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迎春池与打春牛习俗

2020-02-27陈晓曼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6期
关键词:迎春

陈晓曼

摘 要:“打春牛”是农业社会中重要的生活习俗,从东汉初年到清代末,整整延续了近2000年。内乡县的打春牛活动是流行于河南省西南区域的立春节气习俗,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迎春”“打春”和“闹春”是二十四节气的重要组成项目。

关键词:迎春池;迎春;打春;鞭春牛;闹春

1 迎春池

内乡县衙的大堂东侧保留着一块清代的迎春池,这块迎春池是由一整块青石开凿而成,外壁长1.36米,高0.5米,宽0.85米,内口长1.02米,宽58厘米,深37厘米,可容纳清水约220升。

迎春池是旧时县衙为举办迎春活动而特意打凿接雨水用的石槽,当年的第一场春雨所蓄的雨水,被称为“无根水”,制作春牛所用的水便是取自这迎春池里的“无根水”,意为“天水”,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此,引出了清代的习俗—打春牛活动。

2 清代的打春牛活动

2.1 春牛和芒神的意义:兆时、劝农

旧时人们在立春前夕要出示土牛和土塑的赶牛人,这一习俗也是官方礼仪与民间风俗的结合。土牛是用泥土塑成的牛,芒神是用泥土塑成的赶牛人,土牛和赶牛人的出现,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因此人们把土塑的赶牛人当成春神“句芒神”,也称为“芒神”,是主春天之神—春神。

土牛、芒神有两种意思:一种是“送寒气”,《礼记·月令》云:“季冬之月……出土牛以送寒气。”;另一种是“示农耕之早晚”,亦表示春天农事的早晚。“送寒气”与“示农耕之早晚”是一致的。我国历法出现很早,但并不普及,老百姓大多是不知道“今夕何夕”的,只能凭气候和物候的变化来判别季节。立春时节往往天气严寒,立春是否已到并不明显。牛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秋忙之后,便入圈过冬。立春时节,用土制成的牛和赶牛人(芒神)展示给众人,营造一种催耕的氛围与气息,告知人们春天已经来临,农事将兴。所以土牛的意义在于兆时、劝农。

2.2 迎春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与农业生产关系紧密。在中国历史上于立春前一日举行迎春礼,这是一场很重要的农业礼仪活动。从东汉初年到清代末,整整延续了2000多年。

清代的打春牛活动主要由迎春和鞭春两部分组成,迎春活动在每年立春的前一天进行,意在把芒神和春牛迎回来。立春的前一天,知县身着朝服率衙门众多官员前往东郊的春场,衙役高举仪仗和“春”字牌,骑牛的两名春官、手执“喜报阳春”彩旗的喜官、魁星老人和乐队都在仪仗队伍中,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前往县城东郊的春场。此时东郊的春场已有自发前来参加祭祀的群众。人员到达后,把提前做好的芒神和土牛放置在案桌上。

在清代,每年6月由掌管天象、历法的朝廷官员钦天监预定第二年芒神和春牛的造型、颜色,命各府州县照例制作。芒神的服饰色彩、年纪、姿态也是根据当年的干支而定的。春牛和芒神各部位的尺寸也都有规定:芒神的身高为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365天;鞭打春牛的鞭子为柳条制成,象征春天,鞭长二尺四寸,象征一年二十四节气。

春牛的制作也是非常讲究的,同样寓意深刻。春牛身上各部位的色彩取决于当年的干支和立春日的干支,具有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春牛身高四尺,象征一年春夏秋冬四季;身长八尺,象征一年中的八个节气,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中的十二个月。

春牛、芒神放置完毕,执事官跪至案前,双手展开“喜报阳春”的红帖来报春。接着赞礼官诵读完祝词后,知县在春场扶犁耕地一至二垅,表示代御亲耕,劝民农桑,以迎春气而兆丰年。最后迎春队伍热热闹闹将芒神和春牛抬到县衙大堂东侧的迎春池旁安放,等待第二天立春日“鞭春”。

