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对拜伦的接受

2020-02-28车安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接受拜伦鲁迅

摘 要:19世纪初期英国浪漫主义伟大诗人拜伦在其短暂的一生当中,创作了许多优美且深刻的作品。他精美的文风和勇敢激进的叛逆精神影响了很多作家,鲁迅的很多作品无论是在主题还是人物形象塑造方面都受到了他的影响。鲁迅十分推崇拜伦的“摩罗精神”和他笔下的“拜伦式英雄”,甚至专门写了一篇论文来向国民介绍拜伦,这就是发表于1908年的《摩罗诗力说》。本文将从鲁迅的心理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鲁迅接受并传播拜伦的思想的原因;结合《摩罗诗力说》中对拜伦的评价,还原鲁迅眼中拜伦的复杂性与多面性;从“鲁迅式英雄”与“拜伦式英雄”的对比和两人神话题材作品的创作等方面,分析鲁迅对拜伦艺术手法和思想内涵上的接受;最后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阐述研究鲁迅对拜伦的接受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鲁迅 拜伦 接受 摩罗诗力说 拜伦式英雄

一、引言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思想解放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经历、作品、思想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一直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人们不仅想要了解鲁迅,还希望通过鲁迅的文章目睹当时那个迷茫而动荡的年代。就是在那个年代,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一股“拜伦热”迅速地从西方席卷到了当时的中国文坛。拜伦那孤独、叛逆的浪漫主义思想对鲁迅等多位作家产生了持久且深刻的影响。

鲁迅并不是第一个向中国大众介绍拜伦的人,早在1902年,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就在他的“政治幻想”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中盛赞拜伦的英雄事迹,苏曼殊、王国维、胡适等人也陆续地为国人带来了拜伦作品的译本和传记。不过,正如西方文坛对拜伦的评价一样,“每个人都在拜伦的作品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东西”。身为政治家的梁启超看到的是献身于希腊独立战争的民主斗士拜伦,身为作家的苏曼殊看到的则是孤独忧郁、浪漫悲观的漂泊诗人拜伦,身为诗词评论家的王国维则看到了“纯粹的抒情诗人”拜伦。但很明显,鲁迅对拜伦的理解比这三人要深刻得多,在鲁迅的眼中,既看到了拜伦奔走于烧炭党人a和希腊运动的身影,也读懂了拜伦笔下孤独却高傲不屈的英雄人物,既体会到了拜伦游历地中海各国时的踌躇不安,也惊叹于他为了民主和自由不惜付出一切的坚定和果敢。当时正值民族危急存亡之秋,鲁迅认为急需用一些有思想有抱负的作家故事来唤醒民众,拯救当时颓败的中国文坛,就这样,在鲁迅的心理和时代背景这两个主客观因素的双重影响下,《摩罗诗力说》应运而生了。文学论文《摩罗诗力说》是中国最早且最完整的介绍拜伦的论文,全文九章的内容中有整整两章是专门介绍拜伦的生平、作品、思想以及对全世界的深远影响,其中关于摩罗诗人的定义以及对摩罗精神的深刻挖掘开启了中国学术界对拜伦精神文明价值的深入探索。

笔者在分析鲁迅的小说和拜伦的诗歌时,发现两者对人物的塑造和对主题的渲染存在着很多的相似点,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得知鲁迅正是把“拜伦”引入中国的重要传播者之一,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b和“摩罗精神”亦对青年鲁迅的创作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前,我国学者对鲁迅及其作品和思想的研究比较多,其中也不乏研究鲁迅对拜伦的接受,论文《鲁迅对拜伦文学思想的借鉴和取舍》详细地介绍了鲁迅对“拜伦式英雄”叛逆性和孤独特征的吸收与借鉴;《拜伦对鲁迅思想与创作的影响》则从思想与风格方面分析拜伦对鲁迅的影响;《鲁迅的“拜伦”言说与被言说——(摩罗诗力说)“拜伦观”的接受史研究》是从鲁迅对拜伦主义的传播这一角度分析鲁迅对拜伦的接受的;《拜伦对鲁迅小说中孤独形象塑造的触媒作用》和《该隐与狂人——拜伦与鲁迅笔下人物形象比较》就更多从两人笔下的人物对比入手,阐释“拜伦式英雄”对鲁迅小说人物塑造的影响。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们都对作家及作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是大部分是从鲁迅的其他作品或人物入手,缺乏对《摩罗诗力说》文本的分析,本文力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同时,通过对《摩罗诗力说》的分析,进一步了解鲁迅对拜伦文学思想和精神内涵的接受,以及鲁迅传播拜伦思想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二、 鲁迅眼中的拜伦

