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机构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2020-02-27马一超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9期
关键词:医疗机构公立医院医疗

■马一超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引 言

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无论是公立医疗结构还是民营医疗机构,在当前医改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投入,促进了民营医疗机构的不断发展。在医保政策不断完善、社会医疗体制不断强化的前提下,未来的医疗结构发展趋势必将是多元化的,投资方式不再局限于政府投入,更倾向于由政府引导,各社会团体参与的多元化的资金投入,经济体制企业化管理,产权体制逐渐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共存,医院管理从经验式管理转向职业化管理的转变。

1 我国医疗机构发展状况

1.1 公立医疗机构发展规模与供需状况

截止到2019年我国医疗机构的总数为34354个,其中公立医院占比34.7%,总数为11930个。2019年我国医疗机构的总体床位为686.65万张,其中公立医院的床位占比72.5%,总数为497.56万张。2019年我国医疗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为648.7万人,公立医院占比为78.6%,总数为509.8万人。2019年我国医疗机构就诊人数为38.4亿人次,其中公立医院就诊人数为32.7亿人次,占医疗结构就诊总人数的85.2%,入院人数21183万人,占医院总数的17.4%。

1.2 民营医疗机构发展规模与供需状况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扶持民办医疗机构的创立,致使我国民营医院的双持续增多,截止到2019年,我国民营医院总数为22424个,床位189.0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38.90万人,就诊总人数5.7亿人次,入院人数为3696万人。由此可见我国民营医院虽然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但是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床位数、就诊人数、入院人数都比不过公立医院。

2 我国医疗机构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1 资金来源逐渐多元化

根据当前的形式来看,我国政府不断的加大了医疗事业的投入,通过大力推进医疗保险的形式,来整合社会、个人的资金,所以未来医疗机构的资金来源形式,必然会实现多元化,政府将不断加大医疗机构的改革力度,以促进社会各界参与医疗机构的投入,进而解决我国庞大的医疗费用投入问题。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政府的投资必然会从原本重视大医院的投资,转变为向公共卫生和基层社区医院以及民营医院的投入。所以这部分医院必须进行加大改革步伐,在政府大力扶持的前提下,加大市场规模的扩展。政策引进医疗机构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势必会激发医疗机构的行业竞争,促进我国公立医院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对于民营医院也必将实现规模化的经营,通过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与公立医院的竞争。

2.2 医疗费用的全民医保化

当前医保控费已经成为了医院发展和运营的主要依据,所以医院的发展以及绩效考核都是以医保政策为前提,所以医院想实现稳定的发展,扩大医保规模,就要加速内部周转,提高医疗技术,提高就诊量。同时也要加大患者费用的控制,提高医院的运营成本和临床路径管理。医疗费用的全民医保化要求医院要根据医保资金的投入和产出不断的调整医院的业务结构,同时也要重视床位、业务、患者结构以及专科等非医保业务。所以在全民医保化的体制下,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要加大调整医院的业务结构,在我国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提高了药比和耗材比的控制之后,通过提高检查、手术、内镜等方式,提高医院的创收。

2.3 经营机制的企业化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机构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应该不断的加大人事分配制度变革、收入结构调整以及成本控制。改革的关键要以配合医院发展和战略绩效管理模式的调整为出发点。公立医院要打破传统的“铁饭碗”任职,改为聘任制和岗薪制度的推行,以此来提高医生的绩效,如此的改变就会提高医院管理者和学科带头人的待遇,加速医院专业人才的流动。私立医院也必须加大人工成本的提高,以提高医院竞争力。由于医保控费和分级诊疗限制了医院收入的增长,致使医院的经营压力不但变大,所以医院要想实现稳定发展就要加大绩效管理模式,实现企业化管理,这虽然是医院的重大难点,但是同时也是也是医院持续发展所必须突破的难题。

