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机械化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刍议

2020-02-29王宝书

云南农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秧盘插秧机秧田

王宝书,杨 洲

(大姚县经济作物工作站,云南大姚 675400)

1 规范化育秧是前提

规范化育秧是实现机械化插秧的关键。插秧机设计是对秧块进行均匀切块的原理来实现分秧与插秧的,所以育秧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插秧机的栽插质量。常用的育秧方式有“双膜育秧、软塑盘育秧及工厂化育秧”三种。工厂化育秧前景广阔,但投资成本高,推广初期应用范围不广;双膜育秧操作相对复杂,不便推广使用;软塑盘育秧投资成本低,操作最为简单,是目前大姚县主要推广应用的育秧方式。规范化育秧的显著特点是密度大,省水,省劳力,省秧田,移动性大,秧龄短,秧苗成毯状且整齐无缺苗。要求播种均匀,出苗整齐,根系发达,茎叶健壮,无病无劣杂。

1.1 选用良种

大姚县水稻大面积种植以一季粳型中稻品种为主,如选楚粳28号、楚粳42号、云粳26号、云粳29号、云粳37号等优质、绿色高产新品种为宜,要求种子质量必须达到GB4404-1(2008)的国家标准。

1.2 旱秧水管,培育壮苗

培育壮秧是水稻增产的基础,秧苗素质好坏是机插秧成败的关键因素,好的秧苗必须具有较好的粗壮度、整齐度和均匀度。统一集中软盘育秧对提高秧苗素质,防治病虫害,合理水肥管理极为有利。

1)秧盘盖土培肥。选择苗床附近肥力好的黏性土壤,碎垡细土后,取表层本土过筛,去除杂草和小石子等。每亩秧田准备母土400 kg,使土细呈颗粒状作初始母土,播前15 d,按每亩母土加进口复合肥6~10 kg再加有机肥100 kg充分混拌均匀,适量加水盖膜发酵,统一堆捂备用,以后用作装盘时的盖种土。

2) 苗床选择及培肥。苗床地应突出“肥床旱育、健秧水管”的特点,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方便,杂草少,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便于管理,偏酸的土壤作育苗秧田(若为碱性土壤,还应进行土壤调酸工作)。秧田要保证播种前15~20 d亩施1500~2000 kg腐熟农家肥,深挖晒田,播种前3~5 d灌水泡田,耕耙至泥化。播种前1~2 d每亩秧田墒沟施40 kg复混肥与泥浆搅拌均匀,秧田培肥后撤水露晒。

3)苗床准备。耙好露水后秧泥硬度适中即作苗床,床面要求宽150 cm,苗床地均要保持墒面平整,无凹陷;保持沟通道排水通畅即可,墒沟深20 cm、宽 30 cm。

4)严格进行种子处理。大田亩用种量3.5 kg,用25%咪鲜胺、浸种灵或施保克2000倍液浸种,确保药剂浓度下浸种60~72 h进行种子消毒,预防种子带菌传染病害;捞出后催芽1.5~2 d至破胸露白;1 kg芽谷用300克“旱育保姆”拌种,5 ~6 min 后播种。

5)秧盘灌浆,扣种稀播。播种前1 d摆盘灌泥浆,把软盘规范摆放于苗床,秧盘横放4个,竖放1个,用敌磺钠稀释水溶液喷雾消毒1次,用墒沟内泥浆灌盘至2/3。每亩大田需苗床5~7 m2,25个秧盘(秧盘规格30 cm×45 cm),均匀播芽谷3.25 kg(每秧盘播催芽种180 g),播种后覆营养土厚0.5 cm(营养土盖种15~30 kg);盖土后墒面及时覆盖细肥,播种覆土后均要喷施杀草丹和敌磺钠各1次防除杂草和预防青枯、立枯病;秧田化学除草后可及时覆盖打孔膜,四周用泥压实。

1.3 加强秧田管理

膜期保持沟内有水,且水不上墒面,播种后7 d左右现绿及时通风炼苗;2.5叶时揭膜,揭膜深水护苗1 d后撤水至墒面2 cm水层。亩施尿素5 kg作断奶肥,亩用120 g甲霜·恶霉灵对水60 kg喷施预防青枯、立枯病;第2 d亩用80 g复合多效唑对水60 kg均匀喷施控制秧苗旺长;4叶期亩用200 g磷酸二氢钾、200 g尿素对水60 kg叶面追肥。栽插前5~7 d墒面应断水控肥,促使秧苗栽后早生快发,每亩秧田用75%三环唑150 g对水100 kg均匀喷雾防治稻瘟病1次,培育无病带蘖壮秧。

2 机械化插秧是保证

当秧苗长至18~22 cm,秧龄45~50 d,叶龄4.5~5.5叶时即达到机插标准,水利条件能满足栽插时即可进行移栽。插秧应按照浅插稀植的原则进行,保证插秧质量,确保基本苗和最佳群体结构,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2.1 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插秧机

根据插秧田块面积大小、土壤质地状况合理选择插秧机。插秧机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步行式与乘坐式两大类。

1)步行式就是手握机器手柄,步行前进操作机器(这种机器结构简单,轻巧,操作灵活,使用安全可靠,容易控制插秧质量) 。

2)乘坐式是指人可以直接乘坐在插秧机上进行操作完成插秧任务(乘坐式插秧机可增加施肥,铺膜,施药,免耕部件,实现复合作业) 。

田块面积大的砂壤土且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建议选用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田块面积小的砂壤土或黏土应选用步行式插秧机。由于大姚县地势不平整,种田农户田地条件差异大,选用轻小型步行式插秧机比较实用(每天工作8 h,可插秧0.67~0.8 hm2),如久保田、东洋等轻小型步行式插秧机。种植田相对平整或通过土地流转集中种植的田块可采用久保田牌乘坐式高速插秧机(每天工作8 h,可插秧 2 ~3.33 hm2) 。

