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

2020-02-27欧阳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蠕形红斑痤疮

欧阳飞,房 慧,曾 慧,廖 倩

(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玫瑰痤疮的发病率在2~22%,2015年在德国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报告称,酒糟鼻的总体患病率为12%,其中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和丘疹脓疱型分别占9%和3%,目前我国仍未有玫瑰痤疮患病率的调查。根据其不同部位、不同时期、不同皮损特点,目前有四种类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erythematotelangiectatic rosacea,ETR)、丘疹脓疱型(papulopustular rosacea,PPR)、肥大增生型又称鼻赘型(phymatous rosacea)、眼型(ocular rosacea)。在临床中,每个酒糟鼻患者的临床特征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重叠的,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效果欠佳,需要多种治疗方法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生机制不是很清楚,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 遗传因素

AldrichNet al做了一项针对双胞胎关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对玫瑰痤疮的研究,结果发现在玫瑰痤疮中46%的双胞胎存在基因缺陷。Chanq ALS et al在一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对22,952例(2,618酒渣鼻病例和20,334对照组)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三种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与酒渣鼻有关。总之,最近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遗传学说对酒渣鼻的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特定遗传因素与酒渣鼻风险相关性,并鉴定基因变异与酒糟鼻各型之间的具体机制联系。

2 天然免疫异常和抗菌肽

天然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固有的、抵御外来侵袭的第一道防线,对各种高危致病因子能即时、快速反应。主要通过胚系编码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P)识别病原微生物的保守的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是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TLR在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的表达使得机体能够及时感知个人等危险信号。Toll样受体(TLRs)对微生物感染、化学和物理损伤以及紫外线诱导的凋亡细胞有反应。TLR2作为TLR家族的一员,其在玫瑰痤疮皮损的角质形成细胞表面能够高度表达,而各种外界刺激包括紫外线、蠕虫感染等的激活也可诱发Toll样受体2(TLR2)的高度表达。TLR2激活和活化后通过维生素D途径和钙内流途径促使丝氨酸蛋白酶(KLK-5)的表达、释放。Yamasaki K,et al等在一项小鼠的试验中发现,TLR2诱导的抗菌肽激活需要活性的表皮丝氨酸蛋白酶激肽释放酶5(kallikrein-5 KLK-5)才能形成,这可导致酒糟鼻样红斑和血管的生成。通过KLK-5的水解作用,无活性的抗菌肽前体被转化为有活性的LL37,LL37可诱导血管的新生和促进炎症反应,从而参与玫瑰痤疮发生。LL37所产生趋化因子诱导白细胞、单个核细胞、T细胞局部聚集;同时通过激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进而活化VEGF,导致血管增生扩张及炎症介质外渗。

3 神经血管调节机制

目前备受研究的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TRP)通道。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TRP离子通道在所有玫瑰痤疮的各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丘疹性脓疱型和肥厚增生型)上的密度都有所增加。TRP通道(尤其是TRPA1和TRPV1)和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 2)可以与神经肽受体相互作用,触发神经肽释放,这些相互作用导致神经血管调节功能异常,从而出现酒渣鼻的神经血管环和神经源性炎症。

4 微生物感染

Aleksandra Sedzikowska et al指出蠕形螨可能是引起酒渣鼻的病因之一,男女性感染蠕形螨的几率相当,年龄越大感染蠕形螨的几率就越高。但是蠕形螨与玫瑰痤疮直接的因果关系仍有争议。Xingzhe Yang通过总结2008~2018年相关文献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酒渣鼻的发生发展有关,经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可以提高酒渣鼻的治疗效果。

5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玫瑰痤疮的慢性炎症反应可以导致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慢性光损伤、使用含激素的护肤品都可诱发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综上,虽然目前国内外专家对玫瑰痤疮有了更多的认识,但其具体发病因素还不是很确切,是多因素诱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猜你喜欢

蠕形红斑痤疮
蠕形螨睑缘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我国人体蠕形螨及蠕形螨病研究进展
睑板腺囊肿与眼部蠕形螨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木星的小红斑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冬青油对蠕形螨体外杀虫的作用研究
Queyrat增殖性红斑1例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