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野下的舍伍德·安德森《鸡蛋》的再解构

2020-02-28肖之芳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追求美国梦畸变

摘 要:在新媒体视野下,随着人们审视事物的视角的改变,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在文学领域,同一时代的文学作品在不同时代是存在多种解构的,本文就以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短篇小说《鸡蛋》为例,结合作品中美国人对美国梦的追求与破灭,结合当代新媒体视野再度解构作品内涵,审视美国人眼中美国梦的变化过程。

关键词:《鸡蛋》 新媒体视野 美国梦 追求 畸变 再解构 生存悖论

在新媒体视野与语境下,人们对于生存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在自由选择自身存在价值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人类主体性的丧失与精神的畸变,这是新媒体时代大量信息充斥下人类所面临的必然变化。从美国现代工业化时代发展过渡到新媒体时代,美国人的“美国梦”也发生了变异,以现代主义文学为特点的舍伍德·安德森的小说作品阐释了一种有关人的生存认知悖论,令现代主义生存背景下的美国人在追求“美国梦”的过程中出现了个人选择上的差异。

一、关于“美国梦”

在美国文学中,“美国梦”一直都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美国人相信通过自己不懈的奋斗与努力便能获得美好的生活、迈向成功,而并非是依赖于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时至今日,“美国梦”依然作为美国人心目中最为崇高的梦想而存在着。在新媒体时代,像比尔盖茨、杨致远以及GOOGLE的3个创立者都成功地实现了“美国梦”,并在新媒体时代宣扬“美国梦”对于美国人以及美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他们也成为人们所崇拜的新偶像。而在这个崇尚智慧与天才的信息化时代,在美国就可以成功并非是一道真命题,像库特·冯尼格的小说《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中就直言不讳地宣告了“美国梦”的破灭,作者认为美国梦翻起了肚皮,变成了绿色,浮到了无限污浊的表面,且充满着气体,在中午的阳光下“砰”的一声爆炸了。这一段描述虽然抽象,但是真实地揭露了“美国梦”美好却易碎的一面,就像舍伍德·安德森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鸡蛋》一样,该作品同样深刻地表现了有关“美国梦”的美好及其破灭的过程。舍伍德·安德森在作品中大量使用了象征性手法,使得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主人公“我”的父亲心目中一直存在的“美国梦”,以及为梦想而奋斗的艰辛与最终失败的惨状。在小说中,安德森也描述了现代工业化的美国中西部乡镇因“美国梦”而发生的变化,见证了在“美国梦”的照耀下美国社会传统道德的扭曲与沦丧。在“美国梦”中,人們挣扎、斗争、失落、畸变甚至是异化,充分展现了在工业化时代美国人最真实的生存状态,而这种生存状态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美国依然是存在的。所以说在新媒体视野下再解构《鸡蛋》、再解读“美国梦”,其所揭示出的一种现代主义生存悖论依然清晰可见。

二、《鸡蛋》中扭曲的“美国梦”

在《鸡蛋》中,父亲是一个乐天安命、性格和善的人,日常努力打理农场工作,周末骑着马去镇上和其他庄稼人喝酒聊天,唱着歌、碰着酒杯、晚上回家睡觉,这是当时美国西部小镇中居民的理想化生活状态。但是母亲不一样,母亲喜欢读书,在书中她深受所宣扬的“美国梦”的影响,野心越来越大,所渴求的事物越来越多,在她的鼓动下,父亲求发达的念头也油然而生,就这样“美国梦”控制了他们,让他们成为“美国梦”的追随者。但他们并不知道,在追崇垄断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时代,“美国梦”是不存在公平正义的,财富和机会永远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美国正处于贫富两极分化的畸变时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对于“我”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美国梦”仅仅是一个梦,父亲和母亲在当时只是他人做“梦”的资本,不但不能分享收益,还要承担梦碎的痛苦。

而在“美国梦”的指引下,一心求发达的父亲野心膨胀甚至超越了母亲,结果农场经营不善而最终倒闭,父亲曾经逐步建立起的“美国梦”瞬间陷入崩溃与绝望。在小说的结尾,希望将所有鸡蛋毁掉的父亲最终将鸡蛋轻轻地放在了桌子上。这说明作为一个普通人,他还没有足够的勇气与这荒谬的时代对抗甚至是决裂。他深深知道这样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也无法相信“鸡生蛋、蛋孵鸡”这样的理想化循环居然是导致他“美国梦”破碎的死循环。如果从新媒体视野下再度解构这一小说中的情节,其实不难发现当代人的梦想与失落也仅仅是存在于一线之间,在如此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中,美国普通民众在追求“美国梦”时不得不承担失败与无奈的痛苦代价。具体来讲,新媒体赋予了传统文化极大的开放性,以这一开放性思想来解构《鸡蛋》中“我”的家庭中美国梦的缓慢建立与快速破碎,它所希望表达的是一种保守文化的自我突破过程,只不过有些文化实现了创新与成功,有些文化则陷入了更加被动的发展进程中。对于现代化工业时代的美国社会,“我”的父母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他们只是他人成功的台阶和资本,所以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安德森所希望表达的关于人的生存悖论就已经浮出水面,在新媒体视野下重新解构《鸡蛋》中追求“美国梦”的情节,会发现父母并没有摆脱时代和社会为他们所带来的困惑与束缚,正如在新媒体消费潮流驱动下所形成的新媒体文化,也无法摆脱消费社会快餐文化的特质,因此可以说《鸡蛋》中所表现的有关美国人追求“美国梦”的思想是浅薄化的,他们无法打破宿命,更无法成为美国社会的主宰,他们的“美国梦”是扭曲和不正常的。

