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分析

2020-02-28阿扎旦木阿不力孜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2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流程人员

阿扎旦木·阿不力孜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1 引言

在建筑建设过程中,需要多次开展材料质量检测工作,以便使材料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材料质量检测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受到影响。想要加强材料质量控制,还要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因此,还应加强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研究,从而为检测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保障。

2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分析

2.1 检测要求

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面,想要加强材料质量监督,还要掌握各种各样材料的检测方法,明确重点检测内容。如在防水材料检测方面,需要加强使用环境模拟,然后对材料防水性能等各项性能进行检测,确保材料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水问题。从检测内容上来看,应认识到不同材料采用不同施工方法,所处温度也存在差异。针对防水卷材,应重视抗拉强度检测,确认材料铺设期间是否会受到外力作用影响,以免材料出现质量缺陷。在钢筋检测中,按照相关质量管理办法和检测流程进行检验,还应认识到钢筋可能出现缩颈问题,应加强实验控制,避免结果出现较大误差。针对项目材料进行质量检测,还应完成监督管理指标的设定,如在水泥质量检测上需要完成细度、凝结时间等各项指标的设定,加强材料质量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2.2 检测流程

建筑材料检测需要遵循一定流程,在施工前期、中期和后期都需要开展检测工作,以便使材料质量的保证。针对不同材料,需要建立相应的检测模块,通过模块优化得到精确检测结果。在模块化取样阶段,还应完成代表性材料选择。而建筑施工材料不同批次材料,各批次材料存在一定质量差异,还应分别进行材料取样,通过在各批次材料中随机抽样实施检测。为避免检验偶然性问题的发生,还应加强取样数量控制,保证检测结果具有全面性和有效性[1]。在检测前,应确认材料基础信息,核对材料品种、强度、生产厂家、规格等信息。针对部分构件、原材料等,可以实施外观检测,部分材料则要进一步开展实验。按照规定进行检测,针对不同材料确定不同检测项目,能够使材料质量得到真实反映。针对检测结果还要加强数据分析,按照数据处理要求实施取平均值或计算标准差等操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同一检测出现不同结果,需要确定问题产生原因,然后重新检测,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性。

2.3 影响因素

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过程中,将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导致检测结果缺乏可靠性,不利于材料质量控制。现阶段,参与检测的因素主要包含五类,分别为人员、设备、样品、环境和方法,任何一项因素出现问题都将影响最终结果。

首先,人员为检测操作的执行者,在缺乏专业能力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操作失误,造成其中一个检测环节出现问题。如人员不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检测操作,仅凭经验进行检测结果判断,将给材料质量控制留下隐患[2]。整个检测流程由多个环节构成,对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不熟悉检测流程就可能出现遗漏、不达标等情况。

其次,部分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需要使用相应检测设备,如果设备性能不佳,无法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同样会影响检测结果。如在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中,采用数显回弹仪进行非损检测,如果设备内部线路发生故障就会造成显示数据不准,给检测结果带来干扰[3]。

再次,样品作为检测对象,如果存在本身不具代表性等问题也将造成检测结果不准。实际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往往需要从大量材料中进行少量样品抽取。未能按照要求取样,造成样品全部为同一批次或数量不足,将无法对材料质量进行全面反映。对流体材料进行取样,期间一旦发生被容器污染的问题也将影响检测结果。此外,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对环境提出了一定要求,如钢筋材料性能检测就对温度提出了较高要求。如果检测环境无法满足温、湿度等条件要求,甚至环境中存在噪音、震动等干扰因素,将造成结果可靠性无法达到保证。

最后,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混凝土强度检测可以采用超声波法、回弹法等等,还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相关规范确认。未能合理选择方法,也将造成材料质量缺乏保障。

3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控制措施

3.1 规范检测流程

为保证建筑材料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还要对材料检测流程进行规范,促使人员能够按照材料检验要求操作。在实践工作中,还应加强不同材料检测问题总结,并制定操作细则加强管理。在检测前,需要加强人员培训,确保人员掌握材料检测关键步骤,把握检测要点。推行责任制,将材料质量检测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能够督促人员规范作业。作为检验机构,还应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检查,确认人员是否存在违反操作规范的行为。针对检测出现的问题,需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将检查结果与人员绩效工资挂钩,能够使人员行为得到有效约束。实际建筑材料种类繁多,需要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检测。为提高人员检测水平,还应为人员提供更多实践学习机会,以便使人员在检测方法运用上积累丰富经验,从而根据检测需求和材料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方法的合理选用。在人员培训中,还应确保人员能够掌握各种建筑材料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实现质量检测模块优化。作为施工企业,还应对使用的材料进行全部建档,对材料实施流程化管理,继而通过加强材料跟踪检验使材料质量检测工作得到规范。

3.2 做好检测准备

在实施材料质量检测操作之前,还应做好准备工作,避免检测结果受到设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针对检测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需要实施开机检验,确认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能够满足材料质量检测要求。实际检测仪器设备需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得到不断更新,才能满足材料检测的新要求。但为控制成本,部分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未能得到及时更新,容易出现性能低问题。针对这类设备,除了定期维护和检修外,还应加强检核与测定,使设备基本性能得到保证,以免因设备精度低而影响检测结果。此外,检测前应该对外部环境条件进行确认,保证达到检测标准。如在针对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开展拉伸试验之前,还应对环境温度进行确认,将温度控制在25℃~28℃范围内。按照材料具体检测要求,人员应当对环境温、湿度等各项参数进行一一确认,并确保环境中无振动源、电磁源等干扰物,继而使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可靠性得到保证。为保证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过程公开、公正,还要提前在现场完成监控设备安装,确保检测全过程能够得到记录。

3.3 强化过程控制

材料质量检测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整个过程都应加强各项因素的控制,以免检测结果受到影响。从材料取样开始,人员应根据材料规格、类型等基本信息加强统一划分,做到科学选择样本,做到分批次、分部位随机抽取,并做到分别检验。根据材料规模,可以确定样本数量。一般的情况下,规模越大取样越多,以便使样本选择体现代表性和随机性特征。取样期间应保证样品完整,避免遭受破坏或发生污染。如对水溶性材料进行取样,需要先均匀搅拌,然后用无污染、干燥的容器进行密封存放。在整个检测操作中,同样应加强环境条件控制。针对同组样品和对照组样品实施检测,还应保证环境温、湿度等条件相同,以免造成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变化。检测操作还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在检测时做到规范编号,落实相关操作要求。针对得到的检测结果,还应加强分析与处理。在相同批次样本检测结果偏差较大时,做到全面分析原因,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并通过多次实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4 结论

综上所述,为加强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材料质量检测需要达到一定要求,并且遵循国家规定流程。但在实践操作中,检测结果依然可能受到人员、设备、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为加强材料质量控制,还应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并做好检测准备,使检测过程得到有效控制,以便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为建筑的建设安全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流程人员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废旧建筑材料在室内外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