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青少年精神家园建设的维度、困境与消解策略

2020-02-28吕梦醒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自我认同精神家园信仰

吕梦醒

摘要:由于风险社会的来临对社会价值体系的冲击、媒介与技术对精神生活的裹挟以及个体自身反思意识的缺乏,当前青少年群体正面临价值混乱、信仰分化和缺位、精神生活走向异化等种种精神困境。基于对现实生活境遇的考察,从青少年精神家园建设的价值、内容和动力三重维度出发,提出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精神成长、以媒介素养教育为抓手培塑青少年健康精神生活、提升自我认同水平以构建青少年和谐精神世界等策略以化解其精神困境,无论是对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精神家园;信仰;自我认同

中图分类号:D64;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626X(2020)01-0123-06

在长达数千年的繁衍与发展历程中,人类文明对于精神家园的追问从未间断。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对精神家园的坚守不仅反映了人的本质需要,更深刻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选择。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扩张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少年群体,作为多元社会思潮的“易感人群”,其精神世界难以摆脱信仰危机、理想迷茫、价值混乱等问题的侵袭,进而引发了一系列心理和精神疾病。作为民族复兴伟大进程的见证者和建设者,青少年群体的发展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关注精神家园建设问题既是青少年群体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又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外在要求。

一、新时代青少年群体精神家园建设的三重维度

精神家园的概念是相对于物质家园而提出的,具有一定的比喻性质。归根究底,它指的是个体经过实践的反复淬炼和确证后在意识层面搭建起来的能够带来心灵关怀、情感抚慰、精神寄托的价值观念集合体。“对个体而言,没有精神的人如同行尸走肉;对群体而言,没有精神的民族也是没有活力没有前途的民族。”从价值、内容和实践动力三重维度上对青少年精神家园的应有之义进行分析解读有助于对精神家园的建设困境进行更好的定位和纠偏。

(一)价值维度: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精神家园内含了主体对精神文化体系的选择和认同,每个人都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个体,每个人精神家园的构建都不能脱离社会、民族和国家的大环境。作为与时代同发展、共命运的当代青年人,其精神体系的建设从价值维度上来讲应兼具民族品格和时代精神。首先,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是当代青少年精神家园的内生基石。在现今社会,当庸碌繁冗、流俗充斥的社会风气把那些历史久远的高尚品格、情操湮没殆尽的时候,我们开始担忧社会道德的滑坡,焦虑代代传承的优秀品质是否只停留在供人们暇隙休闲时的思考空间里,丧失在庸庸碌碌的社会大潮中,而在精神和实践中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弘扬民族精神中蕴含的宝贵道德品格,对于当代青少年的价值塑造显得意义重大。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还是“求同存异,兼容并蓄”的文化自信;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度民族责任感,还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利之辨,都既属于中华民族的独特基因,也是历史传承给青年人的精神遗产。其次,生活在现代性社会,正处于中国历史发展新阶段的青少年群体其精神家园构建必须具备前沿的时代精神,这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时代所赋予当代青年的新要求。一方面当代青年应有全球视野和时代责任感。一个人视野的宽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事业和人生的高度。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个体如果没有对世情、国情的充分了解和把握,就很难看清白我的真实存在状况,没有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也很难激发出自我发展及其价值实现的自觉意识。另一方面反思意识和创新意识也是当前青年人最应具有的时代精神。在科技高速发展,人才竞争空前强烈的当今社会,只有拥有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逆风向前。

(二)内容维度:社会需求与个体诉求的协调

精神家园的建设根植于现实生活之中。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个体正是通过对这些自我认同相关问题不断反思叩问来探寻精神家园的答案。而要回答好这些问题,必须引导青少年协调好社会和个体的双重诉求。一方面,我们身处时代洪流之中,个人发展必须满足社会的需求,因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最终要体现在个体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之中。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对青少年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包括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在内的各种走向社会应具备的能力。如果忽视个体应具备的现实能力来谈精神家园的建设,最终必然走向虚幻,无法承担精神家园所应有的情感寄托、心灵抚慰等支撑功能。另一方面,精神家園的建设必须在倾听个体内心诉求的基础上进行。精神家园本身是主体意识层面的活动,如果其塑造仅由外物所规训,忽视人内心深处的诉求,将会引发个体心理层面深层次的矛盾。因此青少年精神家园的建设也要求我们对青少年群体做到洞悉其现状,了解其焦虑,重视其需求。