2.4 产权体制逐渐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共存

根据我国医疗政策形势来看,公立医院床位扩张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随着国家对民营医院的大力扶持,民营医院床位扩张的黄金期已经来临,为民营医院创造了更有利的竞争环境。随着医改的不断变革,促进了医疗机构合久必分的竞争现状,随着医疗行业整阶段的到来,势必使一大部分处于劣势的医疗机构处境越来越困难,所以医疗机构必将进行重新定位,这就需要医疗机构要不断的加大人事分配机制的调整,以促成多种所有制改革的生成。

2.5 分级诊疗与集团化

随着医改进度的不断深入,必将改变传统的大医院患者流量为主的现状,未来医疗行业的发展方向主要呈现垂直分工合作的趋势。并且分级诊疗势必后才能为医改工作下一步的重点工作,社会医疗拟、分级倚医疗和双向转诊机制的建立,使普通疾病、慢性病以及门诊病进行下沉,地区三级医院势必会加强基层医疗资源的整合,医院势必会朝向集团化战略目标发展。所以,各级医院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开展特色专科,不断提高医院的技术水平,提高科教,鼓励各类业务和新技术的开展,提高急危重业务的开展,以促进医院实现教研一体化的进程。民营医院实现规模化的发展趋势,一类是专科连锁网络,例如爱尔眼科,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全国共设立和七十多家医院,并且通过“三级连锁”的商业形式,不断的提高患者的服务水平,体现了多层次的眼科医疗增值服务;另一类是综合性的医疗集团,例如凤凰医疗,通过不断扩张和收购,成立社区卫生、保健、诊疗服务于一体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了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大大的提高了旗下12家医院的运营效率,并且充分发挥了集团规模的效益,通过二次议价实现了降低医疗药品、耗材成本,提高了集团知名度,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前来就诊。

2.6 医院管理从经验式管理转向职业化管理

作为医院管理的关键,人力资源和绩效管理以及各科主任的经营管理素质都影响着医院的发展,所以医院应该加强职业化的管理,提高医院管理咨询业务水平。尤其是在当前国家大力扶持民营医院,针对民营医院的投入不断加大,所以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应该提高医院的管理能力,促进医院职业化管理的生成,主要是由于医疗机构自身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医疗机构机构存在一定的财务不明确,渠道返点现象严重以及由于相关政策法规存在的漏洞问题致使医疗结构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为了提高医疗机构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医疗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就要加大医院的职业化管理的实现。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首先加大医院管理层的选拔和任用,医院的管理者决定了医院未来发展战略,对医院的发展至关重要。针对当前大部分的医疗机头的投资主体都是投资机构、医药企业和一些非医药企业,所以这些投资主体在针对医院管理时缺乏经验和技巧。根据大部分的投资机构和业内人士表示,医疗结构的管理层最好是由具有一定的经验的第三方团队进行担任,或者是在保证医院发展方向不变的前提下,由原本的管理团队进行管理。例如凤凰医疗就是通过第三方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以实现促进集团的营运效率。复星医药就是采用了原本的管理团队进行运营管理。其实无论是第三方管理团队还是原本的运营团队,只要具有良好的管理经验,确保发展方向不变就都能够实现营业利润的提高;第二,加大医院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尤其是针对民营医院,虽然医院是救死扶伤之地,但是也要追求经济效益,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促进医院的持续发展。就需要运用企业化的管理策略,医院要效仿企业管理,分析市场行情和环境,实现目标人群的定位,推进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流程,加大引进信息技术,开展一站式医疗服务体系,以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第三,提高医院团队建设,加强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在任何行业都是竞争的核心优势,所以医院要加强医疗队伍的建设,提高人力资源制度的建立,促进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我国上海的仁济医院就尤为重视人才的招募,并且建立完善的人才保留机制,并且采取专家带领团队诊疗的方式,实现了技术分项,同时也实现了提高医疗团队的培育过程。

3 结 语

随着我国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投入的逐步增大,不仅为医疗机构提高了一个公平的运营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医疗机构的竞争,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无论是公立医疗机构还是民营医疗机构势必会得到一定的发展,无论是在经营模式、医院管理、人才选拔、资金投入等方面,都应该实现新的突变。

猜你喜欢

医疗机构公立医院医疗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