2.2 精细整田,适龄移栽

移栽大田应精细整田,达到田平泥化,草净埂光的标准。移栽一般于4月底至5月中旬,秧龄达标即可,现移苗现栽,不栽过夜秧。水田两犁两耙待泥浆沉实1~2 h后机插秧最好 (保持田水深5~7 cm标准浅插),能保障浅插且减少飘秧的产生。切忌因田块不平造成积水淹苗现象,在机械耕耙的同时,结合人工平整田间四角和其他不平整的地方。

2.3 合理密植,薄水浅插

楚粳28号、楚粳42号、云粳26号、云粳29号、云粳37等品种分蘖力中等,适当密植和增加基本苗是夺取高产的关键。移栽规格为30 cm ×12 cm,亩栽1.6万~1.8万丛,每丛栽3~4苗,亩栽基本苗5.5万~7.5万。要求达到“三少一匀”的标准,即缺秧少、漂秧少、伤秧少,每丛苗数均匀。坚持田块长的方向条栽,栽寸水秧,尽量栽浅、栽匀、栽稳,力争达到深浅一致;坚持人工补苗,对机插秧质量差的田块,在栽后2~3 d内用预备抛秧盘育出的苗进行人工补栽缺苗、浮苗。充分利用低节位分蘖,使其早生快发,争取穗大粒多。

3 科学管理是高产稳产的关键

旱秧机插后分蘖能力极强,水稻生育阶段会推迟10~15 d,做好水、肥管理,避开抽穗期遇8月低温,搭建合理的群体结构、保证良好的结实率尤为重要。

3.1 科学管水

机插秧秧苗小,栽后至返青活棵的水分管理更显重要。坚持薄水移栽,机插秧结束后72 h切忌灌水,否则易漂秧;3 d后秧根长定及时灌水护苗(阴雨天除外),水层保持在苗高1/2左右;若遇高温晴好天气,应灌深水护苗,水层保持在苗高2/3左右。插秧后的3~4 d进入薄水层管理,切忌长时间深水,造成根系和秧心缺氧,形成水僵苗甚至烂苗。水稻活棵后(栽后10 d左右),应实行浅水勤灌,灌水时以水深达8 cm左右为宜,待自然落干后再上水。管水原则是浅水护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够苗晒田,湿润壮籽。

3.2 控制有效分蘖,注重群体结构

实践证明,旱育机插秧单株最高茎蘖数为12.0~16.5个(因品种不同茎蘖数不同)。一般单株有效分蘖为6.5~11.0个,平均每丛有效分蘖为25~32个,使成穗率在75%以上,亩有效穗达32万穗以上,结实率在75%以上,就能实现单产850 kg以上的高产稳产目标。所以依照品种特性,够蘖晒田,控制有效分蘖,保证群体有效穗,合理水、肥管控,提高结实率,是旱育机插秧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

3.3 配方施肥,合理调控

机插秧要促其早生快发,应合理施肥。根据大姚县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和测土成果,大田施肥有条件的应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在亩施1000 kg腐熟农家肥的前提下,一般每亩大田施肥总量为尿素35~40 kg、普钙25~30 kg、硫酸锌 2 kg、硫酸钾 10 ~15 kg、硅肥 20 kg。

施肥方法及用量:①超耙肥(田耙平时施用)亩施普钙 25 ~30 kg、硅肥 20 kg、硫酸锌 2 kg、尿素10 kg;②分蘖肥(栽后5~7 d施用)结合化学除草,亩施碳酸氢铵40 kg,碳酸氢铵与稻田除草剂拌均匀后施用,促进水稻分蘖早生快发;③穗肥(栽后 40~45 d施用)亩施尿素 15~20 kg,硫酸钾5 kg,促进水稻穗大粒多,提高千粒重。

3.4 综合防治病虫害

破肚期及齐穗期亩用40%菌核净100 g或20%井岗霉素100 g对水60 kg均匀喷雾防治稻曲病2次;5%破苞及齐穗期亩用75%三环唑60 g对水60 kg均匀喷雾预防穗瘟;6月中旬亩用15%吡虫啉+丁硫克百威30~40 mL或50%~70%吡虫啉3~5 g对水60 kg均匀喷雾防治稻飞虱,同时对加杀虫双防治水稻三化螟虫为害。在白叶枯病常发地区,孕穗期结束后亩用叶枯宁100 g对水60 kg预防白叶枯病;水淹没的田块及暴风雨袭击过的田块,在退水及天晴后及时用叶枯宁100 g对水60 kg预防白叶枯病。

新年伊始,昆明红塔西路沿线的数百株冬樱花竞相绽放,粉红似霞,绚烂无比,成为昆明新年里的亮丽风景,更展现了“花枝不断四时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春城魅力。

(杨 峥)

3.5 适时收获

从稻穗外部形态看,谷粒全部变硬,穗轴上干下黄,有70%枝梗已干枯,达到这三个指标时,要及时机械化收割,配套机械化烘晾,粒干归仓,实现增产增收。

猜你喜欢

秧盘插秧机秧田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水稻秧盘自动码垛机的设计与试验
置床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及秧盘附土量的影响
一种插秧机钵育秧盘的低成本3D打印技术研究
感怀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修
秸秆秧盘育秧技术试验总结
浅谈水稻插秧机的使用维护及故障排除
超智能插秧机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