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瓦屋山(四篇)

2020-02-25

四川文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瓦屋杜鹃

杜鹃不语

○周闻道

我盯着一朵花发愣。

杜鹃花。

己亥,深春或浅夏。我闯入一片杜鹃的花海。这里的杜鹃有六十万亩,山势逶迤,青翠护艳。无论角度还是地势,我都看不到花的四至边界。双目所及全是花,杜鹃花。粉红的、雪青的、洁白的,奔放的、羞涩的,星星点点的,如云如霞的、清清晰晰的、若隐若现的、灿烂鲜艳的,萎靡颓丧的。花顺着山势蔓延而去,山到哪里,花就到哪里,任何表达距离的词,都不能准确呈现。

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就在我的眼神与花对视的一瞬,我惊讶了。

我顿然有了一种反主为客的被动。我发现,不是我看花,而是花在看我,幽幽的,深情的,顾盼有神。在我的目光聚集于它之时,它那复杂深邃的眼神直指向我,有一种穿透红尘洞察人心的魔力。一切都只可意会,不可言说。我说的是我,而不是花。花是可以言说的,或者说此刻它正在言说。突然想到点绛唇。是一个定心结构的偏正词组,而不是词牌,不是李清照的《蹴罢秋千》,也没有“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花的言说是多色调的,似光影下的唇印;一瓣,两瓣,共五瓣,不分先后彼此,次第排列,组合成一只口。我之所以要用“只”,而不是“张”,缘于那口确实太娇小羞美,如用粗犷的“张”,不仅会产生审美偏差,还会破坏那美。风是不知不觉的,由淡淡的香味陪伴。此刻,那口欲言又止。

我心里微微一震。杜鹃,你想说什么,请告诉我。

杜鹃不语,我把目光转向花的身后。

身后是山。瓦屋山。

我被这个名字绊住。山与屋,伟岸与弱小,竟然如此的机缘巧合,在这里联姻。不是望文生义。这山,肯定是不一般的山;这屋,也肯定不是一般的屋;栖息在这山这屋里的杜鹃,肯定也是不同寻常的杜鹃。世上杜鹃千万种,从亚洲、北美、欧洲、澳洲,到中国的台湾,从长江流域、云贵高原,到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地区,哪里不是杜鹃的故乡?可以说,杜鹃是大地最宠爱的幺女。令人费解的是,五湖四海为家的杜鹃,为什么有一些要选择栖身于这川西一隅的深山野岭。

显然是屋,这如山瓦屋,让杜鹃心归意属。

不仅是安家落户,是要成全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传统农耕文明里,那种几间茅屋,二三鸡犬,炊烟袅袅,小桥流水式的田园生活。我因此进一步判定,杜鹃是单纯质朴的,拥有泥土乡人般的品质,只需一间简朴瓦屋,就可以安心守神;杜鹃是高贵而孤傲的,不可委曲求全,不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随意苟且委身。杜鹃不恋尘世喧嚣富贵,不趋炎附势,也不屑于城市的高楼华宇。杜鹃的心,属于这高山净土。

至少,瓦屋山的杜鹃是如此。

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生命的高度。一方水土不仅养一方人,也养一方花。我相信,瓦屋山与瓦屋山的杜鹃,一定有某种不为人知的生命关联。这山,这花,怎么不令人想到太多。

相对于我眼前的这朵纤纤杜鹃,瓦屋山是伟岸高大的,从形到神。娇美与伟岸,如此绝妙之配,是否就是中国传统式的爱情经典,传说中的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的绝世之缘。不,这太贵族化。瓦屋山与杜鹃是乡土的。也不是牛郎与织女、范喜良与孟姜女,或白娘子与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之类民间爱情悲剧。瓦屋山与杜鹃的千年结缘里,只有喜,没有悲,鸳鸯池的清流可以作证。

我甚至怀疑,这鸳鸯池也是因杜鹃而名。

一切都是猜想。我问杜鹃,杜鹃不语。

于是我想到,这不仅仅是一个美好姻缘,可以作为故事,写成诗歌散文,让人鉴赏追寻;或编成话本,讲给世间追求美好爱情的人听。这也不知是什么爱情的印证。瓦屋山与杜鹃的相依相恋相存,是生命的绝唱,是超越庸常的自然大爱。

杜鹃不语,我问大山。瓦屋山。

瓦屋山就在眼前。远看去不像是山,更像是船,停泊在梦幻般的云海之中,如传说中的诺亚方舟,时刻准备拯救危险的世界。此刻,它正把一望无际的杜鹃花托举,不为拯救,只为巍峨伟岸,为杜鹃。本来娇美的花,拥有了一种形娇神阔的气势。没有理由不相信,当娇美拥有了神韵和气势,就拥有了征服世界的魔力。这是爱的力量,是瓦屋山爱的创造,爱的奇迹。在自然与生命的契合中,似乎找到了瓦屋山与杜鹃相依不舍的答案。