(三)动力维度:主体能动作用与外部引导措施的整合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于其对精神层面的不懈追求,正如哲学人类学家舍勒所说:“人从不满足于周围现实,始终渴望打破他的‘此时一此地一如此存在的界限,不断追求超越环绕他的现实——其中包括他自己的当下自我现实。”诩由此可见,人类虽然天赋性地具备精神世界的探索能力,但个体的精神家园是后天建构并不断演进的,这种演进是通过个体社会实践的方式与社会环境发生交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从动力层面来看,青少年精神家园建设要坚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与外部引导相结合的原则。首先,从主体动力层面来看,青少年自我觉知、自我反思的意识非常重要。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精神世界不断发展就是源于主体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实体的存在,来自主体对自身确认的重大内心需要。可以说,主动、深入的自我认识是精神家园建构的动力基础。其次,外部力量对青少年群体精神世界的科学引导有其必要性。对于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群体而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指向,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引导他们科学理性地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改造其主观世界,提升其精神境界。

二、当前青少年群体精神家园建设的困境

(一)价值取向的复杂性和功利性

一个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其思想和行为方式。传统社会个体很少为价值选择而困扰,因为总有代代传承、世所公认的价值伦理体系供人延循。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在价值体系上迎来巨大裂变。当传统社会的价值体系被解构,新的价值体系在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下众说纷纭之时,国人在价值取向的选择上不可避免地带有复杂性和模糊性。在这种相对紊乱的环境下,功利主义作为一种对个体而言比较“务实”甚至利好的价值取向盛行起来。正如有学者所说“整个社会消费主义文化取代了带有革命色彩的理想主义文化之后并没有提供更好的新理想主义价值体系,从而使青年文化中呈现出功利主义的一面”。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影响下,青年人的实效意识和物质意识越来越强,当个体的价值目标蜕变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之后,对物质的追逐将不可避免地消解和蚕食人在精神层面的需求,进而引发精神困境。因为人的欲望本身是无限的,人类永远难以在自身欲望的满足和实现欲望的手段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例如近年频繁出现一些女大学生被包养的事例,为了追求物质利益不惜打破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底线,不仅摧毁了个人精神家园的道德根基,更曲解了实现人生价值真正的应有之义。

(二)精神生活的异化

异化一词原带有神学意蕴,指人类从上帝那里分离出来并逐渐与之疏远。马克思把异化与人的生存与发展联系起来,认为异化是指从主体中脱离出来并转而同主体发生对抗性的矛盾。精神生活是其精神家园的建设内容根基和外在表征,精神生活的异化是指人的精神生活在自身造物的影响下反受其制由此产生种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甚至反常行为的现象。放眼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科技和物质财富并没有像人类所预期的那样带来全面的自由和解放,特别是在个体精神生活领域由于受制于对物质欲望的追求而身陷异化的囹圄之中,身处时代潮流前列的青少年群体在此问题上同样难以幸免,甚至表现得更为突出。部分青年人在物质享受中迷失了精神追求的方向,将精神世界的愉悦简单等同于感官和物质的享受。譬如网络游戏成瘾等问题,在校园中有相当比例的青少年正沉浸于网络虚拟世界带来的娱乐文化的刺激中不能自拔。沉迷于身体和感官的享受实际上是对精神生活内涵的吞噬和对精神生活意义的曲解,使得人的精神生活丧失了其应有的内在性、丰富性、超越性和价值性,或出现流于低俗,耽于享乐的趋势,或陷入空虚、无聊的真空境地。值得注意的是个体的心理世界与其精神生活总是密切相连的,当前青少年群体中诸如焦虑、抑郁、神经衰弱等心理问题高发,对青少年精神生活的关注显得尤为必要。

(三)信仰体系的分化和缺失

通俗意义来讲,信仰是信念的最高级表现形式。它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作为推动主体不懈践行特定思想和目标的内驱力而存在。信仰是精神家园的灵魂,科学的信仰体系对个人精神家园的建设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一份关于青年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显示:“21.2%的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6.6%信仰‘宗教,26.5%‘有信仰,但是说不清楚,37.8%‘没有信仰,7.9%‘不清楚。”由此可见,当前青少年群体正面臨多元信息环境下信仰分化甚至信仰缺失的冲击。多元信息环境包括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全球化时代各种社会思潮风云激荡,互联网的推波助澜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越来越多的非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青少年群体间传播,进而加剧了其信仰选择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源自于青少年群体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解和认同不够深刻,在认知层面停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上,在实践与情感认同层面有所欠缺;另一方面,网络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没有硝烟的战场,西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互联网不断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挑战,青少年阶段正值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缺乏判断和反思意识的情况下容易陷入信仰迷失的困境。

