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企业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2020-02-27刘冬梅王鹏飞郑晓耘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28期
关键词:流程信息化信息技术

◎刘冬梅 王鹏飞 郑晓耘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及信息产品的过程。更确切地说,就是信息技术由局部到全局、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向企业全面渗透、运用于各个流程、支持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本文阐述企业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分析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对策。

一、企业信息化概述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信息化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势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信息化是各企业管理运用中必须强化的一项内容。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这将涉及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团队的重组和管理手段的创新。

二、企业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1.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效率。现代企业的管理离不开对信息的把握,信息化建设可以增强企业领导的现代化意识,使其对当前的市场有一个更加充分的了解,可以根据市场形势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做出对企业有利的决策。因此,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在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通过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和采用企业重组理论建设,可以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进行改革和简化,使得信息流动更为顺畅,领导阶层可以更快地掌握下属的基本情况,同时,领导的意图可以得到更准确、更快速的传达。

信息化建设可以使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更快地融入到企业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现代化的工作方式来提高其工作效率,开拓员工的思维,使其逐渐摒弃旧的工作方式,学习掌握先进的操作规程和技术,并按先进的规程进行操作,在对先进技术的学习和运用中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更加科学和理性的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提升企业市场经营环境把控力。企业信息化应用,使得其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全面了解和掌握行业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情况,并结合自身情况对其经营管理进行调整,及时转变市场经营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方向,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实力,这些内容的实现都源于企业提高对市场经营环境的把控能力。

3.增强企业决策科学性和准确性。完备的信息是经营决策的基础。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使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掌握更加完备、及时和准确。另外,各种决策工具如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的应用,极大地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评价选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理性、科学性及快速反应,提高了决策的效益和效率。

4.加快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信息技术能极大提高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思想的能力。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的。各种企业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柔性制造系统、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企业领导不重视,员工参与意识不高。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只重视业务开拓不重视内部管理,认为信息化系统可有可无,从而导致公司管理漏洞存在、舞弊风险的出现。而员工习惯了一种固有的工作方式,推行一套新的信息化系统软件,就会需要一个适应与磨合的过程,再加上领导不重视的话,员工很容易对新鲜事物出现抵触情绪。

其次,企业把流程设计过于理想化,而自身管理水平跟不上。推行信息化系统软件定位不准确,想把软件里的所有功能都用上,但最终因自身管理水平受限,而导致对系统的利用率很低,使用情况很差,造成资源的白白浪费。

第三,硬件设施不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从硬件建设来看,不少企业虽然配备的相关的设备,通过互联网与外界对接,但是很多设备的购买并没有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去制定,不少企业谈起信息化建设就一味的强调购买电脑,而实际上信息传输数据对于硬件的需求不一,设备的配备应当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四、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对策

1.增强企业信息化应用理念与意识。一方面,加大企业信息化知识宣传力度。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举办企业信息化知识宣传讲座,使得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各部门工作人员能够对信息化应用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增强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信息化应用意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明确企业信息化理念,将企业各部门岗位工作同信息化应用相结合,增强企业各部门工作人员信息化意识,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2.做好企业信息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应用水平较低。我国加入WTO后,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实现国际化迫在眉睫,标准规范应用水平低下,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一大瓶颈。企业信息系统是以信息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基础的,企业是否成熟、信息管理是否走上正轨,也要看信息是否规范化。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企业应该重视建立基础信息资源的规范、标准及编码体系。

3.建立适应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模型。在传统的劳动分工原则下,企业流程被分割为一段段分裂的环节,每一环节关心的焦点仅仅是单项任务和工作,而不是整个系统全局最优。如果仅仅用计算机去模拟原手工管理系统,这就会给信息系统建设带来很多问题,也不会真正提升企业的核心进整理,更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流程。要按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对现有的企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使之成为提高企业运行效益的重要途径。企业流程重组的本质就在于根据新技术条件下信息处理的特点,以事物发生的自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建立适应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模型时,需要企业协调合作,对人员进行科学的组织与分配,紧密配合新技术。企业流程的重组不仅涉及技术,也涉及人文因素,包括观念的重组、流程的重组和组织的重组。通过这样的重组,创建新的企业文化和新的流程,用扁平化的企业组织代替金字塔型的企业组织。

结束语:企业信息化是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应用过程,而信息技术的商业应用价值也在于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管理层面的应用和渗透,其影响必然波及企业的战略发展、组织结构、规划策划、管理制度、协调控制、企业文化等等。因此,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应该与企业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

猜你喜欢

流程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