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族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和新生儿围生期感染的关系分析

2020-02-2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期胎膜链球菌

周 敏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泰州 225300)

B族链球菌一般也称无乳链球菌,主要分布在孕妇肛周及阴道周围,能够造成孕妇出现产褥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等不良现象,还可能会造成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以及胎儿发育不良等不良结局[1]。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100例围生期孕妇作为一般对象,并根据B族链球菌检测结果,对入选产妇分为感染组(42例)及非感染组(58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4~38岁,均龄(26.73±2.29)岁。对照组年龄23~26岁,均龄(26.48±2.24)岁。两组经对比一般资料,未有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两组可对比。

1.2 主要方法

(1)B族链球菌检测实验

试验采集的标本条件是两周之内没有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孕妇,且孕妇为使用洗液和栓剂,首先应该对孕妇取样部位清洗,然后科室医生通过消毒后的窥阴器对孕妇阴道进行扩张,并使用无菌面拭子在阴道1/3位置采集分泌物,并将分泌物快速送往检验科,并于30min之内完成B族链球菌检测[2]。

(2)药敏试验

将送检标本在培养基中接种,并于35℃环境下进行为期24h的孵育,然后进行挑选、涂片、镜检等一系列操作,以临床检验规程为依据,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完成细菌鉴定,并使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红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等抗菌药物进行药敏实验,对B族链球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

(3)B族链球菌感染致不良妊娠结局分析

主要对孕妇妊娠过程中出现的胎膜早破、新生儿围生期感染不良妊娠结局进行观察和统计,并得出两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B族链球菌检测试验结果

本次选择的100例孕妇中,通过检测得出B族链球菌携带孕妇共42例,带菌率达到42%,其中30岁以上孕妇带菌率为73.81%(31/42),相较于30岁以下26.19%(11/42)孕妇带菌率更高,组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x2=24.3716。

2.2 药敏试验结果

经本次药敏试验可知,B族链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比较高,可达54.76%(23/42),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组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x2=22.9417。

2.3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对比

如表1所示,感染组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围生期感染发生率均高于非感染组,两组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B族链球菌属于一种条件性致病菌,一般在孕妇机体微生态失衡以及内环境紊乱时发生感染[3],孕妇在妊娠期出现B族链球菌感染后,不仅会造成自身出现各种妊娠期疾病,例如,泌尿系统感染、早产以及产后败血症等[4],而且还会造成新生儿出现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疾病,使母婴健康受到严重影响[5]。在本次研究中,30岁以上的孕妇带菌率与30岁以下孕妇相比明显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与性生活相关,性生活造成孕妇引导内环境出现失衡,从而容易感染此病菌。

本次研究结果还表明,B族链球菌感染组的胎膜早破发生率和新生儿围产期感染发生率均高于非感染组,两组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B族链球菌感染容易产生不良妊娠结局,故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猜你喜欢

生期胎膜链球菌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及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变形链球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胎膜早破患者临床治疗方法
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的制备与鉴定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独生女围生期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