可是,我很快动摇了。我发现了树。

云杉、冷杉、松柏、青杠,不知名的乔木灌木。它们只有高低繁疏之别,没有资历厚薄之分。它们与杜鹃一样,不仅是瓦屋的土著和忠实原住民,也是大山的衣襟和守护神。山有多久,树就住了多久,守护了多久;山有多高,树就有多高。最引人注目的是云杉,一片片,高大挺拔,与大山一样,陪伴着杜鹃,呵护着杜鹃。瓦屋山给质朴的杜鹃提供了屋,云杉为风雨漂泊的飞鸟提供了屋。大山,飞鸟,杜鹃互为某种因果。我不知道,这挺立的云杉冷杉是否代表了瓦屋山的精神。但我相信,称之为云,冠之以杉,不畏高山寒冷,与瓦屋山和杜鹃相依为命,共生于同一环境,拥有相同品格,同为瓦屋山原住民,定可从中找到瓦屋山魅力之源和杜鹃坚守之因的。

就这样,我把目光转向一棵云杉。

苍劲、挺拔、孤傲、独立苍穹。从外表看只知道它的古老,根本估算不出它的大致年龄。云杉本来就是一种长生植物,究竟生命期有多长,甚至在植物学界也还是一个谜。据说,瑞典科学家在一座山上发现一棵云杉已9500多歲了,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树。可它仍枝繁叶茂蓬蓬勃勃。在瓦屋山,随便指一棵云杉,也都在百年千年以上。何况,眼前这棵云杉,已垂垂老矣。粗壮的躯干顶天立地,刚毅的枝丫疏影横斜,躯干与枝丫被苔藓紧紧包裹。要不是树尖上几枝孤傲清高的绿,你甚至会怀疑,这是一棵早已枯死的树。然而,它确实还活着,活得妖娆多姿青春萌动。不仅树尖上那孤傲清高的枝枝葱绿可以作证,当你靠近树的躯干,用心贴近,或是用手触摸,都会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气息——原来生与死的气息区别如此鲜明。

奇迹,就在我贴近树的一瞬间被发现。

我发现了几朵细小的红花,鲜艳,娇美,隽秀。在树干绿色的苔藓陪衬下,远处看去,很像是草原上的格桑花。奇怪的是这些花不是长在地上,而是天上。准确地说,是在云杉粗壮的躯干与枝杈的结合部。只听说过“枯藤老树昏鸦”,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枯藤老树红花”。这么老的树还会开花;再说,这树也不是杜鹃。问陪同的瓦投公司朋友,朋友笑答,什么老树开花啊,那是寄生杜鹃,瓦屋山的一大风景,而且,绝大多数寄生在老云杉上。说罢,还信手一指,喏,你看到处都是。

见我仍纳闷,朋友又解释道,植物的繁殖分为有性和无性两类。杜鹃是少有的两类繁殖同时并存植物。还是百思不得其解,我迷茫地望着这独立枝头的云中杜鹃,追寻其繁殖途径。无论播种、扦插、压条,还是嫁接、分株等,有谁能爬上大树,让浪漫的杜鹃一圆逍遥梦。朋友说,寄生杜鹃生命传递的红娘,是飞鸟。我豁然开朗,对寄生杜鹃的生命经历更加的好奇。

是的,瓦屋山杜鹃的生命,是如此神奇地演绎。

似乎是一种宿命的责任。杜鹃不仅有镇咳、平喘、祛痰、抗炎、降压、利尿、抑菌、镇痛等药用功效,杜鹃花籽还是鸟儿的食物。杜鹃的花籽在温馨的花蕊里发育成熟,让嘴馋的鸟儿心里痒痒的;鸟儿吃了花籽飞回树上的家,无法消化的花核随便排出,洒落在树丫上。待到春暖花开,那核便开始生命的萌动,发芽生长。长成树,开出花,再结出籽,又蒂落于树上或地下。生命由此循环传承,生生不息。杜鹃满足了鸟儿的贪食和生长,鸟儿的翅膀成全了蓝天的丰富,还让稚嫩的杜鹃拥有了笃实的根基,让老朽的云杉春风得意。瓦屋山的生灵世界由此变得亲密祥和。这山,这树,这鸟,都是这条生命传承链的功臣,而杜鹃,则是瓦屋山生命链中,最生动美艳的点睛。

大山依然不语。我用心感悟,感悟杜鹃生命的秘密,面对大山飞鸟与树。不能不说,我对瓦屋山杜鹃的品质赞叹不已。

我笃信,在繁殖方式里,有着生命哲学的真谛。

为了在遗传中保持品种的纯正性,杜鹃选择了无性系的扦插;为了让陪伴千年的大树青春永驻,杜鹃选择了有性系的播种;为了让自己扎根的大山更加丰姿绰绰,杜鹃选择了无性系与有性系融合的杂交和嫁接。总之,为了这片山,这些树,这里的蓝天飞鸟,流泉瓦屋,杜鹃选择了生命的多元与丰富。

