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财会内部控制的优化路径

2020-02-27孙来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28期
关键词:财务会计供给管理人员

◎孙来

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着严竣的压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必然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而进行经营管理意识的转变,合理进行企业财会内部控制,进而为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内部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并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内控管理的优化路径展开探讨,以期促进企业的稳健与长效发展。

在供给侧改革政策实施后,企业内控管理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改革,然而现阶段部分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与当前的市场需求并不一致,存在管理执行力不足、内控管理人员自身的能力与岗位职责不符等诸多问题。基于此,企业应提高对内控管理的重视,实现内控管理方式的创新与优化,进而在供给侧革改革背景下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效果的有效提升。

一、供给侧改革下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分析

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有效促进的目标,政府部门自2015年开始实施供给侧改革方案,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控制管理进行有效的规范与管理,采用降低库去、去除杠杆、节约成本、完善缺陷等方式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提高企业的经济增长质量,这将成为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内容。财务会计主要负责为企业制定财务规划与预算,收集市场信息并予以合理分析,控制企业经营成本、预防与控制财务风险,并对各项工作的开展成效进行分析与评价,进而为企业各个项目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财务管理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生产与经营的核心所在,通过财务管理即可判断出企业的经营质量,了解企业的工作效率。为了增强对企业管理信息的了解,企业应基于当前的经营模式、结合供给侧改革方案合理进行内控管理制度的调整,进而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财务会计应采用有效的方式提升自身与经济发展模式的适应度,制定与完善内控政策,努力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优化经营管理能力,进而为企业的稳定与长效发展奠定基础。

二、供给侧改革下财务会计内部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供给侧改革这一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推行对各个行业领域都产生了影响,面对新的政策形势,企业必须对自身的运营情况进行调整,优化管理效果,进而实现自身的优质转型。内控管理是企业管理模式优化及转型的重要途径,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对行业发展状况及市场变化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与了解,结合自身的实际运营与管理情况,以企业的资本结构为依据,合理进行内部管理机制的优化与完善,进而对财务状况进行改善,并降低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才可符合供给侧改革宏观经济策略的要求。供给侧改革对企业内部管理所提出的新要求如下:

1.合理设计内控管理控制系统。

为了确保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有效推行,企业应对自身的内部管理控制及会计处理系统进行合理设计,对财务会计内控管理控制制度进行有效建立,并对风险评估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同时,企业的管理人员及财务工作人员应对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深入了解,以严谨、负责的态待积极开展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

2.提升内控质量、提高企业发展空间。

企业应以国家的经济政策制度为依据,结合市场发展情况,了解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状况进行准确预测,进而对企业的供给状况进行有效的延伸,实现企业发展空间的有效拓展。

3.建立与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在内部监督机制得以完善以后,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公平与透明,财务管理人员可对各项工作的开展予以全面的监督,可为各岗位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确保各自的职责得以良好的履行,进而为财务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4.有效收集与保管财务信息。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企业应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合理进行数据的汇总与存储,针对重要的数据信息,要对其收集、汇总及存储方式进行有效规范,进而为后续财务核算与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三、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

1.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性有待提升,风险评估体系尚需健全。

规范化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仅是内部控制的核心要素,也是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得以落实与践行的根本性因素。然而,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信任逾越监督、不相容职务未分离、员工工作分配不合理、权利高于控制体系等问题。例如监督过程中因掺杂个人感情而未做到审查或考核客观公正;出纳员不仅做出纳工作,还负责会计档案保管工作;业务核算、编制报表、税务处理等工作均由一人负责;公司高管为实现个人利益,不顾企业发展和股东利益,权利凌驾于内部控制职权之上等等。还有部分企业不顾自身实际情况,刻意复制与其情况不相符的其他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体系。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生搬硬套,不仅难以取得有效成果,而且降低了内部控制工作效率,制约了公司未来的发展。部分企业风险意识十分薄弱,企业内部缺乏规范的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体系,风险评估与应对机制的不健全,使企业缺乏相应的防范风险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2.监督与考核机制需要完善。

对于企业内控管理来说,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与考核机制可有效实现对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与评价。通常企业监督活动中对于企业的内部审计及员工考核等工作的监督较为重视,然而目前部分发企业并未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监督与考核机制,并且也未设立独立的内审部门,或者部分企业建立了单独的内审部门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发挥出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部分企业未制定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致使内控工作的开展形式化较为严重,难以达到理想的内部控制效果,这对企业的正常经营与管理带为了一定的阻碍。

3.内部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

在企业管理当中,内部信息的有效传递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是内控管理工作效率能否有效提升的关键。然而当前部分企业的内控管理方式较为传统,未能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基础设施不健全,所使用的管理软件与当前的经济活动需求也不相符。同时,管理人员自身的内控管理知识也并不完善,企业也未对内控管理人才进行全面的信息技术培训。此外,企业的管理系统中各项信息的关联度相对较低,在对相关内容进行授权审批时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办理多个繁琐的手续,在信息管理人员自身知识相对缺乏的背景下,信息沟通与交流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因此财务会计的内控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4.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尚需加强。