1.文艺界的大魔王:傲视庸俗,主持正义

其实,早在鲁迅留学日本期间就已经开始接触拜伦的作品了,有学者表示鲁迅对拜伦的印象最早源于日本学者木村鹰太郎的评传《拜伦——文艺界之大魔王》,鹰太郎向日本民众介绍拜伦,是希望通过传播拜伦那坚定不屈的精神和敢于同主流文化相对抗的斗士形象来改变日本文坛软弱腐朽的现状。而正是这一点给了学生时代的鲁迅深刻的启迪,当时的鲁迅正处于一个思想转折的微妙时期,一方面犹豫是否真的要放弃学业走上弃医从文的曲折道路,一方面又觉得当时的祖国已经“病入膏肓”,启发民智刻不容缓。就在这时,拜伦这样一位被上流社会和祖国流放,散尽家财援助希腊民主独立战争,为了实现人文主义的伟大理想不惜牺牲生命的叛逆贵族诗人形象走入了鲁迅的视野,可想而知,这会对迷茫于是否能靠文学的力量来唤醒麻木国民的青年鲁迅产生多么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同其他想把拜倫“带到”自己国家的学者一样,鲁迅为了能让人们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拜伦,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花了很大的篇幅去详细地介绍了拜伦的生平、作品和思想。

拜伦的家族原本是斯堪的那维亚半岛恶名昭著的海盗勃朗家族,后来追随英国皇室有功,于查理二世时期被封为贵族,但当拜伦出生时他的家族已然没落,加之拜伦天生跛足,因此他从小就养成了忧郁而孤独的性格,这使他并不像当时其他的贵族青年一样整日把青春浪费在舞会和游乐上,他从小便醉心于文学,十二岁时就开始写诗。后来,他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欧洲旅行,从葡萄牙到希腊再到土耳其,在饱览了各地的奇风异俗和绝妙的自然风光后,以他的旅行日记为蓝本的叙事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一经出版便风靡全英,一举奠定了拜伦在欧洲诗坛的独特地位,取材于土耳其等地的系列长诗《东方叙事诗》也大受欢迎,其中《海盗》《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等长诗中所塑造出的一批孤高、倔强、侠骨柔情的硬汉形象更是被人所津津乐道,这些充满叛逆性的英雄人物深受读者的喜爱,加之拜伦鲜明的写作风格,这些形象就被人们称作“拜伦式英雄”。

虽然诗歌上的成就让拜伦成为上流社会的宠儿,但他早已看穿了英国贵族资产阶级的顽固、伪善和腐朽,他也一直在通过诗歌来发泄自己对统治阶级的不满,统治者终于开始了对这位贵族叛逆者的报复,以拜伦夫妇分居为借口把诗人逐出了英国,这段痛苦和郁闷的经历促使诗人写出了《普罗米修斯》这首诗,它表达了拜伦向统治阶级斗争到底的决心。拜伦在旅居国外期间结识了另一位流亡诗人雪莱,对统治者的愤怒和对诗歌的热忱让两人结为了密友。在这期间拜伦笔耕不辍,完成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后半部分的创作以及悲剧《曼弗雷德》,长诗《青铜世纪》以及巨著《唐璜》,《唐璜》那富有想象力又充满讽刺的笔调引发了保守派报刊和宗教人士对诗人更强烈的指责,不过拜伦并不在乎那些,他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了更伟大的事业中。

1923年初,拜伦放下了对《唐璜》的写作,转身投入到了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侵略者的独立解放战争,他变卖庄园为希腊军队筹集武器和物资,甚至凭借出色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当上了希腊战争的领导人之一。但可惜的是几个月的劳累和一场急病夺去了诗人年轻的生命,享年三十六岁。正是由于拜伦那富有传奇性的人生经历以及笔下独特却令人着迷的“拜伦式英雄”,让他在世界文坛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无愧于“文艺界的大魔王”这一称号。

2.摩罗诗派的宗主:特立独行,标新立异

“摩罗”一词源于佛教梵语,即魔鬼的意思,所谓的摩罗诗人便是鲁迅眼中的恶魔派诗人,这些诗人大多都是富有反抗精神和革命热情的先驱者,他们的诗歌创作也充满了对旧时代的不满和对新世界的呼唤。这些摩罗诗人也就是我们后来熟悉的以拜伦和雪莱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

