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苗的成本效益在1P营销理论中的运用

2020-02-28刘伟忠

经济视野 2020年14期
关键词:效益顾客疫苗

文| 刘伟忠

疫苗的成本效益

成本效益分析是指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经济决策方法,是政府部门在投资决策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寻求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针对某项支出目标,提出若干实现该目标的方案,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计算出每种方案的成本和收益,通过比较方法,并依据一定的原则,选择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疫苗作为预防疾病最有效的药品具有很好的成本效益,儿童常规免疫接种即有效又有成本效益。1999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免疫接种为20世纪的十大公共卫生成就之一。一项针对包括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乙型肝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10种儿童疫苗可预防疾病成本效益分析估计,2001年每花费1美元用于儿童免疫接种,可节省5.3美元的直接成本,并获得16.5美元的社会效益。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与社会医学教研室武桂英等的研究报告《上海市1993-2001年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成本效果、效益与效用》其结果显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成本效益比为172。疫苗接种成本包含疫苗费用、接种费用和交通费用,平均接种成本为33.54元/人;10年接种新生儿717181名,减少乙肝病毒携带者57374人,慢性乙肝患者5737人,肝硬化患者574人以及原发性肝癌57人,总效益为412182.7万元;该研究计算的疾病负担,慢性乙肝为67.18万元,肝硬化为42万元,原发性肝癌为46.72万元;效益成本比值为172。

成人接种疫苗同样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和北京协和医院基础学院联合做的《北京市老年人肺炎多糖疫苗接种成本效益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大于60 岁老年人群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效益成本比为6.14。研究团队为了解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在北京市老年人群中应用的效果和经济学价值,为在老年人中推广使用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提供依据,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选择2005-2008年接种过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老年人116人作为接种组,选择同期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116人为未接种组,进行1:1配对,通过问卷调查回顾性收集2组基本情况和相关疾病患病及其医疗花费情况,采用卫生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其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大于60岁老年人群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可明显减少因发生肺炎及其相关疾病而发生的医疗及相关费用,接种疫苗每投入1元人民币产出的经济效益为6.149元,表明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与国外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接种成本:接种疫苗组接种总成本为24418元,人均成本为210.15元/支。接种组接种疫苗后发生肺炎相关疾病7例,合计发生医疗及相关费用226601.88元。未接种疫苗组同期发生肺炎相关疾病37例,合计发生医疗及相关费用4810961.20元,总效益为4584351.32元。数据呈偏态分布,2组总费用的P95(第95百分位数)经非参数秩和检验(W ilcoxon配对法),结果显示,除交通总费用外,其他费用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效益成本比BCR=(481096.20-22660.88)/24418=18.77。剔除未接种组1例发病者发生30万元住院费用的特异值后,调整的BCR为6.149,BCR>1。

上述案例充分验证了疫苗接种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接种疫苗既能有效地预防疾病,又能为政府节省大量的医疗费用,满足了政府的战略利益与经济利益。

1P营销理论的含义

1P理论是基于传统的“4P营销战略”的局限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第三方付费的营销战略”。第三方付费是指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过程中,引进第三方替企业分担成本或替顾客分担购买产品的费用,实现企业、第三方、顾客三方共赢的一种营销战略。传统的4p营销战略指的是产品战略(Product)、促销战略(Promotion)、渠道战略(Place)和价格战略(Price)。企业收益=1P(产品价格)--3P(产品成本、渠道成本、促销成本)。产品战略指的是怎样使自己的产品比竞争对手的产品更好的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促销战略指的是怎样使目标顾客更好地知道、了解、喜欢、相信和购买自己的产品,而不是竞争对手的产品。渠道战略指的是怎样使目标顾客更方便地获得自己的产品,而不是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战略指的是怎样使自己的产品比竞争对手的产品对目标顾客有更好地性价比。在4P营销战略中企业与企业市场份额之间的竞争是零和竞争此消彼长,企业收益(1P-3P)与顾客利益(3P-1P)是矛盾的同样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既要增加顾客的价值,又要不减少甚至增加企业的价值就意味着价值的输入和创造。1P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扩展企业的营销视野,把第三方纳入自己的营销框架,使第三方输入价值或借助它的力量创造价值,从而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二元的封闭系统。突破传统营销的行业界限,拓展企业的营销范围,转变了企业的营销价值观,以合作替代竞争,以价值创造替代价值瓜分。

1P理论的本质就是在产品的营销过程中(这里的营销过程是指广义上的营销活动,广义上的营销活动是将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纳入到营销的考虑范畴之内,企业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都是以满足顾客需求和使顾客满意为前提运行的,而不是各个部门的独立运行。)通过整合网状经济的外部资源,引进第三方,让第三方替企业分担产品的生产、销售成本或者这让第三方替消费者分担购买产品的费用,从而使企业的产品可以以低于行业平均成本价格卖给目标顾客还能盈利,在原有的市场中获得价格上面的竞争优势,同时不减少企业的价值。或使消费者少花钱或者不花钱甚至还能赚钱的状态下得到想要的产品,增加顾客的价值。1P理论突破传统的“4P营销战略”中渠道和价格的束缚,可以迅速扩大产品销量。

第三方付费的核心

第三方付费的核心是要善于找到第三方,并且第三方愿意为企业支付生产、销售成本或为消费者支付购买产品的费用。第三方愿意参与的前提是第三方在此过程中能得到相应的利益,这些利益包括经济利益、战略利益、公共利益、政治利益、精神利益等。

《扩大国家免疫实施方案》验证了第三方与企业的战略利益高度统一

2007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中央财政每年增加支出28亿元。”2007年12月29日《扩大国家免疫实施方案》正式颁布实施,《方案》中规定“(1)在现行全国范围内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等6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2)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发生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应急接种。

第三方付费的案例

A省b县通过新农合开展肺炎流感联合接种项目

b县处A省西南山区,人口共计78万,共有33个乡镇;新农合参保人员约64万人,参保率约97%。b县地政府官员对疾病防控工作非常重视,县政府、卫生局和农合办领导认同“预防强于治疗”的观念,也充分了解疫苗接种的成本效益。为了进一步完善b县医保、新农合制度,更好地发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方便、灵活的功能,促进疾病预防、健康保健,提高健康水平,减少医疗费用支出。2012年9月5日主管副县长召集县新农合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开会,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问题,同意将健康体检、癌症筛查、及水痘等12种疫苗接种费用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报销,报销比例100%,且不受门诊封顶线限制,时限为2012年9月5日至2013年12月31日,并同意先开展流感和23价肺炎联合免费接种工作。b县各乡镇从9月29日陆续开始流感和23价肺炎联合接种工作,至10月22日共有31个乡镇开展了本次项目活动,流感和23价肺炎联合接种率增长了 131%,较上年度大幅度提高。

结束语

疫苗的成本效益在1P营销理论中具有第三方愿意参与的天然优势,第三方付费营销模式开辟了疫苗营销的全新模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随着国家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随着国家对医保和新农村合政策全面推广的坚定决心。第三方付费在疫苗领域具有广阔空间,将改变传统疫苗的营销模式,将充分实现疫苗接种的成本效益,将使国家公共卫生利益最大化、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人民健康利益最大化高度统一。第三方付费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运用非常广泛,国家科研资金的投入,税收减免,技术指导等等都是国家作为第三方替企业分担成本,共享成果。仍然,第三方支付的前提是信息的畅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使用的普及,第三方付费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广泛使用。它将大量地节约社会生产成本,充分发挥产品和服务的潜在价值,提高整个社会资本的使用效率,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提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猜你喜欢

效益顾客疫苗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让顾客自己做菜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