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2-27赵梦颖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行政事业单位

■赵梦颖

(宿迁市宿城区审计局)

引 言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审计核查与评估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情况,以保证自身的各项活动开展,同时发挥出其监督作用,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稳定发展,因此内部审计是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点。加强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力度,全面开展创新,保证各项工作的合理性与创新性,充分发挥出审计的优势,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可持续。

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通过内部审计促使单位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得到优化,实现防弊和纠错,加强对其工作情况的评估与核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策略,保证其及时改正自身的不足,同时保证财务数据的精准性与真实性,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规范。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内部的控制与管理,有效的防范各种发展风险,通过全面的内部控制来明确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执行情况,分析存在的不足,产生良好的督促作用,并优化其发展体系,提升其自身的控制能力,为以后的发展营造优质的环境,提升发展动力。通过合理的内部审计,还可以保证国家的财政资金的完整性,保证国有资产神圣不可遣返,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内部审计还可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及时防范各种风险,,做好审计监督,进一步促使自身的财务工作规范化发展,保证财务账目清晰,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推动其发展[1]。

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2.1 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内部审计机构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设置的独立检查机构部门,其自身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其主要任务是评价与检查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经济活动,做好审查与评价、监督与纠错等管理,呈现出明显的独立性。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情况,未能保证其发挥出自身的功能发挥,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影响整体的审计质量与审计效果[2]。

2.2 审计相关法律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相关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存在不完善情况,相关的标准相对滞后,造成部分审计意见与审计建议难以执行。相对来说,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规范,对审计工作开展衡量,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难以全面保证其规范性,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失,造成较多的审计问题,最终影响整体的审计质量[3]。

2.3 审计方法较为传统

审计方法传统也是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造成内部审计重点不突出,难以形成规范的工作,整体适应能力较低,发展相对滞后。例如,在开展审计过程中,经常出现审计单一情况,对整体的系统评价不足,审计方法与审计方式未能及时调整到位,降低审计的效率,难以客观的发现存在的潜在风险,审计较为单一,缺乏深入的探索,造成审计风险增大。单一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需要适应新形势背景开展创新,以满足发展需求[4]。

2.4 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开展过程中,需要以良好的内部控制执行环境为基础,以保证其充分发挥出审计的作用。但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还有待提升,风险意识与重视程度不足,未必能发挥出监督作用,造成整体的发展受限。同时,相关的审计范围较为狭窄,存在定位不清晰情况,造成整体的审计效果降低,未能发挥出审计的功能[5]。

3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3.1 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应明确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行政,深入分析其内部审计的功能,分析其审计现状,制定完善的审计计划。提升内部审计机构的合理性与完整性,保证其具有独立性特点,健全机构的各个环节,树立正确的审计监督意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优化,遵循公正、公正、正直的内部机构要求,实现全面发展。积极开展创新,以行政事业单位自身为基础,设置独立完整的内部审计机构,做好最基本的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应切实发挥出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遵循独立要求,切实开展内部审计机构建设,明确其机构的主体,实现各方面的有效配合,以推动内部审计发展。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可以积极的开展分设,保证审计机构与财务部门相互独立,相关的工作人员不能存在兼任情况,不能由同一领导人领导,明确其相互的职责,从多个角度开展优化,促使其各个部门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满足发展需求。促使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呈现出全面性,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并优化审计部门的地位,提升整体的审计质量,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发展[6]。

3.2 积极完善相关的制度与法律法规

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性质,深入分析其审计性质的特点,在研究过程中深入开展探索,完善相关的制定与法律法规,明确现有的标准,保证相关的审计意见与审计建议得以实行。积极分析其法规与标准的优势,制定完善的计划,保证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的原则与规范尺度,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标准。全面开展创新,制定完善的发展计划,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来促使内部审计流程完善,提升审计过程中的规范性,保证其形成统一的准则,减少审计中由于标准不统一与制度不完善引起的问题,提升内部审计的约束力。例如,以《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为依据,结合实际工作,完善其审计的层次性与操作性,保证相关的法律依据充分,并利用其健全的法律来帮助审计人员开展审计,保证相关的工作全面开展。国家审计机关应积极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定完善的细则,促使现阶段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得到发展,优化具体的实施准则,保证法规的优势得以成功分的发挥,为工作人员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依据,制定完善的发展计划,凸显出法律政策的强制性,落实相关的审计意见与政策,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7]。

3.3 创新现有的审计方法与审计方式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内部审计过程中,应积极开展全面创新,改进现阶段的审计工作方法与手段,并制定完善的发展计划,从整体上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例如,在发展过程中可以运用大数据优势,加强信息技术的使用,融入大数据审计理念,提升审计效率与质量,同时还要注重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维护工作。积极引进先进的审计手段与方法,以我国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针对性改良与创新,保证其方法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设计相适应,呈现出多样化与专业化,做好监督管理,并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全新的发展方式,为其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现有的模式,确定其审计定位,督促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手段创新,规范自身的行为,加强内部控制,以保证财务管理水平,实现全面发展,并保证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例如,以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为基础,衡量其单位的绩效标准,做好定位点的完善,遵循现有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将思想统一,从实际出发,分析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挖问题根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

3.4 打造优质的内部审计环境与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力度,优化现有的内部审计工作意识,保证审计工作呈现出的独立性,积极开展创新,营造优质的内部审计环境,为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撑,以提升整体的审计效率。通过构建良性全新的内部审计环境,可以保证工作的全面开展,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管,完善现有的发展模式,完善传统中存在的不足。创新内部审计的内容,以现阶段的需求为基础,做个精准的审计职能定位,适当扩充其审计范围,完善现有的审计体系,加强审计监管,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稳定发展,严格按照发展需求开展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出审计的优势,加强对审计工作的认知,强化其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策略,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全面发展。

结 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面,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应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完善现有的方法与手段,合理开展创新,制定完善的计划,打造优质的内部审计环境与内容,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充分发挥出法律法规的优势,建立完善的标准,从根本上提升内部审计质量,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