鲁迅用摩罗一词来形容浪漫主义其实是别有深意的。首先,摩罗一词本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罗伯特·骚塞用来讥讽拜伦的词,因为祖上海盗的血统和忧郁的气质使拜伦在少年时期也常被人称作“小恶魔乔治·拜伦”;其次,拜伦的诗歌里充斥着对统治阶级的愤慨、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上帝的质疑,在长诗《普罗米修斯》中,将违抗宙斯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塑造成了一个无比高大的巨人形象,在《该隐》中更是直接借主人公该隐之口表达了对全能的上帝的质疑。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公开反对国王和教会的统治是一件多么需要勇气的事啊,碌碌无为的保守派和主流报刊诋毁拜伦为“恶魔诗人”也就不令人意外了。不过这一切在鲁迅这里都得到了热情的肯定,鲁迅十分欣赏拜伦性格和作品上独特的“恶魔性”,并通过《摩罗诗力说》对这种摩罗精神c进行了丰富的阐释。

首先,从思想上看摩罗精神是一种势不可挡的充满破坏性的进步力量,鲁迅用“既喜拿破仑之毁世界,亦爱华盛顿之争自由”来评价拜伦,他既宣扬力量,赞美强者,又追求自由,渴望平等,从这番话中不难发现摩罗精神在思想上的进步性。

其次,从写作上看,摩罗诗人们无不“张撒旦而抗天帝,言人所不能言”,勇于使诗歌突破宗教神学的束缚,大胆宣扬自己的主张;“凡一字一辞,无不即其人呼吸精神之形现,中于人心,神弦立应”,一字一句都能令人感受到诗人昂扬的精神斗志,在民众的心中产生巨大的共鸣;“柔而刚,疏而密,精神而质,高尚而卑,有神圣者焉,有不净者焉,互和合也”,仿佛无论是神圣的还是污浊的都能在摩罗诗人的笔下融为一体。

鲁迅就是被这种摩罗精神所打动,认为这就是中国文坛急需“别求于异邦”的“新声”,鲁迅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摩罗诗人。

3.精神界的战士:舍生取义,胸怀天下

(1)对革命事业的热忱

拜伦另一个被鲁迅推崇备至的原因就是他的斗争精神了,在经历了被社会的误解和对不平等制度的失望后,他并没有像那些消极浪漫主义诗人一样选择隐居湖畔歌颂自然,也不像那些空想社会主义者一样幻想统治者能与大众并肩而行。拜伦选择了拿起武器,他用《曼弗雷德》和《该隐》去抨击虚伪的宗教,用《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和《唐璜》来反抗传统的社会。不仅如此,拜伦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个真正的战士,当意大利被奥地利所控制时,拜伦奔走于烧炭党人的秘密集会中,为意大利人民的自由贡献力量;当希腊被土耳其的铁蹄践踏时,他又挺身而出为希腊的独立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拜伦同他笔下的英雄人物一样孤傲、浪漫却又富有叛逆精神,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与自由不惜抛弃一切。“所遇常抗,所向必动,贵力而尚强,尊己而好戰,其战复不如野兽,为独立自由人道也。”这句话便是鲁迅对拜伦斗争精神最全面的评价。

(2)对人民群众的同情与失望

拜伦思想中还有一部分引发了鲁迅深切的共鸣,那就是对人民大众的态度。拜伦对希腊民众的态度是充满矛盾的,一方面拜伦深刻地同情希腊人民的遭遇,在他的诗中多次表达了对古希腊文明智慧的向往和惋惜,他也不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希腊人民去反抗侵略者的压迫,帮助他们去追求独立与自由。另一方面,他也对希腊人民的软弱失望不已,“希腊堕落之民,又诱之使窘裴伦。裴伦大愤,极诋彼国民性之陋劣;前所谓世袭之奴,乃果不可猝救如是也”。

对希腊人民甘愿为奴的心态,拜伦愤慨不已,但他没有放弃,他选择成为革命的领导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希腊恢复独立,带领希腊人民走向自由。在对待人民上,鲁迅的态度与拜伦如出一辙,鲁迅对国民的态度也是那么的矛盾,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尽管对国人的麻木如此失望,依然决定成为国民意识的唤醒者,用《狂人日记》等作品向封建礼教宣战,以笔为刀成为一位像拜伦一样名副其实的精神界的战士。从这一点来看,鲁迅对斗争的坚持和对人民的态度无不受到拜伦的深刻影响。

