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的控制及处理方案探讨

2020-02-28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2期
关键词:填埋场滤液氨氮

董 哲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 垃圾渗滤液处理现状

1.1 可生化性不好

渗滤液没有较好的可生化性,其主要表现为,利用生物处理方法无法将其处理到二级甚至一级以下标准。通常,BOD/COD超过0.3 的渗滤液会有较好的可生化性;时间较长的律己填埋场,一般其渗滤液BOD/COD 不超过0.2,甚至在0.1以下,该渗滤液中包含很多污染物,因而无法用生物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1.2 营养比例不均衡

一般,高浓度有机废水选用生化处理工艺进行处理,渗滤液没有平衡的影响比例,相较之COD 与BOD 含量,磷含量低氮氨氮含量却比较高,但微生物生长中,磷元素是必不可少的,因而为该渗滤液添加适量地磷元素是非常重要的。相较之城市污水,律己渗滤液中氨氮浓度高达数十甚至上百倍。一方面,浓度高的氨氮能够一直生物处理系统,同时其还能引起渗滤液C/N比例失调,使得生物无法正常脱氮,出水排放不符合标准。

1.3 复杂的水质

受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及垃圾来源等因素影响,使得渗滤液有复杂的水质成分,包含浓度高的有机污染物,还有有毒有害的金属、无机盐及细菌等物质。

1.4 变化较大的水质水量

不同季节、运输条件及运行管理情况下,渗滤液水量有很大的变化。通常,冬季旱季时水量较小,因而污染物有较高的浓度;夏季雨量丰沛,污染物浓度则比较小,所以处理工艺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水质特征也不断变化,如渗滤液的碳氮比、可生化性随着填埋场年限的增加而降低。通常在填埋初期,氨氮浓度较低,用生物脱氮就可以去除渗滤液中的氨氮,但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氨氮浓度不断增加,COD 不断下降,最好采用物化法处理。

1.5 运行管理水平不高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管理中,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求,管理与操作人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实际运行管理中,部分处理站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使得管理不到位,无法保障管理水平。

2 渗滤液控制方案探讨

2.1 物化处理控制技术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中,渗滤液应用物化处理技术,主要指利用物理与化学方法,获得预设处理效果。其是为渗滤液中掺入混凝剂化学针电极、活性炭与空气吹脱除氨等,将渗滤液中的总悬浮固体与总有机碳处理掉,而膜分离技术有较高的成本。

2.2 土壤处理控制技术

干旱地区,受自然条件影响,一般选用该处理方法,节省资金投入。土壤发挥着吸附过滤与沉淀作用,渗滤液中离子与土壤阳离子交换,一定程度上处理效果比较好。

2.3 生物处理控制技术

SBR处理方法是序批使间歇活性污泥处理方法,现阶段,是国内外广泛应用且处理效果好的生化处理方法。其是根据一定时间顺序进行间歇运行操作,相同反应池中完成所有操作,与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 技术采用时分操作模式代替空分操作模式,非稳态生化反应代替稳态生化反应。,其运行过程包含进水、反映、沉淀、排放与待机等时期,实际工作中依次进行。通常,污水是连续排放与处理的,所以该反应池是由两个及以上反应池并联起来的,污水连续进入到每一反应池后,呈现间歇性有序运行。SBR 工艺的特殊性使其具有以下特点:理想的推压工艺增加了生化反应的驱动力,提高了效率。池中的厌氧和好氧处于交替状态;适当控制脱氮除磷的运行方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的交替状态,具有很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出水效果得到提高。

2.4 MBR+DTRO处理技术

将生物处理与物理处理相结合,充分利用了生物处理和物理处理的优势,克服了各自的缺点,使处理效果能够稳定可靠得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并且能节省用地、投资和运行费用,便于操作管理。MBR 出水中有机物及氮类污染物已大部分去除,但距排放标准仍然相去甚远,同时水中仍含有大量有机物、结垢离子等污染物,是后续的膜分离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隐患,由于排放标准较高,同时新标准中还有总氮指标的要求,要求膜系统对硝酸盐等有较高的截留率。

DTRO(碟管式反渗透膜系统)抗污染能力强、回收率更高。其特点是:处理效果不依赖于进水的可生化性,系统稳定,出水水质高;不依赖于预处理,开放式流道可处理含胶体及悬浮物较多的废水;模组件流程短,流道宽,特殊的水力条件使液体在膜柱内湍流行,不易发生膜污染;污染易清除,尤其是生物污染去除效果显著;回收率高,20bar~50bar 回收率可达80%,压力达150bar 时回收率可达90%;标准化的模组件系列,组装灵活,易于室内及集装箱内安装,占地面积小;能耗及运行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操作及维护。DTRO 设备对设备操作人员素质要求较高,能按机械设备操作相关要求进行设备运行操作,并能有简单的设备故障排查能里,然而,现实的情况多是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常常会出现操作人员流动性大,人手不够、运营人员不按设备操作要求进行相关的安全操作、运行、维保记录登记等过程控制。如果针对以上问题做出改善,相信DTRO 在国内水处理上成功应用业绩数据将线性增长并能长期达标运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滤液的处理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费用,在实际的处理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处理的处理方式。同时,也要根据实际进行垃圾渗滤液各个成份以及特点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采取更为合适的对策。另外,还可以通过各种试验,从中取得相关工艺参数,也可以获取到更为合适的措施。在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的选择上,可以选择投资少且效果好的方式,但是在以后的城市化建设中,相关人员还要加大对此方面的研究,从而为我国社会的更好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填埋场滤液氨氮
悬浮物对水质氨氮测定的影响
多功能区固废填埋场建设案例分析
长填龄渗滤液MBR+NF组合工艺各处理单元的DOM化学多样性
新型GCL复合垂直防渗技术及其在填埋场的应用
某渗滤液收集池底部防渗层鼓包的分析与治理
低温高铁锰氨地下水净化工艺中氨氮去除途径
氨氮动态优化控制系统在污水厂的应用效果
老龄化垃圾渗滤液脱氮预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
碟管式反渗透工艺在垃圾渗滤液零排放中的应用
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氨氮去除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