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错名”轶事

2020-02-25

少男少女·校园 2020年2期
关键词:轶事副刊写作者

“哇!你的大作发表啦!”1991年9月21日,一位朋友忽然大声对我嚷,“还是发表在《南方日报》上耶!”

我的作品能在省级大报发表啦!

我心跳突然加速,那时刚学写作新文学,这位朋友知道我向《南方日报》投了稿。

我正要从朋友手中拿过《南方日报》,却见他脸上有了迟疑的神色。他小声地说:“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名字写错了……”

我抓过报纸,一看,也呆了:小说《隐形眼镜》的题目下,作者竟然是“胡茶锦”!

“啊!”我惊叫了一声。怎么会这样?要知道,对初学写作者来说,能在《南方日报》的副刊发表文学作品,那是有多么难的事啊!

名字写错了,但我不遗憾:因为这证明我的写作能力能达到被《南方日报》文学编辑认可的程度。

至于我的名字被写错了,我检讨,不能怪编辑。那时候还没有用电脑写作,而我的硬笔字一向草率,将姓名中的某个字写到别人分辨不明的情况,也是常有的事。

无论如何,《隐形眼镜》发表了,我的喜悦大于遗憾。

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院的专业作家陈庆祥老师也看到了《隐形眼镜》。他对我说:“刊出文章了,但作者的名字出错,这是非常遗憾的。但我却要恭喜你。这证明发稿的编辑不认识你,他在选用稿件时,是以作品的水平高低为标准的。看来,这篇文章不是靠‘走后门才能发表的。”

《南方日报》文艺副刊的影响是很大的,时任广东省文联《南国》文艺杂志主编的梵扬先生也看到《隐形眼镜》。他给我来了一封信,在祝贺之后,他谈到了这篇文章中有个别细节值得推敲的地方,希望我认真写作,再接再厉……

这件“错名”轶事,给了我不少感触:

当时很多写作者告訴我,文章要发表得通过编辑“走后门”才容易成功。但我的“错名”文章发表了,证明《南方日报》文艺副刊的编辑是公平选稿的。他们没有因为作者是文学新人而轻忽对待,用稿标准是以质量取胜。这影响到我日后做编辑的态度,我也是以质量为标准选用稿件的。

《南方日报》系列报刊是一个不错的发表平台,我在上面发了作品,得到不少前辈的指点、鼓励。这对我从事文学工作帮助巨大,以至后来也常常为它写作。

一直至今,我都是《南方日报》的老读者。2018年12月,我撰写的长篇文学传记《容志行传》也是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看来,我跟《南方日报》还是挺有缘分的。

猜你喜欢

轶事副刊写作者
中共四大轶事
省志所载报纸文艺副刊勘误及其考订
白马
论写作(创作谈)
写作
比主编还牛的副刊编辑们
范仲淹苦读轶事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
校园轶事
副刊编辑:发挥文化传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