三、《鸡蛋》中生存的悖论与出路

所谓生存悖论,就是与逻辑上互相矛盾的命题。古希腊的一名哲学家曾经断言:“所有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谎话。”乍看来这简直就是一句谬论,但实际上呈现出一种说谎者悖论的悖论形式。客观地讲,存在于世上的经典悖论还是非常多的,安德森在《鸡蛋》中就呈现了这样一种生存悖论,他用自己独特且冷峻的剖析视角向人们展示了现代主义生存悖论的深层次内涵。

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大部分人群迷失了自我,活在以为是自己的“美国梦”世界中,实际上他们正在为他人而活却全然不知,就像《鸡蛋》中“我”的父母,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本能地排斥和反抗了当时的现代工业化社会思想,甚至最终被社会视为异类,被逐渐边缘化。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是怀有最原始的梦想的,那就是对自由、对幸福、对爱的向往与追求。虽然他们用最大的努力去适应新时代,但是他们的理想化价值观让他们一步一步地走向深渊,在主观与客观、梦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中损耗、憔悴、扭曲、畸形甚至灭亡。在《鸡蛋》中,最终胜利的是鸡蛋本身,读者看不到“我”的家庭有任何出路,在生存悖论的笼罩下,“我”的家庭逐渐走向灭亡。“将鸡蛋轻轻地放在桌上”,这为读者留下了一个开放的思索空间,父亲是否会坚强地继续活下去,小说并没有给出结论。

如果以新媒體视野解构《鸡蛋》结尾的这一情节,可以了解到生存悖论与新媒体文化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性,这足以让当代读者认识到生存悖论之于社会发展的尴尬现状。正是由于安德森为《鸡蛋》创作了这样一个开放式结局,才让人们有机会去联想“我”家的未来出路。当代社会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了平等的地位和机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在受到文化形态、文化内容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发生了改变,社会地位与机会也有所变化,这让每个人的处境越来越不同,这一新媒体思想同样适用于《鸡蛋》中“我”的家庭。换言之,“美国梦”所创设的环境与新媒体环境是有着相似之处的,二者都分隔了父亲与社会现实,让他看不清未来自己的出路,所以才促成了这一生存悖论。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社会矛盾,这一情况在新媒体时代中是依然存在的。在新媒体视野下,如何解构美国工业化时代中人们对自由、对财富的追求,包括社会对他们的侵蚀和吞噬,这就是一种难以协调的生存悖论,即使是在当代文化视角下,它依然无法调和,就像马尔库塞所言:“技术的解放力量依然无法释放自由,甚至还成为自由的枷锁。”就这一点来讲,《鸡蛋》中所呈现的“美国梦”和生存悖论是现实且抽象的,即使利用新媒体视野加以再解构,它们依然无法被扭转,但可以证明“美国梦”的易碎性。

以新媒体视野解读舍伍德·安德森的作品《鸡蛋》,我们就会发现他所表达的有关美国工业化时代中“美国梦”的空虚与脆弱,这种不能或者不愿意了解、接受生活的复杂性、过分注重自我意志而忽视了社会现状的“美国梦”思想即使在新媒体语境下依然解释得通,这也证明了安德森的作品是具有社会发展的前瞻价值的,他所呈现的基于生存悖论的“反叛中的反叛”升华了作品本身,也揭露了人们追求“美国梦”的膨胀欲望与现实处境。时至今日,它依然存在着极大的参考价值,让美国人能够正视自我、重新定位“美国梦”究竟为他们带来了什么。

参考文献:

[1] 吴昕曈.试析舍伍德·安德森小说《鸡蛋》中的美国梦[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8):124-126.

[2] 章君.从短篇小说《鸡蛋》看舍伍德·安德森笔下幻灭的“美国梦”[J].剑南文学,2016(10):77.

[3] 门向亮.现代主义的生存悖论——舍伍德·安德森《鸡蛋的胜利》的现代主义解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9-72,104.

作 者: 肖之芳,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英语语言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追求美国梦畸变
在Lightroom中校正镜头与透视畸变
辐射诱导染色体畸变的快速FISH方法的建立
《癌变·畸变·突变》2014年第26卷索引
《癌变·畸变·突变》第六届编委会第2次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