面对老树与杜鹃,我仍然对自己的发现存疑。

特别是对朋友的“寄生杜鹃”之说,我感到不敢苟同,甚至越来越感到有点不可思议。我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误判,在于不了解瓦屋山的杜鹃,及瓦屋山杜鹃与山、与树、与飞鸟生命链的魂。究竟谁是主,谁是寄?这树,这鸟,这杜鹃,哪个不是瓦屋山的主人;谁代表生命的过去,谁又代表明天;难道生命的苍劲坚韧与鲜艳美丽,可以人为地截然分离?我相信,这不是飞鸟的逍遥杰作,而是瓦屋之下生命的必然逻辑。严格说,在地球的生物圈里,除了人,没有真正的寄生。比如瓦屋山,这山与树与鸟,是一个完整的生物圈,相互生成又互为因果,如道家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世界”。大山、云杉、春风与飞鸟只是天遂人花愿,顺势而为,在阡陌縱横的瓦屋山,沿着冷杉云道铺设了一条杜鹃花径。经杜鹃点睛,花开花落,整个山一下就活了,就像张僧繇豪端的龙。

我怀疑,大山不语,是怕泄露了大山与杜鹃的约定。

于是,我问人。

第一位进入我视野的,是亨利·威尔逊。这位英国旅行家和植物学家,著述等身,对自然与植物的热爱几近痴迷。我循着他的足迹,从1899年出发,一次又一次来到中国。随他跋山涉水,历经艰辛,阅历数不清的名山大川。直到1908年9月9日,登上瓦屋山顶,他的目光一下被吸引。他为眼前的发现所惊异。目光所及,皆是冰川世纪保留下来的孑遗植物,珙桐、桫椤、水青树、银杏、玉龙蕨、红豆杉、独叶草、连香等。

重要的是有“建木”和杜鹃。

所谓“建木”,就是冷杉和云杉,遇雷打或者岁月风化,变得遒劲苍凉,孤傲挺拔,铸就一身傲骨禀气。穿过岁月的云烟,我此刻的目光,与威尔逊的目光聚集在同一种景象之上。我不知道他是否发现了杉树上的“寄生杜鹃”,即便没有,也不能责怪他的疏忽大意。岁在初秋,红去绿稠,栖身于云径杉间的杜鹃,早已被苔藓和技叶遮蔽。秋风乍起,落叶经天,荆棘丛生,古木参天,谁会注意到半空中高高在上的点绿碎叶。但是他肯定是看到山上杜鹃的,而且不只是一棵两棵,是一山一片。不然,为什么在《英国植物百科全书》里,以瓦屋山命名的杜鹃就多达17种。在英国,除了威尔逊,谁可予名。

我猜想着威尔逊当时的心情,是激动,亲切,还是惊奇?也许是循着《山海经》的指引,到了遥远的东方古国。这部先秦怪书,记载了中国550座山,300多条河流,据说著者就是战国中后期至汉中期的楚或蜀人所作。《山海经·海内西经》说,黄帝居住的轩辕之丘,呈方形,“青丘国,其人食五谷,衣丝帛,其狐九尾”。那时的丝帛只产蜀地;晋代郭璞考,青丘国在岷山之南,很可能就是洪雅一带。那么方形的瓦屋山,可能就是黄帝居住之丘了。怎么不去,那一片神秘的东方净土。

问题是太意外了,这万里之外的神奇土地。本来是想寻找陌生物种的,谁曾想在这里见到似曾相识的杜鹃。身在异乡为异客,一山一木总关情。这亲切而神奇的杜鹃,你是从家乡苏格兰山区、北爱尔兰高原、本尼维斯山而来,还是湖区的斯科费尔峰(ScafellPike)和赫尔维林峰(Helvellyn)?故乡的杜鹃,你为什么捷足先登,在我之前就来到这里,是向往瓦屋里的东方文明,还是仰慕这世界最美的人间天台,桌山云杉?

于是就有了日记,有了瓦屋山金花桥的镜像。

我还看见黄帝、老子、张道陵。他们都是仙。“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但瓦屋山却恰恰相反。瓦屋山的灵,不是因为这些神仙的到来才有的,而是靠自己,靠天地人的合一。

从道家哲学看,峨眉山(佛教)是阳山,向上达天气;瓦屋山(道教)是阴山,向下接地气。两山一前一后一阴一阳,天地互映,气息共振,天物造化,造就了瓦屋山的魂。这些本为人的“神”,阅尽世间名山大川,心都没有安顿下来,或者说无法安顿。来到这里,才终于找到了心定神归之地。于是,一切都变了。他们的心被捕获,静净地潜了下来,春赏百花,夏随杜鹃,秋问红叶,冬阅冰雪,看云卷云舒。没日没夜地修行、休闲、创道、布道、升天,才终得正果,成其为仙。

这是杜鹃的造化,飞鸟的造化,有幸栖身在瓦屋山。这也是神仙们的造化,他们有幸与瓦屋山和瓦屋山的杜鹃同处一地共享云天。

母山

○张生全

“其他山都是公的,蜀山是母的。”