三、青少年群体精神家园建设困境的根源

(一)风险社会对青少年价值体系的冲击

虽然精神世界的建设是个体自我意识层面的活动,但是我们不能不考虑现实生活对精神世界的投射作用,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价值选择的偏好不能剥离社会背景来孤立考察。社会心理学家罗克奇将价值观分为终极价值和工具价值两类,其中工具性价值是实现终极价值的手段,而终极价值观是隐藏在金钱、物质、地位等表象后的一种“感觉”,是一种超越有限的价值追求,是人类对自我生命轨迹进行探求以期获得永恒精神家园的内在渴望。显而易见的是,我们追求的从来不是手段或者工具本身,而是借由工具性价值带来的愉悦、幸福的感觉。我们谈论当前个体的价值偏好越来越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这一问题实质上是个体将“手段”层面的工具价值置于“目的”层面的终极价值之上从而引发价值失序的表现。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当前社会风险的无处不在,对风险认知的扩展冲击了青少年的理想价值观。传统的价值理念教育个体对未来社会生活的变迁持一种理想化的信仰和乐观态度,但风险社会的来临使现实生活变得难以预测和控制,个体的本体安全感受到威胁,这促使我们更偏好去选择那些更能让我们获得“现实安全感”的确定性事物,比如金钱、更好的社会资源等等。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的个体化浪潮使青年人摆脱权威的意识增强,主导价值伦理在多元社会思潮的夹击下影响力被不断分化、削弱,最终导致了青少年面临终极价值缺位下丧失精神依托、道德界限模糊、价值选择迷茫的精神家园困境。

(二)媒介与技术对精神生活的裹挟

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式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现代科技在给日常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甚至挟制了我们的精神生活。据2019年8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网民周均上网时长持续上涨,达到27.9个小时;网民群体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26%;移动互联网领域使用频次最高的应用依次为即时通信(14.5%)、网络视频(13.4%)、短视频(11.5%)、网络音乐(10.7%)、网络文学(9.0%)和网络音频(8.8%)。”可以说,数字的洪流正在席卷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精神文化领域影响尤甚。当代青年沉浸于属于自己的“网络人生”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但与此同时媒介和技术对青少年精神世界展现出的强大的裹挟效应值得警惕。多渠道多类型的信息交互传播不仅从内容上占据了青少年精神生活的空间,更改变了其精神生活的方式。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削弱了我们的专注力,无孔不入的各类营销手段引领甚至改变了我们对美的定义,信息过载的环境引发对于信息安全等问题新的焦虑。更重要的是,从集群效应角度来说,虽然一直以来网络被定义为开放性社区,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其体现出的封闭性值得注意。这种封闭性体现在网络信息的交互传播使得部分秉持相似意见和爱好的个体迅速聚合成同质性社群,而同质性社群内部不断加强话语权的意见领袖和对异质信息的排斥心理使得个体意识越来越易被群体心理所挟控,进而削弱身在其中的每个个体精神生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三)反思意识淡薄引发自我认同危机

人对自我的认同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需要。自我认同的高低与精神家园的建设密切相关。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是“个人依据其经历反思性理解到的自我”。换言之,个体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才能在成长发展过程对自己的价值理念与行为方式不断地进行审视、修正与更新,其精神家园也以此得到纠偏和丰富。因此反思意识淡薄容易引发自我认同的偏差进而导致精神困境。青少年反思意识的缺失一方面是由于其对现代性社会纷繁杂乱的各类社会思潮缺乏警戒意识,在不知不觉中价值观念被诸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源于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对主体意识的削弱。众所周知,个体的价值观念、信仰体系、道德生活等与精神家园息息相关的议题均离不开教育的建构作用。但这种建构不同于对一般性技能知识的工具性传授,其建构基础在于对理论和现实的充分认知,其建构动力源于教育主体间良性互动下建立起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共享,并归入到现实生活中得以践行。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中,如果教育被功利化所裹挟,将教育内容窄化为理论和知识的灌输性传授,将教育关系停留在主客体二元对立层面,那么培养出的将是反思意识匮乏的工具性个体,最终沦为有知识无文化、有学位无修养的“利己主义者”。