三、鲁迅对拜伦的接受

1.鲁迅式英雄与拜伦式英雄

(1)鲁迅式英雄与拜伦式英雄的相同点

鲁迅在接触过拜伦的作品后,就被“拜伦式英雄”那种独特的精神特质深深地打动了,在鲁迅笔下的英雄人物身上不难发现拜伦式英雄的影子,这种对“拜伦式英雄”的借鉴就是鲁迅对拜伦的接受最突出的表现。

浪漫主义十分推崇个人英雄主义,那些英雄们往往具有强烈的感情、非凡的气质以及曲折的人生经历。正是因为塑造出了这些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浪漫主义诗歌才能够使读者感觉激情澎湃。很显然,拜伦就是这样一位刻画英雄的好手,他用自己游历各国时体验到的风土人情、异国美景加上大胆夸张的想象塑造出了《东方叙事诗》中一系列形形色色的英雄形象。他们中有海盗,有异教徒,还有被放逐者,虽然他们的身份和遭遇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是侠骨柔情的硬汉,都是不畏强权渴望自由的叛逆英雄,在拜伦后期的创作中这种英雄人物的塑造也被一直沿袭下去。也正是因为看到了拜伦式英雄身上的闪光点,鲁迅坚定了用文学去唤醒国民的想法,在鲁迅的作品中也陆续地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儿女”。

在散文诗《这样的战士》中,鲁迅塑造了一位勇往直前、斗志昂揚的战士形象;在《秋夜》中直刺高空和月亮的枣树就像一位孤独奋战的斗士;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默默反抗“吃人的礼教”的狂人;历史小说《铸剑》里孤身复仇刺杀楚王的眉间尺;还有公认的鲁迅最具拜伦风格的作品《斯巴达之魂》中舍生取义的希腊妇女更是与《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中的萨拉哥拉女游击队员形象如出一辙。在这些形象的塑造上,鲁迅都或多或少地借鉴了拜伦式英雄形象,他们肩负着同样伟大的使命,勇于对抗传统渴望自由,结局也往往以悲剧收尾,在对待英雄的态度上,鲁迅同拜伦也有许多共同点。在拜伦的《希腊战歌》中,诗人为英雄列奥尼达斯献上了一曲热情澎湃的赞歌;在鲁迅《药》的结尾,人们自发给革命烈士夏瑜的坟墓献上花环。

(2)鲁迅式英雄与拜伦式英雄的不同点

鲁迅从拜伦式英雄身上借鉴了孤独、不屈等特质,但鲁迅式英雄与拜伦式英雄还是存在着许多的差异。首先,从出身上看,鲁迅笔下的英雄往往来自于平民大众,而拜伦式英雄大多都是年轻的忧郁贵族青年;从结局上看,无论是《过客》中的旅人还是《孤独者》里的魏连殳,虽然对前途感到孤独和失望,却从来没有绝望,而在拜伦的《曼弗雷德》中主人公虽然拒绝了魔鬼的诱惑,但还是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拜伦的诗歌注重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但是脱离了人民和群众只追求个人自由的英雄结局注定是悲剧的,鲁迅笔下的英雄虽然也是孤单高傲的形象,但他们奋斗的目标却是为了人民和大众,这样的英雄也注定会被人民永远怀念。从这一点来看,鲁迅式英雄虽然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拜伦式英雄,但鲁迅并不是单纯地拿来和照搬,他有选择地接受了拜伦式英雄的叛逆性并且对其进行了符合中国现实的改造,让这些“中国化”的英雄更能引起国民心中的共鸣,这一点也是之前试图向民众介绍和传播拜伦思想的人都没能做到的。