这是黄昌婆说的一句话。黄昌婆是我的长篇小说《重返蜀山》里的一个人物。

蜀山是一座虚构的山。不过,任何虚构都是有蓝本的,蜀山的蓝本,位于我的家乡,它的名字叫“瓦屋山”。

瓦屋山被称为世界上第二大的“桌山”。不过,我对“桌山”这个词,一直不太满意,它只是一种简单的外形描绘,并没有传达出瓦屋山的精神内核。

黄昌婆的解释是,其他山都有山峰,山顶是尖的;蜀山没有山峰,山顶是平的。尖的是公山,平的则是母山。

黄昌婆这样说,也还只是对蜀山的外形描述。但黄昌婆接下来说的那句话,却显得意味深长。黄昌婆说,那平的地方,是蜀山老母的肚子。远古时,蚕丛王菩萨从蜀山老母肚子里走出来后,蜀山老母就让他下山来了。那时候的人,还穿兽皮,裹树叶,野蛮人的样子。蚕丛王菩萨教会了人们养蚕织锦。那锦缎做的衣服光滑闪亮,银水一样。穿上绫罗绸缎的蜀山人,就此从野蛮人,变成了文明人。

瓦屋山也有蚕丛的传说。蚕丛或许是一个人,也或许是一个部落的名称。当然了,也可能是部落的首领。因此,后世也称之为“蚕丛王”。蚕丛王曾把瓦屋山上的野蚕提下来,聚集在一起,放在竹笆上养。又把野桑树从山上挖下来,统一栽培。久而久之,野蚕就被驯化成了家蚕,野桑叶也变成了家桑叶。

蚕丛部落生活在哪里?虽然有各种说法,不过,瓦屋山一定是他们活动的区域之一。他们“着青衣”“左衽”“椎髻”,瓦屋山先民们遗留下来的这些穿着打扮,和史料记载中的蚕丛王惊人一致。

据说蚕丛王去世后,也埋在瓦屋山上。虽然并不确定蚕丛王(或者蚕丛王中的一位)一定埋在瓦屋山,也不知道蚕丛墓的具体位置。但是,从中华民族叶落归根的传统来看,魂归瓦屋山,一定是蚕丛王们仙逝前最迫切的想法。

传说的事情,我不是太有把握。不过,我实实在在地知道,瓦屋山地区的山民们,确实是在养蚕的。

那些年,桑树层层叠叠宽阔的碧叶,纵横交错舒展的枝条,遮蔽了整个村庄的天空。连透过枝叶照射下来的阳光,也是碧绿碧绿的。那时候,当我们从桑林走过的时候,桑叶青葱的气息,总是让我们的鼻子发痒。我们揉揉鼻子,再揉揉鼻子,但还是忍不住,一个响亮的喷嚏打出来,惊得在枝叶间跳跃啄食紫红桑葚的鸟儿们,扑棱棱惊飞而起。它们的在桑叶间的乱撞乱腾,惹得碧涛四溅,蝉声乱响。

这时刻,母亲绵软的声音,总会在桑林深处悠长地响起来。母亲知道我们放学回来,已经饿了大半天了。她早已把午饭做好,灶里的余温,让锅里粗陋的饭菜,保持着一个适宜的温度。

不过,我们虽然饿得也吞清口水,但那会儿我们却并不急于回家。我们把书包往地上一扔,便攀上树,双手乱抓桑葚,往嘴里直塞。桑树被我们沉重的身躯深压下来,几乎要贴在地上了。直到我们抓光了桑葚,从树上跳下来,它才得以弹回去,舒一口气。我们给桑林制造的悸动和凌乱,与小鸟的惊飞,是完全不同的情态。

母亲的声音不再绵软,而转成了叱骂。不过,母亲不骂我们折断了对她来说如此宝贵的桑树,却骂我们差点摔着。这让她尖利的叱骂,透出了另一种绵软。

桑树对于母亲来说,确实是宝贵的。我们几兄妹的书学费,穿衣吃饭,一家人的生活开支,都是由这些桑树支撑起来的。

但是,蚕茧却并不卖钱。每次母亲背蚕茧去街上卖,总要排很长时间的队。轮到母亲的时候,坐在那里的老头,把胖墩墩的手往蚕茧背篼里一插,从里面掏出一把颗粒瞧瞧。他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就给母亲辛苦一季流淌的汗水,算出了一个瘦弱的重量。

当母亲骂骂咧咧从蚕茧收购站出来的时候,她遇到了一群同样骂骂咧咧的人。不过,最终,他们在骂骂咧咧中,找到了应对的办法。下一季,当母亲背蚕茧去卖的时候,她特地选择了一个又小又深的背篼,她把背篼装得冒出尖儿。那胖老头的手指刚在蚕茧上一碰,蚕茧就雪崩一般滚落下来,母亲理直气壮尖叫起来。母亲的尖叫取得了效果,那老头把手缩回去,胡乱地说出了一个等级。

这一次的等级,果然比上一次高出了许多。

那些年,蚕茧实在太多,而城里的缫丝厂,也是个最让人羡慕的单位之一。当我回乡下教书的时候,我的一个同事整天都咧着嘴笑。因为他娶了一个缫丝厂的老婆,他那厂里的老婆分了一套單位职工福利房。周末的时候,他可以进城去住,当两天扬眉吐气的城里人……

村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养蚕的?我并不确定。我的祖上都是穷困的人家,因此,他们没有留下关于养蚕的任何记载。不只是我们祖上,整个瓦屋山村庄祖上的养蚕经历,同样模糊不清。或许,整个瓦屋山人的祖上,也没怎么阔过吧,也有可能养蚕对于他们来说,是再平常不过了。就像吃饭穿衣种庄稼,因为太过普遍,实在没有什么值得记下来的东西。

