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思考

2020-02-27崔逸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28期
关键词:党风廉政从严治党国有企业

◎崔逸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党风政风新形象。然而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自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召开以来,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向纵深部署,“四风”问题有所收敛,政治生态持续向好,但反腐败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取得最终胜利,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一、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面对的挑战

1.专业力量有待提高的挑战。从专业从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人员组成上来说,国有企业中的专职人员通常由企业在内部岗位中任命与调配,专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人员相较于平行部门人员较少,市一级层面的国有企业或二、三级子分公司就鲜有设置专职工作人员。较为普遍的情况是,一旦需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国企就会从综合型岗位调配人员配合上级全面从严治党落实机构,导致国企党风廉政建设被动的接受上级任务,而没有内部的专业力量做支撑。

2.科学执行制度和政策的挑战。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要结合生产、经营、建设、投资的实际,来严格执行制度和政策,丰富工作的方式与开展的载体,而不是操作单一的“填鸭式”灌输。党风廉政建设领域的制度政策在宏观上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而在各个企业微观层面,一味地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照样重申,是只重形式不重实际的表现,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一些国企员工对政治和政策的认知度偏低、参与度偏低,未能内化于心地影响到个人素质形象和工作作风,更有甚者认为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和文件精神是业务工作外的一种负担,单纯的以是否创造价值来区别执行制度和政策,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3.涵养企业政治生态的挑战。一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力度还有待提高,理想信念教育是企业对内部党风廉政问题的前置预防和把控,只重视专业技能教育而忽视理想信念教育,则会导致企业出现廉政思想认识偏差、消极的亚健康生态。二是监督问责的工作过度依赖上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组织,基层组织没有履行企业内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职责,内部教育手段单一、监督手段匮乏、奖惩措施不到位。三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缺少创新,未能充分结合国企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未能形成廉建促业务的工作合力,导致企业内部党风廉政建设实务与业务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四是营造良好企业文化氛围的缺失,以企业文化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发展是国有企业提高广大干部员工思想道德、政治站位、廉洁意识的重要手段,现实中存在理论与实践不同步不平衡的实际脱节。

二、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

1.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专业性。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者从事国企内部教育监管工作,就要摒弃“同在一口锅里吃、自己人管不住自己人”的消极思维,国企党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构(人员)地位相对超脱,行政建制属企业内部工作机构(员工),但确实国企党委履行职责的神经末梢,所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天然的带有教育引领作用。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工作的专业性:

(1)自上而下厚植廉洁理念。国企企业干部员工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贪腐的诱惑所带来的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是针对国有企业干部员工廉洁从业的教育重点,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业观和廉洁观主要就是依靠厚植企业的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措施,同时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结合企业整体的文化氛围、平台、制度,制定出企业内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标准、监督标准、教育标准和考核标准,通过自上而下的进行学习培训、风险排查,来规范全体人员的行为准则,以廉洁从业理念筑牢杜绝腐败的第一道防线。(2)形成党风廉政建设合力。国有企业要从各个方面不断加大廉洁教育的力度。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涵盖廉政教育,从而确保廉洁教育的全面性、广泛性,通过工作的推进进一步巩固教育效果。同时,国有企业在开展廉洁教育工作时,要注重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系统培训和自学考核相结合,必要还可以树立典型,起到模范作用。在廉洁教育中,让党员干部明确职责,坚定信念,自觉规避风险,确保党员干部队伍的廉洁性。

2.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主体责任落实方面,狠抓党员干部的管理与思想上下功夫,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来提高政治站位。通过国企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领导干部过好双重组织生活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方式,夯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理论基础,增强党性修养。有计划的开展党务干部培训班、进修班,系统学习地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培养战略思维,提升能力素养,做好国企党风廉政建设的答卷人。

在监督责任落实方面,严格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人的教育管理,落实监督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定期监督、检查、提醒,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落实到分管领域和分管工作当中,做到责任到人,追究到人,积极推进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与员工绩效相挂钩。整合基层党组织纪检监察资源,科学合理调整内设机构和人员配置,进一步明确和理清工作职责,最大限度地发挥纪委各室的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营造良好的企业政治生态。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既依赖于整体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同时作用于进一步净化现有的政治生态。较好的政治生态对国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起到监督的作用,自国企“两个责任”落实的负责人到各基层党组织、党支部的党务干部,都能明确自身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进而形成一级管一级、逐级压实的良好政治生态循环。有效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又会来营造政治生态氛围,通过企业大环境、好氛围的影响来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引导国企内部政治生态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4.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在国企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道路上,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发挥着统领与指导作用,其体现在对国企内部易发、频发、高发的腐败类问题进行常态化的预防和治理,同时也是基层党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的根据依循。常态化作用发挥需要长效机制作有效的支撑,长效机制使国企形成上下一心、行而有效、共同惩治的腐败倡廉合力,在实际工作中体现为结合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国企的各项制度进行廉政风险排查防控,通过查漏补缺来不断的完善,不断提升制度的严密性与系统性,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制度机制促进关键环节透明度的提升,保证制度的刚性、责任的追溯性和监督检查的便利性,从而在国企内部建立一个全方位、多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网络,形成企业内部的廉洁工作档案,督促各级干部员工对应廉洁从业标准不断完善,构建目标管理责任制度以及对应的考核办法,结合各单位、各部门的绩效考核,制定详细的反腐败目标计划,并对各项工作进行量化和细化,进行网格化管理。

结束语:总之,在工作当中,国企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从思想教育、集中力量、从严履责、营造氛围以及构建长效机制等诸多方面进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协调和统一,使之形成工作上的合力,才能不断的提升国有企业在党风廉政建设上的执行力,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切实、有效执行,从而保证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党风廉政从严治党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