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2020-02-27于丹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28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国民经济财政支出

◎于丹

积极财政政策是相较于政策作用的大小而言的,为了更好促进国家各项基本建设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而主动采用财政投融资的方式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从宏观上进行调控,为了促使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对财政政策进行了有效研究,希望分析能够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

引言

近年来,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应积极发挥财政宏观调控和资源配置职能,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强弱项等各项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就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发挥,自然离不开财政支出这一重要手段,实际上我国政府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一直采用不同形式在增加财政支出,这主要是因为财政支出的不同收入来源及不同应用渠道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不同的先导影响;那么,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实施周期内到底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产生哪些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是如何产生与发挥作用的呢?笔者认为,可以用李嘉图等价原理和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等经济思想理论来解答上述问题;这里的李嘉图等价原理可以很好解释积极财政政策的前端效果,而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则能解释政策的中、后端效果及可能产生的偏差。李嘉图等价原来中有一个关于社会支出主体的分类及其作用的阐释,从当前我国的社会支出主体门类角度看,社会支出的两个最要来源分别是政府和个人,将这两大社会支出主体放到积极财政政策背景下,我们可以发现政府在社会支出中的地位更强势、经济促进作用也更大,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在整个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获取

的资源更多,个人获得的资源或者说可支配资源要少得多,这样也就限制了个人支出经济促进作用的发挥;考虑到“等价”,以及政府和个人经济促进作用的不同,为了更好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我们应该主动发挥政府这一社会支出主体的经济促进作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前期基础。财政政策挤出效应主要体现在财政支出对社会支出的引导,或者说由于财政支出而"挤出"更多的社会支出,更多的社会支出引发更多的社会需求,而更多的社会需求则需要更多的社会支出,由此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这一良性循环的产生、运行离不开财政支出的引导和支持,即离不开积极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在社会支出的中、后端发力,给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达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稳定国民经济增长目的。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措施研究

1.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有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加大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力度。

要想让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力度得到不断加大,需要创新竞争性领域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并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群,从而让政府投资基金得到良好的发挥。同时,还要建立企业多渠道融资激励机制,有效引导金融资本向实体经济的转变。除此之外,实行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方式可以充分缓解资金压力,还能全面支持企业投资,技术改革以及模式的深入创新。

(2)加大战略新兴产业风险投资力度。

作为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政府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新兴产业等,这些都是新兴产业风险投资力度加大战略的关键。

(3)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对于企业来讲,最为关心的内容是用地,用电、用气、用水,物流,所以要有效减少相关费用,比如过路过桥费,港口收费,从而促使企业能够减轻负担。另外,需要有效减少工业企业购销金额,商业零售企业购销金额、外贸企业购销金额、货物运输企业货物运输收入,仓储保管企业仓储保管收入,从而减少实体经济发展中运用的成本。

4.积极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投资引导基金,信贷担保作用,可以促使合作的形成,全面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经济能力,以引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到社会发展中重点的领域,从而达到财政和金融互动目的。第一,完善政府融资担保体系,利用多种方式,包括联保,分保和保险,增强服务企业力度,有效减少融资担保的实际费用。第二,重点工业企业资金周围支持,鼓励建立企业专项转贷应急体系,有效解决企业过桥资金难题。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聚力支持创新驱动发展。

(1)丰富财政创新资金投入方式。

从投入对象角度而言,应该改变资金划拨到企业,到项目的基本方式,用财政资金注入到基金的方式,并做好跟进的投资,以此让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支持得到创新。还要灵活使用财政补偿和补贴的方式,要想得到补贴应该早期做好风险补偿。另外,落实政府事前,事中与事后资金拨付方式,整体掌控资金的用途,从而实现资金激励最大化目的。

(2)财政撬动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激发微观创新主体活力,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是财政政策的重点目标,应该把创新项目和企业主体进行配置,从而促使其能够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整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引导优势企业担负重点技术创新的重担,并支持有色金融,利用优势产业进行技术研发。同时,可把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当成是财政资金支持的主要参考。作为企业,应该设立技术与创新中心,把需要向国家申报,可以创新的平台企业和地区,利用先进的想法,拿出财政资金的支持。宽松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创造出公平性,公正性的竞争天地,推动科学技术创新能够平衡的发展下去。而针对利润扩大,重新投资的高新技术,可实现再投资退税的优惠。总体而言,应该增强折旧速度,以提取准备金等方式,有效的激发企业的实际能力,以此实现全面的科技创新。

三、结束语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我国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也应充分意识到财政政策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促进作用。应对现有财政政策进行不断审视,发现存在的不足,对相关财政政策进行不断完善,通过完善的财政政策有效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国民经济财政支出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