不过,我小说《重返蜀山》中,黄昌婆祖上的蚕事,却有过相当辉煌的历史。

黄昌婆的奶奶是一个织锦能手,有“金梭子”的美称。皇宫老佛爷穿的绫罗绸缎,有很大一部分原材料,就是“金梭子”提供的蜀锦。由于对“金梭子”织出的蜀锦非常满意,老佛爷还特地赏赐了她一件黄马褂。

当然了,小说是虚构的。不过,这种虚构,应该是我对瓦屋山养蚕织锦历史的一种想象,也是对瓦屋山养蚕织锦历史的一种致敬吧。

不仅仅养蚕织锦,当我借黄昌婆的口,说出“母山”这词的时候,其实也传递着我对整个瓦屋山的一种敬意。

我不敢说瓦屋山就是蜀山,不敢说瓦屋山孕育了蜀地文明。但是,瓦屋山对我家乡的孕育,却是实实在在的。我对瓦屋山的敬重,和黄昌婆对她的蜀山的敬重,是完全一样的。

黄昌婆不仅仅是敬重,她甚至是一种来自内心的驯服。对她来说,蚕事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一部分。她因为养蚕,得了严重的哮喘。不过,她不相信医院,她只相信蚕丛王菩萨给予她的指引。由于乡村大量使用农药,黄昌婆养的蚕,正大片大片地走向死亡。

为了挽救蚕宝的生命,黄昌婆费尽心机。不过,她从不相信蚕药,她给蚕宝治病的方式,是从祖先传下来的“瞪眼术”。

黄昌婆的“瞪眼术”,其实是一种原始巫术,通过睁大眼睛,用静穆和威吓的方式,在精神上战胜强敌,克服困难。而这种原始巫术,应该是从动物那里学来的。很多动物在遇到强大敌人的时候,它们不会畏惧退缩,也不会主动进攻,它们高耸毛发,展开翅膀,瞪大眼睛威吓对方。这种静穆的气场,往往让那些强大的敌人望而生畏。

史料记载,蚕丛王“纵目”。考古发掘中,蜀地也出土了很多纵目陶俑或者青铜人像。人们对蜀地先民这种纵目的形态迷惑不解,为什么会有这种“纵目”的样子呢?

其实,这种“纵目”,正是先民们正在实施“瞪眼”这种原始巫术的表现。

“瞪眼”包含着太多文化上的含义。除了“威吓”这样的意思以外,在更多的时候,还表示一种接受,一种“驯服”。我老家有“干瞪眼”这个词,所要表达的,就是“驯服”这样一种意思。

无论是“威吓”还是“驯服”,都是一种原始信念。

瓦屋山人,直到现在,依然秉持着这种原始信念。

瓦屋山上有打笋、犁地这些原始的劳作方式,有哭歌、响器这些原始的艺术形式。这些都是瓦屋山人的原始信念。尽管外界充满喧嚣和幻变,但原始信念一直被瓦屋山人细心珍藏着,直到现在,它们依然保持着其纯粹的单色与清音。

《重返蜀山》中,我在敬重黄昌婆原始信念的同时,也写到了她面临的窘境。

黄昌婆所在的那个“复兴村”,除了70多岁的她还在养蚕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养蚕人了。大部分青壮年都去城里打工了,留在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他们大量的时间,也都耗在牌桌上以及电子游戏厅里。

黄昌婆虽然还在养蚕,但她养的蚕,却没有任何去处。唯一的去处,就是蜀山乡场上的鲍娃儿会给她买一些,做一道叫“炸蚕蛹”的菜。因为黄昌婆养蚕不用药,鲍娃儿的这道“野味”非常生态,卖得还算不错。

瓦屋山下也有一个复兴村,这个复兴村,已经发展起了旅游业,那些外出打工的村民们,很多也都回来了。瓦屋山先民秉持的原始信念,在瓦屋山的旅游打造中,散发出火热的民俗气息。让那些前来瓦屋山赏玩避暑的外地人城里人,大开眼界。

黄昌婆曾经有过的那些艰辛和窘迫,似乎正在慢慢消失,瓦屋山作为一座母山,似乎正在证明,她还有着其他的孕育可能。

雅湖有歌

○若若

是个毛孔涨水的伏天,避暑的欲望在急骤的蝉声里疯长。朋友推门而入,太热了,走,去雅女湖住几天。边说边递了手机过来,看看,喜欢不。手机中,打开的是一个湖。浅白的雾在湖上摆出一道道气贯如虹的天堑。很快又化豪迈于多情,氤氲着一种幕天席地的朦胧。嗨——啰——山歌从天而降,在水面砸出珠玉的脆响,被雾气一裹,又带了湿漉漉的婉约,在碧波黛山间走成千回百转。阳光顺着歌声奔涌,把满屏的山水,挤得透明又蒸腾。

天上人间,莫过于此。

这样热的天,瓦屋山早晚还要穿外套。朋友继续蛊惑。瓦屋山?是呀,这个雅女湖就在瓦屋山脚下。

必须要去。那可是“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的主角,东坡先生回望家乡画了重点的地方。

