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提升商住混合型社区党组织服务能力
——对日丽社区典型案例的总结与思考

2020-02-28冯路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20年9期
关键词:堡垒党群服务中心

■冯路

商住混合型社区正在成为宁波城市社区的主要类型。调查显示,目前这类社区的党建工作大多由街道党委统筹,一个社区党支部和若干个两新组织党支部共同推进。以日丽社区党支部为代表,一些社区支部主动承担起“领头雁”职责,团结两新支部共同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形成了“四个一”创新举措等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但另一方面,这些社区支部普遍面临着与两新支部合作共建机制不够牢固,社区服务企业、企业服务社区的能力亟待提升等共性发展瓶颈,制约联合战斗堡垒的紧密合作、可持续发展。为此建议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破解工作堵点难点,加快提升商住混合型社区党组织强化组织力和执行力建设、更好服务社区治理和企业发展的综合能力。

日丽社区“四个一”创新举措

日丽社区地处南部商务区,辖区内有19 幢高层建筑,常住人口5800余人、入驻企业1300 多家,是典型的商住混合型社区。现有13 个党支部,日丽社区党支部有党员22 人,其中党员社工6 人,其余均为退休党员;两新组织党支部12 个,党员159 人。近年来,日丽支部通过牵头共建一个平台、一套制度、一个家园、一个联盟的“四个一”扎实举措,将13 个党支部、300 多名党员和社区志愿者紧密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推进社区治理、企业服务、疫情抗击、文明创建等工作,并发动组织更多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参与,高水平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日丽支部因此被评为2019年度宁波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日丽社区也成为市级品质社区。

共建一个平台: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有归属感和使命感的“党群之家”

调研显示,商住混合型社区的党员结构复杂,管理要求显著提高。这其中,企业在职党员、流动党员较多,对社区的归属感不强;中青年党员较多,对社区发展期望高,既有热心志愿者,也有不少口袋党员、隐性党员等。

针对这一现状,日丽支部把建设“党群之家”作为先导性任务来抓,着力打造有吸引力、有凝聚力、有创新力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和配套工作机制,引导督促全体党员强化身份意识,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和责任。一方面,带头做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严格“三会一课”、主题教育、谈心谈话等“硬制度”,增加读书角、党建窗、志愿栏等“硬功能”,拓展“政治生日”祝福、琴棋书画课程、相亲活动等“软服务”,打造“红丽(立)方”特色形象。另一方面,积极指导参与企业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力促功能互联、优势互补,联合开展组织生活、团建活动,共同提升“党员之家”的量级和能级。

共建一套制度:《红清单工作手册》加速推动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调研显示,商住混合型社区各支部党建工作水平参差不齐。社区支部的工作相对规范,但也容易出现纰漏;两新支部的工作基础薄弱,如缺少专职党务工作者、缺少专项经费支持、多企业联合党支部甚至连召集全体会议都非常困难。不少街道采取了结对帮扶措施,成效并不理想。

针对这一现状,日丽支部把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作为关键任务来抓。一方面,率先制定出台《日丽党员管理制度》和《日丽党员积分管理细则》,建立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对日常表现进行量化赋分,每月一汇总、半年一公示,年底根据得分确定党员考核等级。另一方面,在成功实践上联合两新支部共同编制《红清单工作手册》,全面复制推广日丽支部的党员管理制度,共同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此外,日丽支部还按要求协助两新支部开展换届选举、培养支部委员、丰富组织生活,进一步助推东企等两新支部党建工作水平的提升。

共建一个家园:在真抓实干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调研显示,商住混合型社区虽有不少联合党建活动,但以规定动作为主,缺少因地制宜的特色活动;以服务群众为主,缺少服务企业的工作抓手和要素保障;以社区支部组织为主,两新支部作用发挥不足。这与社区实际需求存在脱节,也不利于联合战斗堡垒凝聚力和执行力的提升。