四、青少年精神家园建设困境的消解策略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的精神成长

从中国的社会现实来说,多元社会思潮风生水起,作为站在时代浪潮前列的当代青年,一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主体觉醒”意识,另一方面又似乎以一种心知肚明的方式接受了多元社会思潮的侵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搭建了个体发展过程在国家、社会、个体三层面上的道德发展框架,对引领当代青少年群体的精神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青少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在内容上比较熟悉,但也存在认同和践行方面表现欠佳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从青少年群体的切实需求出发,不断更新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以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内化,进而引领青少年精神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其内涵基源来看既充分挖掘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仁爱、民本、诚信、中和、大同等思想资源,又符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上也应做到传承与创新并举,做好中西方文化的交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整合,完善和巩固青少年群体的认知体系和内化基础;其次,实践教育应当同理论教育一样成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充分调动青少年实践的积极性以增强内化动力,现在部分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理念和价值并不清楚,而这种懵懂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被解答,因为正如马克思所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二)以媒介素养教育为抓手培塑青少年健康精神生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早已突破其工具属性,发展为一个新的生活场域。一直以来,青少年作为独立个体接触网络时所被告知的往往是应该如何使用网络而非应该如何在网络中生活,极度的网络依赖与不对称的媒介素养教育加剧了媒介对青少年精神生活的负面影响。媒介素养教育要从提高青少年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网络生活自控能力、信息傳播责任感等方面人手。首先,信息处理能力是青少年学生在网络相对迷乱的信息传播场域保持价值清醒的重要保证。纵观当前信息传播过程,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传播已经进入“后真相”时代。所谓后真相是指在人人都可充当信息传播媒介的情况下,很多人或从自身利益出发,或为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做出不符合事实真相的描述和论断。提高青少年信息处理能力就是要求其在“后真相时代”做到不偏信、不盲从、不妄断,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进行信息分析和鉴别,站稳价值立场。其次,加强青少年网络生活自控力。在网络娱质文化的诱导下部分青少年学生陷入包括游戏、追星、小说、社交等领域在内的成瘾问题中,不仅极大地影响了自身学业,也荒芜了个体精神世界的发展。此外,要加强自媒体场域中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的责任感,不仅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更要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积极传播者。

(三)提升青少年自我认同水平以构建和谐精神世界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自我认同发展的重要时期,而自我认同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个体建立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进而达到精神世界的和谐。如前所述,当前部分青少年反思意识淡薄,其自我认知或由外界所塑造,缺乏内在生长点和生命力;或停留在封闭的个人世界,对外界评价过分拒斥而难以准确定位自我。伴随社会竞争的激烈化和个人成长环境的复杂化,长此以往其自我认同必然出现偏差和深层次的发展困境。对于教育工作而言,注重对青少年主动性人格的培育和对自我认同水平的提升既是一个突破口,同时也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因为具备主动性人格的个体不会消极地应对环境和生活的变化,而是主动去适应甚至改变环境。“他们是传达组织使命、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先导者,他们会采取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世界。”

首先,从总体上来看,人格培育的目标应为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及主动性人格。其中健康人格既是人格培育工作的普遍性目标,也是人格培育工作的基础,而主动性人格培育则是更高层次的目标,同时也是德育工作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它要求青少年群体除了要具备基本健全的人格素养外,还需要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积极实现需求的行为动力、不断学习创新的热情、善于沟通合作的能力以及对理想信念与人生的规划行为。其次,从具体方法上来讲,培育主动性人格应采取知识教育、环境培养、个人指导、团体训练以及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并举的措施。其中知识教育是理论基础,即开展一些主动性人格理论以及行为塑造等相关知识的专题讲座和培训活动;环境培养是必备条件,包括对校园文化氛围、舆论氛围、班风学风和网络文化的营造和建设,以环境带动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处事风格;个人指导是指对一些问题明显、情况特殊的个体分别开展专人辅导、分类指导或心理咨询等服务,帮助青少年树立短期和长期目标,推动其发展、进步;团体训练包括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团体活动和专项训练;社会实践包括家庭角色体验、社会角色体验、专业素质拓展、志愿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等。各种人格培育的方式方法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构成一套青少年人格培育的综合体系。通过对学生个体进行分项目典型行为的培养来实现从保守性、回避性行为水平、人格状况向主动性行为水平、主动性人格状况的转变。此外,需要强调的是主动性人格的培育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仅仅开展一两次教育培训或活动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必须进行定期评测,检验成果以及时修正、改进培育方案。

猜你喜欢

自我认同精神家园信仰
失乐园
失乐园
信仰
漫画
强制个体化的风险:女性自我认同危机与生活困境
学校场域中的教师标定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炫耀性消费对中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