在定居眉山以前,我对这句诗的喜欢主要在后半部分。峨眉的秀天下皆知,又是华夏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身为家乡人,引以为傲再自然不过。也少不了去瓦屋山看看的冲动。毕竟,能与峨眉比肩“蜀中二绝”的山,有足够遐想驰骋的空间。再说,那里还有亚洲最大的“桌山”,百慕大般的“迷魂凼”,云霭之上的诺亚方舟……任列一个都算非凡,叠加在一起,不说绝世无双,也是魅力难敌。何况还顶着世界杜鹃花王国,中国鸽子花故乡的头衔。隔着文字,已觉万千仪态呼之欲出。

天光云影,日出瑰丽,一卷接一卷铺呈,斜晖雾岚,细风阔浪,一帖一帖地渲染。在极致的美景面前,我已丧失语言功能,满腔震撼,只能托付给相机。

这些年我到瓦屋山的次数,一双手大概是数不过来。说来脸红,每次都按捺不住要在那些花树云雾、风云雨雪面前泼出密集的啊呀呀。

而在36℃的高温下,挥汗如雨地想它的云山雾水雪雨星月,身上扑过来滚滚热浪,脑子里刮过阵阵清风,一茬一茬的鸡皮疙瘩比吃冰糕还解暑。如此盛夏,我更喜欢躲进雅女湖的凉荫。绕湖慢走,临水静坐,或者坐船听风,远眺瓦屋,把自己凫成优哉游哉,恍兮惚兮。

对雅女湖的念念不忘,还因为它的鱼。不是雅鱼。虽然那头镶“宝剑”,细鳞巨口肉嫩鲜肥,惊艳在《蜀都赋》里的佳肴,千百年后仍然是洪雅人款待嘉宾宴请亲友不可或缺的招牌,吃起来饕餮感十足。但与一直端着奢侈美味的品相,潜伏在青衣江的主流支系,瓦屋山的深水冷溪的雅鱼相比,我更喜欢雅女湖里那长相寻常的鲫鱼。

到雅女湖的第一天是游湖。一番搔首弄姿的顾影自怜和疯狂拍照后,我们开始鼓动掌舵的张师傅唱歌。他嘿嘿低笑,指着边上的儿子说,他的歌亮。

太好了!他唱的是《映山红》。音色清澈,纯粹,一开嗓便如黑夜里升起明亮的烟火。调子往上升,又如鹰击长空,回环不息。仿佛千层万重的映山红,不,杜鹃,由缓至急,慢慢地打开,那白的、粉的、红的、黄的、紫的、橙的色彩,沿着湖面、小溪、山麓,晕染渗透,蜿蜒穿梭。

及至歌声如水倾泻,只余清亮亮的颤音,我还目眩神迷。良久,才缓过劲来。这高亢起伏的《映山红》,这跌宕起伏的歌唱,简直就是瓦屋60万亩杜鹃花林的代言。

至于瓦屋杜鹃的壮观,我最先是在图片上领略的。那是什么样的场景呢?皑皑如雪,繁密如火,花团云集,翻滚成瀑。山脚溪边的,如小家碧玉,纤细娇媚。山腰悬崖边的,枝繁干壮俨然巨伞,厚叶重花迎风绽放,气度非大家闺秀不可比肩。

我一直以为,这样层层叠叠的饱满,烂漫丰饶的明艳,用上再风雅的诗,再宽阔的词,都会捉襟见肘。没想到,一放歌便可以淋漓盡致如此。一把原生态的嗓子,可以让人身临其境如此。

来首瓦屋山的歌吧。我说。你知道我们的山歌?当然。

我有个朋友是搞音乐创作的,平时喜欢收集俚语山歌。她对瓦屋一带的山歌特别欣赏,说是千年遗韵,楚风浓厚。最独特的是自带哭腔,唱到情深处,刻骨铭心的亡国痛和背井别家的离乡情,在乐曲里悲泣辗转,让闻者心酸听者泪目。迥异于其他山歌的欢达。

楚风当然跟楚国有关。六国臣服于秦,楚王的后裔们踏上流放之路,自荆入川,来到瓦屋山复兴村一带,在青羌人的地盘上安家并繁衍生息。起初,复国的誓言尚在偾张血管里汩汩而流。只可惜朝代更迭如白驹过隙,故国复兴已成奢望。久远的梦想屈服于舒缓的安稳,唯有诗言志,歌永言。那就将家国离恨的悲怆,岁月静好的满足,交付给山歌,在一哭二叹三转里,借口口相传的说唱,留一些风骨的DNA给后人。

于是,便有了瓦屋山歌的歌腔。

山中笋子一样生,打两根来留一根,要想三根一齐打,又怕来年不能生。听我溜出一段歌词,张师傅眉眼清亮,这是他们的《打笋歌》呢。不待我催,他已唱开: “耶……苦毛菜儿苦茵茵,爹娘叫儿听。我儿长大是苦命,长大要去当壮丁。耶……苦毛菜儿苦茵茵,睡到半夜更,儿们听见在打门。打开门门看,啊呀,长枪粗脚杆哟围满墙,哪里跑得掉啊跑得掉?”歌声悲凉,长长的“耶”里,裹着喑哑的哭音,果然与众不同。

