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护理、助产专业健康评估实训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报告

2020-02-29侯淡君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评分标准助产课题

侯淡君

(揭阳市卫生学校,广东 揭阳 522021)

根据《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粤府〔2012〕99号)的目标和要求以及市教育局组织的“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项目申报要求,由笔者主持的课题组提出中职卫生护理助产专业《健康评估实训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教材开发研究的课题获市教育局批准,历时二年(2017.3—2019.3),顺利完成该课题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1 现有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业水平不相适应

健康评估课程内容包括健康资料收集、护理诊断、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心电图、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护理文件书写,是研究诊断个体、家庭、社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助产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护理和助产专业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课程。本课程对于护理、助产专业评估意识的树立、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发展及对学生获取健康资料的能力、动手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病情观察能力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护理、助产专业人员将就业于临床一线岗位,技能要求很高,而健康评估的技能操作是护理、助产专业人员接诊患者必备的、第一关的技能,其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所有患者(包括孕产妇)的安全、健康以及患者对医务人员的第一印象,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这就对规范化人才培养的教与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学校采用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健康评估》教材,教材内容理论性强,实训指导也以文字叙述的方式。而目前中职生存在学业水平低、基础知识较薄弱、学习缺乏自觉性等特点,单纯依靠课程的内容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对操作流程的识记;实训操作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图表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1.2 临床带教调查资料结果显示

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对病人健康评估的技能操作能力与临床需要尚存在较大距离。部分专业教师及学生尚不重视健康评估课程的技能操作训练。

1.3 健康评估课程中其它实训项目均未列入编写内容

《护理技术综合实训》教材中除了心电图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外,对健康评估课程中其他实训项目均未列入编写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国外对该课题的研究尚未见有系统的、权威的报道。国内对该课题研究的现状:有些学者提出要重视健康评估的实践技能培训、增设实训室模拟护理单元、加强与社区合作多给学生提供观摩见习的机会、需完善实践技能操作教材内容等;有些学者提出了运用角色扮演法、分组讨论法、仿真电子模型病人等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均未提到把各项操作流程化、规范化以及量化。当前,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各专科技能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护理、助产学科已成为实践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健康评估的技能操作是护理、助产专业人员在临床接诊患者必备的、第一关的技能,其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所有患者(包括孕产妇)的安全、健康以及患者对医务人员的第一印象,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通过对《健康评估实训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技能操作教材的研究,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如多媒体、电子标准化模拟人及实验室设备,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重视对技能操作的规范化培训,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更容易理解及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将教学与临床接轨,符合实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2 遴选课题组成员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确定课题各项分工负责人并制订课题研究管理办法是课题研究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课题组成员构成呈现多元化,有校领导、职能机构负责人、一线教师、临床一线带教教师等,均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为其研究工作提供必需的调研和时间,为该课题研究的真实可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依据课题组成员各人岗位、专业及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并制订课题研究管理办法,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3 四个阶段完成该课题研究

严谨制订研究计划,用2年时间,分4个阶段完成该课题研究。

3.1 第一阶段(2017.3—2017.5)

前期调研、收集资料,初步确定护理、助产专业健康评估操作技能教学改革的要素与结构。并通过学生问卷与临床医院调查两种方式获得师生对实训课程改革的观点,初步确定课程改革的要素与结构,拟订课程改革方法的框架。

3.2 第二阶段(2017.6—2018.2)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教研组内教师的建议、征求用人单位对课程改革的意见、向学生召开座谈会及发放调查问卷征求对课程改革的要求、访谈学校业务校长、医研室、教务科、实训科相关负责人收集对课程改革的建议,做好课题组人员分工,按计划制订实施方案。编制《护理助产专业健康评估实训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校本教材在校内2016级护理、助产专业第三学期中试行。

3.3 第三阶段(2018.3—2018.8)

总结教师、学生、医院的应用效果意见及建议,提出改进方案。应用调查问卷、实习反馈、访谈等方法收集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对本课题的应用效果意见及建议,总结实践经验,撰写论文《论中职<健康评估>课程的重要性及应对措施》发表于《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杂志(CN44-1653/Z;ISSN 1674-859X;双月刊)2019年第5期。

3.4 第四阶段(2018.9—2019.3)

《护理助产专业健康评估实训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校本教材在校内2017级护理、助产专业第三学期中应用。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中职<护理助产专业健康评估实训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报告》拟发表,提出推广应用的建议。从2015、2016、2017级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健康评估单科成绩、近三年课题组一线教师健康评估单科教学质评优秀情况、临床带教教师访谈反馈情况可以看出《护理助产专业健康评估实训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校本教材的应用有促进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表)。

护理助产专业《健康评估》教学情况调查表

4 总结

综上所述,《健康评估实训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技能操作教材的研究已圆满完成,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主要成果有:①学生的单科成绩有所提高。②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有所促进。③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健康评估动手能力有进步,临床带教教师满意度有所提高。④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围绕着研究内容从不同角度对本课题进行研究、论证,总结经验并撰写论文共8篇。其中2篇获得校内优秀论文一、二等奖,5篇发表于省级、国家级杂志,1篇拟发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题组教师的研发能力及自身的专业水平。⑤研发的校本教材《健康评估实训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在学校护理、助产专业中应用,将有利于继续提升健康评估教学水平。《健康评估实训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技能操作教材:①从内容上看:根据中职护理、助产专业健康评估教学大纲要求,与理论教学内容配套,编写了健康评估实训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书中共分12个实训项目,每个实训项目都设有操作目的、操作准备、操作内容、操作注意事项、操作流程及操作评分标准。编写内容力求简洁、易懂、实用,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也便于教师教学参考使用,注重护理操作技能的系统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强,将教学与临床接轨,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②从学术价值上看:本书可供本校护理、助产专业的学生在实训课、见习、实习时使用;也可以作为护理、助产专业学生毕业后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实践技能考试的复习参考书。③从社会影响上看:在现有理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其基础操作进行规范统一、量化、细化,流程化,完善教学内容,做到既利于教(有度可依)、又利于学(有章可循)。规范考评机制,对学生技能操作考评进行量化、标准化的改革,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临床培养实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教师学科评价提供规范、便捷的方法,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评分标准助产课题
基于DOPS评分表细化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的应用研究*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贵州省体育高考100米跑新评分标准制定研究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永远的格纹
初高中英语作文评分标准初探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