针对这一现状,日丽支部联合两新支部带头践行“幸福社区共同缔造”理念,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干、全体党员接力干的扎实举措,发动好组织好物业、居民、辖区企业及更多力量共同服务社区发展。各支部书记都自觉担当起领导责任和示范责任,如日丽支部王莹书记在疫情防控期间带头站第一班岗、带头给居家隔离人员送菜送药;楼宇联合第一支部应秀倩书记组织起党员义务巡查队,带头治理楼宇周边环境。在“头雁效应”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党员自觉自愿地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一起,越来越多力量的热情和责任心被有效调动,共建共享共治幸福社区。日丽支部发起的“午间公益半小时”已成为各支部的共同行动,不少企事业单位、楼宇白领主动报名参与;“爱心联盟”已有百余人加入,此次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捐款近10 万元,宁波渠成集团捐助贫困山区学子累计超过80 万元;企业互助行为显著增多;陈俊国、孙霞、严俊等物业经理在疫情爆发后迅速返岗,连续坚守一线70 余天;社区居民、周边高校学生志愿者等联手建起高品质社区“共享花园”。

共建一个联盟:积极探索党支部共建共享、长期合作的制度性保障

调研显示,社区支部和两新支部共建联合战斗堡垒的制度基础还不够牢固,未来发展方向还不够明确,制约了彼此间的合作深化。国内一些城市探索实施了成立联合总支、成立大支部等举措,值得学习借鉴。

在首南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日丽支部和辖区12 个两新支部成立了“楼宇党建联盟”,深入探索资源共享、服务共建、党员共治的制度保障。此外,日丽支部还积极与市科技局、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南部商务区管委会、鄞州博物馆等非辖区单位的党组织结对共建,借力外脑和资源进一步提升其作为联盟龙头的领导力和战斗力。

相关建议:重点推进三方面创新

结合社区党建的新形势新阶段新挑战,突出抓好商住混合型社区党建工作创新,有力支撑联合战斗堡垒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当前,可重点推进三方面创新:

一是支持以社区支部为龙头的联合战斗堡垒建设,加快研究更加紧密的联合战斗堡垒建设路径,或可学习借鉴其他省市社区“大党委”做法。

在全市两新支部数量迅速增长,大多数镇乡街道的党政办已难以全面管理、深入指导下辖两新支部的现状下,日丽社区的“楼宇党建联盟”探索,无疑是非常值得总结和提升的党建工作创新。

另一方面,当前日丽支部在联盟中扮演着“领跑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两新支部在跟随和学习中逐渐成熟。但是,这种联盟式的合作依然是松散型的,长期发展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亟需从顶层设计上巩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如,可学习借鉴国内一些省市探索推进的社区“大党委”创新,即由社区党组织牵头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平等基础上,以共同需要、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建立起的社区各单位党组织相互联系,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工作的区域化党建组织实体。

二是在镇乡街道(园区)层面全面建立“党建帮办”制度,并下沉服务,在商住混合型社区定期驻点办公。

推广灵峰社区、海曙区等地的成熟经验,由各镇乡街道(园区)党工委牵头,整合区县(市)部门“三服务”工作等下沉力量,整合本级经济、建设、综治、工团妇等条线力量,组建“党建帮办”联合工作组,突出党建帮强、政策帮享、市场帮需、人才帮育、管理帮优等企业服务功能建设,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基层实际困难和问题。

在此基础上,镇乡街道“党建帮办”工作组下沉力量,在所辖社区建立联络员制度,建立定期驻点办公制度,建立首问责任制。近期,可在商住混合型社区先行先试。

三是以“党群之家”为目标,强化党群服务中心建设。

党员管理是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克服的难关。日丽支部把打造有归属感和使命感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加强党员管理的突破口,强化制度建设,丰富硬件功能,嵌入贴心服务,并联合两新支部共同打造党群服务中心体系,意义重大,成效显著。相关做法值得充分肯定,可复制推广。

同时,根据联合战斗堡垒建设和“党建帮办”制度下沉需求,可适当增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及商住混合型社区的社工人数。■

猜你喜欢

堡垒党群服务中心
开心堡垒2
开心堡垒
开心堡垒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最后的堡垒T-84
新形势下油田党群工作思路的探索和研究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党群工作
股东大会知多少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