2.3 鞭春

到了立春日这一天,县衙仪门大开,对百姓开放,大堂前设香案,摆上香烛、猪、羊、白酒等祭品。民众手执彩旗,敲锣打鼓,抬土牛游街,群众往牛身撒豆祈福。游街完毕之后进行打春牛,群众将春牛放置于广场中心,开始举行鞭打春牛的习俗。知县先面北跪下,作三獻酒状;赞礼官诵读完祝词后,众官员手拿彩杖,肃立在春牛两旁,赞礼官高唱:“长官击鼓!”知县便三击鼓;赞礼官接着又唱道:“鞭春!”众官吏绕牛三圈,知县将春牛击破,牛肚里事先填满的五谷、干果、枣子、核桃等纷纷落地,官员与百姓们欢呼抢食,以期五谷丰登,吉年有余。

2.4 闹春

鞭春牛之后,百姓开始游街闹春,大街小巷披红戴绿,张灯结彩。鼓乐、狮子、旱船、高跷等民间杂耍奇玩尽兴表演,闹春后家家户户的长辈都要给孩子带上春鸡,亲朋互送春牛、“福”字剪纸以示祝福;百姓家里要摆宴待客,并用萝卜、青菜制作春饼等食物算作“咬春”,以去春困。同时从这天起,群众将牛、马等拉出棚外活动,喂好草料,备犁耕田。蛰伏一冬后,农业生产将从立春这天起逐步恢复。

3 打春牛相关的活动

春天是耕种的季节,能为一年的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土牛本身也就被认为会给人们带来一年的吉祥如意和种种好运。许多有关春牛的民俗便由此而生了。

3.1 兆利市

有地方的民间信仰中认为,立春日观看鞭春牛,寓意一年都万事顺意,“一岁利市”。土牛的土块也称土牛的“肉”,分割土牛的“肉”即打碎塑土牛散落的土。习俗认为这种土有多种巫术的作用,谁抢到了塑土牛的土,谁家养蚕就能养得好;或以为土牛土具有治病、辟瘟疫的功效,取一丁点儿土牛的土挂在帐中;还有的取一丁点土调水让儿童喝,认为它能防病、治病;或用塑土牛角的土,放在大门的上方,认为它能使该家获得农业丰收;或把塑土牛的土撒在屋檐下,蜒蚰不生;或用塑土牛的土涂在灶上,认为它能使该家六畜兴旺。

3.2 制小土牛

土牛既被击碎,众人你争我夺,但得到土牛的人毕竟是少数,且参与争夺的人,一般也只会是中下层百姓。人们神化土牛,哪怕是得到了土牛身上的碎土,也被视为吉祥,有人便利用这种心理,创作小土牛出售,或赠送官府富室,以谋利益。在百姓心中小土牛既然也是立春日的土牛,因而也具有土牛的某些巫术作用。宋人陈元靓的《岁时广记》卷八引《东京梦华录》云:“立春之节,开封府前左右百姓,卖小春牛。”

3.3 挂豆

痘是一种疾病,牲畜、禽类和人都可能患上,孩童最易得病。习俗认为将豆挂于土牛之角,便是将豆附于土牛。“豆”与“痘”同音,将豆附于土牛就是将痘附于土牛,这样本来牲畜、禽类和人可能患的痘,也就由土牛带走了,不会再患痘了。

百姓认为土牛会给人带来好运,化去灾难,所以竞相争夺其土。与土牛一起兆时、劝农的芒神,人们却敬而远之。许多地方民间称芒神为“太岁”,视为凶神,无人敢碰。鞭春礼毕,土牛已被打碎,连土也被抢个精光,芒神则完好无损,由衙门派人抬走,放在土地庙中,任其自毁。

4 打春牛活动的意义

近年来,内乡县衙博物馆以打春牛项目为依托,内乡衙署文化研究会对打春牛仪式、传说、故事、谚语、歌谣等相关知识进行研究整理,并以书本、光碟、展览等形式,形成较为完整的民俗体系,有力地传承了这一民俗活动。该民俗连续两年参加二十四节气保护年会及学术研讨会,还参加了北京农业博物馆举办的农历二十四节气展,该民俗活动也被中央、省市等媒体广为传播。

内乡县衙打春牛遗产项目渗透到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是围绕立春时令,人们自发组织庆祝仪式和农事生产。它能引导人们有序地安排衣食住行,使传统的知识体系在丰富多彩的仪式实践和民俗生活中得以存续,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由此,打春牛遗产项目也成为中国二十四节气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迎春
迎春
迎春
如果我是……
收割机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飞雪迎春到
春之列车
瑞犬迎春报年丰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圣诞节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