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配中心抗肿瘤药物常见溶媒错误分析

2020-02-27寸润樱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溶媒奥沙利氯化钠

寸润樱

(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 大理 671000)

肿瘤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和逐步年轻化,使得抗肿瘤药物的使用越来越多。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居多,不合理的临床应用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在进行静脉注射时,有些药物需要以溶媒为载体,随着抗肿瘤药物的不断产生及更新换代,医生对药物的关注未及时更新或对溶媒的理化性质不了解,导致错误运用,可能会出现输液反应或严重的不良反应[1]。因此,选择溶媒时应谨慎[2]。本院通过对抗肿瘤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中的常见溶媒错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的静配中心抗肿瘤处方1500例进行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为经临床诊断为肿瘤,并符合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年龄<80岁,肿瘤瘤灶局限性,知悉本研究自愿参与,临床资料完全。排除标准为合并其他的器质性病变或严重精神障碍或多种肿瘤者,不满足诊疗标准者。纳入样本中男性为793例,女性为707例,年龄范围为38~77岁,平均年龄为(66.23±4.73)岁。

1.2 方法

对纳入样本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药品说明书、《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用手册》等资料,检查统计其中发生溶媒错误的处方,进行记录统计,对溶媒错误具体处方进行分析总结。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使用SPSS 22.0进行处理与分析,其中,对定量变量的数据资料使用(±s)的形式统计描述,两样本t检验处理分析;定性变量的数据资料使用(n,%)的形式统计描述,用c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处理分析。P<0.05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 结 果

在纳入研究的1500份抗肿瘤药处方中,共发现溶媒错误92例,发生错误比例为6.13%。在发现的溶媒错误的92例处方中,超剂量用药2例,占2.17%,超说明用药5例,占5.43%,溶媒选择不当51例,占55.43%,溶媒量不适当34例,占36.96%。溶媒选择不当和溶媒量不适当所占比例较高,对溶媒错误表现进行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常见溶媒错误分析及讨论

3.1 溶媒选择不当

选择溶媒时主要考虑溶液的pH,离子作用与盐析作用等。

3.1.1 依托泊苷溶于葡萄糖注射液

依托泊苷在葡萄糖溶液中不稳定,容易形成微粒沉淀,其溶于0.9%氯化钠中浓度不应超过0.25mg/ml,在审查的医嘱中,发现很多医师的处方中依托泊苷浓度超出规定浓度,浓度过高可能会难以完全溶解,产生微粒沉淀,堵塞血管。因此配置时,应增加溶媒用量,保证浓度合理,药效完全发挥。

3.1.2 紫杉醇脂质体使用氯化钠做溶媒

因为脂质体物理不稳定,对PH值要求较高,在0.9%的氯化钠中易氧化水解,贮存时导致药物泄露、包封下降等,影响疗效,因此,该药配置时用无菌注射水溶解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3.1.3 奥沙利铂使用0.9%氯化钠做溶媒

奥沙利铂是一种高效、广谱的铂类抗肿瘤药,其使用安全,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其说明书中指出不可与碱性制剂合用,如果使用0.9%氯化钠做溶媒,会使奥沙利铂发生絮状沉淀,滴注时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应该使用5%葡萄糖做溶媒,并且和奥沙利铂同时使用的药品滴注间隔应用葡萄糖冲管[3]。

3.2 溶媒量不适当

在确定的药物中,溶媒量直接影响药物的浓度,影响治疗效果。溶媒量较大者,可能导致药物浓度过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同时滴注时间过长,毒性增加,比如药物吉西他滨;溶媒量较小者,可能导致药物浓度过大,毒副作用增强,或药物活性代谢产物无法达最大,比如药物伊立替康。所以,有效的治疗需要合适的溶媒量。

3.3 药物剂量不合理

顺铂浓度过大时会导致患者的肾毒性和骨髓毒性明显增大。再比如,氟达拉滨和长春新碱使用剂量不合理的话有可能给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3.4 原因分析

医生更多的关注药物本身的疗效和作用,对药物和溶媒的性质和作用不甚了解,因此应建议医生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规范化溶媒的选择和剂量,强化合理用药,加强对抗肿瘤药物的配置的把控和监督,避免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溶媒奥沙利氯化钠
附带溶媒药品有效期的风险防控管理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复合溶媒应用于阿维菌素结晶的研究
氯化钠水溶液结构的研究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奥沙利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分析
广西产黄杞叶不同溶媒提取物中二氢黄酮醇的定量分析
抗菌药静注时溶媒及其剂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