唱得太好了!父子俩兴奋无比,你一首我一句地对唱起来,《薅秧歌》《贪花歌》《劝嫁歌》《首饰歌》……歌声逐渐明媚,有点云开日出的意味了。

正听得神思悠远,在好山好水好声音里沉醉,眼前突然闪过白光。啪,居然有鱼飞上了船头。歌声戛然而止,只剩下扑腾的鱼和满湖的欢呼。

鱼足有两斤重,肥硕饱满,也不知是凭借哪股子劲上来的。张师傅也有点小激动。虽说雅女湖的鱼是出了名的多,平时开船之余撒几网,或者休息时甩上几杆子,总不会空手而归。但飞鱼入船这样的意外实在不多见。

临下船,张师傅用塑料口袋装了鱼给我,那条“飞鱼”也在其中,还附带烹饪的要领——煮清汤最好。我要付钱,张师傅摆手,说了句“缘分”,转头回了机舱。待我们上岸,送行的歌声在身后响起,“大河涨水波浪多,板凳坐端杯子要挪窝。我心想留你吃晚饭,筛筛抵门太阳要落坡……”

我们这里的山歌多,人人都会唱。想起他说的话。挥手,相视而笑。

如果说山歌是楚人定居瓦屋山最原生态的“歌永言”,那么耍锣鼓就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诗言志”。据说楚人刚到复兴时,日子过得衣不遮蔽体食不果腹。但仰仗深厚的文化积淀,先进的生产技术,改窘迫处境只是弹指一挥间。有了富足的生活,家国情怀的抒发就需要更多的形式和载体了,除了言之歌之,还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才能尽兴。

“楚风”已经不需再唱,但旋律还回荡在心里,不妨将思乡怀国的忧伤,寄托在临摹山水、模仿动物的绵长音符里。八音残缺,大楚国的编钟、编磬早已不敢奢望,那就用铜块打造的响器替代。自编自演,敲打说唱,便有了“复兴响器”乐谱的雏形。后来又有了锣、鼓、铙、笛、箫等乐器的加盟,戏剧元素的融入,曾经单一的“响器”摇身成了“耍锣鼓”,俨然有了交响乐的气势。《跳灯鼓》《离娘调》《对鼓子》《佛坐子》《白鱼子上滩》《一、二、三》《车车灯》……随着这些曲牌在婚丧嫁娶中唱响,在日常劳作里回荡,复兴耍锣鼓成为人们生活须臾不可分的部分,更成为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员。

我和朋友于厨艺都笨无可救,又怀疑只用盐姜葱能煮出鲜美的说法,索性当观众,让农家乐的老板帮忙。切块,码盐,烧水,煮姜,水开下鱼,起锅撒葱。简单得让人目瞪口呆。期待中的油亮鲜嫩成了一锅清汤寡水,我悔得差点以头抢桌。趁热趁热,冷了就腥了。老板简直没有半分把鱼糟蹋了的自觉,憨笑着催促。

超出想象的嫩滑鲜香,滋味美得能让人飞起来。我们齐声尖叫,成功引来同在雅女湖避暑的朋友,接着是朋友的朋友又邀约了邻居一起分享,然后,别说鱼,连那看起来寡淡无华的汤也点滴未剩。

傍晚,落日熔金,雅女湖上锦波荡漾,如宫殿的辉煌。而远处的瓦屋山,则静默如一位旷世智者。夜间,极度的安静中,似乎有歌声沿着湖边的水草,以及草叶上的露珠,蜿蜓直达梦境。

屋瓦行记

○徐欣怡

暮春时节,瓦屋山连绵下了好几天雨,且没有一点儿要停的意思。开车上路,水雾紧紧地贴在车窗外,一丝风景都不给你瞧,调皮得很。我当时并没有用手掌将水雾抹去,或许是不忍心从一路景致的幻想和憧憬中醒来,又或许是怕窗外的景窥探到我内心的窃喜。

我很喜欢先游览低山区,第二天再登山顶的计划。从钱窝子下车沿着栈道开始徒步,雨一直没停,水雾慢慢凝聚,倒把远处的珙桐树、珙桐花都给盖起来了,视野便回到栈道这一方天地。山里的雨不大,但它不会直接淋到我身上,而是顺着绿色的树叶、深色的藤蔓蹦跶着,蹦跶到哪儿就算哪儿,也是十分随性了。有的蹦跶进了栈道上的小水潭,融化成一圈圈水纹,仿佛成百上千条吐泡泡的鱼在潭水中游荡。

我本是一个不太喜欢下雨的人,没想到山里的雨还有这些情趣。

沿着山路往下走,右手边的白色水雾里逐渐传出瀑布的水流声,愈往下,声音愈大。

走到栈道途径的一处观景平台抬頭远望,一层层水雾织成的白幕在缓缓挪动,有的挪得快,都快要超出幕的边缘挣脱而去,有的悠悠哉哉尾随在大部队身后拽着其他伙伴,感觉像一群没经受过训练的小学生在走方阵,瀑布也摇身一变成了教官,吹着口哨指挥着队伍努力维持阵形,从左往右前进,场面看起来十分滑稽。