2.对历史人物与神话故事的再创作

(1)拜伦对历史与神话题材的改造

拜伦的作品很多都取材于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例如《异教徒》和《阿比道斯的新娘》取材于地中海等地的民间故事,《海盗》的灵感更是来源于自己的家族,《普罗米修斯》和《该隐》则分别来源于希腊神话和《圣经》,拜伦并非单纯地用自己的语言来重新叙述之前的故事,他赋予了这些故事更深刻的内涵,也挖掘出这些英雄主人公更独特的一面——叛逆性。《海盗》的主人公康拉德在经历失败后,毅然选择拿起武器反抗法律和国家,《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在拒绝了精灵与魔鬼的帮助后,用死亡来反抗自己的宿命,《该隐》中身为亚当次子的该隐更是公然反抗上帝的残暴统治。拜伦笔下人物的叛逆已经不单单是一种行为了,从反抗法律到反抗命运到最后甚至上升到反抗意识形态(上帝)。叛逆性成为拜伦式英雄最显著的标签,而拜伦式英雄也正因为这独特的叛逆性才能被全世界的读者所铭记。一方面,拜伦用自己的理解去诠释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另一方面,他又让这些典型的人物去表达自己作品的主题。这种独特的创作思路和拜伦勇于重构经典不畏权威的行为得到了鲁迅的高度评价。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就用“自尊至者,不平恒继之,忿世嫉俗,发为巨震,与对跖之徒争衡。盖人既独尊,自无退让,自无调和,意力所如,非达不已,乃以是渐与社会生冲突,乃以是渐有所厌倦于人间”,来形容拜伦借古讽今的勇气。对拜伦推崇备至的鲁迅,也用这种写作思路创作了许多由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改编而来的小说。

(2)鲁迅对历史与神话题材的改造

《故事新编》是鲁迅根据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写成的短篇小说集,之前提到的《铸剑》也被收录到这本小说集中,《铸剑》一文改编自晋代干宝的志怪小说《搜神记》中的《三王墓》一篇,在保留了原有情节的基础上,鲁迅对主角眉间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刻画,鲁迅赋予了他优柔寡断的性格,虽然大仇在身,但是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又如何能不迷茫,这种复杂又矛盾的心理描写就像拜伦笔下忧郁深沉的贵族青年。最后,眉间尺完成了对楚王的复仇,但自己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虽然眉间尺的复仇以悲剧结束,但是不像拜伦那些以复仇为主题的诗歌一样充满悲伤的气息,无论是对眉间尺和黑衣人英勇赴死的欣赏,还是对楚王大臣和嫔妃丑态的嘲讽都表达了鲁迅强烈的个人情感。鲁迅并非单纯地在讲述一个故事,而是借这样一个故事去讴歌复仇与反抗,批判封建礼教和上位者的昏庸,其中宝剑出世和人头唱歌等奇幻情节的渲染不得不说也是受到了拜伦浪漫主义的影响。不只《铸剑》中的眉间尺,《故事新编》中还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取材于神话传说的《奔月》塑造了一个不得志的后羿形象,取材于典故的《非攻》则把墨子刻画成一个孤胆英雄的样子……鲁迅所选择的人物,都是他口中的“民族脊梁”,他在赞美他们的功绩时也毫不掩饰对这些“民族脊梁”庸俗一面的讽刺,真正掌握了借古讽今的精髓,深刻地表达了鲁迅对旧社会的批判和解构,从这一点上看,鲁迅对历史和神话题材的多样性改造还在拜伦之上。

四、创新性接受及其意义

1.本土化的改造与批判地接受

我们之前说过,鲁迅并非最早把拜伦介绍到中国的学者,可是鲁迅却是介绍拜伦最为全面和深入的人,也只有他得到了“中国的摩罗诗人”这一称号。不像梁启超和苏曼殊只看到拜伦的政治性和文学形象,鲁迅看待拜伦的视角更为全面和透彻,鲁迅既发现了拜伦的政治贡献,也看到了拜伦独特的文学审美,还眼光独到地发掘了拜伦身上的“恶魔性”,并且加以总结变成了他眼中的“摩罗精神”。鲁迅对拜伦的分析也并没有像当时许多评论家说的那样把视角过多地放到了拜伦革命者的身份上,而是坚持结合作品,从拜伦的作品入手全面深入地向大众介绍了这样一位伟大的摩罗诗人。在《摩罗诗力说》中,从作品到人物再到对拜伦的评价都能看到鲁迅深刻且独到的见解,由此可见,在学习接受一位作家的思想上我们不能盲从前人的总结,应该自己去多加了解和体会,只有这样才是对自己最有帮助的。

