,可能存在产品标准不能及时满足产品发展需要的现象,因此我国的体系结构在及时保障产品质量水平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钟表国际标准仅涉及时钟和手表相关标准,而我国标准除此以外,还包括秒表和定时器相关标准。我国钟表标准体系的优化可在充分考虑我国行业现状的前提下,借鉴国际标准中先进合理的部分,更好地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4、我国钟表标准体系优化思路

在此“十四五”谋篇布局之际,本文根据上述优化思路,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国钟表标准体系的可能性,以保证标准体系与钟表技术发展相协调,指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为钟表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4.1 积极开展国际标准转化工作

目前待转化的钟表国际标准有7项,见表2。将新发布钟表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标准,纳入我国钟表标准体系,有利于国际标准中先进内容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更好地为行业服务。

表2 7项新发布钟表国际标准

4.2 进一步推进智能手表相关标准工作

钟表标委会已组织完成了GB/T 38728—2020《智能手表的术语、定义和分类》的制定工作,作为智能手表系列标准的基础,可使智能手表产品所涉及相关行业、相关技术领域的生产厂商和消费者有统一的标准可依,也为后续制定的智能手表产品系列标准打下基础。未来可在继续推进智能手表的相关标准化工作方面进行探索,引导和促进智能手表技术跨行业合作,进一步提升智能手表的制造水平,优化产业结构。

4.3 积极开展绿色、节能产品相关标准工作

人们对安全和环保的重视日益加强,绿色、节能产品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今后可继续开展节能环保相关调研工作,推进钟表绿色产品评价、节能产品标准研制工作,保障产品安全可靠,推动行业绿色发展。

4.4 进一步开展行业内服务类标准工作

钟表标委会已制定国家标准《钟表售后维修服务技术规范》,有效规范了钟表维修网点的设置和服务质量。进一步研制钟表产品安装调试、维修检测、二手交易等服务标准,在钟表这一传统制造领域,引入更多现代服务理念,将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有助于行业发展。

4.5 继续开展特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工作

钟表标委会已制定了液晶式语音报时石英钟和液晶式语音报时石英手表的标准,此类产品除普通消费者外,还可供盲人或弱视消费者通过报时功能来获取时间信息。在消费者关注度高的儿童用品领域中,钟表标委会开展了国家标准《儿童手表》的制定工作并已报批,标准发布后,将填补儿童手表标准空白。此外,钟表标委会还在开展《建筑用指针式大钟安全规程》强制性国家标准专项研制工作,拟对建筑用指针式大钟的安全技术要求做出规定。

今后可继续关注特殊群体用钟表,从标准角度出发加强产品安全要求和功能设计,规范产品技术要求,注重儿童、残障人士及老年人用钟表产品的质量提升;继续推进建筑钟这一涉及公众安全和建筑结构安全的产品的标准研制工作,以保证产品工程质量和安全。

4.6 策划开展产品质量分等分级相关标准工作

根据国家高质量发展规划、市场和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积极策划进行产品质量分等分级的研究,开展钟表产品(特别是高端钟表产品)质量分等分级标准的预研工作,并纳入钟表体系,推动营造多元化、多层次钟表产品消费市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4.7 进一步推进复杂机构钟表相关标准工作

标准体系内已有复杂机构钟表产品的术语类基础标准,今后可结合行业现状和实际需求,探索从标准化角度推动万年历、陀飞轮和三问表等复杂机构钟表产品技术水平发展的方法,促进此类产品质量提升。

4.8 探索开展北斗钟表产品和相关试验方法标准工作

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全球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也在全面深度融入社会生活,我国已研发出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授时和定位的钟表产品。未来钟表标委会可根据行业发展需求,探索将传统计时技术与我国自主创新授时技术相结合,开展北斗钟表产品和相关试验方法标准的研制工作。

4.9 积极开展现有标准的整合优化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加大我国钟表标准整合力度,逐步形成单一标准覆盖面广的推荐性标准体系。

5、 结语

本文在目前我国钟表标准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了其进一步优化完善的方向,也是为将要启动的“十四五”标准体系规划建设提前做准备。完善后的标准体系将结合我国钟表行业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更好地推进钟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指导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同时将为行业发展提供标准化支撑,为行业健康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国际标准钟表手表
谁偷走了手表?
首个中文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发布
手表
中国电信4G与5G互操作项目获3GPP立项
丽娜认钟表
麦唛的手表
嘻嘻猴手表
物联网安全关键技术成为ISO/IEC 29167—16:2015国际标准
藏起来的钟表
奇怪的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