方阵与方阵间的距离似乎保持得不太好,以致让我这个“外人”还能穿过这层层遮挡。最早显露真容的叫“三星瀑布”,它右手边的为“大法瀑布”,师出“三星洞”和“大法洞”,因此,他们所在的山也得名“双洞溪”。二者关系很好,总是同时出现,相互平行往下。最左侧的教官不知其名,比较神秘,他只有在雨量很大的时候才现身救急,帮助三星、大法兄弟俩一起指挥方阵。

栈道的尽头是两座山间的山坳,也不知有多少条壮美的瀑布在这里摇身一变,化为潺潺溪水,穿梭于岩石间的缝隙,向远方延伸。这时若想再往前,便得攀登教官们所在的双洞溪了,略微一瞧,双洞溪的石板路沿着高高低低的瀑布蜿蜒而上。

步入林间,双洞溪的水系比我想象的还要发达。以树木为界,往上是远眺一眼就能看见的束束瀑布,往下是隐藏在绿叶下、青石间的条条溪流。许是下雨的缘故,这些溪流气势磅礴,隐隐有追赶瀑布之势。

活水不知源头,骤然冒出,拍击着嶙峋怪石虎啸而下,又奔入林间,不明其归处。部分掺杂着呼呼山风、阵阵雷鸣拍打在我身上,又冷又痛,要将我轰飞,动静一点儿也不比海浪差。

如果说钱窝子像一群孩子、一班学生,那双洞溪更像孩子们长大了,变成了精力旺盛、有一股子拼劲儿的青年,肆意嬉笑怒骂、偶尔叛逆独行,让人不由跟着他们血脉偾张、心情澎湃。就像警世通言里提及的“捶碎玉笼飞彩凤,掣开金锁走蛟龙。”在我眼里,这些奔流与怪石难道不是苦寒出梅香、逆水出蛟龙?

第二天一大早,我选择了乘坐缆车,因为雨雾太大,原本视野通透、可以尽情嘹望雅女湖无限风光的观光缆车又被白雾笼罩着。约莫十分钟后,视线里隐约出现黑色的枝丫,然后枝丫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我方才知道山顶到了。

黑色的枝丫都是山顶的冷杉,经过多年的与世隔绝,成长得硕壮有力、直耸入云,像一个成年男人,冷静克制,却又时刻透着霸主的威仪。林间白雾缭绕,这个男人黝黑的臂膀萦绕着一层雪缦,腰下一簇簇色彩绚丽、浓密而锦簇的高山杜鹃与之相拥,倾慕之情无须言表。放眼望去,俨然一幅水彩与水墨丹青的融汇,又平添几许莺歌燕舞、觥筹交错之感。

缓入林间细看,几株娇小赢弱的寄生杜鹃依偎在男人的臂弯里,像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颤巍巍地开出几朵粉嫩的花骨朵,一遇风雨便瑟缩起来,极力往自己的父亲怀里拱。若不是雨天,她们是否会欢欣雀跃,在父亲身上调皮捣蛋,向身下的杜鹃母亲做鬼脸。原来我看错了,这个当了父亲的男人不仅仅只有威严,他有更多的包容和责任感。

高山杜鹃的花骨朵颜色很深,呈桃红色,越开颜色越粉淡,直到浅橘时衰败,所以一株能同时挂满好几种颜色。她的花像手腕延伸到纤纤玉指,一簇簇地,晶莹剔透,仔细观察花瓣,能从一瓣里看到另一瓣的简影,雨滴一拍就会出现折痕,摇摇欲坠,看起来实在是弱不禁风。但我又错了,这个看起来随时会香消玉殒的女人,她花下的根系如人的大腿般粗壮,如虬须龙爪般深深扎进泥土、钻进这座大山的灵魂深处,这个当了母亲的女人藏着坚韧、倔强,不仅能支撑自己,也能给予别人力量。

鸳溪瀑布和兰溪瀑布把女人的蕙质兰心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变身瀑布之前,鸳溪和兰溪顺着次第绽放的杜鹃时隐时现,流水潺潺、清透缓和,没有任何攻击性,感觉就像在走家串户,给自己的小家赋予柔情。走出家门飞流而下,又尽情释放自己的能量,给这片土地注入生机。

原来瓦屋山的杜鹃美得如此聪慧……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瓦屋山复兴村的篝火缓缓点燃,当晚,我们便入宿在这个古朴的村落。

幽林闻人语,云深不知处。在复兴村里居住和生活,整个人都会慢下来,生活节奏慢下来,时光的流速仿佛也慢下来了。傍晚滴滴答答的雨声,第二天放晴的几声鸟鸣,河边圆润的鹅卵石,梯田上冒着嫩芽的茶树,布满青苔的石阶,斑驳的牌匾,袅袅的炊烟……都在轻喃低语复兴村這个有着上千年高龄的老人的“羌风楚韵”,静静地绽放着岁月之美。

责任编辑 杨煜

猜你喜欢

瓦屋杜鹃
云上杜鹃
王世旺
四川眉山:瓦屋春雪
山横瓦屋披云出
红杜鹃
红杜鹃
杜鹃
1000年前道教文物重见天日