鲁迅在对拜伦的接受上也不是单纯的“拿来主义”,而是精心地对拜伦精神和拜伦式英雄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用佛教词汇“摩罗”去指代“恶魔派”d和浪漫主义,用鲁迅式英雄去继承拜伦式英雄的叛逆性,使之更能打动中国读者的内心。不光如此,鲁迅还意识到了拜伦式英雄的局限性,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刻意地削弱了那种个人主义的色彩,摒弃了那种贵族式的狭隘的孤独感,转而让这种情感成为主人公对腐朽社会深深的无奈。鲁迅对拜伦的接受无疑是成功的,而这种学习作家思想的方法与态度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2.摩罗精神在新时代的意义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摩罗精神的内涵也不可能一成不变。相比旧社会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迫和束缚,如今的时代是一个更开放、更包容也更多元化的时代,在高速的经济发展和相对完善的社会体制下,人们似乎并不需要这种充满叛逆性的摩罗精神,但是这个世界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平等,以及不断出现的如网络暴力和道德绑架等新的问题,面对一些愚弄大众的所谓“权威”,我们仍旧需要一种象征反抗的精神去指引自己的方向,我想这就是摩罗精神在新时代的意义。当然,新时代的摩罗精神并不是让人们盲目地去挑战规则、反对宗教,而是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我,追求自由。摩罗精神中有一部分也是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的。

“尊己而好战,其战复不如野兽,为独立自由人道也。”是对自由和人道主义的追求;“恶魔者,说真理者也。遂不恤与人群敌。”是对真理和信念的堅持;“好战崇力,遇敌无所宽假,而于累囚之苦,有同情焉。意者摩罗为性。”既崇尚强者却又同情弱者;“次复入斯拉夫族而新其精神,流泽之长,莫可阐述。”表现了摩罗精神那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五、结语

每个作家的文学观都不是闭门造车、凭空出现的,一个作家往往需要不断的借鉴和摸索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拜伦激进叛逆的风格给青年时期的鲁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鲁迅对拜伦人物和思想的接受更是为他提供了一个唤醒国民意识的全新思路,《摩罗诗力说》不仅仅是对拜伦摩罗精神的总结,更是鲁迅关于解决中国文化问题的思想结晶。鲁迅用求助于外国文坛的方式去反抗旧弊,谋求新生。在对拜伦思想的接受上,鲁迅也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首先看待作家要全面,既不能脱离其作品,又不能忽视其思想;其次对一个作者的想法不能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和改良,把最符合本国人民需要的那部分传播出去。希望下次面临文化危机时,我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而不必求助于异邦,也希望中国文坛能够出现更多不拘泥于僵化思想而有勇气有思想的摩罗诗人。

a 烧炭党人:烧炭党是当时意大利的资产阶级秘密革命团体。19世纪初在那不勒斯王国成立。因成员最初躲避在烧炭山区而得名,烧炭党人的目的是驱逐外国侵略者,消灭封建制度,谋求国家的统一和独立。

b 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孤高倔强,不惧强权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悲观、孤独、忧郁,脱离人民群众,想要改革却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代表人物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的贵公子哈洛尔德,《曼弗雷德》主人公曼弗雷德。

c 摩罗精神: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用摩罗精神来形容诗学,表明了自己对新诗所持的观点——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形式上,都应该打破陈规。

d 恶魔派:由于拜伦对湖畔派诗人的保守立场做过批评,骚塞就称拜伦和雪莱是“恶魔派”。恶魔派和湖畔派有明显的不同,他们始终坚持民主自由的理想,认同法国大革命,反对封建统治,支持受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他们肯定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教育意义,写出了许多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丰富了诗歌的形式和格律。恶魔派这个称号在英国文学史上被沿用,象征了积极反抗现实的斗士。

参考文献:

[1] 吴颖.鲁迅对拜伦文学思想的借鉴和取舍[J].丽水学院学报,2016,v.38;No.206(3):44-48.

[2] 高旭东.拜伦对鲁迅思想与创作的影响[J].鲁迅研究月刊,1994(2):4-11.

[3] 黄静,王本朝.鲁迅的“拜伦”言说与被言说——《摩罗诗力说》“拜伦观”的接受史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17-121.

[4] 孙丹.拜伦对鲁迅小说中孤独形象塑造的触媒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3(29):9.

[5] 杜永腾.该隐与狂人——拜伦与鲁迅笔下人物形象比较[J].《北方文学:下》,2015(1):103.

[6] 白静野.鲁迅与拜伦——兼论《摩罗诗力说》[J].作家,2009(6):142-143.

[7] 杨虹.当英雄面对绝望……:鲁迅与拜伦笔下孤胆英雄形象比较[J].考试周刊,2011(56):32-34.

作 者: 车安,延边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编 辑: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接受拜伦鲁迅
野外,心中的一方“静”土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