企业内控人员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者对内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只是为了表面迎合供给侧改革,形式上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并未按照企业实际情况严格执行内控制度,特别是当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与企业眼前利益相冲突时,管理者往往选择忽视内控要求,转而维护企业自身利益,使得内部控制流于形式;二是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人员不具有应有的胜任能力和专业素养,对供给侧改革相关理念理解不透彻,缺乏相关管理知识,无法保证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三是企业管理人员通常将重心放在了如何提高经济效益上,而忽视了对企业资金的有效管理,管理内容的不全面,导致管理工作质量不佳,使得企业发展成本大幅增加。

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财务会计内控管理的优化路径分析

1.提高内控管理的规范性,优化内控环境。

(1)强化内控意识。

企业应对管理及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内控意识进行有效强化,建立与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并合理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为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2)加强内控管理的规范。

企业应对内部控制管理进行规范,对各部门及各岗位的具体职责与权利进行明确,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可有效履行自身的职责,并发挥出对其他岗位的监督与制约作用,实现制衡机制的有效建立。

(3)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制度。

企业还应建立相对科学的财务会制度,对会计岗位责任制度进行优化与完善,合理进行岗位设置,杜绝一人担任多岗位工作职责现象的出现,进而实现财务会计内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4)培养风险防范与规避意识。

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与应对制度,对内部及外部的风险进行准确辨别,针对识别出的风险问题合理进行风险应对措施的制定。

2.建立与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对会计人员的具体职责进行明确,对经济业务的决策流程进行细化,制定严格的执行流程,明确财产清查及内部审计等各工作程序。

运用合理有效的监督审查方法,保持内部监督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切实履行监督职能,贯彻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最后通过开展相关监督工作及时发现企业日常运营的各种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并督促相关部门人员整改,解决问题并降低企业的风险。企业还应重视内部考核奖惩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督促工作进程、评定级别、考核工作人员业绩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办法,调动人员积极性,提高企业业务质量,促进企业发展。

3.建立科学完善的内控信息系统。

企业内部管理需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提高信息处理和传递的效率,尤其要解决系统之间关联程度低的问题,建立财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确保信息的一致性与及时性。除此之外,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发展与业务的拓宽,检测现有系统是否满足当前以及未来经济业务,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优化升级,并做好淘汰旧系统,研发或引进新系统的准备,组织培训信息管理人员,加强内部沟通与交流,建设完善有效的内部沟通与反馈机制。

4.强化资金管理力度。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势必会存在各种资金需求,因此企业应以自身的资本结构为基础,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合理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以免出现融资及投资资本期限错配情况的出现,进而使企业面临严重的资金风险。同时,企业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及时回收账款,确保有充足的资金用于生产与经营,进而为企业的稳健与长效发展提供保障。如企业存在大量应收账款未能及时回收,或企业所回收的资金量不足,无法满足投资需求,会使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艰难的处境。基于此,提高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力度,可避免企业陷入账面资金充足却缺少流动资金的困境,进而避免企业出现财务危机。

5.加强企业财会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建设。

财务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与有力是影响内控管理制质的关键,因此,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内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使之深入了解供给侧改革的意义,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培训与提升。

(1)提高管理人员的内控意识。

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对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其了解供给侧改革下科学合理的内控管理对企业稳定发展和规避风险的重要性,并引入最新经济政策下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理念,增强其积极参与内控管理工作的意识,使内控管理人员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内控管理,并严谨负责地确保各个工作环节的顺利完成。

(2)加强内控管理培训。

企业应定期开展现有内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聘请内控管理专家走入企业为内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也可为内控管理人员提供外出进修与学习的机会,使财务内控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管理能力得以同步提升,具备更高的岗位适应力,进而确保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3)提高人专业财会人员的引进力度。

企业应从企业外部聘请专业财务管理知识深厚且具备丰富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担任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岗位,通过各大招聘平台或参加招聘会等多种方式拓展人才引进渠道,以实现内控管理人才结构的有效优化。

(4)明确内控管理的岗位职责。

企业应对内控管理工作人员所需具备的控制能力进行明确,并详细制定内控管理岗位的岗位职责,确保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企业可准确预测出即将发生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风险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进而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后企业经营与管理所产生的经济损失。

结语:在供给侧改革的宏观政策下,企业要抓住时代机遇,迎接市场挑战,及时整顿和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加强内部环境建设,保证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与供给侧改革要求的一致性,促使企业自身发展方向与国家经济政策相适应,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进。

猜你喜欢

财务会计供给管理人员
大智移云下财务会计人才的转型探索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